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为何没有传位长公子赢虔,而是传位于仲公子赢渠梁?

浩中一内


公子虔是庶出,是长子,而渠梁是嫡出,是嫡长子,就这个原因就足够了。虔的名分从出生就决定了,只是个公子,而渠梁从出生就决定了是储君。

很多事并没那么复杂,都是后人自以为是。所谓秦献公传位的故事到底是来于史实,还是后人的杜撰附会?亦或小说戏剧之言?


雁77


赢虔,他是秦献公的长子,秦孝公的大哥,也是秦惠文王嬴驷的老师,人称公子虔。赢虔的生卒年已经无法考究,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单独为他列传,只有在《史记·商君列传》中才能找到关于他的相关资料。

赢虔能征善战,在军中威望极高,又是长公子,为什么秦献公没有传位给赢虔,而是传位给了老二嬴渠梁呢?

(秦献公剧照)

其实秦献公对于选择这两个儿子,谁来继位一直非常头疼。他两个儿子都非常喜欢,各有所长,但最终还是敲定嬴渠梁继承王位。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嫡庶之分。

(秦献公剧照)

嬴渠梁是嫡子(正妻生的儿子),而赢虔是庶子(嫔妃或者妾生的儿子)。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嫡庶的观念非常强,虽然在《大秦帝国》中,秦献公一直说没有区别对待赢虔和嬴渠梁(确实对他们两人都非常好,都寄予厚望)。但是在涉及到继承大业方面,秦献公还是更加偏向与嫡子嬴渠梁。

二、赢虔性格急躁,器量小,嬴渠梁成熟稳重,有国君风范。

(赢虔剧照)

所谓知子莫若父,秦献公对两个儿子的性情和优缺点还是有数的。赢虔的性子太急躁,做事缺乏考虑,常常意气用事,让他领军打仗,冲锋陷阵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选择他当国君,稍有不慎便可能会祸国映民。

反观次子嬴渠梁,成熟稳重,带兵打仗依然不含糊,他为人低调务实又深谋远虑,在谋略和处理政务方面也是出类拔萃,和这才是国君应该有的样子。

(嬴渠梁剧照)

三、赢虔和所谓的老世族首领走得太近,秦献公怕老世族将来夺权。

秦献公能够成为秦国君上,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老世族的拥戴。但于此同时,老世族们对秦献公的制约,甚至可以说是威胁也不小。因为大部分有实权的职务都是那些老世族首领掌握着,秦国君主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者,可一旦发布的政令如果和老世族的利益相关,一定会遭到老世族的极力反对。

这一点从秦孝公继位后与商鞅的变法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以老甘龙为首的老世族就一直和商鞅变法作对。

(老世族甘龙剧照)

赢虔和老世族走得近,是希望老世族们多支持他,可老世族们为什么愿意支持他?老世族首领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赢虔是个“直肠子”的人,好糊弄,以后想要扳倒他也是易如反掌。

秦献公对这一点的见解可谓入木三分,绝不能让老大继位,更不能让老世族的首领们得逞,他已经受够了老世族首领的制约,再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以后也受人管制和威胁。

两人后来的表现差异

嬴渠梁从国家和各国形势上来考虑,抛开私人恩怨,放走了公叔痤。在启用人才方面,嬴渠梁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商鞅从魏国而来,他依然不计前嫌重用他,从客卿一跃成为左庶长,最后还让他当上了秦国大良造,这可都是拥有绝对实权的大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商鞅变法)

而赢虔为了报私仇,抓住魏国相国公孙痤就想立马杀了他泄愤。在商鞅变法方面,赢虔也是多次极力反对,其实他已经成为了老世族们反对秦孝公的一枚棋子。

赢虔被施劓刑,就是因为他多次反对变法。

“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表面上看来,割赢虔鼻子的人是商鞅,其实也很可能是秦孝公嬴渠梁的授意,就是要告诫赢虔和老世族们,不要再一意孤行,这里还是本君王说了算!

