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農村保障以外,再購買人身保險有必要嗎?

南京萬通168


絕對有必要!


試問今天還有誰沒有醫保呢?不如你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何在人人有醫保,甚至社保的情況下,還有那麼多人輕鬆籌,滴水籌?

自己有吃的還會出去要飯嗎?為何有了醫保還要輕鬆籌?

根本原因就是現有醫保無法解決一些醫療問題!醫保有用,但是不是能解決所有的傷殘病故問題,這得打個問號,好好思考!


可以這樣說,普通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最有必要買保險。因為這種收入、積蓄有限的家庭抗風險能力差,經不起打壓,遇到挫財也很難步入正軌。因病返貧的例子隨處可見。

城鄉居民醫保有意外險責任,但保額很低,身故大約是2萬的定額賠償,這個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人沒了給2萬,相當於一兩年的生活費,有多答意義?

所以需要補充商業意外險,便宜又實用啊!每年百十元錢的事。


再說一下醫療責任,這裡我們得了解一下醫保的報銷機制或用法。

1,醫保是醫療險,報銷制,是用來報銷各種醫療開支的,醫療發票之外的開支,醫保無能為力。

2,發票上的費用,醫保也不是全部可以報銷的,大致可分為醫保內費用(甲類、乙類醫療費用)和自付費用(門檻費用、封頂費用和其他自費項目,比如進口藥品進口器材等)。

3,醫保內費用,並非100%都能報銷的,而且報銷比例更地域有關。醫保報銷本地的、小額醫療費用時,比例高,能扛事!如果在異地就醫,報銷比例就會大大降低;或者醫療費很高,10萬甚至更高的時候,報銷制的天生短板就會凸顯。

醫保是報銷制,患者需要先墊付醫藥費,出院後能通過醫保報銷結算。

你看出來問題了嗎?花1千塊1萬塊,很多人都拿得出錢,但花10萬花50萬的時候,很多人無法第一時間向醫院交付這次筆錢。交不起住院押金,何來發票?沒有發票,何來報銷?此時無法觸發醫保的報銷機制!醫保也就無用武之地啊!


說直白一點,假如看病花30萬,醫保也能報銷30萬,但每個家庭都能在第一時間拿出30萬現金嗎?拿不出的肯定要出借,借不到肯定要輕鬆籌啊!


更嚴峻的是,對中小城市的人群來講,醫療資源相對滯後。遇到大病就醫,出於求生慾望和親情道德,不管有錢沒錢一般都會去大城市大醫院治療。這就涉及到異地就醫,異地就醫的報銷比例會大幅度降低。就算患者前期自己出錢看病,後期的報銷比例也不高,仍然會有較多損失。花了30萬,醫保最高只能報銷15萬,自己還得補上15萬的窟窿……試問誰願意丟15萬進去?


更何況,動輒幾十萬的現金,需要在短時間內湊齊,這對普通家庭來說,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你自己掂量一下!


前期缺乏巨大的現金流,後期報銷比例低,這才是大量輕鬆籌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想想感冒發燒為何沒人做輕鬆籌?自己有錢,醫保也可以報銷!而大病或者大額醫療不行,自己沒錢,醫保報銷比例也下降!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都有各自的作用,都是構成我們個人或家庭保險的一塊重要拼圖!單一保險無法覆蓋全部風險,完善的險種配置才為我們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險無虞


對於農村人來說,在農村社會保障之外有沒有必要再買人身保險,其實也就是給自己多一份保障,這一份保障的資金是限制所有農村人選擇的必要條件。我想就算有足夠的資金,農村的人們也不會去買長期人身險,因為繳費時間年限太長,金額每年比較大,這對於農村人是一種生活的負擔和壓力。

只有我們瞭解下農村社會保障相關知識,才能只能買人身險的必要性。

一:農村社會保障的含義是指為改善和提高全體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由國家依法建立、政府主導的各種具有經濟福利性的農民生活保障性制度措施系統。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促進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業第二個飛躍的基本條件;是深化鄉鎮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鄉鎮企業發展的需要。

