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有存款100萬?

180二毛流浪記


現在存款有十來萬。

具體多少沒算過,媳婦兒知道。

我所有的收入都交給媳婦兒了。

之前自己負債四十多萬的時候,她還是我女朋友,照顧我吃穿,但是我幾乎不會開口問她要飯錢的。

一點點自己努力吧。

做副業,金融。

上班一個月五千左右。

堅持了一年下來,副業成功了。

賺到錢了,債務還清,還有了點兒存款,我倆也訂婚了。

感謝他,今年的目標是存款五十萬。

到明年21年應該可以差不多存款百萬吧。


拼命的Li先生


我也有這個目標,不怕別人笑話,今天對你悄悄講出來。今年是2020年,屬於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年,我計劃五年後實現,即2024年底。我準備這樣做:

2020年底,存5萬。因為今年我剛入財法行業,所以是學習技能,按常規,預計全部收入是15萬,開支10萬,存5萬。

2021年底,存10萬。業務要全面鋪開,重點撒網,預計總收入可以達25萬,開支15萬,存10萬,累計存15萬。

2022年底,業務精準鋪開,精益求精,總收入突破40萬,存20萬,累計35萬。

2023年底,業務穩紮穩打,一邊夯實基礎,一邊開拓市場,總收入突破50萬,存25萬,累計60萬。

2024年底,業務穩步向上向好,成為行業前列,總收入突破80萬,存40萬,累計100萬。

我是認真的喲😊!咱們走著瞧!



胡小匠


主要分三種

01 創業型

創業從來都跟年齡、學歷無關,而最重要的是眼光,機會和一顆恆定的心。

小A,30歲,剛好有100萬。以前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健身跳操。後來理清了一些思路砍掉了一些費她時間,不怎麼賺錢的項目清理。於是給男朋友說,我們每人投5千,我要做一個新的項目。當然後續不止,小A繼續投入了到八萬,後來跟男朋友結婚。在家附近租了辦公室,經常忙到凌晨,小A就和她老公手牽手走著沒人的馬路,然後他餓了就點一個路邊的烤雞腿。兩人回家洗澡睡覺。小A那個時候經常問他,你說我們這樣值得不值得,因為兩人經常沒錢,這個月的錢還沒到,已經要為開銷發愁了,經常把老公穩定的工資還要墊進去。

第一年他們賺了20萬,因為結婚爸媽公婆給了一些,到了五十萬。

第二年,除開父母給的錢,總共100萬在手。

02 富二代型

這個怎麼說呢,現在社會,錢生錢才是一個最快的途徑。

小C,90年出生,大三的時候老爸給了50萬讓買車,但是他放棄買車,把50萬全部投資好機友老爸的一個項目。大三學生和50萬,為了這個事情幾乎是和家裡吵了一個遍,都是說一個大學沒畢業的人哪懂什麼投資。他還是義務反顧的投了。3年期,回報200左右,扣掉本錢50,剩下150。

現在自己和朋友搞了一個貿易公司,業績穩步增長。外面的投資繼續一個三年期。另外就是新的一個公司這個月也註冊下來了,準備搞餐飲。

當然,這個例子沒有太多可以說的,本身起點就不一樣。

03 投資理財型

小F,性別女,生於西南某省會城市,04年來帝都求學,專業是傳媒類。

大學四年期間:大概純收入是30萬

主要構成:出版五本書,平均每本銷量在兩萬,最多的一本五萬,版稅收入加稿費收入加起來再減去日常開銷,畢業時候剩餘30萬。

研究生三年:買了一個房子,不過算是徹底失敗的投資,因為買在了家鄉省會,買的時候5000,研究生畢業後賣掉7000,五十平米。反正買在省會,完全沒趕上帝都09-12的房價暴漲。裝修的錢大概是三年的房租抵消了,賣掉後大概賺了十萬。

研究生期間兼職寫各種稿件:基本覆蓋日常開銷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出版社:薪水5k,日常租房子開銷全部花光這時賣掉了一個小說影視版權,只賣掉了15w,但是當時的現金已經有了55w左右。

第二份工作在公關公司,薪水漲到了一萬。每月大概剩餘3k,工作了兩年半,加上獎金,大概存了十萬。

第三份工作在電影宣傳公司,薪水18000,工作一年半,工資存下來10w,當辭職做職業編劇時,大概有75w的存款。

2013年,寫完第一個電影劇本時,卡里剛好有了整一百萬。

說兩句:創業和個體更容易實現100萬的存款目標,但前提是他們的事業成功了,否則就什麼也沒有。而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要實現難度就比較大了,收入本來就不高,刨去生活成本,基本上也就所剩無幾了。當然也有例外,像華為等企業的海外人員,去個非洲待幾年,回來保證賬戶裡有個一百多萬。