(赢虔被劓刑后剧照)

赢虔在被施后,便从此闭门不出,但依然背地里和商鞅作对,秦孝公死后,赢虔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商鞅,并将其车裂,他还是念念不忘的要报私仇,而没看到秦国已经从贫穷落后变成了实力强大的大秦帝国。

经过历史时间的检验,事实证明秦献公的判断和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醉爱侃足球


《孟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放到秦献公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秦献公名嬴师隰,时人都称公子连,是秦灵公的儿子。秦灵公去逝后,他的叔叔(秦献公的叔祖)公子悼夺得了君位,就是秦简公,才十来岁的公子连被迫流亡到了魏国。秦简公在位十六年,死后由他的儿子秦惠公继位,秦惠公在位十三年,死后由儿子秦出公继位。秦出公继位时还很年幼,就由他的母亲代为执掌朝政。秦出公的母亲执政不利,至使秦国内部矛盾重重,国力衰微。

而此时的公子连已经在魏国流亡了二十九年,尝尽了艰辛,同时他也看到了魏国的强盛。这给了公子连很大的感触,想着自己一定要回国夺回君位,变法强国。秦出公继位后的国内矛盾让公子连看到了机会,他在魏武侯的帮助和秦国内部公族的支持下,回国自立为秦献公,并杀了秦出公和他的母亲。

秦献公虽然夺得了君位但这却是一个滥摊子。此时的秦国国土狭小,原本的河西之地被魏国占领,国库亏空,人口稀少。又与魏国、楚国两大强国相邻,生存压力很大,而中原各国也视秦国为蛮夷,在诸侯国中地位低下。可历经过诸多挫折的秦献公却并没被吓倒,他刚登位就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就是废除活人殉葬的制度,挽救了很多劳动力。其次,他把秦国的都城从雍城迁到了栎阳,以远离奴隶主而支持地主经济。他还厉精图志,至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在继位快二十年的时候,秦国的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于是他便把注意力由国内转移到外围,多次发动收复河西的战役。



秦献公有三个儿子,嬴虔、嬴渠梁、嬴季昌。长子嬴虔能征善战,跟秦献公非常像,很得军人的拥戴,并且很得秦国老氏族的支持。次子嬴渠梁精于政务,性格内敛持重。三子嬴季昌是嬴渠梁的同母弟弟,两人都是嫡子,而嬴虔是庶子,那么该让谁做继承人呢?

其实当时对秦献公来说嫡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个儿子继位对秦国最有力。史书对三子季昌并没有太多描述,他应该是资质平平,不在秦献公的考虑范围内。秦献公考虑的只有公子虔和公子渠梁谁更合适。他很喜欢长子嬴虔,嬴虔也很优秀,得到很多人的拥戴。但是嬴虔性格太过刚直,又不通政务,而且他很受老氏族的支持,秦献公不想下一任君主再像他一样受到老氏族的制约,所以他更想让嬴渠梁继位。并且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他还逼着嬴虔和各大臣都明确表态支持嬴渠梁。



事实也证明秦献公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嬴渠梁继位后厉精图志,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迈上了强国之路。


孔六十三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对于秦献公为何传位于老二嬴渠梁,有了比较详细的回答。当时秦献公在临死前,先后召集了老大嬴虔,老二嬴渠梁会见。

对于老大的评价,秦献公是八个字,即:“临难不乱,临危不惧”;而对于老二,秦献公也是八个字,即“铮铮铁骨,定国柱石”。

从老父亲对于两个儿子的评价,我们应该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为何选择老二做国君。毕竟处理问题能够镇定自若,临危不惧,这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品质。

国君要保护的是一个天下,尤其是当时秦国还比较贫弱,面对强大的魏国虎视眈眈,尤其需要一个临危不乱的人出来撑场子,这个人只能是老二嬴渠梁。老大刚烈、勇猛,他只能做一个有威慑力的将军,辅助君王稳定秩序的人,而不是君王。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是这样,但在真实历史上是不是这样就很难说了。

在真实历史上,他没有列传,因此戏份并不多,只是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出现。

大体故事如下:

