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後的孩子難教育嗎?

飲品皇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愈發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也大有人在,當然,在這個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也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問題,甚至孩子的心理上出現嚴重問題,思維導向偏離了孩子應有的正常軌道,小編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是經常遇到家長們恨鐵不成鋼的問題,特別是零零後孩子的教育問題尤為突出,不但讓家長們頭疼,有時也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



首先,部分零零後孩子們的共同特徵是物質生活條件優越,精神生活網絡化、虛擬化,屬於標準的物質充實,精神空虛,性格上更趨向於叛逆。當然,這裡我說的主要是問題孩子,很多零零後的父母隨著打工潮的興起,紛紛遠離家鄉遠離孩子外出務工,從經濟角度看,短期內的確能掙一些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甚至改善孩子的生活環境,但從長遠看,這些孩子被留在家中,成了所謂的留守兒童,在缺乏有效監管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無法得到家庭的溫暖和來自父母的愛,性格更易孤僻偏激,對老師的批評建議形成對立情緒,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面對這樣的問題孩子,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就拿正常的班級管理而言,有了叛逆傾向的孩子往往就是班級的焦點,他們從來不把老師放在眼裡,或者口是心非的聽老師話,我認為,老師應該及時的與家長溝通,說明情況和利害關係,作為家長,更應該主動配合老師,盡最大可能挽救這些問題學生,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善於發掘孩子的閃光點,我相信大部分孩子都能迴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當中。


三尺講談


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我的兒子就是2009年出生的,今年已經11歲了,上五年級,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太好教育。分為幾個方面:

1.在學習上,現在趕上疫情了,所以每天都在家裡不能出門,我愛人每天給他安排了學習的任務。一般是上午9點到11點學數學,下午2點到4點學語文,但他基本上都是有些牴觸情緒,一到點了就拖延時間。而且學習時心不在焉啊,給他講數學題,本來錯了還不想改,不願意做練習題,語文也是不願意背詩哥古文。學習盡頭不行,幾乎每天一學習就能跟他嘰歪吵架啊

2.沒有時間觀念,幾乎做事情總是慢半拍。晚上讓他睡覺,他總能說出一堆理由拖延點時間,從來就沒有按時間睡覺的習慣。

3.可能是獨生子女的關係,孩子從小沒有替別人著想的理念,比較自私,比如吃東西有時候只顧自己不顧長輩,而且有時說話聲音也大,還與長輩頂嘴。

4.反思自己。孩子是家長的縮影,存在的很多問題,可能跟我們平時的教育不到位有絕對關係,我們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吧


馬橋子英語坊


零零後的孩子難教育?這樣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哪個年代的孩子也都有非常優秀的,也有調皮難教育的。不能簡單地用孩子出生的年代來下定論。

我作為一名中學老師,有這個發言權。

先說歲數大的第一批零零後孩子。

我的兒子就是01年出生,好學,懂事,懂得勤學,成績也很優秀,現在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和他同一個時代的在他身邊還有一批與他同樣的優秀的孩子,在19年的高考中,有一批他的同學考上了非常好的大學,還有一批由於學校不理想,毅然回校復讀,表現的非常地有主見有思想。好多都是我們看著長大起來的,絕大多數都非常懂事,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怎麼去做。

舉個例子,有一個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高中以前成績非常優秀,高中三年由於比較注重外表打扮,既調皮又桀驁不馴,廣交朋友,講究哥們義氣,成績一直不太理想,這就是我們理解的難教育的問題學生。

高考成績出來之後,他意識到了自己上學期間的失誤,好像突然之間就醒悟了,成績出來的第二天,就自己聯繫回校復讀。

去學校前一天,自己剃了個光頭,把手機交給他的父母,立下誓言,一年之內不動手機,不留頭髮,不再和外界接觸,就是一門心思學習,準備第二年的高考。

你說這樣的學生是難教育的嗎?我覺得不是。

也許只是這樣的學生開發智力晚一些,當他們真正醒悟過來了,會迸發出非常既驚人又喜人的力量。

我現在的學生都是零零後了,在我們學校兩千多名學生裡面,有調皮的,有努力學習的。這很正常。

所以還是哪句話,題主的問題真的不能一概而論,甚至於是一棍子打死呀。


辦公自動化E課堂


我也感覺零零後的孩子很難教育。我家兩個孩子,都是10年後出生的,每天都讓我頭疼。在看了很多教育書籍後我總結了一下原因,與各位家長討論下。


1. 教育理念不同

零零後孩子的家長都是70後、80後。而在70/80年代,流行的都是比較粗暴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定要服從家長,媽媽一定要服從爸爸,而爸爸則是家庭的支柱和權威。整個社會都為孩子做出了榜樣,所以70/80後孩子雖然對打罵教育方式不喜歡,但還是接受了。

