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富有进攻型?

没办法就这样黑


汉武帝为代表的汉朝已使用了铁甲和铁兵器,部队训练有素,轻松的解决了强大的匈奴部落,例如西汉名将陈汤上疏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可想而知汉朝是最有进攻性的朝代。


山中散人F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 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扩展资料: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北宋中后期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达10000万贯。

明隆庆5年(1571)岁入白银250万两。参照黄仁宇先生的估算,明朝正常的岁入最多也只有1500万两,紧急时期达到2500万两。

以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那么明朝的正常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

清朝的财政状况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4000万两,仍然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唐代中后期两税(农业税)收入约2000万贯。宋太宗至道3年(997)收入3559万贯,其中两税2321万贯,占65%,工商税1238万贯,占35%。

宋天禧5年(1021)收入5723万贯,其中两税2762万贯,占48%,工商税2936万贯,占52%。宋熙宁10年(1077)收入7070万贯,其中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

两税一项从唐至宋都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工商税收入却突飞猛进。北宋财政收入由开国初与唐朝持平,到中期达到唐朝的两倍以上,主要是工商业的巨大发展,引起工商税直线上升的结果。

从熙宁10年来看,工商税占财政总收入的70%。这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了。

宋朝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靠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由于大量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宋朝得以采取了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户小自耕农;

经过上百年日积月累,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铤而走险;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

这种做法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固然可以保证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也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兴起,将社会牢牢地捆在自然经济之中。

而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的集中,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几乎都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与破坏。

宋朝的做法使它成功地跳出这一怪圈。一方面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而每年进入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

另一方面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不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而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探索历史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些漏洞,总得而言,商朝的攻击性应该是最高,最残忍的。其余朝代虽有去汉唐明清般开拓西北东南疆土的朝代,但皇帝毕竟仍是以仁治国,屠城灭族之事较少。

而商的各种考古资料显示,商朝的人牲使用数以十万记,有的一个墓葬所用人牲就高达白余人,如殷墟西北岗的m1001,人牲达到160余人,很多人牲都是直接被砍下头放置于墓葬中,要知道当时整个大邑商人口也仅400余万,而像这种使用人牲的墓葬却以千计。除墓葬外,商人祭祀祖先与神灵使用人牲更多,比比皆是,触目惊心。

科普一下。人牲既从周围其他民族部落抓来的俘虏,在祭祀时直接杀死以来祭神,与牲畜无异,顺便一提商代主要人牲来源是西北地区的羌人,有学者认为羌人是当面西迁的炎帝后裔。


考古土拨鼠


这个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纵观古今,几乎每个朝代都是在战火中建立的,若是问那个最富有进攻性,就很让人纠结了!

列举一下武力值较高的大一统朝代,

秦,奋六世之余列,灭六国,一统天下!

汉,抗暴秦,败强楚,马踏匈奴,成就大汉雄风。

隋,终结乱世,南北一统,少数民族莫敢不服。(也败与此)

唐,威震西域,胡族皆称主!(太厉害,数不过来)

宋,肌无力患者,,

元,草原汉子,威武雄壮,忽必烈建国后,也是黄金家族衰败的开始!

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硬赶着蒙古汉子跑。(中后期不行)

清,深山跑出来的野人,嗷嗷的(就是干不过枪炮)

比攻击性,没打过,都是纸上谈兵!


V度


个人认为最富有攻击性的朝代为元朝,开疆扩土。一:蒙古西征

蒙古西征之战是公元13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以骠悍的武功征服了欧亚地区,以蒙古为中心,建立起由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家。蒙古国建立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南宋和金朝,西征则是征服中亚东欧各国。蒙古西征共有3次,第一次是1217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1234年至1241年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年至1258年旭烈兀西征。

第一次蒙古西征: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期间,中亚大国花剌子模沙(国王)阿拉乌定·摩诃末(穆罕默德)派遣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节晋见成吉思汗,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国后的真实情况。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了使团成员,并表示:朕为东方的统治者,沙就成为西方的统治者吧。我们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要让商人自由通行1216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模国(居今黑海东、威海西,锡尔河南)。1218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