公子虔在秦孝公时期,是太子嬴驷的右傅。当时正处商鞅变法,太子犯了法,依新法处罚太子。而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

后他又犯了新法,受到了劓刑,即挖去鼻梁。受刑后的他,感觉商鞅在针对自己,于是自此闭门不出八年。孝公死后,他联合老世族告商鞅,秦惠王将商鞅处死。

自此没有了记载。

从这稀疏的记载我们看不到他为何没能继位,但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公子虔性格,他给人的感觉是有些跋扈,这也是当君王的大忌。

而《史记》中记载,秦孝公在继位后是一个有恩德的君王,他广施恩德、救济贫苦,还颁布求贤令以求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十分谦逊、仁慈。

身为人父,这两人的性格,他应该最清楚,所以选谁继位最合适,自然是一目了然。

其实还有一个十分现实原因,那就是受当时嫡长子继承制影响。公子虔是庶长子,即庶妻所生,而嬴渠梁虽然是二儿子,但却是嫡妻所生。立嫡不立长,嬴渠梁继位实属名正言顺。


夏目历史君


秦献公传位给了仲公子赢渠梁,而没有传位给赢虔。表面看起来是因为这个继承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度。

赢虔虽然是长子,更关键的是他是秦国的一员猛将,在军中资历深厚。但即便如此因为他是庶出长子,因此在王位的继承上,并不比赢渠梁有优势。赢渠梁虽然是仲公子,但他却是嫡子。因此名分早定,赢渠梁是躺赢的。

但内在逻辑其实更为复杂,这个选择实际上和魏国有着深刻的联系。

秦献公本人就是靠夺自己的侄子之位上位的,秦献公本人的身后异国势力就是魏国,他曾经在魏国流亡了27年,娶的正妻也是魏国的公主。而且身后留下的残局,比历来更为凶险。秦国在在少梁与魏国一战,丧师失地,引发国际危机、国内矛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所以与魏国的关系在当时对秦国而言,甚至关乎秦国的存亡。

所以这个时候选择继承人,对于秦献公而言,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秦国的存亡。很多人以为这个时候,选择一个强有力的接班人,领导秦国度过危机,实际上赢虔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的,因为他不但性格刚烈,好勇善战,而且无论在军中威望,还是与秦国老士族之间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反而是赢渠梁性格沉稳谨慎,对任何事情看不出明确的态度,为人处世内敛不张扬。

如果一般选嫡目光来讲,赢虔似乎比赢渠梁是更为合适的人选。但是怎奈形势不同,赢虔的刚烈此刻正是他最大的弊端。

因为他不懂得示弱,所以他若继位,则很有可能为了赢回失去的地盘和荣誉,继续与魏国的战争,而此刻的秦国国困民贫,实际上已经经不起继续战争了。于是左右为难之际,秦献公就问了自己的王后意见。其实这是白问,因为王后肯定选自己的儿子赢渠梁,这不单单是礼法因素,更关键的这涉及到自己的养老待遇。

可以说秦献公选嫡的方式堪称教科书,因为秦献公把选了储君和确定接下来的国策——向魏国服软图存进行了捆绑,让秦国人达成共识,团结成一块。

秦献公就又面向朝臣们“议立储君人选”。所以这事不是在《雍正王朝》里,康熙的发明啊,而是两千年前秦献公就已经这么干过了。但结果出来之后,一时争执不开,因为这表面上是事关立储,实际上争执的是秦国未来的国策。因为那个时候王权的力量并不大,真正的权力大部分实际上还是握在士族族长的手里。

这里面有为了未来国家命运考虑的,也有为了自己利益考虑的。但是主流都选择赢渠梁。原因在于一个国君过于强硬,会压缩士族的权力。赢渠梁闷声闷气的,自然更适合做共主。

更关键的事,这些年打仗是真打怕了,打不起了,士族对这个事情感触最深,因为当时秦国的军队实际上是控制在士族手里的。有肉吃,大家都热衷于参与;没肉吃还挨打,谁愿意参与?

