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發現自己有和朋友一樣的缺點時,我就老是用她可以這樣,我為什麼不可以來安慰自己,該怎麼辦?

周億軒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應採用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長,且莫要以他人之短比自己之長、人一生當中有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認可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狀態,不去偏執的苛求別人的相同和不同,每個人存在的狀態不一樣,想事做事的理由和結果也不一樣,有無數的多樣性和獨立個性,沒有可比性,關鍵是做好自己至關重要。


風起葉落7078


看到這個問題,我一下子想起兩句話和一個典故: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遷。

這兩句話和一個典故,皆出自中國傳統文化,足以說明,交友的重要性。

朋友間相處,其特性就是相互感染、相互影響,甚至相互放大;越好的朋友越是如此。所以久了,您會發現,她身上的缺點您也有,您身上的缺點她也有。這是正常的,也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就要看,您的朋友,她身上的缺點到底是什麼?如果有些缺點,是正常範疇的,比如有點懶惰,有點購物慾,有點愛臭美,這些不算什麼,而且恰好這些“缺點”您也有;您倆有相同的特點,才更惺惺相惜,這也是您倆能成為好友的原因呀。記住,我們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個詞就是:包容。朋友間如是。

但有些缺點,比如愛好喝酒或者透支信用卡一類的情況,在朋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暗示的情況下,變得越發不可控而非常危險。就拿飲酒來說,適度飲酒沒什麼大不了,但如果常常喝醉,心裡想“朋友也常常這樣啊,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從而讓自己由喜歡飲酒變成了不可控的酗酒。再比如使用信用卡,這種東西原本是方便我們日常生活的,但看到朋友在無所顧忌的使用信用卡,自己原本的謹慎心裡被打破,也會比較肆意的使用,從而越發不可控。甚至有些缺點更加是難以名狀的,不方便說出來的,那危險程度就會更高。

因此,我覺得,要將“缺點”分開來看,一些小的不至於傷害到生活狀態的小毛病,真的不用太在意;而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您既然已經意識到,就要想辦法控制,如果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控制的話,那就要考慮是否遠離和自己有同樣“缺點”的朋友了。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得到您的關注,讓我們共同分享這世界美好、精彩的瞬間。謝謝。


藍日


當然不可以,因為人和人是不同的。曾經有一個這樣的故事,鸚鵡和小豬在同一個航班上,看到鸚鵡調戲完空姐,小豬也跟著調戲,結果空姐生氣把它們兩個扔下飛機,在被扔出去的時候,鸚鵡說小豬“傻了吧,老子有翅膀。”

人和人相比較,相互學習的是優點,而不是缺點,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是不同的,不能相提並論,自己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併為之去努力,不要因為別人如何去做,就放鬆自己,其實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別人,她的另一面你並不知道,而最後吃虧的是你自己。

這裡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小張的好朋友上課不愛學習,自習課在學校從不寫作業,小張也和他一起玩,其實他的朋友家教非常嚴,每天回家都會學習到很晚,有父母監督輔導,小張就不一樣了,他沒有這個環境,結果就是每次無法按時完成作業,學習也一落千丈。

所以不要去學習別人的缺點,別人可能有辦法彌補,而你不能。


驚雷小草


這個時候,你就要想想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要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那個樣子、那樣的人生。

首先,題主有這樣的困惑是很正常的。在這個世界上,正是很多有同樣的心理,所以才會漸漸人云亦云、人做我做,並且毫無愧疚之心。所以,很多不正常的現象居然很正常的存在。

其次,題主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題目的自我意識非常好。很多人本身都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獲得渾渾噩噩。題主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

第三,如果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缺點,那麼題主就要堅持自己的做人處事原則。當然堅持比較困難,所謂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正是這種堅持,造成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

第四,如果題主的朋友是個可塑之才,可以指出這個缺點,並共同進步。

最後,如果題主的朋友明明知道這個缺點的危害,但絲毫不加悔改,建議題主寬容並且疏遠。所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是與優秀人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成長。


社會保障快訊


首先你也認識了面對缺點,選擇了這種自己安慰自己的方式。我們,有時候內心抗拒去做出改變,但是心裡又會覺得不安,所以總是要找出一點理由,哪怕這個理由僅僅只能說服自己。其實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吧。

人都是有惰性的,人們通常都可以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知道如何做才能去改變這些缺點或者不足。但是往往欠缺的就是行動。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們經常會用這句話寬慰自己,進而為自己找到不求上進的理由。可能你跟朋友在某一個缺點上是相同的,但是作為一個人的整體,肯定還是不一樣的。再加上人周圍的家庭生活環境,個人的社會生活環境,這些都導致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存在個體。所以說“她可以這樣,為什麼我不可以這樣?”,這種理論有時候還真的是不成立的。[呲牙][呲牙][呲牙]

那朋友的這個苦惱怎麼辦呢?

