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禁足久了,就一定会闷。

闷了,就会找些事儿来做,比如看片、阅读等。

跟好几个朋友聊了,都说最近很喜欢看长文。

平日里,长文颇不受待见,最近情况有所改观。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看点高质量的长文,一边解闷儿,一边还能学点东西。

2月16日晚,成蹊发了一篇推文,黄家驹与劲歌金曲奖。

这篇9000字的文章,在好几个平台引发了热议。

有人说,想起不少往事,思绪一下子飞回了几十年前。

有人说,看完才知道,那时的乐坛是什么样子,家驹是何等的难。

也有歌迷善意提醒:Amani也获奖了,成蹊你是不是写错了?

正是因为有人提醒,于是有了今天的文章,算是上一篇的姊妹篇吧。

一开始我被问蒙了,后来才反应过来,有些歌迷把两个奖项搞混了。

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只差两字。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奖项,今天就谈下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


01


十大中文金曲,主办方为香港电台(RTHK),这是香港唯一的政府电台。

协办方,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和香港唱片商会。

就算劲歌金曲奖见到中文金曲奖,都必须先叫一声大哥。

十大中文金曲,始于1978年,比劲歌金曲颁奖礼大5岁。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也就是说,在香港流行音乐刚露出一个尖芽时,中文金曲奖就设立了。

顾嘉辉曾有一言:十大中文金曲,具有真正领导乐坛的地位。

这个话,顾嘉辉说,没毛病。因为他有资格。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辉黄二人组 左 黄霑,右 顾嘉辉


说起粤语流行音乐,在奠基人和开创者一栏里,顾嘉辉的名字是必有的。

十大中文金曲奖,素来以公正、严谨和平稳著称。

看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主要看什么?

十大分量重,新人秒变星,资历很关键,金针成一统。

十大金曲肯定是主角,多会颁给那些已经有知名度的歌手。

举陈还要推新,能在这个舞台上斩获新人奖,是非常不容易的,相当于加盖了明日之星的章子。

只有资历、贡献和影响力都突出,才能拿到金针奖,所以金针的地位为最高。

没错,最佳男女歌星奖是劲歌金曲的拿手好戏,但中文金曲奖并不在意,甚至一开始根本就没设。

因此,中文金曲奖,一度被指呆板保守。

娱乐味道淡,意外惊喜少,不花俏,不刺激。

在年轻人眼中,中文金曲颁奖礼就仨字,不好看。

劲歌金曲奖,似一位浓妆艳抹的摩登女郎。

中文金曲奖,像一个正襟危坐的严肃绅士。


02


除了调性有劣势,在制作和传播方面,中文金曲奖同样处于下风。

十大劲歌金曲,主办方TVB。

在香港的电视台中,TVB是绝对的一家独大。

TVB有一个电视频道,叫翡翠台,是香港影响力最大的电视频道之一。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翡翠台台标,外观经历过几次改动


这个台的覆盖面有多大?香港,广东,还有部分海外国家。

由于王牌娱乐节目众多,在粤语地区,翡翠台有着超高的收视率。

不夸张地说,香港流行文化的变迁,都和翡翠台息息相关。

制作出观众爱看的颁奖典礼,对香港电台是难事,可对翡翠台来说,简直是驾轻就熟。

有高收视,有高覆盖,又有强娱乐属性,所以,劲歌金曲颁奖礼,看的人多,谈的人也多。

尽管香港电台历史悠久(成立于1928年),但电视兴起后,很快就体力不支了。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原因很简单。电台,只能听。电视台,能听又能看。

十大中文金曲奖办完后,也会在多家电视台播出,但相比劲歌金曲和翡翠台这种浑然一体的关系,自然捞不到什么便宜。

既然中文金曲干不过劲歌金曲,那是不是奖项就没啥含金量了?

恰恰相反。

正因为中文金曲奖严肃一些,更专注音乐本身,很少出现单个歌手动辄三首屠榜的“盛况”,所以站在歌手们的角度,往往以得到中文金曲奖为荣。

比如Beyond乐队,就曾四次拿下十大中文金曲。


03

直到1989年,家驹才登上中文金曲颁奖礼的舞台,比劲歌金曲晚了一年。

令人奇怪的是,在1988年,大地居然没有获奖?很费解。

Beyond的四次获奖,分别是在第12届、第13届、第14届和第16届。

1989,第12届,真的爱你。

其他九首曲目,请参看下图。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透过这份榜单,你能看出多大信息量?

