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在危亡之时呈交改革方案,最终无法实施,失败后凌迟处死

太平天国运动

提到近代历史上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农民起义,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也就是1851年到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动的一场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同时

太平天国运动也是我们19世纪中期中国最大规模的反清运动。但我们今天不讲太平天国的军事政治,我们主要简略的来讲讲一个人。

洪仁玕:在危亡之时呈交改革方案,最终无法实施,失败后凌迟处死

天王府

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太平天国为了更好的统治,有过很多的文献和资料,但有两部文献和纲领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后期由“干王”洪仁玕编写的《资政新篇》。其中《资政新篇》更是被誉为了中国人最早提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推动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部著作具有那么强的前瞻性啊?那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洪仁玕了。

族弟的晋升

1859年4月22日,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来到了天京,其实洪仁玕一早就想跟着这位哥哥干点大事了,只不过在一开始洪秀全去广西宣传拜上帝教时,洪仁玕因为家庭原因没有前往,后来洪秀全起义消息传回广东,洪仁玕再次想投奔时,洪秀全又已经离开了,在经历了多次辗转后,洪仁玕去了香港。但这是这次香港生活,在后来给了洪仁玕的思想和境界一个极大的提升,

香港生活的数年,他接受了丰富的资本主义思想的熏陶。

洪仁玕:在危亡之时呈交改革方案,最终无法实施,失败后凌迟处死

洪仁玕

1859年,他离开香港,来到天京的时间点也非常有趣,当时天京刚刚经历完天京事变,早期跟随洪秀全起义的将军、功臣们大多早已经战死又或是在天京事变的内讧中死去,翼王石达开又率部出离,此时的天京人心惶惶,互相猜忌,急需一些新鲜血液去填补,洪仁玕的到来,这个接受过西方思想的“先进个人”,加上亲戚的身份使得洪秀全对他十分信任,给予了他很大的权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洪仁玕便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权力一时之间非常大。

洪仁玕当然知道太平天国现在面临的内忧外患,并且对于族兄的信任他也非常想回报,于是他在结合了对当时世界各国大事的了解以及资本主义看法后写了一部针对太平天国的改良著作,《资政新篇》便这样诞生了。

洪仁玕:在危亡之时呈交改革方案,最终无法实施,失败后凌迟处死

洪秀全

资政新篇

在《资政新编》中,洪仁玕把他的政治主张分为了“设法”和“用人”两个方面,在“用人”方面他提出了如何针对当时太平天国内讧之后,上下离心、人心惶惶的处理方法,如何重新恢复加强中央领导权。在“设法”方面更是提出了如何在太平天国内部推行法制,如何效仿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科学技术,让太平天国再次走向强大。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也有涉足,提出了如何效仿西方发展交通开采、矿产、水利、开办银行和保险等等的公共事业。这部《资政新篇》相比于此前的《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和理想性,可以说是非常贴合时代潮流,观点也非常正确,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太平天国自身的政局不稳以及外部清政府、列强双重势力打击下所引起的威胁,军事对抗重要性大于建设,让这项改革无法铺开。

最终,在1864年天京陷落,9月洪仁玕被捕。

155年前的今天,1864年11月23日在南昌凌迟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