是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及緩和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農村經濟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世界各地的農村社區因社會發展水平及生態環境等的不同,可概括為發達國家農村生活方式和發展中國家農村生活方式。

二、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農村社會保險

這是農村社會保障的核心,是較高層次的社會保障,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計劃生育等許多方面。現階段,我國農民最迫切需要的社會保險主要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2)農村社會救助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是國家及各種社會群體運用掌握的資金、實物、服務等手段,通過一定機構和專業人員,向農村中無生活來源、喪失工作能力者,向生活在“貧困線”或最低生活標準以下的個人和家庭,向農村中一時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和不幸事故的遇難者,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以使受救助者能繼續生存下去。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包括農村社會互助和農村社會救濟兩個方面。農村社會救濟的對象主要是五保戶、貧困戶、殘疾人以及其他困難群眾。

(3)農村社會福利

農村社會福利是指為農村特殊對象和社區居民提供除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險外的保障措施與公益性事業,其主要任務是保障孤、寡、老、弱、病、殘者的基本生活,同時對這些特困群體提供生活方面的上門服務,並開展娛樂、康復等活動,逐步提高其生活水平。

(4)農村社會優撫

農村社會優撫是指優待、撫卹和安置農村退伍軍人,以及對農村從軍家屬給予物質精神方面的補助。農村社會優撫是一項特殊的保障,已列入國家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之中。

三、人身保險

(1)人身保險含義: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當人們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喪失工作能力,傷殘,死亡或年老退休時,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以解決其因病,殘,老,死所造成的經濟困難。人身保險包含了長期人壽保險、短期意外險、健康險。(後面兩者我們簡稱兩(2)長期人壽保險,顧名思義就是指人的壽命,人壽保險的保障也就是以被保險人的生命為指標,將以被保險人的生命作為保險事故的人身保險。

其特點是繳費期限比較長,一般是5年、10年、20年不等,大部分保費每年大概3000元—萬元以上。保障越高保費越高。

從繳費期限和年繳金額來說都不是適合農村人購買。第一,沒有穩定的收入,第二,農村一般一個家庭人口較多,上有爺爺奶奶,父母,下有孩子,至少有兩個,經濟能力不允許購買長期壽險。

(3)短期意外險和健康險

意外傷害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也可簡稱為意外傷害保險,意外傷害的定義是在人們沒有預料到或違背被保險人意願的情形下,突然發生的外來因素導致被保險人的身體受到明顯嚴重地侵害的客觀事實,意外傷害保險的定義是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事故而導致死亡或傷殘為保險事故的人身保險。

健康保險:健康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為指標,確保被保險人在發生疾病或意外事故時造成的傷害治療費用或損失可以獲得補償的一種人身保險。

兩險一般繳費期限一年,保費比較低,保障稍微好點的意外險一份保費243元,健康險一般保障的是住院醫療費用補償。一年期保費按照年齡有差異,百元至1500元。

按照兩險業務的保障項目和年繳保費金額,對於農村人來說購買兩險經濟壓力稍微可以接受,保費不高,省一頓大餐,省幾包煙就可以享受到。


家保寶


有必要,絕對有必要的。普通農村保險只是最低層的醫療保障,它的保障範圍比起公務員的社保還要少,其實普通農村保障也叫農村合作醫療險,只是一款醫療險,不包含社會里的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正如分析一下什麼是農村合作醫療險以及為什麼有了合作醫療險還要再購買人身保險:

一、農村合作醫療險的特點:

(一)醫保的四大限制:

1、僅報銷醫保目錄費用,所有的自費藥、進口藥均不能報銷;

2、並非醫保目錄內的就能100%報銷,這裡是有報銷比例,每年地方的報銷比例有不同。

3、異地就醫報銷比例降低,只有在當地的報銷比例才相對較高,跨市、跨省就醫報銷比例會降低。

4、如圖所示,醫保除了不能報銷自費藥、進口藥外,還有起付線、封頂線均不能報銷。

如圖:(二)醫保無法報銷非醫療損失

1、工作收入損失;