对比同年的十大劲歌金曲,其中有7首歌是重复的。

香港乐坛,真的太小了。

梅艳芳和陈慧娴,靠翻唱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曲子登榜。

张学友的Linda,也是用片山圭司的歌,重新填词后演绎。

李克勤的一生不变,则是翻唱了张镐哲的歌。

翻唱无罪,但十首歌曲里,翻唱作品占比近半?

显而易见,无论是听众还是评委,对原创音乐的重视明显不够。

唱得好听,曲子顺口,依然是人们评价音乐的首要指标。

那是一个Beyond和王杰崛起的年代,王杰还获得了最有前途新人金奖。

还有两个奖值得提一嘴。优秀国语歌曲奖,王虹的血染的风采,崔健的一无所有。金针奖,徐小凤。

这是Beyond首次拿到十大中文金曲。

真的爱你由黄家驹作曲、小美填词。


几十年过去,如今已经是母亲节的必听单曲。

当晚,陈少宝(香港电台主持人、新艺宝唱片总裁)是颁奖嘉宾之一,他口中说出Beyond的名字时,面带微笑,满心欢喜。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1990,第13届,俾面派对。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看着这份榜单,我倒不想说翻唱了。

一共十首歌,九首是情歌,有温馨的,也有伤感的。

情歌动人,但获奖歌曲里,情歌占比90%。玩呢?

除了情爱,香港乐坛与大众之间,似乎找不到其他共鸣点了。

时至今日,这种尴尬仍在延续。

夹在曲目里的俾面派对,显得是那样不和谐,像是故意来砸场子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无声的难堪。

这难堪,是属于大部分观众的,也是属于绝大多数歌手的。

是的,排名不分先后,但把俾面派对放在第一位,我认为很妥当。

最佳中文歌,刘以达的天问。最佳歌词,黄霑的沧海一声笑。金针奖,黄霑。(这三项奖,必须点赞)

当时的人们,并不觉得乐坛有什么隐忧。

虚假繁荣,遮住了眼睛,也阻碍了思考。

那些试图改变的人,总会显得身单力薄。

甘愿受累不讨好的人,值得敬佩和珍惜。


04


1991,第14届,Amani。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你自己数吧,看看有几首歌的名字里有爱字?

跟上一届的情况高度相似,Amani活脱脱就是个插班生。

艺术家的层次,全靠作品说话。

思想和格局,谁也替不了谁。

从非洲归来后,家驹的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看到了更多,他听到了更多,他感到了更多。

他把这些信息增量,统统揉进了作品中。

Amani,写的是世界大同,呼吁人们关注与己无关的陌生人。

Amani,唱的是艺术大同,音乐形式变化融合,真诚是底线。

在林子祥宣布获奖者之前,台下已经有人在喊Beyond了。

然后,四子从容地登台领奖献唱。

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一个没有经过系统音乐学习的人,在如此高规格的场合,深情演唱着自己原创的歌曲,一首与浮华格格不入的反战歌曲。

这画面,值得永远铭记。

台下的人们,作何感想?

人们更加想不到,这一年,竟是家驹最后一次登上中文金曲的舞台。

最有前途新人奖,郭富城。金针奖,罗文。

榜单上的张学友、刘德华和黎明,终于等到了郭富城。

很快,四大天王将以席卷之势冲出香港,冲进内地,顺便还会冲一冲东南亚。

1993,第16届,海阔天空。

Beyond,四获中文金曲奖。

第一次获奖时,是陈少宝颁奖,第四次,依然是他。

起点和终点,总有一些不同,也会有一些相似。

是夜,陈少宝的发言,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

“接下来的这首金曲,我希望在场的每一位朋友,都可以做到一件事,那就是留住你们的掌声,或者先暂停欢呼你们的四大天王的名字,因为这首金曲有着特别的意义,不是一首普通的歌。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批评本地的歌坛没有足够的本地创作。作为一个唱片人,我绝对同意。

六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去过一个很小的场地里面看一支乐队的演出,那个场地只能容纳1000人而已。台上的几个年轻人,奔放地演奏,令我深深感动。

看完后当晚就决定,我要签下他们。因为台上的演出,让我明白到,本地的歌坛向原创方面发展还有一丝曙光。

另外一件事,也让我难以忘怀,那一晚看演出的人虽然很少,只有1000位观众,但他们的反应,是我看过那么多场演唱会从没见过的,至今历历在目。

但很可惜,事情还是发生了。1993年,黄家驹离开了我们。

我希望大家留着你们的掌声,在我说出得奖的队伍后,你们一起再鼓掌。

这个掌声有特别意思,一是要让黄家驹知道,他的音乐精神和他的歌曲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二是要让Beyond知道,他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前路未必平摊,也许还会很崎岖,但我们会永远和他们在一起,共度风雨,共度成功。