可是事后不久,双方就发生了两起伤害友好关系的事件。第一件是边界纠纷和武装冲突。速别额台消灭以忽都为首的篾儿奇惕残余势力,正待胜利回师时,遭到花剌子模沙的追击,一直追到谦谦州(今叶尼塞河)。速别额台前去劝说花剌子模沙,希望双方不要交锋。但花剌子模沙不听其劝告,仍然袭击蒙古军,挑起武装冲突。在冲突中,花剌子模沙险些被俘,幸被札兰丁护救脱险。此后,当哲别受命消灭西辽时,花剌子模又抢先占领了直到讹答剌(在锡尔河上游)为止的原属西辽的领地,挑起了两国间的边界纠纷。就是1218年蒙古大商队被害事件。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国达成的通商协议,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丝绸、驼毛织品、海狸皮、貂皮等贵重商品,带着成吉思汗给花剌子模沙的信前往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在信中写道:吾人应使常行的和荒废的道路平安开放,因之商人们可以安全地和无约束地来往(商队行至锡尔河上游的讹答剌城后,因守将亦纳勒出黑(号海儿汗)贪财,将商队扣留,并派人报摩诃末说,商队中有成吉思汗的密探。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其全部财物。亦纳勒出黑遵照摩诃末的命令,杀害蒙古商队成员,其中只有一人从牢里逃出,得以幸免,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被害经过。 成吉思汗发誓要为死者报仇。但他还是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于是,派以巴合剌(西域人)为首的3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索取肇事者。使者向摩诃末国王转达了成吉思汗的原话:君前与我约,保不虐待此国任何商人。今遽违约,枉为一国之主。若讹答剌虐杀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则请以守将付我,听我惩罚,否则即备战摩诃末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杀害了巴合剌,而且将两名副使的胡子剃光赶回。这些不足取的作法是产生事端,引起恶感及仇报、猛袭的原因",使和平安宁遭到破坏

蒙古使臣被害后,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19年六月,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术赤、察合台 窝阔台、托雷及大将速不台(一写速别额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阿力麻里、合剌鲁皆出兵,惟西夏拒绝出兵。总计兵力10至15万,成吉思汗对外号称60大军(魏源1219年秋,经别失八里、不剌(今新疆博罗市),通过铁木儿忏察(亦称松关,今名果子沟)至阿力麻里,西行渡伊犁河,经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进。当时,铁木儿忏察是非常难行的隘口。1222年丘处机去西域见成吉思汗时也通过该隘口,他的随徒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里写道:千岩万壑攒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蒙古大军通过时,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理石开道,并且砍木修桥,共修筑48座。桥的宽度,可容两辆车并行。

蒙古大军到达花剌子模边堡讹答剌城后,兵分四路:察合台、窝阔台率师围攻讹答剌;术赤率师征毡的、养吉干诸城;塔孩率5000骑兵征战忽毡(今纳巴德)等城;成吉思汗与托雷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布哈拉城。1220年三月,术赤等三路军马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军也占领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城市)和旧都乌尔根奇(今土库曼尼亚城市,汉籍曾写为兀龙格赤)之间的交通。1220年五月,蒙古四路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经过6天的苦战,才得以攻克撒马尔罕城。当时撒马尔罕城守军约11万。城破之前,花剌子模沙已从城内逃跑,成吉思汗遂命耶律阿海留守城内,哲别、速不台率3万骑兵追击阿拉乌定·摩诃末;窝阔台率术赤、察合台进攻兀龙格赤;成吉思汗和托雷向阿富汗推进,进攻巴里黑(今阿富汗马札里沙夫西)、塔里寒(今阿富汗塔利甘)等地。