所以,既要認清自己、認清現狀,也要直麵人生、直面現狀,雖然“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常態,但是,只要我們稍微調整一下天平,多一點“間歇性”,少一點“持續性”。


鼠年大吉越挫越勇


想要擁有百萬存款,不僅要擁有正確的攢錢意識,還應該要學會增加收入、開源節流、用錢生錢。

1.提高賺錢能力,增加收入。

只會攢錢,而不會賺錢,沒有收入,慢慢就會陷入無錢可攢的窘境。所以,一個人想要變得十分富有,不光要學會攢錢,還要學會通過賺錢的方式來增加收入。只會攢錢,而不會賺錢,並不能使一個人變得十分富有。

2.學會理財,獲取被動收入用錢生錢。

很多的富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富人懂得用錢生錢的道理。學會理財,進行合理的資產搭配,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通貨膨脹,減低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損失,起到資產保值與增值的目的。

3.減少非必要性支出,開源節流。

想要存款達到一百萬,除了應增加收入與合理搭配資產以外,還要學會開源節流,減少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支出。否則在生活中,花錢沒有規劃,賺多少,花多少,是存不住錢的。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進行補充。


張太芳2014


大家好,我是至達交易。想做到有存款100萬,對於靠一月4000—5000收入的人來說,確實有點難度。掙錢靠的是智慧和不懈地努力。而對於創業者來說,想要掙到100萬,得有好的項目和啟動資金,“空手套白狼”的手法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的。

而對於像我一樣做交易的,100萬說難也不難,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做交易得承擔虧損的風險。優秀的交易員在2020年的金融市場中掙100萬概率還是挺大的,但貪婪也會一夜之間讓你百萬化為烏有。所以說,存款100萬不是夢,但需要付出努力的,而不是做夢做出來的!




至達交易


存款100萬,中國大多數收入來說真的很難。就算按國家標準小康水平15萬左右。去掉房貸車貸供養孩子,已經去掉7788,就算什麼貸款也沒有,也沒有結婚,沒有小孩,15萬收入中等收入,算是白領生活,就算很節約,一年最少支出也要4萬,10年內你也不可能不結婚不生小孩,至少25年。如果在炒房時期還是可以的,我叔叔q'jin在深圳入手的二手房子95萬,現在值3百多了。空手套白狼的時代也過去了,機遇難得。


7仔視頻


這個問題可能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錢會有不同的體驗.年輕人有一些存100萬有困難的,多不多.我相信是多的.即使每年有20萬收入的小家庭,或者12萬收入的單身,要存下100萬也是有些累.

  所以題主的題目是很成立的.我表示理解.但是對一部分年輕人來說,這問題似乎又不太大.這也是可能的.我們討論的是城市而不是農村,在農村可能達成的比例會更少點.

  我記得我年輕時根本沒想過存100萬的事情.而一個年紀大一些的,現在是蜀黍或者大媽的人,你說100萬,我想不是問題吧.所以題主別太急,也別太盯著這個數字.總是想著多努力,誰都可以有100萬人民幣存款.

  那麼,何為普通人?我的理解應是那些打工一族吧,在廣州目前打工一族的平均工資在8000元左右,但更多的人每月工資只有4000至6000元,這個群體的人想有一百萬存款只能在睡夢中才能做到.

  不過世事無絕對,我認識一個人,兩夫妻沒有子女,居住父母留下的一套住房.兩夫妻靠每月8000元左右的工資,20年了他老婆在朋友面前誇口他們差不多有100萬的存款.我認為:這種人每月靠節衣縮食花了20多年才存了100萬沒值得誇口的,看他們家裡連好點的傢俱都沒有,更不要說其它電器了,20多年了兩夫妻未穿過一件好點的衣服,現在很多和他收入差不多的朋友都會出國旅遊,他們連廣東省都未出過…….

  人生在世幾十年,作為一個普通人到底為了什麼?這種人本應生活得比別人好的,但為了每月能將更多的錢存進銀行,搞到自已人不似人,鬼不似鬼的,就算你有100萬存款,你又怎樣?到時人在天堂,那100萬仍在銀行,悲啊.


太原小馬哥


勤儉節約到這種程度

離開人脈就會燒錢辦事情更費錢,該拉人脈的時候要捨得掏錢。

健康就是掙錢的本錢


只要做到勤儉節約和人脈關係的維護和身體健康的三大條件,存一百萬不是問題。


英雄少年66265076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存100萬有點難。但是如果存100萬等值的房子,還是可以實現的。首先付30萬首付,這個錢,在京工作5年左右的小夥伴,應該存下了。然後剩下就需要一直還房貸,以15年房貸為例,加上利息,一個月存6000塊就可以了。15年後,你雖然沒有100萬,但是你一定會有一套可供生存的房子。


潤商財經


在我看來,大部分有能力掙到一百萬的人,都有“共性”。而如果一個人能夠了解到這些“共性”是什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大幅度提高他掙到一百萬的概率。

