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暢所欲言≠隨心所欲

21世紀20年代的開端,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可是,這一年,祖國大地也面臨著突如其來的巨大挑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侵襲全國。

每天,打開手機,我們都可以看到努力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看到堅持在一線奮戰的“逆行者”,看到為了自己的村莊家園努力的“硬核”宣傳廣播,看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呼聲此起彼伏......這樣的“中國力量”“中國聲音”非常振奮人心。

除此之外,每天手機裡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另一種信息”。網絡的特殊性和傳播性,讓一些人在網絡上“隨心所欲”,躲在網絡之後做了“鍵盤俠”,煽動群眾情緒,隨意的“帶節奏”“瞎呼籲”。比如,“紅糖和姜蔥蒜熬水喝可防新冠病毒?”“鹽水漱口能預防感染新冠病毒?”“環保酵素可以消滅新冠病毒?”等等謠言一浪高過一浪,誤導著大批群眾甚至部分媒體轉載、轉發,甚至有些別有用心的謠言讓人看到後不寒而慄,這也才有了“人民日報”發佈的“武漢病毒研究所陳全姣實名舉報所長?真相讓人不寒而慄”的闢謠專稿。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法律賦予了每個公民的話語權,這使我們能夠暢所欲言,但絕非是能夠“隨心所欲”“肆意妄為”。

謠言止於智者。越是在這個全民抗疫的無聲戰鬥中,越應該清楚的知曉,瞭解信息應該通過政府,通過官方媒體,傳播信息和甄別信息也依賴於廣大的人民群眾,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

雲南網通訊員 繆騏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