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唱响文艺界战“疫”之歌

□实习记者 刘小希

“你在哪?”“我在家!”

“你在哪?”“我在驰援武汉的路上!”

……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春节异常冷清,却也使人倍感温暖。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在全市齐心战“疫”的关键时刻,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发动广大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文艺创作中,用艺术温暖人心、振奋士气,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强大力量。

纸短情长道不尽的“聊武”情

“为疫情,年轻人抛开儿女情上战场,绵薄之力来援助,乌云散去露阳光……”百姓宣讲员常善良手举快板、身着正装,斗志昂扬地唱着。不过,这场演出的地点并非舞台,而是在自家客厅。

受疫情影响,常善良原定的几场演出悉数取消,但这并未影响他“艺”线战“疫”的热情。“宅家”期间,他结合抗“疫”热点,先后创作《比翼双飞》《父女同心战疫情》《千里走单骑》等3首山东快书,并通过广播向高新区村民每日循环播放。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2月4日,聊城市文化馆面向各县市区文化馆、全体群众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征集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增强战“疫”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为战胜疫情贡献精神力量。

六尺条屏,笔走龙蛇,写不尽除邪斩恶的正气;墨笔丹青,几笔勾勒,绘出志在必胜的决心;且看快板书小段,句句朗朗上口,再瞧木板大鼓、山东琴书,更是声入人心……短短十余天,我市文艺工作者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创作音乐、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470余件,各县市区报送作品300余件。

“纸短情长,我希望尽一点绵薄之力,同武汉人民共渡难关。”书法作品《武汉加油共克时艰》下,作者侯笑船如是写道。

战疫情“非遗”不缺位

“厉害,赞一个!”“听明白了,俺坚决不聚会不串门!”……蛤蟆嗡小段《最棒中华人》在微信平台发布后,获赞无数。

冠县蛤蟆嗡为省级“非遗”项目,2017年被文化部公布为全国唯一重新恢复的地方小剧种。“我们的唱腔接地气,在本地宣传上有优势。”了解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后,蛤蟆嗡市级传承人梁云超,便同冠县蛤蟆嗡戏曲研究会主席董风岗一起,加班加点创作了这曲《最棒中华人》。

疫情期间,东昌葫芦雕刻传承人李玉成也没闲着。凿凿停停间,寓意祥瑞、希望的祥云在葫芦上一一浮现。凝神勾勒下,“戴口罩、防疫情”“少出门、少聚集”等疫情防控标语,以简约的图案刻于葫芦上,让人一看便知。“战疫情,我们不能缺位。”李玉成言语坚定。

战“疫”前线,“非遗”人的身影一直都在。有自配中药增强患者免疫力的医药类“非遗”传承人袁恒勇,有用剪刀剪出万千祝愿、致敬一线“逆行者”的茌平剪纸手艺人……在这场阻击战中,我市“非遗”传承人坚守战“疫”不缺位,用构思巧妙、亲和感人的“非遗”作品,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鼓励人们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病毒。

互联网+文化“宅家”年味一样浓

今年的春节,没有往昔的人声喧嚣、锣鼓震天,但是,也不失温情与热闹。

“一块变九块,原来是‘四分五裂’啊!”“我就说,相机底片,是‘颠倒黑白’吧!”……2月9日,元宵节刚刚过去,200余个灯谜答案在“聊城市文化馆”公众号公布,引来一番不小的讨论。“今年元宵节没能出去看花灯,但是同孩子一起在家猜灯谜也挺好。”陈女士的儿子今年10岁,几道成语类的题目都答对了。

在这个“加长版”的春节假期里,宅,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为了让群众“宅家”期间也能感受到浓浓年味,市文化馆结合互联网数字技术与公共网络平台,以网络助力文化传播,点亮春节假期:

2月3日,汇集历史、国学、茶道、戏曲等多样专题的慕课免费向市民开放,让百姓足不出户便可获取海量文化资源;

2月5日起,以各县市区为单位,每日于微信公众平台向市民展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优秀文艺作品;

2月8日,“鼠须同心庆子年”第11届上海少儿生肖绘画作品展于“聊城市文化馆”公众号上线,30幅获奖作品及215幅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原创作品于线上展出;

……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暖春不会到来。战“疫”关键时期,我市文艺工作者坚定前行,用艺术传递亲情、热情、激情,传播时代正能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文艺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