1220年七月,窝阔台率领的5万兵马攻打乌尔根奇。城内守将是忽马尔,统帅着11万大军,日夜坚守。该城防卫工事十分坚固。蒙古军在城周围安营扎寨,一面遣使召谕居民投降,一面忙于做攻城前的准备。待攻城的器械齐备后,蒙古军立即向城内发动了全面进攻。于当日破城,进入街区后,士兵到处烧杀,由于居民的顽强抵抗,蒙古军不得不转入巷战。袭击阿姆河桥的3000蒙古兵,无一生存。经过7天的激烈战斗,才占领了全城。根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乌尔根奇的11万守军,全部阵亡。工匠和妇女、儿童被当作俘虏,运送到蒙古。乌尔根奇(兀龙格赤)的失守,使河中地区全部被蒙古军占领。

札兰丁是摩诃末的长子,阿拉乌定·摩诃末临终前将王位继承权交付于他。札兰丁遵循其父旨意,在乌尔根奇继位,但受到部分大臣的反对,并图谋害他。所以,在蒙古军围攻乌尔根奇之前,他已逃往巴里黑、塔里寒一带,最后跑到哥疾宁(今阿富汗加兹尼),筹集几万大军,准备抵抗蒙古军队的来犯。

成吉思汗和托雷率军南下,先后攻占了那黑沙、忒耳迷(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儿施、贴尔美兹)和巴里黑。托雷带领一支由万人组成的精锐部队,由巴里黑出发,向呼罗珊诸州(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呼罗珊分巴里黑、马鲁、也里、你沙不儿4个城区)进军。成吉思汗转向塔里寒。由于塔里寒城堡军民的英勇抵抗,使蒙古军久攻不克,直到托雷率大军增援,塔里寒才被占领。

成吉思汗得知札兰丁消灭贴格出千人先锋队的消息后,遂派失吉忽图率3万骑前去攻打札兰丁。双方在八鲁湾川(今阿富汗查里卡东北)激战,蒙古军战败,损失过半。于是成吉思汗亲自率军火速迎击札兰丁。在途经古儿疾汪(今阿富汗境内)、范延时,遭到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在攻占范延的战斗中,察合台的长子木图干中流矢阵亡。成吉思汗为了报仇,将范延城内的居民全部杀戮,并把该城取名为卯危八里(意为歹城)。当成吉思汗率军来到哥疾宁城时,札兰丁已于15天前离开该城,向申河(今印度河)方向逃遁,企图在北印度建立据点,继续抵抗蒙古军,以收复失地。

成吉思汗命窝阔台镇守哥疾宁,亲率大军追击札兰丁。于1221年十月,两军在申河北岸相遇,经过激战,札兰丁的六七万大军全部覆没,札兰丁纵马入河,游至对岸,仅剩4000余名跟随者逃往印度。1221年冬,成吉思汗在不牙迦图儿驻营,休整部队。第二年春,到白沙瓦(今巴基斯坦北部)取原路返回。巴剌率领的蒙古军继续追击札兰丁余部,一路未见其踪迹,再加上时值炎夏,难以适应北印度的气候条件,就于1223年撤回,在巴鲁安与成吉思汗会师。九月,成吉思汗渡阿姆河,在撒马尔罕城东下营,十月下诏班师。1224年到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驻夏,翌年二月回到土拉河行宫。

成吉思汗占领花剌子模国后,命长子术赤镇守,并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督官)。乌尔根奇城的牙老瓦赤、马里忽惕(属忽鲁木石氏)父子二人向成吉思汗提出了管理城邑的办法,得到允准,遂派马思忽惕同达鲁花赤共同管理布哈拉、撒马尔罕、乌尔根奇等中亚城市,派牙老瓦赤管理中都(今北京)。

第二次蒙古西征:蒙古长子军出征欧洲,金帐汗国形成

1235年,太宗窝阔台大汗在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召集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斯、波兰和匈牙利(马札尔)等里海以北未降服诸国。按照察合台的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的提议,诸王、万户、千户、百户、那颜等的长子参加这次出征,故称长子军出征。参加出征的有术赤的儿子拔都、斡儿答·昔班和唐兀惕,察合台的儿子拜答儿、孙子布里,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合丹,托雷的儿子蒙哥、拔绰以及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等。全军有15万人,拔都为统帅,速不台为副统帅。1236年秋,蒙古诸王及速别额台统帅的军队在布里阿耳境内与拔都会合。