第16届中文金曲,得奖的歌名是海阔天空,唱歌填词作曲都是黄家驹,乐队是Beyond。”

三子登台之后,有两句话,心酸,真切。

“谢谢所有为香港原创音乐做过贡献的人。”

“这首歌是家驹在日本作的,录音的时候,他对海阔天空很严肃,要求也特别高。可惜,今天他不能跟我们一起拿这个奖了。 ”

这年的十大榜单如下。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张学友三首,刘德华三首,黎明一首,郭富城一首,王靖雯一首。

无休止符纪念奖,陈百强和黄家驹。

在家驹离世的1993年,在中文金曲的颁奖礼上,四大天王,正式屠榜了。


从1991到1999,整个90年代,共计产生了100首十大中文金曲。


在这100首歌里,四大天王占了多少呢?


刚好50首。


资本和包装合力,抢占了乐坛的半壁江山。


05


有一种东西不能愚弄,是真诚。

有一种东西不能放纵,是浮夸。

2019年,有一则关于中文金曲奖的新闻。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香港电台发布通告,第42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及音乐会,取消。

昔日万千星辉的金曲奖,如今已是过气黄花。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网上连中文金曲的奖杯都有人买卖。标价1000港币。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什么?你说太便宜了?挂好几个月了,卖不动。

香港乐坛,就像一个垂暮的老人,伸出满是皱纹的手,轻轻抹去了各类颁奖礼的荣光。

音乐奖项,是附着在音乐身上的一件件彩衣,音乐暗淡了,奖项自然无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看到十大中文金曲奖的凄凉现状,不知道现年87岁的顾嘉辉会说什么。

港乐缘何没落?成蹊在上一篇文章中做了简单探讨。

初期中期不注重原创和多元,唯顺耳论,后期歌曲质量不断下滑,颓势无可避免。

包装速成,压制了有才华有实力的人,最终导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无力回天。

数字音乐时代开启,唱片不再是音乐的最重要载体,音乐的艺术属性降低,娱乐属性拔高。

任何事物都必然经历三个阶段,产生、发展和灭亡。

港乐当然也逃不开这个规律。

劲歌金曲奖逃不开,中文金曲奖也逃不开。

所以我说,颁奖礼可以看,但千万别太当真。


06


经常有歌迷问,成哥,为什么黄家驹得不到金针奖?有没有可能像陈百强那样,将来追颁?

你看,总会有人把奖项当真的,甚至比音乐人自己还当真。

先来看看Beyond成员对奖项和奖杯是什么态度。

多年后,对着镜头,已不再年轻的黄贯中说过这样的话:

“我们确实砸过不少奖杯,但最佳团体类的不会砸。比如全香港只有50个艺人,主办方却准备了300个奖,这样的就会砸,或者直接留在庆功宴的地方,不会拿走。家驹曾说过,所有的奖杯,都是我们用尊严换回来的。当时想拿奖的话,要玩很多游戏节目,还要在电台上装可爱。他心里不好受,所以奖杯拿回去之后,我们就用棒球棒打碎。当初太年轻,现在有点后悔,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给我们肯定,砸奖杯的做法要不得。希望大家原谅我们这种幼稚行为。”

看到没?家驹他们对各种奖项还是看得比较淡的,要不也不会砸了,但以后别总拿他们砸奖杯的事当“壮举”。

再说说金针奖。

金针奖,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香港地区音乐类奖项的至高荣誉,并不是每年必有。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金针奖杯


那什么人能得到金针?热度、影响力、成就缺一不可。

在世的人和离世的人,都可能得到金针奖。个人和乐队,也都有可能得到金针奖。

目前的情况是,黄家驹个人和Beyond团体,都没有拿到该奖。

如果前面的内容看得够仔细,你该知道,中文金曲奖和劲歌金曲奖一样,都是先把热度放在首位的。

在热度这方面,家驹也好,Beyond也好,虽然民间传唱度极高,但唱片销量肯定没优势的。

这项音乐奖,在香港乐坛被视为最高荣誉,为何Beyond一直无缘?

我个人认为,就作品质量、普及摇滚乐和忠于原创这三方面来说,无论是家驹个人,还是Beyond全队,他们有资格拿到华语乐坛任何一个奖。

但我不希望黄家驹得,也不希望Beyond得。

得过金针奖的人里,很多歌手的歌曲早就销声匿迹了。

而没得过金针奖的人,他们的作品却在民间传唱不绝。

难道这不是最讽刺的吗?

再说了,奖杯都跌破1000港币了,要来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