对于这个选择,秦献公又将讨论进一步扩大范围,甚至针对了国人这个阶层。那个时候的国人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国民,而是自由人的意思。打不赢的仗,自然没人愿意继续下去。所以选赢渠梁就成了整个秦国的意见了。

在确定了所有大方向之后,秦献公又找来赢虔和赢渠梁,分别征求了他们自己的意见。说是征求意见,实际上就是要赢虔表态自己必须无条件支持赢渠梁,否则人神共愤,天人共诛。

果然事实证明秦献公的选择是对的,他选出来的是一个懂得隐忍更懂得奋发图强的有为之君。

嬴渠梁继位之后,忍气吞声,向魏国割地求和,安定边境。但同时也休养生息,求贤纳才,力挺商鞅改革,奖励耕战,积蓄国力,最终在孝公8年到24年之间,多次发动对魏国的战争,欲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更关键的是秦孝公对秦国的贡献选不止于此,而在于他对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制度基础。




炒米视角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这里说的“六世”,是从秦孝公开始的。

但实际上,在秦孝公之前,秦国还有一个君王的作用是被忽视了的,他就是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

(秦献公剧照)

实际上,秦国的改革,是从秦献公开始的,至少他实行了改革的预热。由于他励精图治,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后,秦国羸弱的国力,得到极大发展,同时军事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秦献公除了在秦国改革上的预热外,还有一个贡献,就是他发现了秦孝公。可以说,没有秦孝公,也就没有“商鞅变法”。没有“商鞅变法”,也就没有秦国后来的快速发展。

秦献公本来年富力强,可惜,他在向外发动战争时,受了伤,后来因伤不治而亡。

在去世之前,秦献公面临这传位的问题。当时,长公子嬴虔能征善战,在军中很有威望。按说,他正是理想的继承人。可秦献公在临终时,却把国君之位传给了次子公子嬴,也就是后来的秦孝公。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国君之位,秦献公是深有感触的。当年,他的父亲秦灵公去世时,他才不过5岁光景。本来,他的叔父悼子,答应了他的父亲,要好好地辅佐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君。但等秦灵公一死,悼子便夺了他的国君之位,并把他驱逐出了秦国,害得他在魏国流亡了29年。

悼子去世后,让2岁的儿子出子继承国君之位。结果子少母壮,一时外戚当道,惹得秦国朝臣百姓怨声载道。也就这样,秦献公在大家的拥戴下,回国夺位,得以复辟,成为秦国国君。

吃尽了苦头的秦献公,深知国君之争,不光会让宗室相残,还会引发内乱,最终导致国力衰弱。所以,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夺权之变,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他异常谨慎。

(嬴虔剧照)

秦献公子嗣不丰,他一生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庶长子公子虔;另一个是嫡子公子嬴渠梁。

说起来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

公子虔英勇善战,刚毅果敢,许多地方都很像秦献公,因此很得秦献公的疼爱。而且,公子虔不光有战功,在军中也有极高的威望。同时,秦朝的贵族对他也很支持。

嬴渠梁则沉稳谨慎,遇事往往能深谋远虑,政治上能力上,显得出类拔萃。

按古代“嫡长子制”的规矩,其实秦献公就应该选王后所生的秦渠梁。

但是,秦献公知道,选对继承人,才能使秦国得以稳定富强,才能继续他的改革,让秦国脱胎换骨。所以他一直在犹豫。

除此外,他还担心两个儿子到时候为了争夺国君之位,拼得你死我活。这样,秦国又将陷入内乱。总之,他不光要立太子,还要使两个儿子仍旧亲密无间

秦献公思来想去,没有对策,所以他准备问问别人的想法。

他先问了王后,接着又问了朝臣,再接着又询问老百姓。为此,他甚至还征求了公子虔和秦渠梁的意见。等到大家的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后,他最终才确定立秦渠梁为世子。

(秦孝公剧照)

实际上,或许秦献公心中早就有答案。他不过是采用这个办法,在全国人心中搞一次宣传,表明这个秦渠梁是你们选择的,你们必须要好好支持他,不能造反,这也有点民选的味道。显然,秦献公这一招是成功的。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因旧伤发作而死,秦渠梁顺利地继承了帝位,是为秦孝公。