蒙古军进入欧洲后,首先攻取伏尔加河下游的布里阿耳城。1237年冬,进兵罗斯,里亚占公国成为蒙古袭击的第一个目标。里亚占大公尤里·伊果烈维奇无力抵抗,向弗拉基米尔公国和切尔尼克夫公国求援,可是,罗斯诸公国均不出兵。里亚占公国无援,经过3天交战,其都城里亚占被蒙古军占领。蒙古兵又攻占了科洛姆纳,阔列坚在此受伤身亡。

1238年初,蒙古军打到莫斯科,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它的居民多如蚂蚁和蝗虫,而它的四周,树木和茂林密布,以致连一头蛇都不能穿过。蒙古军到达后,从四面八方修筑了足够三四辆大车并排而行的道路,然后架起射石机,仅用五天时间就攻陷了莫斯科城,杀死了该城的王公弗拉基米尔。占领莫斯科后,又向东北方向进军,占领了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国)首都弗拉基米尔等14座城市。1238年4月,拔都统帅的蒙古军向基辅王朝的古都诺夫格罗德进发,但因多为沼泽地,无法行军,故大军朝南进发,沿途占领了斯莫棱斯克、切尔尼科夫公国。1239年夏,拔都回到钦察草原之斡尔朵(行宫),休养兵马。同年秋,拔都复入南罗斯和西南罗斯,于年末占领克里米亚。诸王统帅的全部军队都投入到西俄战役,至1240年1月,占领了基辅、加里奇、布列斯特、弗拉基米尔等公国。至此,全部罗斯领土被蒙古军所占领。被蒙古击败的罗斯王公逃入匈牙利,居住在南俄草原的钦察部长忽滩率领的残部4千户也逃入匈牙利。这就成为拔都侵入匈牙利的借口。拔都留下3万军卒镇守南俄,统领12万大军向匈牙利进发,1241年初侵入欧洲腹地。首先遭到蒙古军入侵的是波兰。拜答儿率领察合台手下的3万军卒,向波兰进攻,其目的是摧毁匈牙利的外援。这时的波兰,其国王波利斯拉夫五世住在都城克拉克夫,只能管辖直属之地,其余4个小公国各自为政,不能实行统一指挥。3月,蒙古军渡过维思图拉河,破桑多米尔城,进而围攻克拉克夫城。克拉克夫和桑多米尔的驻军封锁了通往克拉克夫的道路,试图阻挡蒙古军的进攻,但被蒙古军摧毁,公爵鲍拉斯拉夫·斯蒂德里维伊离开克拉克夫,逃往匈牙利。3月末蒙古军进入克拉克夫,大肆洗劫后,进入西里西亚,乘木伐渡过奥得河,攻其首都伏罗斯拉夫。西里西亚大公亨利集结波兰军以及日尔曼、法国、捷克的十字军共3万人,准备迎击蒙古军。但蒙古军没有进攻伏罗斯拉夫,而是摧毁该城四郊后,进至里格尼查附近。4月9日亨利出战,大败,本人阵亡。蒙古军获胜后,向拉齐布日城进军,尚未进城,拔都便命拜答儿立即离开拉齐布日,向莫拉维亚挺进。拜答儿遂率军向匈牙利前进,与拔都主力部队会合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早在1241年1月就得到首批蒙古侦察部队出现在匈牙利边界的消息,并下令总督迪奥尼亚在喀尔巴阡山中设立要塞。3月10日,拔都、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军奇袭了喀尔巴阡山中的要塞,进入匈牙利。4月初,贝拉四世率6万人的大军从佩斯出发,迎击蒙古部队。蒙古军队利用传统的佯败战术,引诱敌人至赛奥河畔,夜间突然把匈牙利军包围起来,四面袭击,然后从西面让出一条路,使匈牙利军在逃跑中互相践踏,蒙古骑兵在后面快速追击。结果,许多大主教阵亡,只有少数军卒退回佩斯,贝拉四世逃往奥地利,继后又逃亡到亚德里亚海的一个岛上。蒙古军转而进攻佩斯城,当地居民顽强抵抗,因无人组织,经过3天苦战,佩斯城失陷。同年夏秋,蒙古军在佩斯城附近休养,待年末多瑙河冰合,再发动攻势。首先,主力军围攻匈牙利故都、日尔曼的商业中心格兰城。又令合丹率领一部分军队追击贝拉四世,一直到海边,未能追捕到。于是,合丹率军取道塞尔维亚与拔都会合奥地利本土未曾受到蒙古军入侵之害,只有一支蒙古骑兵部队到达过该国边境。 1241年4月,拜答儿率领的蒙古军从波兰和莫拉维亚出发,劫掠了匈牙利统治下的斯洛伐克,一直打到西斯洛伐克。于1241年12月过多瑙河与拔都会合。 在匈牙利,蒙古军遭到巨大损失,再无力量继续进军,同时窝阔台死讯传来,拔都遂率军东还,经瓦拉吉亚、莫尔达维来等地,于1243年初到达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斡尔朵(行宫)。 蒙古大军征服罗斯,侵入波兰、匈牙利和其他地方,在欧洲大地引起一片惊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英国人不敢出海,中断了与欧洲大陆的贸易活动;德国上下也为之震恐……

