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家长希望老师拿起戒尺的;一部分家长反对的。您认为怎么样?

只留清气满人间


其实说到底就是老师该不该严格管理孩子的问题,惩罚的度掌握怎么样?

我个人认为,惩罚还是要的,只是掌握住合适的方式方法就可以了。

如果在上课期间孩子有违课堂纪律,老师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惩罚一下学生。例如抄写课文,罚站,象征性的说一下,或是打一下就好。但是建议课后跟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就行。如果有的家长因为过于溺爱孩子,不让老师批评孩子,那么说明这部分家长也是不对的,学生犯错,老师适当的批评是可以的,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过于袒护孩子,担心孩子怎么样?当然,体罚学生,辱骂学生这种过分的行为,估计在现在这个社会,我是不建议的,毕竟社会在进步,文明的教学方法还是有很多种的。

综上所述,适当的惩戒犯错的学生是可以的。


多多爸爸在杭州


看到这问题,想起了我小时候上学的情形,相信四十岁左右的朋友也都是有感触的,那个时候让老师踢两脚、捶几下子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回家还不敢和家长说,要不然轻者挨顿训,重者又是一顿捶。

虽然现在的二胎的政策放开了,但大多数家庭还是一个孩子。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既让家长头疼,也让老师犯愁。家长不敢说狠了、不敢说多了,要不然不是和你顶着干,就是闹个离家出走;老师更不敢说狠了,一个孩子后面跟着一帮家长,真有个意外情况,负不起责任啊。

我认为家长就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抹山茶花


我认为是可行的。惩戒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和需要,有这样认识的家长,无论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怎样使用这个权利,都能正确对待和支持。另一部分家长则持反对态度,让学生快乐成长学习,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他们都只是想象,不知道教育教学的规律,造成了今天老师不敢管,不能管的局面。対这部分家长首先要帮助提高认识,因为他们大多都是八0和九O后的一代新人,都是独生子女,没吃过亏苦,自然而然有这样的想法,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管制,但不知道送孩子读书的目的,任其自然的结果。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各项规章制度,不然整个社会就要乱套。道理都很明白,为何不去遵循。不成规距,不成方圆。没有惩戒,教育教学秩序如何开展,孩子又怎能学习好?老师没有惩戒权何以教育教学?要让家长认识到学校不只你家一个孩子,是来自许多家庭的,一切行为却有约束,这些都是每个老师必须了解的,并结合实际,因人施教,合理使用惩戒的尺子,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有了共识,教者才能大胆使用教学手段,孩子才能健康发展。只有有效的结合,才能培养新的下一代。


用户展望未来0508



心中无苦就是乐


我认为教育不应拿起戒尺,惩罚的教育已经偏移了教育的本质。

诚然,体罚伴随着教育。教育一路走来,一直笼罩在体罚的阴云里面。教育好不容易从体罚中逃离出来,并且以法律明文的方式确定下来,竟然还有人认为体罚是教育的一部分,这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吗?从来如此,就一定如此吗?

教育是一种对人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影响活动。教育的作用是依靠影响,不是直接作用于人。也就是说,教育只是提供一种环境促进人德智体么全面发展。至于学生学还是不学,全然取决于学生本人。直接作用于人的不是教育,是教训或训诫。虽然在教鞭下学生的成绩更好些,但是成绩却不是教育的最终结果。

一般来说,惩罚的作用是在降低学生不良行为发生频率,而奖励则是增加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频率。可见,在学校里最应该应用的是奖励而非惩罚,过多应用惩罚导致很多学习不佳的学生愈加学习困难。事实上,没有了戒尺还有很多惩戒的方式,取消本应该有的奖励也是一种惩罚,何乐而不为呢!


小邓教师


无论是赞成的家长还是反对的家长其实最终目标都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部分反对的家长不是在反对老师拿起戒尺本身,之所以反对老师打学生根源其实在于对老师的不信任。



孩子犯错了,打两句骂两句很正常,哪个家长敢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有打过自己的孩子。如果爷爷奶奶打了孩子两下,做父母的会去法院状告爷爷奶奶吗,为什么老师打了学生两下就投诉到教育局呢?根源还是在于信任二字,因为家长认为爷爷奶奶打孩子是没有私心的,不存在打击报复的可能,但是老师打孩子却不一定,出于其他的目的或者因为家长的原因给学生穿小鞋都有可能,这不是不信任是什么?