①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無數個選擇串聯而成的。如果你們看過電影《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就會知道,每一個關鍵的選擇,都可能會對今後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對於中國年輕人來說,有幾個選擇是異常關鍵的:高考、大學、專業、畢業後的發展城市、畢業後的職業選擇。而這幾個選擇的重要性是逐漸遞增的。

挑幾條重點的來講:

1.大學最好是選擇一線城市,同時你要盡最大可能確保畢業後能順利留下。因為大學裡的人脈關係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高中時期的懵懂,也沒有社會里的關係那麼複雜。而大學四年間,就是適應這座城市和積累當地資源、人脈的一個潛伏期,從而為今後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而像國家經濟的命脈房地產,未來隨著大城市的人才流入繼續增多,那麼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差距也會越拉越大。從這個角度看,同樣是買房,選擇不同,回報也相差甚遠。

2.最有發展前景的專業是金融和計算機,好的專業=好的未來,即使你自己不太行,但身邊的同學都是未來的社會棟樑,可以讓他們拉你一把。像我自己讀的就是計算機專業,在大學那會兒就開始和幾個師兄一起做技術開發,同時在O2O大火的時候幫很多商家和創業者搭過系統,很早就實現了月入過萬。

3.儘早地去做職業規劃。職業不一定要和專業對口,但如果你已經選了一個沒有前景的專業,不妨大膽地重新選擇職業道路併為之而努力。同時,即使是同一個領域,例如互聯網,也分不同的工作屬性,像有的人適合搞技術做開發、有的人適合死磕產品、而有的人適合玩轉市場與人打交道......我們在職業方向的具體選擇中,應該注意與自身性格的契合程度。

②人所能企及的高度由自身認知決定。

在社會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人與人的認知是存在巨大落差的,這也是精英與普通人的差異之所在。而主要判斷的依據,一是他談吐、二是他的行為選擇,其背後都由他的認知層面控制。

下面舉兩個例子:

1.你跟一個沒畢業的名校大學生去談論某種商業行為,你會發現他了解的東西都十分狹窄和淺顯,他並不會想到“市場調研”、“用戶反饋”、“開發週期和成本”、“競品”、“推廣方式”等各種關鍵因素,大概率只能傾聽、然後附和兩句:“不錯啊,看起來很掙錢。”或者“可以可以,很牛逼。”而你跟一個社會精英去討論這些,會得到一些很具體的見解和分析,例如你這個產品有哪些類似的競爭對手,他們做的體量有多大營業額有多高,又或者這個推廣方式可能不太行,因為我之前做xx項目的時候試過,當時的情況是xxx。

以上反差,主要是因為名校大學生對於商業行為的整個閉環運作知之甚少、觀其外而不知其內,且沒有實戰經驗,導致他們在這個方面的認知存在不足和偏差。

2.富二代花錢的原則是:貴不貴先不管,首先不能委屈自己。社會精英的花錢原則是:可以買貴的,但一定要注重投入產出比。就像富二代今天提了輛100萬的敞篷保時捷,純粹就是因為覺得跑車酷炫、裝逼。而社會精英今天提了輛200萬的奔馳S,首先想到的是200萬拿去理財每年能掙20萬,拿來買車的話不僅沒了這筆收入而且還有折價,但因為自己經常跑業務和見投資人,一輛有牌面且舒適的商務轎車能夠提供更多生意場的便利和社交價值認證,這個層面帶來的回報是很可觀的,所以才考慮把車買下。

以上反差的出現,是因為富二代的錢是爹媽給的,加上從小被富養,很多時候只注重享受當下而不去關注其他因素,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的一大原因。而社會精英的錢是自己掙的,他們一路培養和升級的認知讓他們時刻注重投入產出比,所以在消費方面更加聰明和理性。

③可以打工,但一定不能有打工者的心態。

在我看來,大學生很容易在職業規劃裡犯兩個錯誤:

1.畢業後找份工作安安穩穩即可,拿著死工資,沒事偷個懶,下班了就玩樂,得過且過。

2.雄心壯志,一心想當老闆,拍腦袋想了個項目就註冊公司開始創業,完全不計後果。

第一個錯誤就是完全把自己定位成了一顆螺絲釘,企圖通過安逸工作走上升職加薪、年薪百萬的人生道路。然而現實卻很殘酷,年薪有50萬的人要麼是技術型人才要麼是拼死工作搏命幹活換來的,如果你想要像條鹹魚一樣工作卻躺拿高年薪基本上是白日做夢。年薪百萬更是要做到行業裡精英中的精英,天天做個死肥宅你覺得可能嗎?

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更多的人是通過自己做生意、創業、搞副業才撈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這必須要求打工者擁有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去工作和生活,在做好主職工作的同時保持敏銳的嗅覺、以及和外界的高頻溝通、同時不斷試錯,最終才能迎來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