2、重大疾病或傷殘後的康復費用;

3、日常生活開支、子女教育等等。

二、有人身保險(商業保險)跟只有合作醫療險的區別:

1、有商業保險具有身價保障,萬一身故後有賠付,可以補助家人經濟;

2、商業保險具有提前給付功能,可以拿到賠付金後再進行就醫;

3、商業保險可以報銷自費藥、進口藥,報銷比例上百萬;

4、商業醫療保險沒有地方限制,全國(境內)治療均可報銷;

5、商業保險具有傷殘賠付功能;

……

其實還有很多,下圖是社保跟商業保險的比較,供參考:

三、所以說雖然有農村醫療險,還是有必要買人身保險的,當然農村醫療險是必需要買的,並不是說農村醫療險不好,只是在此基礎上還要為自己及家人備一份商業保險,我們的總理朱鎔基都說了:基本醫療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醫保加商保生活更美好!


農村保險人


我是保險夢語,但從不說夢話。普通農村保障能提供基本的保障功能,若您經濟條件允許,也希望能獲得更好的風險保障,那麼再配置人身保險很有必要。


普通農村社保,僅包含基本的醫療和養老保障

目前農村已經推廣並逐步普及農村社保,包括基本的醫療保障(新農合)和養老保障。很多時候,身邊的朋友會說既然我已經有社保了,那就沒必要買保險了。真的嗎?社保真的足夠讓你應對風險了嗎?

為什麼說是基本呢?那是因為但凡是社保呢,僅能承擔一部分風險損失,依舊會有一部分的損失需要被保險人及家庭自行消化。

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一批案例,雖然病人已經有新農合或社保了,但面對高額醫療費用依舊向社會需求幫助,例如通過水X籌,輕X籌等。

既然普通農村社保,不足以應對可能會發生的風險,自然有條件的情況下及時購買人身保險就有了價值和必要性。

合理評估保險需求,有選擇且適度地購買相關保險產品

雖然說農村社保僅為基本保障,面對風險保障不夠充足,建議大家通過購買保險產品來轉移風險。但是還是要建議大家,購買保險必須有選擇且適度。

  • 有選擇:是指購買的保險產品應該符合你的需要

針對題主的農村社保的背景,我的建議是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壽險-》其他。為什麼?因為從風險發生的概率來選擇更合理。

新農合相對城鎮職工醫保比,賠付比例略低,累計賠付限額也略低。當然不同省份、城市之間有所差異。有一份合適的醫療險,能有效轉移大額住院導致的費用損失,是不是很好?

第二選擇,不是我慣常推薦的重疾,而是意外險。為什麼?從我的理賠經驗看,對於農民這個群體而言,無論是務農,還是農民工,時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有一份保額相對比較高的意外險能很好地保障萬一意外發生後的被保險人生活。

第三選擇才是重疾,因為已經購買了醫療險,疾病導致的醫療費用有了保險的託底。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好,可再購買一份重疾,以應對因得了重大疾病導致的收入和其他非醫療險支出損失。

至於壽險、年金這些險種,假使您的家庭經濟條件足夠好,也可以適當進行配置。

  • 適度:千萬別讓保費繳納成為您的負擔

購買保險是要適度的,千萬不要讓年累交保費超過了您家年純收入的10%。

我在日常工作中見過不少心智不夠堅定,看什麼產品都好,經過銷售人員一引導,就買了一堆保險。等發現自己無力加納續期保費,只能聯絡保險公司希望退保來減少要交的保費。可是中途退保是有損失的,此時,投保人就白白損失了一部分保費。

保險是有效的風險轉移工具,我們見過不少買保險上癮的人,但是一旦保費超過您的承受能力,那保險就被成為您新的經濟風險點了。無力繳納而退保的損失,有時也是很巨大的。故請投保前務必三思。