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师德也存在问题,逢人说话区别对待,逢年过节暗示家长送礼,不送可能就给你的小孩穿小鞋,家长反感这种行为,但毕竟孩子在人家手上却也无可奈何。还有部分老师违规补课,本来应该课上的内容补课班上讲,不去听课的学生就会导致跟不上课程,这种老师实在可恶不配当老师!但我相信这部分老师仍旧是少数,大部分老师值得人们尊敬的。

净化教师队伍,建立家长与老师的之间的信任,教师是否应该拿起戒尺,这也许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考研小秘书


可以试一试。让从事顶层设计的人员每人包一个省一个基层学校,作为试点,三年为一个周期,并且在同一所学校。

待取得经验教训,通过发表论文,让基层学校的老师、校长及选拔有代表意义的学生家长一块参与讨论。

只要是大家意见取得一致,这个方法是好是坏?在征得大多数学生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来进行这个办法的完善工作。(2019/07/12)


吉祥如意


1 这么做也不现实

把学生按照这种方式来分,进行分班教学,教育资源这么紧张,在现行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2 拿起戒尺,适当严厉是有必要的。


现在呼吁把戒尺还给教师,给教师权利,让教师去训导孩子,给予一定惩罚。

素质教育推行的是爱孩子,每个老师都不能体罚学生,用爱去包容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学生。

这看起来没错,但是很多孩子比较皮,不吃这一套。这些皮的学生有一些问题,如果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循循善诱,会有所改变。

但是先一班有60-70个人,很普遍,一个老师根本没有那个精力去管这么多学生。他要讲课,要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等等。如果一班20-30个学生,老师顾得过来,大家其乐融融也没问题。

学生多,在一个集体中,要让课程顺利进行,老师还是需要一些威严,一些手段,来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这就是呼吁把戒尺还给老师的原因。几十个学生,上一节课是不容易的,有说话的,有不听课的,有开小差的,有睡觉的。

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手段,比如说话的严厉制止他安静,下课再耐心疏导。

不交作业的绝对不行,你得补上,认真地练习。我觉得这是可以的。

但有些家长会要求老师不能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必须温柔相待。这种方式你在家可以,在学校真行不通。在集体中,我们必须有规矩。

3 在集体中,有集体的规矩

在集体中,我们要向前推进,就不能各自为政,尊重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原则必须有。犯了错,该批评还是要批评。

只要家长想清楚这一点,不过分护短,不听风就是雨,也没必要把孩子分开教育。学校本来就是个小社会,孩子们有自己的圈子,他们要学会在这里守纪律,团结同学,学会合作。

老师可以批评孩子,可以教育他们,但是注意度,注意方式。


宝妈丽丽在修行


老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但是却在教育上受到众多掣肘,管教一个学生,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反抗,还会引来家长的问责,更会引起社会舆论的批判,轻则受处分,被流放,重则丢工作,甚至丢了命。

现实的学校里,老师的惩戒权已经被剥夺,而本应该在老师手中的戒尺,也被没收。

社会大众都在呼吁素质教育,都在呼吁尊重学生,允许学生个性发展,但是却把老师逼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管,自身难保;不管,良心不安。

惩戒不是体罚

小错惩罚,才能大错不犯

有人大代表周洪宇呼吁,“教师应具有教育惩戒权(不含体罚、辱骂、打骂)”

这个提议一出,在网上就引发了热烈讨论,有很多家长选择反对,“现在的教育再提倡惩戒,这不是倒退吗?”

戒尺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惩罚工具,它是一种尊重,代表一种震慑,一种敬畏。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请别再以爱为名对孩子让步,请把老师头上的金箍摘下给孩子戴上,请把定海神针还给老师。



zhanggeng勤


老师就应该拿起戒尺,不论好坏学生!

戒尺制度起源中国古老的私塾教育,难道传统的东西一无是处吗?我看不见得,没有威仪的老师还叫老师吗?

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主角白景琦,年幼时是一个淘气的孩子,淘气的孩子往往很有成就,但是需要严格管教,否则容易走歪路,他的老师用戒尺打他的时候,二奶奶看着是心疼,可是也是默认的,没有老师开始的严格管教,白景琦成就不了后来的伟业。在这方面看戒尺制度没有什么不好!

戒尺制度也是有利有节的,只是打手掌,并没把孩子打的什么样,这就是警示的作用。年幼的孩子世界观没养成,警示是必要的。乖孩子不会受到戒尺的处罚,设立有什么不好?

现在的孩子少了,家长都看作珠宝,珠宝如果不成才那就是废品,让老师合理的管教有什么不妥?当然了合理的管教是建立在师德高尚的基础之上的,发私分,乱打学生那是不对的。但是我相信大多数老师不会这么干!

现在的戒尺制度成了老师的戒尺制度,老师时刻面临着头上方的戒尺,谁还尽职尽责,谁还不明哲保身,君不见用书本打了一下学生的教师就得丢饭碗。老师没有灵活处置的权力,实在是悲哀,试想一下没有戒尺制度,中国能产生那么多的武林高手吗?试想一下没有戒尺制度,中国的特种兵还能在世界上展示风采吗?

虽然打不是好办法,可是有些时候不得不打,戒尺让孩子自小养成敬畏的心态很重要!还想安逸,还想成才不受管制,着从辩证法的角度都是不成立的,不知道制定政策的人怎么想的?

还整天喊着“因材施教”,难道因材施教不包括戒尺制度吗?

中国古代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没有道理的,关键看怎么运用,全面的否定本身就是错误的!

没有戒尺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面临残酷的戒尺时,他们适不适应的,为什么不让他们提前知道:错了就要受到惩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