而在零零後出生後,社會教育兒童的理念已經悄然發生變化。2000年開始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孩子的個性,例如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皮亞傑教育理念,鷹牌教育理念等等,可謂是萬花齊放。而70後/80後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就只有簡單的、已經被這些流行教育理念否決的棍棒教育(這個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效果立竿見影),這就造成家長在家中不敢管孩子,不知道怎麼管才對,怎樣管效果更好,或者部分進步家長雖然學習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仍然被滯後的效果逼的重拾棍棒教育。

2. 孩子的與時俱進

00後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各種保護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法規所薰陶著,他們從小就明白爸爸媽媽不能打孩子,打孩子是不對的。他們熟練的從電視、電影、動畫片中學的各種對付家長的方法,從早淘到晚,他們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出錯前囂張跋扈,出錯後就隨便認個錯繼續胡來,他們知道家長不敢拿他們怎麼樣。而確實,大多數家長都只能好言相勸,無能為力。

3. 環境的不同

在70/80年代,物資相較現在匱乏的多,孩子能玩的比較少。每個家庭中都有很多孩子,那個時候孩子都有家務要做,或者幫助爸爸媽媽照看弟弟妹妹,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因為有事情做,所以孩子們調皮搗蛋的機會比較少,好管教。

而在2000年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社會的物質越來越豐富。家長們都被金錢遮住了眼,照顧孩子的方式就變成了給孩子們買更多的玩具,讓他們不給自己添亂,孩子們只要不惹事,就隨他們自由玩耍。而我們的社會為了滿足這個現狀也製作了很多動畫片,玩具來滿足家長和孩子的要求,所以家長們給孩子買越來越多的玩具,孩子們也樂得沒有家長的管教,就把自己交給電視,手機,變形金剛,芭比娃娃。

孩子們只會玩玩具,看動畫片,變的越來越散漫無紀律,家務不會做,甚至自理都做不到;而回到家中的家長們卻總想讓孩子們做家務鍛鍊自己,這就造成了衝突,孩子們總是越做越亂,家長們總是越看越生氣,最終的結果是兩方都頭疼不已,相看兩厭。


那麼怎麼才能照顧並教育好孩子?

1. 陪伴

仍然是陪伴,陪孩子讀書,陪孩子玩耍,與孩子互動,把孩子們從動畫片,變形金剛,芭比娃娃手中爭取回來。讓孩子減少和那些沒有感情,沒有回應,冰冷冷的,只能憑空想象互動,自聊自樂的死物的接觸,讓他們回到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暖暖的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中。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恢復活力,重新變的的鮮活,靈動起來。

2. 從新建立和孩子之間的依賴和信任

因為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已經好久沒有真心在一起了,實際上早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們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在內心渴望已久,從新建立感情勢在必行。而建立信任和依賴的方法依然是陪伴,在彼此的互相幫助和互相合作中重拾那份親情,重建那份發自內心的信任。

3. 認真而且耐心的教孩子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都不同,所以教會家長做事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我們的孩子。家長作為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必定可以發現孩子的學習特點,是善於思考型還是實物參照型,是對數字比較敏感還是對色彩比較敏感,有點孩子喜歡運動,有的孩子喜歡看書,而有的孩子就喜歡學以致用,根據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方法。在加上耐心,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也是很優秀的。(PS)強迫學習是沒有長久效果的,我們自己深有體會,所以就不用再在孩子身上試驗了。


結束語:在沒有教會孩子做飯之前,就讓孩子給你炒個土豆,即使他天天吃也是不行的。所以不要想當然的對孩子要求太多,一步一步耐心的教導孩子,並陪伴他們遠離那些無聊的動畫片和手機,你就可以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我是曦寶和伊寶,專注於幼兒成長教育,歡迎你關注我。