總結而言,只有普通農村保障,還是有必要購買人壽保險的。但是購買保險一定要理性,有選擇,且適度。千萬別讓保險成為您的負擔。


喵寧葭郢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在和人聊商業保險的時候,還是能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不用,我有社保啊,單位有補充醫療呢”。尤其一些公務員或者福利好的企事業單位的人,壓根就沒考慮過商業保險,感覺單位給的保險已經很全面,不需要額外購買了。

那我的感覺只有一個:嗯,說明你單位福利真的很好,對你很重視,關鍵你的領導也很聰明,懂得通過保險來規避企業經營風險,留住人才。

那是不是真的這樣,有了基本的社保甚至補充醫療以後,就沒必要再額外配置商業保險了?

我們都知道:社保是由政府主導的,基礎性、強制性的保障制度,主要為了預防和分擔社會風險,實現社會安定。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

而商保是由保險公司經營的,是一種雙方自願的,以盈利為目的商業行為。主要是對合同中約定的範圍,承擔保障責任,包括人身險、財產險等。單從險種名字上也有一小部分重疊,比如養老,醫療,當然也有很多的不同,實質內涵也會有很大差異。

我們從四個角度來跟大家分析一下,社保和商業保險之間的本質差異,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1

有了社保,還要不要買財產險?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我們一生積累的財富,很多體現在房子和車上,

因為車輛每天行駛在路上,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的原因,很難避免車輛財產損失。所以國家規定了交強險。我相信大家除了交強險,也都購買了商業車險,那保險公司會根據合同約定,進行經濟賠償。

另外,房子也可能會因為忘記關水,關煤氣等發生的漏水浸泡,火災爆炸、造成自身或鄰居房屋財產損失;

再比如前些日子,全國大面積暴雨,等天災導致車輛、房屋損失嚴重,如果買過相應的財產險,至少經濟上就不用太過擔心了。

從這些方面來看,社保是完全不涵蓋這部分責任的。

2

有了社保,還要不要買醫療險?

我們先看兩個真實的案例,大家在網上也能找到很多這樣的案例:

一個公務員因為肺癌的住院清單: 肺惡性腫瘤(肺癌)短短8天時間,總費用63732;社保基本醫療只報了15755,社保補充大醫療報了3356,自己支付費44620元。

還有一個是今年年初網絡瘋傳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岳父從感冒到去世只有29天,就醫過程非常波折,另外一天2萬多的ICU費用,簡單一個感冒最後醫療費下來大幾十萬,真的很讓人奔潰。

為什麼社保這麼麻煩,報銷比例這麼低呢?那要從社保的起付線、報銷限額、報銷比例、報銷範圍四個方面來說起。

目前普通公務員,因為醫保並軌,已經和城鎮職工一樣了,另外還有城鎮居民一老一小,以及農村新農合,這三種類型都屬於社保範疇。但是具體保障細節,各地也不盡相同。

社保中的醫療險,主要對門診、住院的花費按比例報銷。各地有不同的規定,以北京城鎮職工為例,對超過1800元起付線的門診部分,報銷70%~90%,上限為2萬元。對超過1300元的住院費用,報銷75%~90%,上限10萬元,大額醫療費上限為20萬。

數字很枯燥,但是你記住一點,有門檻,有比例,有限額。

醫保限額的存在,是為了保障全社會不至於因為個別人的重病而拖累整體,但醫保更多的限制,是在這“兩定”和“三大目錄”上。

所謂兩定,是指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不在兩定範圍內就醫,是無法得到報銷的,比如異地就醫,很大可能就無法報銷,或者比例很低,而私立醫院以及公立醫院的特需部、國際部、VIP部是不能報銷的。

再看一下所謂的三大目錄,是指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範圍,這些醫保都有嚴格的規定。