从1242年开始,拔都在伏尔加河东岸建筑了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附近),并以此为都城,建立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第聂伯河,南迄巴尔喀什湖、里海,北至北极圈附近的泱泱大国——钦察汗国,俗称金帐汗国。罗斯诸公国与金帐汗国为藩属关系(金帐汗国延续了200多年)。1244年,拔都回到大蒙古国,长子军西征结束。

第三次蒙古西征:蒙哥汗派旭烈兀西征,蒙古军遭埃及人反击

旭烈兀西征,是蒙古军的第三次西征。这次西征的主要目标,是征服里海以南的亦思马因派和报达(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哈里发。

亦思马因派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支,源于阿里后裔、第六代教长的长子叫亦思马因,故称亦思马因派。此派传教者哈散撒巴于1090年从塞尔柱突厥人手中占取了阿剌模忒堡,并以此为中心,在里海以南山区险隘处筑百多座城堡,作为据点,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教国。

蒙哥汗即位后,曾派遣拜住那颜带军队前去守卫伊朗。拜住到伊朗后,亲眼目睹了亦思马因派和报达哈里发在当地的暴行,遂派使回报于蒙哥汗。另据《出使蒙古记》所载,蒙哥汗继位后,曾有400名阿昔新人,化妆进入蒙古汗国境内,准备阴谋刺杀蒙哥汗。为此,蒙哥汗决定派其弟旭烈兀率大军前去征讨。

大军出发之前,封禁了从别失八里(今新疆维吉尔萨尔护堡子)到呼罗珊(今阿母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格鲁吉亚的所有牧场和草地,不准任何人在这一带打猎,并在深流巨川上搭起桥梁。由各地百姓每人交出1塔合面粉和1皮囊酒作为军粮。蒙哥汗诏谕旭烈兀:一切事情均要遵守成吉思汗时期颁布的法令;对反抗者要坚决镇压,凡顺从者要赐予恩惠。并命令旭烈兀摧毁从忽希思丹到呼罗珊筑起的堡塞。1252年八月,切地布花率领先头部队12000人出发。次年三月,渡过阿姆河,向忽希思丹发动进攻,占领其大部分地区。五月开始围攻作为亦思马恩派的据点之一的吉儿迭苦黑堡,用了两年时间才将其攻克。

