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今天在網上看到有家長問:

兒子和別人不一樣,聽不懂課,我要求老師因材施教義務補課,可行嗎?

不知道你會對這個問題怎樣回答,也不知道這位家長的孩子是有什麼智力缺陷,還是僅僅是學困生。像底下清一色批判的網友回覆一樣,我也覺得,此法實在不可行。一來老師精力有限,二來比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的養成。

可不得不說,這位家長的擔心也恰恰反映了網絡教學背景下,很多家長的擔心。畢竟,特別優秀的孩子總是少數,大多數的孩子都只是普通孩子,大多數家長也都只是普通家長。網絡學習可能對優秀學生影響不大,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學生可能就比較吃力了。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最近有句話很流行:疫情過後,學生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自律的越來越優秀,不自律的,糊弄假學的,就會遙遙落後。不要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按原本正常的開學時間來算,這已經算是第二週了。“停課不停學”網絡授課政策也是隨著教學的開展情況在一點點調整。目前趨於平穩期,最新的通知,網絡教學更加考慮孩子的身心健康、減少父母的壓力。但無論形勢怎樣變化,老師所面對的群體還是一樣的。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很多老師在網絡教學直播的時候,需要學生來回答問題,就會點名連麥,這時候往往被點到的都是老師心中已經準備好的名單。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時間有限,如果點到不太會的學生會大大的浪費上課時間;第二,往往守在直播屏幕前的也都是些自律的學生,而一些習慣比較差或者早已沒自信破罐子破摔的孩子正好可以靜靜地躲在屏幕背後的角落。

就像在學校上課一樣,積極活躍的同學,永遠很積極,而角落的孩子永遠在角落,網絡授課更是給了他們足夠的安心,不怕被老師逮住,不怕突然被揪起來回答問題。

可如此這般狀況,試想一下,是不是優秀的學生會越來越優秀,落後的學生會越來越落後。那麼,隱於光亮背後,角落裡的那些普通孩子是不是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呢?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最近在跟幾位老師的聊天中察覺到了一些家長遇到的擔憂。

一位家長反映,自己孩子在家裡好多次都是對著電腦屏幕發呆,看著群裡老師講的激情澎湃,其他同學的參與熱情也很高,而他好像是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樣。因為每一次老師讓算題,他總是很慢,腦子還一團混沌的時候,別人已經出了答案,很快就到了下一題,他總是跟不上大家的節奏,心裡覺得很挫敗。

還有一位家長在提交孩子的作業上寫了一句話:他寫作業實在太慢了。圖片上展示的孩子的作業只是寥寥的幾個詞語,遠遠沒有達到當天作業的完成量。這個孩子平常的情況也是如此,在學校時幾乎科科作業每天都難以完成,何況是在老師無法監管到的網絡環境之中,這時候如果找不著合適的策略和方法,他的失落感會越來越強。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對於這些普通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去做

1.父母的督促關心最重要

對於學習習慣不好、自律性差的小學生來講,在疫情期間的網上學習,他們最大的心理支撐力是來自於他們的父母。我完全想象得到這些父母最近的壓力,大概已經達到人生巔峰。有的或許上著班還要輔導孩子聽課寫作業;有的或許失業在家心情本就低落,還要顧著孩子的一堆事情。有些父母可能會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去照顧孩子,也有一些家長大概覺得反正也沒希望了,完全放棄了。

難道優秀的成績孩子是唯一的出路嗎?成績比不過別人意味著一生就完了嗎?當然不是,未來的路還長著呢,誰能說的准以後。但是我們所能抓住的,就是眼前的點滴。現在去幹預以後也可能不會有大作為,但如果現在放任不管,那他在各個方面都會低人一頭

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的督促,看似是在學習上,其實也在點滴,紮根在了孩子心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永遠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存在。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本來可能在學習上就比較落後自卑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耐心輔導和督促,一定要幫助孩子去制定目標,必要可以進行自律打卡,自律的習慣養成將一生受用。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2.老師時不時的關心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信心

昨天在磨課的時候時,有一位老師分享他們班級最近情況,講到他們最近的作業完成率,在不強制的情況下也還是很不錯的。最重要的是幾位平時特別磨蹭、經常晚交或不交作業的同學,竟然都能堅持完成上交。

想一想在網絡授課方式的背後,還能讓這些“作業困難戶”按時完成,著實不容易,需要想辦法。由於作業量比較大,批改比較困難,多數的作業都會採取抽查的形式,一般情況下,老師更願意去看寫的工整的,這樣改起來又快又省力,又能改的多。那麼這位老師是怎麼做的呢?