社保所有的報銷,都是社保內用藥,全國醫保目錄裡有19萬多種藥,而進入醫保範圍的只有2600多種,只有少得可憐的1.4%左右。像進口藥、自費藥,ICU,很多都是不報銷的,尤其是目前治療癌症比較有效的靶向藥,包括重離子質子治療,都不在其中,所以才有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

很慶幸,現在很多商業保險公司設計的百萬醫療險都涵蓋了自費藥,進口藥,而且1萬免賠額以上,幾乎100%報銷。費用也非常便宜,幾百塊錢就可以保障幾百萬的住院費用。那如果有更高的需求,比如想要去私立醫院生孩子,或者去國際部、特需門診,甚至國外治療,也有高端醫療產品對應,在這時候商業險起到了非常好的補充作用,在健康時投保商業醫療保險,能夠讓你需要時能享受有尊嚴的醫療服務。

3

有了社保,還要不要買重疾險?

我們都知道,醫療保險,不論是社會醫療保險,還是商業醫療保險,都是屬於報銷型的,也就是花多少,報多少。花再多,也不可能對家庭有額外的一分錢補償。

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我之前講過,重大

疾病保險還有一個別名,叫收入損失補償險,那重大疾病的發生,會產生兩塊費用:直接醫療費用和間接費用(包括後期的康復療養費,護理費,患者收入損失,包括家人可能存在的誤工費等等),社保只能部分報銷直接醫療費用,遇上重大疾病才發現真正有效的藥物都是自費藥,而間接的費用和損失才是大頭,這部分的費用社保是彌補不了。

所以,按照年收入的3-5倍來配置足額的重大疾病險,是能夠解決社保的不足的,用醫療險來看病,用重大疾病理賠金來渡過未來康復的幾年。

4

有了社保,還要不要買商業養老險

談到養老,其實要回歸到一個本源的問題,我們存錢到底是為了什麼?無外乎兩個目的,為了應對不時之需和確定的支出,否則就沒必要存錢了。那,確定的支出其實就是孩子教育和將來自己的養老。我們可能一輩子不生病,但是老是每個人都回避不了的。

人的一生賺錢是一陣子,花錢卻是一輩子,我們是否能夠保證我們在人的一生中想用錢的時候就一定有錢可以用,我們是否能夠把當下的錢預留到未來?我們是不是一輩子可以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也就是一個與生命等長的一個收入,這些都是養老保險去解決的!

從國際層面看,養老保障一般由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共擔。第一個就是社保,由政府發起並承擔責任;第二個是企業年金,一般央企或者福利特別好的企業才有,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第三支柱是個人自願建立的養老金計劃,商業養老保險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那在這裡,我想明確的告訴大家的是,社保養老的錢是遠遠不夠我們養老的,連解決低保都不夠。我的一位同事,工作30年,退休了。工作期間,是遠超過社會平均工資繳納的社保,退休後大家猜猜每個月能領多少退休金?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2000多,這還是在北京!農村和三四線城市就更不用說了。

那,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是自主擇業的,雖說我們也交著社保也會有退休,但是我們真的能工作到退休的年齡嗎?還有一個呢,就是,我們未來老齡化的問題,那我們將來到底可以活多久,我們未來的養老時間到底有多長?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在自己未來的時候,到底應該去準備多少養老金,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去準備養老金?其實我們什麼時候退休並不是政府說了算,也不是國家說了算,而是我們自己說了算,只要我們有足夠的這種現金流,我們隨時都可以退休。

我們在考慮養老生活的時候,我們不單純是要考慮我們日常的生活費,還要考慮我們的一些養生保健,或者是因為醫療導致的這種醫護的費用,同時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去實現我們年輕的時候沒有去實現的夢想。

另外,我們自己未來的這種養老方式和品質到底是什麼?是我們在自己家裡養老,還是和兒女在一起,還是未來會選擇一些養老院,還是高端的養老社區,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去思考的一些問題,未來的養老生活,不僅是錢的問題,更多是配合養老的資源的問題。