果然,在秦孝公继位后,公子虔对他非常支持。

当时,卫国的庶公子商鞅由于在卫国不得志,于是改投到秦国,推行变法。

尽管秦孝公很支持变法,但法令推出后一再不被大家重视,

正在这时,太子嬴驷犯了法。

按理,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由于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便施以刑罚,所以商鞅就处理了嬴驷的老师公子虔。

公子虔虽说并不赞成变法,但为了使秦孝公的变法能够成功,还是接受了商鞅的惩罚,无怨无悔。

既然公子虔都得接受惩罚,百姓还有什么说的呢?于是变法得以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秦献公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实在是很高明的。

(参考史料:《东周列国志》《史记》)


张生全精彩历史


秦献公在魏国做了30年的人质,返回秦国掌权后,开始励精图治,在国内进行改革,先后废除人殉制度,推行郡县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明君。在选定后主这件事上,经过多番考量,也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秦国长年对外征战,国库空虚、国力孱弱,国家需要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生产力,此时最需要一位有勇有谋的治国之君。长公子赢虔勇猛善战,但是性子太过急躁,做事缺乏考虑,处理政务太过武断,是一位合格的将才,但做帅才可能会让秦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最终祸国殃民。

仲公子赢渠梁为人稳重、低调务实又深谋远虑,在谋略与政务方面出类拔萃,能在纷争战乱中稳定局面。能承受各方压力。不武断,做任何事都能谋定而后动,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帅才。

赢虔是庶长子,赢渠梁是嫡仲子。赢虔的主要依靠力量是老世族首领,秦献公能成为秦国国君,主要是老世族的拥戴,所以秦献公一生都受老世族的制约,如果发布的政令触及到了老世族的利益马上就会受到否决,而导致处处受限。假如让赢虔承袭,那么老世族就会掌权,会颠覆赢氏皇权,国家很难发展强盛。


陆弃


只有一种解释是最合理的,长公子嬴虔是庶出,而仲公子嬴渠梁是嫡出。

虽然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很多诸侯都不怎么在意周仪礼法,甚至在王位继承上都不是很遵循嫡子继承的法统,但总体而言,发生王位继承非嫡子变更的还是少数,而且很多非嫡子继承都是阴谋所得。

秦献公后期,关于继位问题上,史料上没有更多的记载,只是从史记中得知,献公仲子嬴渠梁继承王位,史称秦孝公,而献公长子嬴虔后为大将军。

在献公时期,嬴虔和嬴渠梁都是非常有作为的秦军将领,甚至嬴虔更为能征善战,在军队中的威望超过嬴渠梁,他们两人都没有重大的过失,对国家和家族都尽心尽力,作为王位继承者来说,选谁都无可厚非。

最终嬴渠梁继位,而且嬴虔没有表达不满,甚至全力辅佐嬴渠梁,那么只能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嬴渠梁是嫡子,而嬴虔是庶子。嫡子继位是历代封建王朝非常看重的一点法统,只有嫡子继位才能稳定朝局,让百官臣服,作为嬴虔来说,法度如此,嫡庶有别,他在身份上无法与弟弟嬴渠梁去争的。


在史料中,嬴虔没有丝毫对王位的觊觎,而且非常支持弟弟秦孝公的变革,甚至与变革主导者商鞅发生正面冲突,被罚劓刑(割掉鼻子)后,依然支持秦孝公的变法,只是在秦惠文王期间联合秦国贵族阶层,利用秦王之手处死了商鞅,但他依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秦王和秦国的事情,从此处看,嬴虔是一个知轻重,重大局的人。


沉墨I方之城


秦献公后期,为缓解国内矛盾,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虽然在战场上秦国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却是越打越穷,面临着亡国之危。这时候选拔一个合适的君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秦献公慎之又慎,最终选择了嬴渠梁,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嫡庶之分--嬴渠梁是嫡子,赢虔是庶子