這位老師反其道而行,更關注普通甚至差一點的孩子的作業,在第一天沒看到作業的時候會發私信給家長,輕輕地催一聲;看到交了作業之後,會寫上一兩句點評的溫馨話語,孩子看到後倍受鼓舞,感覺受到了老師的關注,就想去把作業完成。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還有一個事例,一位老師在直播過程中,看到對話框中有一個平常不吭不語的同學小D也隨著大流回答了一個問題,此時老師看到了這個細節,並沒有說點名叫誰,而是不經意的對小D做了一個表揚“我看到小D的答案了,完全正確,證明你跟著老師一直在思考,真棒!”僅一句微不足道的話,別能溫暖一個差生的心。

因此我覺得,在網絡教學中,在教授或複習知識的時候,同樣不能忘了人文關懷,因為教書和育人永遠都是同在的。尤其是在疫情的特殊期間,相對於有爸媽呵護的家庭完整的孩子,那些家庭殘缺自卑敏感的孩子可能更多需要被關注。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3.制定計劃,根據自己的節奏

有時候學校的課程可能排的一堂接一堂比較滿,而且在網上老師不能兼顧到屏幕另一端,每一位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孩子只是一味的跟著老師趕場子式的去完成任務,那麼他這一天的學習效率將為“0”。所以你現在想想,這麼多天裡,每一節聽課中孩子的表現,作業中的狀況,是不是都是完全達到要求的?

因此我想說的是,在外界越喧鬧的時候自己的心越要沉靜,在整體越沒有目標的時候後自己的目標要越清晰。時刻要保持兩條線去走,第一條跟著大方向(老師的帶領),以至於不錯過重要信息和進度,第二條跟著自己走(自身的學情),後者才是最重要的一點。國家講國情,學校講學情,對於每一個孩子自身而言更有他自己的學情。

不要看到班級圈裡別的同學曬的優秀作業和精緻手工而自卑止步不前,不要一味仰望跑得快的同學跑到哪裡了,不要羨慕老師總在表揚某某某的家庭作業認真,而千萬記住,確定自己的目標,把準自己的節奏,腳踏實地地往前走。

因為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過早的在對比中耗盡了信心和精力,當真正把一個個果子都摘下來裝進自己的口袋裡了,這才真的是你的東西了

有一句話講得很好:<strong>慢就是快。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4.多做些親子游戲,調節身心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天天悶在家裡出不了門,對孩子好動的天性本來就是一種折磨,如果在學習上又屢屢碰壁,可想而知他們的心情會有多糟糕,只不過小孩子不能像大人一樣準確地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和處理情緒。

在每天學習之餘,多做一些體育運動、親子游戲、手工製作、繪畫音樂等,不僅是對孩子身心的一種舒緩,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他對學習的牴觸,營造一個輕鬆溫馨的環境,更有助於他們投入學習之中,提高學習效率

網絡課堂,尖子生越來越快,普通孩子卻無比吃力,試試這樣做

我們始終要知道,永遠都是普通孩子多餘優秀孩子的,並沒有那麼多的天才,孩子的任何習慣都要考家長老師悉心的支持輔導。鑑於最近網絡學習的情況一直對班裡普通學生的瞭解調查,希望無論在何種教學環境之下,每一位老師、家長、學生都能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把握住能把握的點滴。

(本文完)

這裡是橘子育兒課堂,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教育故事,感謝在這裡與你相遇,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