還有一個,我們中間的很大一部分爸爸媽媽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工作或者學習而影響了,晚婚晚育的多,再加上生個2胎,那也就是會出現這種教育和養老一個高度重疊的問題。

所有這些,可不是社保能替你想的,只有藉助商業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資源,才能讓我們自己,或者提前安排我們的父母,度過一個美好的晚年。

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我們從四個角度分析了,社保和商業保險直接的差異:

社保中是不涵蓋財產險的,我們積累的財富只能靠商業保險來保障風險。

社保中的醫療險,有太多的限制,商業險起到了非常好的補充作用,能夠讓你需要時享受有尊嚴的醫療服務。

社保是報銷型的,無法和重大疾病險一樣,額外賠付一筆錢,用來應對生病後的生活支出和收入損失。

理財就是理人生,養老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實際上我們需要藉助商業養老保險來協助我們完成人生的終極目標。

總體來看,社保和商業保險是互補的,社保是個大食堂,只能解決基本溫飽,要想吃好,還得下館子。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易勝投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2019年農村新農合上漲以後,有多少人發出了反對的聲音。他們連醫保都交不起了,還談什麼購買重大疾病的保險。更何況醫療保險只能報銷一點藥費,檢查費用很大,卻不給報銷,這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在我眼裡,那就是有錢人對自己做的一項投資,投資就有賺有虧,放在農民身上,如果他正常生活都有問題,還會去做投資嗎?

現在確實這些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了,所以給自己上保險是一個穩妥的做法,不過也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有能力的人,多投幾份也無所謂,投資自己是就是最大的明智之舉。但如果你家不是太富裕,就要仔細考慮再投保,因為保險基本用不上幾回,有錢交個農合就挺好。

所以,做好自己的規劃很重要,當你把保險看作是必須的一項任務時,說明你已經很不錯了,最起碼比一般人的生活過得好,給自己保險,但是希望自己永遠也用不到,這是很矛盾的。



HX小於


我國社保體系主要的目標是廣覆蓋、低保障,所以對於個人來說,保障是嚴重不足的,在有社保的情況下,補充足額的人身保險,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社會保險是什麼?

目前我國社保體系分為職工保險和居民保險,其中職工保險主要覆蓋的人群是城市在職職工和自願繳費參加的靈活就業人員。居民保險主要覆蓋的是未參保職工保險的城市居民,包括未成年人和農村居民。從兩類人群的具體保障來看,無論醫療和養老都有差異。總的來說,職工保險比居民保險保障都更好,但相對來說繳費也更高。

我國不屬於高福利國家,所以社保只可能做到保基礎,這裡我不具體羅列醫保和養老的缺口有哪些,有多大。用一些我看到的,真實的案例來說明補充商業保險的必性。回想一下自己的朋友圈是否偶爾會看到水滴籌、輕鬆籌的求助信息?動輒幾十萬的籌款需求從何得來,難道這些人都是沒有社保,才會遇到這樣的難題?但是看看具體的籌款人信息,甚至可以看到醫生背景的救助人。這不正佐證了社保的不足。


是未雨綢繆好,還是遇事救助社會好

向社會救助可能是一種遇事的解決方法,但並非所有人願意,也一定不是第一選擇(當然騙子除外),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儘量自己克服難關。正如一句看似無情,卻又直擊人心的話 :每個人不都應該面對自己的人生的難題嗎。更何況買保險就是一種可以在事前規劃,提前做好應對風險準備的工具,正如企業經營中計提的各項責任準備金。這是我們的一種人生態度,也是對自己、對家庭甚至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體現。

同時,買保險還有它本身的優勢:

  • 選對產品,就可以做到社保的有力補充,用確定的成本,覆蓋不確定的風險損失;

  • 高槓杆,相對可能造成的損失,投入成本低

  • 準備週期短,僅需度過等待期,就可以擁有約定的保障額度。而不像存錢一樣,需要很長積累週期,一但積累過程中發生風險,存在準備不足的可能。

  • 個人信息安全,不用像各種籌款方式一樣對外公佈個人信息,接受社會的監督。你只需要向保險公司提供相關信息,且保險公司對客戶信息負管理責任,不得洩露。

但是保險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有他的劣勢:

  • 保險看的是保障,通過高槓杆讓客戶在短時間內能夠擁有較高保障。但是保險公司運營是需要贏利的。所以存在機會成本,即如果客戶將保費去投資,從長期來看可能會產生更高的收益,但取決於個人的理財能力和自律能力。

  • 保險也並不是能保一切風險,基於對社保的補充,主要解決重大的且可能造成長期影響的風險。所以要了解清楚保險的具體保障,以免入錯坑,買錯保險。

  • 保險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買,特別是以個人健康為投保標的產品,對本人當前的健康狀況有一定的要求,可能有責任除外、加費、延期甚至拒保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在健康時儘快投保。

購買保險注意事項

保險的購買總結來說需要注意:按需購買、嚴謹投保

<strong>按保險的功能,可以分為: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年金險,每款產品的具體功能也不相同。而每個家庭現有的保障、家庭病史、資產收入都不同,所以具體的需求是不同的,購買對產品的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自己的保障需求有哪些,需要多大保障。通常專業的保險人才都能協助完成這項工作。做好保障需求分析,也可以防止買錯保險,讓保費能夠發揮最大效能。


第二、投保過程的嚴謹性。保險是一份附合合同,即由保險公司提出合同的保障內容,約定免賠條款,而投保人只能在此基礎上做出“取與舍”的決定。而保險的定價又是以大數據的精算得來,計算基礎是所有參保人均為健康的狀況下的賠付概率,以及在此概念下保險公司對責任準備金以外的資金進行投資,是否能夠達到盈利目標。任何參保人健康程度與定價基礎有偏差,都會影響承保風險,加大賠付概率。但是考慮到成本問題(如果每個案例都進行調查,成本一定會在保費中體現,實際並不利於參保人),保險公司又不可能在投保時對所有參保人進行調查,所以全球通行的原則都是最大誠信原則,即保險公司對可能加大承保風險的情況提出問詢,由投、被保險人如實回答,最大誠信原則是保險合同成立的基礎。如果未嚴謹對待投保中的各種問詢,就可能造成未來的拒賠風險。


雖然我並未用數據論證購買商業保險的必要性,但是隻要留心觀察,我們身邊到處都充斥著社保保障不足的證明,只是我們更願意做一隻鴕鳥,選擇視而不見,以為這樣的故事永遠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面對過生老病死才知人的渺小,慶幸的是,有些人提前做好了準備,能夠泰然處之;有些人卻不得不面對身與心的又重打擊。


匯知保


先說下我自己的保險,一份新康寧保10萬的。媳婦的保3萬,以後可以吃錢的,兒子的是理財加健康短險。女兒的是健康源保30萬的。除了兒子的都是健康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必備的,千萬不能不買!下邊的內容你看下能幫到你瞭解一下。

第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一險種是政府主導的,由農民朋友自願參保的一項惠農醫療保險。主要為保障老百姓的大病統籌問題而創建的一種農民醫療互助模式。在農村,人們經常說“長啥別長病,沒啥別沒錢”,老百姓們最擔心的就是生病,一旦生一場大病,一般都是傾家蕩產很多年都不能翻身,因此老百姓們對完善且有效的醫療保障體系是非常希望的。“新農合”的繳納費用並不高,220元/年/人(不同地方標準可能不一樣),非常合算的。其中農村殘障人士、70歲以上的老人、低保戶、困難戶、傷殘軍人是免交的,這塊資金由財政全額撥款。領取條件也非常簡單,參保人員在生病期間產生的住院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護理費等等都是可以按照比例來報銷的,帶著相關材料直接去政府“新農合”服務大廳辦理就可以。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這一險種也是由政府主導並支持的一種惠農政策的養老保險,是國家和政府完善農村保險體系的重要環節。因為它關乎這農民朋友今後很多年的生活,當你老去以後一旦經濟條件不好且外力無法給予更多支持的情況下,養老保險體系可以給你的老年生活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年滿16週歲且沒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據可參加。繳納費用100-1000元/年不等,需要繳納滿15年。具體怎麼繳納、繳多少合適、15年不夠怎麼辦?我之前發過一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後去查閱。