每天分享幼兒教育知識,培養優秀的孩子。


曦寶和伊寶


現在孩子基本都是00後,似乎每個時代的孩子都會具備一些共性,而孩子成長中又更多帶有當時時代的烙印,影響著自己的價值觀也對下一代產生這巨大的影響。父母屬於70後末期,孩子00後,這之間相隔二十多年,代溝也寂靜波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上心的,中間必然伴隨著一些問題


樂理知識


當80後的我們在農村長大的時候,進城看到城市的孩子,總不免有點點失落,或是自卑。農村的孩子只在山裡玩泥巴,而城市的小朋友卻有多彩的玩具。我們村上的電視只能收到新聞聯播,而城市裡的電視卻能看各種電視節目。城市裡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實驗班,有電腦課。但我們連電腦都沒摸過。

這些兒時經歷的教育不平等,讓80後的父母,對教育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而且理性。據最新的調查顯示,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投入,已經佔到了家庭收到的20%!

近日,有一部紀錄片《零零後》吸引了很多家長的注意,因為這部紀錄片恰如其分的反應了“00後”的成長:一方面教育焦慮如影隨形,而另一方面“00”後的父母正在努力用一種寬鬆和人性化的育兒理念取代了嚴格的傳統教育方式。看完整個紀錄片後,很多“80後”、“90後”便忍不住大發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過得太舒服了!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11月11日,新東方在北京舉辦了第十屆“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在這場活動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炙手可熱的綜藝節目《奇葩說》的馬東進行了對話,就家庭教育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

作為一個家長該給孩子什麼,不該給孩子什麼,“度”在哪兒?

俞敏洪:給孩子成長空間,也並不意味著家長什麼都不做了,我覺得家長有幾件事情特別重要:

第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關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氣。這不是去告訴孩子父母的脾氣和性格是怎樣的,而是家長本身脾氣性格好不好的問題。因為家長如果本身脾氣性格好,孩子一般脾氣性格不會差,比如說家長反覆無常,孩子就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避感,如果家長通情達理,孩子就不會產生稀奇古怪的脾氣。

第二個,是行為規範,這樣的行為規範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比如接人待物到底怎麼做,首先家長必須做到位,以身示範。

第三個,興趣引導對孩子很重要,興趣引導不是家長給他強加一個興趣,而是根據孩子的天性,在天性上體現這個興趣。

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是不容忽視的?

俞敏洪:我想談談競爭壓力這件事。在美國也有同伴之間的壓力這麼一說,更多的體現在精英階層中間。

前兩天我跟美國的兩位教授聊天,他們說美國80%以上的孩子過得比較輕鬆愉快,因為這些家庭對孩子的成績沒有太多的要求。孩子上公立小學、公立中學,最後找一份工作,很多學生上社區學院或公立大學,也不用花太多的錢,總體上普通教育基本完成後,能夠保證大部分的人最後通過學校所學找到一份工作。

但是他說美國有10%左右家庭的孩子比中國孩子面臨的競爭壓力還大,他們競爭的目標就是要上哈佛、耶魯、斯坦福這樣的美國強校。這些孩子從小也上了很多的補習班,面臨各種各樣的考試。包括進了大學以後,因為壓力問題,學生出事故的情況也不少。

家長最應該給予孩子的是什麼,能夠靜水深流的影響孩子未來?

我覺得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平和的、安定的成長環境,就涉及到父母的脾氣,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父母有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父母有沒有能力用自己的品格去影響孩子。

課外技能班、興趣班成豐富孩子課餘生活常見方式

孩子的課餘生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但是最新的對媽媽人群的調查顯示,媽媽們通常會給孩子們報各類興趣班。其中,英語、計算機、數學等學習類興趣班最受媽媽們歡迎。

提到計算機,可能大部分人會聯想到編程代碼方面的。很多家長會擔心:抽象的字母、符號、公式,低年級的孩子能接受嗎?當然。我們讓孩子學編程、尤其是5到17歲的小年齡段孩子學編程,更重要的其實是計算思維,而計算思維的培養其實是應該從娃娃抓起的。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曾說過:編程應當與ABC字母表和顏色同時教給孩子,所有人都應該更早地學習如何編程。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讓小學生學習編程呢?其實不用擔心,現在已經有很多兒童編程工具採用一種叫Scratch的“積木式”的編程方式,避免了語言帶來的麻煩。杭州童程教育就專注於少兒趣味編程,開設了計算機編程課,鼓勵小學生學習Scratch等多門課程,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未來競爭力。