1253年十月,旭烈兀率军队开始西征,第二年九月,驻营于撒马尔罕附近的迦尼-吉里草地。1256年初渡阿姆河,驻营苏布尔罕。六月,经徒思,到达尼沙布儿附近。1256年九月,逼近亦思马因派诸堡,并开始进攻。旭烈兀遣使劝谕亦思马因派教主鲁克纳丁·忽儿沙毁堡投降。忽儿沙遣其弟请降,但要求缓期一年出堡。旭烈兀拒绝之,决定分三路进攻。右路军由布花帖木儿和阔阔额里该统率;左路军由涅古迭儿-斡忽勒和切地布花那颜统率;中路军由旭烈兀亲自统率。军事布署后,旭烈兀再次遣使对忽儿沙说,只要忽儿沙能臣服出迎,其罪恶可予以宽恕。忽儿沙同意毁掉诸堡,只请求完整地保留亦思马因派的古老城堡阿剌模忒和柳木别薛儿;他本人缓期一年出降,只让吉儿迭苦黑和忽希思丹的堡主出降。对于忽儿沙的答复,旭烈兀甚为不满,决定于十月三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首先围攻忽儿沙的宫府麦门底司堡,十一月,忽儿沙被迫出降,蒙古军夷平了该城堡。接着,旭烈兀命令忽儿沙遣使谕降忽希思丹境内的尚未投降的50余座堡塞的塞主,结果90余座城堡被毁,至此,亦思马因派的100余座城堡全被毁掉。战争结束后,旭烈兀派兵送忽儿沙去蒙古帝国都府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面见蒙哥汗,并下令杀尽亦思马因派所有人。忽儿沙至哈剌和林,蒙哥汗拒见,下令将其送回波斯,途中被押送士兵所杀。


只如初見25508256


一般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都喜欢扩张,因为他们不向农业民族能对土地精耕细作,实现自给自足。游牧民族主要是畜牧业发达,对于被征服地区,要么直接将农田改为牧场,要么实行包税制,为了扩大经济来源,游牧民族上层统治者热衷扩张,所以少数民族政权根据自身实力,不同程度的进行了对外扩张,就历史教材介绍的数据来看,元朝领土最广,也能证明蒙古族建立的蒙古帝国最富有进攻性!


蓝孟小惠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 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北宋中后期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达10000万贯。

明隆庆5年(1571)岁入白银250万两。参照黄仁宇先生的估算,明朝正常的岁入最多也只有1500万两,紧急时期达到2500万两。

以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那么明朝的正常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

清朝的财政状况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4000万两,仍然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唐代中后期两税(农业税)收入约2000万贯。宋太宗至道3年(997)收入3559万贯,其中两税2321万贯,占65%,工商税1238万贯,占35%。

宋天禧5年(1021)收入5723万贯,其中两税2762万贯,占48%,工商税2936万贯,占52%。宋熙宁10年(1077)收入7070万贯,其中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

两税一项从唐至宋都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工商税收入却突飞猛进。北宋财政收入由开国初与唐朝持平,到中期达到唐朝的两倍以上,主要是工商业的巨大发展,引起工商税直线上升的结果。

从熙宁10年来看,工商税占财政总收入的70%。这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了。

宋朝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靠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由于大量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宋朝得以采取了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户小自耕农;

经过上百年日积月累,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铤而走险;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

这种做法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固然可以保证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也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兴起,将社会牢牢地捆在自然经济之中。

而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的集中,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几乎都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与破坏。

宋朝的做法使它成功地跳出这一怪圈。一方面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而每年进入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



歷历时空


应该是元朝的进攻性最强,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首先灭了金,然后灭了南宋统一中原,最后又灭西夏。他的部队一直打到两河流域,并有6万骑兵分三路深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若非窝阔台去世,蒙古大军很有可能征服整个欧洲。蒙古人分别在西亚当地建立了金帐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等“诸侯国”。时蒙古疆域涵盖除今东亚、西亚及大部分地区及东欧一部分。只可惜蒙古的几个汗国未能在当地建立有效的统治,最后都土崩瓦解,只剩下元朝这一部分疆域。


秦楚风—汉唐韵


汗、元


刚毅52784083


元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