有陣子很火的兩個公式:0.99的365次方是0.03,1.01的365次方是37.8。這個公式代表著我們每天的努力程度。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每天對自我完善的一個程度。每天改變一點點或者每週改變一點點。當然能做到1.01的365次方的,都不是一般人,我們沒有必要在一開始就去苛求自己一下就完成365次方這麼一個事情。從一年來看,我們感覺時間太長了,尤其是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那不妨按月來說:1.01的63次方約等於2.006。也就是說,在兩個月後,你就能變的完全的不同了。

做盡力最完美的自己吧。這樣才能遇到更完美的人,更完美的事,更完美的生活!!!加油



小生不才666


有句話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這說明孔子和你思考過同樣的問題。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與人的相處中,對於別人身上的優點我們要學習,反之,對於別人身上的缺點,我們要反省檢查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其實人身上的許多缺點,是所有人都共同有的缺點。比如,自私,嫉妒,撒謊,這是所有人都有的缺點,有的人比較明顯,有的人不是很明顯。正是因為有這些缺點,所以我們才要學習,受教育,明辨是非去改正缺點。

當我們學會了明辨是非,懂得了什麼是錯,什麼是對,就不應該人云亦云,不斷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線。遍觀古往歷史,可知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生是一種修行,修身亦修心。



car攻城獅


正印證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但是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個人觀點覺得你在心裡沒有把她當成你的朋友,而是把她當成了你不良嗜好的推卸,也就是一切錯誤都是朋友帶壞的。就是這一點說明了你並不是不能改,只是你在心裡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而已。

下面是我真實想說的,你將這個情況告訴你的朋友吧,求你放過她,因為她可能真的覺得你是她臭味相投的朋友。


枯枯王


合理化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你給自己不正當的行為找了一個看似正當的理由,來減輕自己的心理負罪感,其實又沒有人逼著你這麼去想!

既然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應當說是件好事,不論是要去避免還是改正都是有明確方向的。你的感覺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想法,這種想法是源自於自我安慰或者說尋求解脫的渴望,很多人你忙是因為找不到問題根本所致。當我們發現自己缺點的氣候,應該是去向正能量的人學習,然後尋找適合自己改正的方法,也可以觀察同樣缺點的人如何改變,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揚長避短和改正缺陷是自我進步的需要,

也是每個人自我成長的必要完善。


恭禧發財Kp


這個時候,你就要想想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要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那個樣子、那樣的人生。

首先,題主有這樣的困惑是很正常的。在這個世界上,正是很多有同樣的心理,所以才會漸漸人云亦云、人做我做,並且毫無愧疚之心。所以,很多不正常的現象居然很正常的存在。

其次,題主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題目的自我意識非常好。很多人本身都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獲得渾渾噩噩。題主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

第三,如果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缺點,那麼題主就要堅持自己的做人處事原則。當然堅持比較困難,所謂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正是這種堅持,造成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

第四,如果題主的朋友是個可塑之才,可以指出這個缺點,並共同進步。

最後,如果題主的朋友明明知道這個缺點的危害,但絲毫不加悔改,建議題主寬容並且疏遠。所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是與優秀人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成長。


大智若魚


中國人經常說,物以類聚,說明只要有共同話題,愛好,性格等等想同的人,更容易成為朋友,因為可以從這一個人身上看到自己

但是人總是不斷的向前,不斷的自我發展,題主朋友的缺點也是你的缺點,你得缺點也是你朋友的缺點,我覺得為什麼不可以?只是你對自己缺點的不正視,逃避,不改正,而自我安慰而已,一味的自我安慰,缺點還是缺點,永遠都不會改正,希望題主還是好好思考一下,做一個努力做一個正視自己缺點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