赢虔虽是长子,但却不是嫡系出身,乃是庶子,按照当时的传统,是没有资格继承秦国君主之位的。秦献公继位,经历了几番曲折,颇多磨难,对正统身份有很深的理解和感悟。倘若传位给赢虔,难保以后不会出现类似的动乱。为防止秦国重蹈覆辙,秦献公传位给嬴渠梁是名正言顺的。

二、秦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决定传位于嬴渠梁对国家更有利

秦献公长期流亡在外,能够重登君位,主要依靠的是旧贵族的势力。长期流落民间,秦献公对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了若指掌,知道群众需要什么、厌恶什么;流亡魏国期间,目睹了魏国变法的成效,秦献公意识到唯有变法才能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秦献公继位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法改革,伤害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秦献公二年,将国都迁到栎阳,既有勇往直前、收复国土的意志展现,也有摆脱旧贵族羁绊的意味。随着变法的逐步推进,新兴贵族与旧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秦献公后期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就有凝聚民心、转嫁国内矛盾的意思。

长公子赢虔骁勇善战,脾气火爆,如果他上位,不利于调和国内矛盾,甚至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如果国家陷入混乱,前期的变法改革就会毁于一旦,显然这不是秦献公希望看到的。

三、赢虔性格有致命缺陷,不适合当国君

赢虔心胸狭隘、有仇必报的性格不适合做国君。这从其后痛恨、陷害商鞅可看出一二。商鞅变法期间,太子犯法,依据秦法,商鞅以失职为由,割了身为太子左傅赢虔的鼻子。赢虔深以为耻,之后闭门不出,极度痛恨商鞅,伺机报复。秦孝公逝世后,赢虔跳了出来,不惜制造假证据,颠倒黑白,陷害商鞅。知子莫如父,赢虔的这种性格缺陷,自然难逃老江湖秦献公的法眼。

相比起来,仲公子嬴渠梁志向远大、心胸开阔、知人善任、意志坚定,就是理想的国君人选了。之后的历史也证明,秦献公选择嬴渠梁做下任国君,确实是选对人了。


小杨品史


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地区与魏国爆发了一场战争,同年秦献公去世。秦献公一生颇有作为,在临死之前出于为秦国大业的考虑,选择公子赢渠梁继承自己的君主之位。这时有人也许会感到质疑,

为什么要放弃长公子赢虔而选择赢渠梁继承秦国之位呢?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下面我就带大家仔细分析,秦献公为何选择赢渠梁而非赢虔:

一:两者所代表的政治势力不同



赢渠梁与赢虔虽然都是秦献公的儿子,但是两者所代表的政治势力截然不同。

赢虔作为秦献公的长公子,素来与秦国的那些氏族交往甚密

,也得到来自氏族的不少支持。赢虔与氏族之间过于亲密的关系令秦献公感到不安,害怕这些氏族借助赢虔之手卷土重来,破坏他好不容易实行的改革计划。

而赢渠梁则代表着新兴势力,拥护秦献公的改革,身后没有过多的势力交织。如果继承秦国之位,对改革工作的继续便没有多大的负担,能将秦献公的计划良好的执行下去。

二:性格不同



赢虔勇猛无比,在作战中过程中冲杀四方,深得秦国将军士兵的赞赏。但是赢虔勇猛有余而沉稳不足,每每遇见难题便难以按捺。这样急躁的性子难以胜任国君之位。

而赢渠梁不仅作战积极,有勇有谋,做事也是如此,有国君之风范。秦国上下对赢渠梁的呼声甚至高过了赢虔。

三:外界环境影响



秦献公去世之前,秦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秦国内部因为改革政策的实行伤害到了传统贵族阶级的利益,国内矛盾不断激化。外部遭受着来自魏国、韩国等其他诸侯的入侵压制。秦国危机万分。


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以赢虔急躁的性子自然无法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的矛盾,秦国可能难以实现千秋之伟业。而赢渠梁沉稳、坚定、有方向的作风得到了秦献公的肯定。

总结:



历史证明秦献公的选择是正确的赢渠梁继位之后任用商鞅对秦国进行改革,安抚内外,秦国的实力不断增长,以至于为后世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