意外險這一保險屬於商業保險,主要是保護被保險人在遭受意外傷害後造成死亡或傷殘的人身保險。這一保險是由各地保險公司參與,為完善農村保險體系做的有效補充。注意:這一險種不會也不能跟新農合捆綁繳納,需要你自己單獨支付!之前報道過有的地方讓老百姓一塊繳納,這是不合法的。繳費額度20—40元不等,農民朋友視自身情況參保。屎殼郎小編在這裡強烈推薦經常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朋友參保,錢也不多給自己多一份保障。

第二、農業保險

這一保險是專門為農民在從事農業活動中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情況所造成農業經濟損失提供的一種保險,可以挽回部分經濟損失。之前老百姓種地都是靠天吃飯,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起主導作用。隨著農業科學化、機械化的提高,我們不再絕對的依賴老天,但是天災人禍依然無法避免。就像今年夏天壽光蔬菜大棚被淹,數萬菜農一年都白乾了,還賠上人工。這時候國家的保險政策就出手了,一次性給予數億元的補償,極大的減緩了災農的經濟壓力,為來年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可以看出,農業保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保駕護航,而且在關鍵時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別等到需要的時候才想起來,到時候就晚了。

目前我國市面上常見的保險有養殖業保險、種植業保險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直接向當地保險公司投保就可以,也可以經由村委會或者農民自辦協會集體投保。

第三、其他商業保險

除了上述保險外,保險公司在政府倡導下還另設了多個險種。比如農村住房保險,這個險種主要是保障農民的住房安全,當發生損失時保險公司會按照實際價值計算賠償金額,但賠償金不會高於保險金額。之前在很多地方,政府曾推出過政府補助農民參保住房保險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反響。又如農機保險,主要是保障你的農用機械或農用機械致人傷亡等情況,


現代農業機械


有必要,但要看買什麼公司什麼險種。首先要選一個信賴度高的保險公司。瞭解公司的出險率和賠償及時與否。然後要找一位可靠的業務員來諮詢各種險種,特別要注意保險合同的細節問題。比如說這個險種對你的利益有多大,到時能給你賠多少錢,如果你交一千塊錢到時能賠十萬,那你就要小心了,一定要看清楚問明白需符合多少條件才能得到賠償。有的業務員就是光給你講賠償或回報多少錢,隻字不提所需要的條件,合同書你又看不懂,就被忽悠了。如果能讀懂合同或可靠人介紹的險種,完全可以再買份保障的。普通農保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商業險買對了退一萬步講對自己的家人和家庭是有很大的保障的。比如這次抗疫情中犧牲的醫生和百姓中如果有商業險中對應的險種的話,自己的家人和家庭不至於以後人財兩空吧!


潁河濤聲


大部分農村覆蓋的新農合,有些城市已經跟居民醫保合併是我。但是即便有醫保,添購商業保險同行非常重要。

參加人員在統籌期內因病在定點醫院住院診治所產生的藥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等符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範圍的部分(即有效醫藥費用)。

新農合報銷的標準,屬於一級醫院的新農合的起付線為300元,一般的報銷比例為65%,屬於二級醫院的新農合起付線為400元,6000元以下能報銷65%,6000元以上能報銷80%,如果屬於三級醫院,起付線為600元,6000元以下報銷65%,6000元以上報銷80%。

農村百姓看病,有可能在鄉、鎮、縣、市當中。所以商業醫療險補充新農合不能報銷的部分很重要。百萬醫療一年只要幾百元,價格親民,保障全面,建議投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