在學習Scratch編程時,很多地方需要進行邏輯上的思考,孩子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引下設計小遊戲,會不斷地進行邏輯思維的鍛鍊,培養和強化邏輯思維能力,並享受到樂趣


大皮軲輪


老實說,應該比以前要難。

其實從大環境來看,現在家長要比以前的家長更加焦慮,對孩子的要求更高,從標準上來看,就會比較難。以前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你以後只要過的比我好就可以了,現在的父母是你要過的比別人都好。所以難度可想而知。

從孩子方面說,00後的孩子普遍早熟點,但是普遍懂事晚。孩子早熟表現在他開始過早的強調自我,強調自由,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父母的話不管對錯,一律可以用舊思想,迂腐來還擊,來拒絕。所以,父母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難。

很多孩子,小時候父母的陪伴很少,認為他年紀小什麼都不懂,但是等你想教育的時候,他已經不聽你的了。在孩子剛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沒有給正確的指導,日後想改變他的世界觀一定會很難。就像現在的孩子,親情感越來越淡,更別說懂得體諒父母。

從社會發展來說,科技進步了,孩子的不確定因素也增多了。智能手機的出現,在這個時代帶給人們的便利性是最大的。但是對孩子的各種危害已經慢慢從潛在變成實際了。而且這慢慢變得不可逆。因為要想滿足家長對孩子的很多要求,手機,電腦變得必不可少。所以以前家長的言傳身教,變成了現在手機上的教育,孩子在身心發展的時候,手機裡的各種視頻,遊戲,為他構建了新的世界觀,也是畸形的時間觀,這點家長要花多少工夫才能教育的回來啊。

所以,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你已經感覺到難了。

希望我們的少年都能美好的長大!!


青丹與松


可以這麼說:只要方法得當,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都好教育;如果方法不當,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都不好教。當然,今非昔比,零零後的孩子見多識廣,也很有個性,他們的所思所想,有時候家長和老師可能會“跟不上趟”,這也給不少成年人造成了錯覺:零零後的孩子不好教育!

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由於工作原因,平時我經常接觸到孩子們,而且他們全是零零後的小學生。雖然彼此之間有些“代溝”,但這不妨礙我們能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為此,我默默地做了不少“功課”。比如,有個孩子特別喜歡某個明星,我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就特意去查找了那個明星的“家底”,並熟記於心。當孩子發現了我這個“知音”,不言自明我們的關係一下子就拉近了。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若讓孩子感到你可親可敬,你就應該先成為孩子的“知己”,只要和他們能保持同頻共振,他們自然會信服於你。





山東知而行教育


每個孩子都會有許多優點,家長要從心底裡去欣賞他,即使有缺點,我們也要接納他,儘管我們不認同他的缺點。但接受並不意味著縱容,家長要幫助孩子糾正這些缺點,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語,對症下藥。2、知子莫若母。你要準確瞭解兒子的個性,具體的就是在什麼情況下他會作出什麼反應,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最好能記下來,以便找出規律,按規律去引導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同時,這也是一份很好的愛心記錄,今後或許對孩子會有很重要的意義。3、你說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就是無效。其實這正是我們需要反思的:你教育兒子時自己的情緒是怎樣的?嚇人的表情、兇狠的語言?注意,深呼吸、平靜緩和地傾聽兒子的訴說,讓他找不到對著幹的理由。事實上,好的關係要勝過好的教育。4、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兒子與你對著幹肯定有他的目的,你知道他的目的嗎?你的對策正確嗎?有時你不理他要比說教更有效,有時抱他一下也是一種很好的獎勵。我們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方法,才能和孩子共同成長。


數學精準練習


我教學多年,最討厭有老師對孩子貼標籤!

而且動不動就以年代論,什麼00後不如90後啦,什麼90後不如80後等等。

很多年前,人們都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結果呢?現在各行各業中流砥柱不都是80後了嗎?

每一代的不同,並不是他們的成長出現了基因突變,只是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所接觸的東西不一樣了。

為人師者,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理解現在孩子的生活經歷,其實絕大部分孩子本性都是和以前的孩子一樣善良,可愛。

如果老師固步自封,總用10年前的老眼光來看待現在的小孩,那麼你就永遠活在教育的痛苦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