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春节后“复工潮”来临了,

街面防疫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

哪能办?

这不,虹桥镇依托街面网格

整合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等多支队伍,

开展街面防疫工作,

还对街面用红黄绿进行分级,

快瞧瞧怎么回事↓↓↓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职责怎么分?条抓块管,守土有责

虹桥镇街面商铺点多面广,业态复杂,有的分布在道路两侧、背街小巷,有的散落在集体、社会楼宇,还有一些集中在商业街、大型商场内,人员流动快,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盲区”和“死角”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针对这种情况,虹桥镇在街面防疫工作伊始,就将职责划分放在首位,绘制好街面防疫“作战图”,分为三个层面:

“作战图”三层面

对于集体、社会楼宇的经营点位,明确由16个村、公司负责,整合大联动工作站、楼宇管理员、党员志愿者等多支队伍,组成“楼宇守护队”,督促物业落实防疫措施,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加强对商铺的人员管控,将“块”的职责更加夯实。

对于道路及背街小巷的街面商铺,由城管会同网格化中心,混编成13个“外勤组”,以中环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下沉到33条道路开展巡查。同时,本着“宁可重复,不可漏过”原则,对村、公司街面商铺管控情况进行指导抽查,巡查情况每日一报,遇到问题及时处置,将“条”的作用更加体现。

对于吴中路商圈及拓展区外点位,如老外街、爱琴海和万象城,一方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由市场所、派出所牵头,建立业主、物业和职能部门微信群,畅通联系渠道,随时掌握动态,指导开展商铺防疫工作;另一方面,依托前期建立的平安商圈“安全屋”,市场、公安派出专人轮班驻守,会同物业方检查落实防疫工作落实情况,逐店排查人员信息,将街面网格织得更加严密。

人员怎么查?编码赋能,精确到人

防疫工作重在查人,不同于社区、楼宇人员相对集中和固定,街面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虽然春节期间大多数商铺都暂停歇业,但仍有一部分开门营业,且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人员情况始终处于动态。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为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追溯”,监管执法组在任务单下达“规定动作”基础上,着重做好两项工作:

排查严控,三类人必查。经过多轮筛查,湖北籍、重点地区和春节期间的来沪人员,全部做到应登尽登。同时,监管执法组还根据实际情况,排查出三类重点人群分类处置:

应登记未登记的,一律现场登记;新返沪有居所的,一律居家隔离;隔离无条件的,一律集中隔离。通过排查严控,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避免漏登记、晚处置,将街面商铺的人员真正管控住。

查“虫”排重,三张表必核。随着防疫形势日趋严峻,街面采集的信息也不断增加,尤其最后数据的汇总,都依赖手工操作,容易发生错、漏、重。为此,监管执法组建立信息比对和分级审核制度,在原有的“一人一表”基础上,增加一店一档”,编制街区商户疫情防控提示二维码,利用“扫一扫”、“大数据”,快速比对,快速查“虫”,减轻一线工作量,确保人员、点位信息相对应。同时,在汇总表上由制表人、审核人和分管领导分别核对后签字,层层审核把关,确保用数据找到人,让信息守好门。

管理怎么抓?分级分色,分类施策

虹桥镇街面上

共有2021家商铺和经营点位,共涉及10多种业态,为了更好地在防疫期间开展街面商铺的管理,既维护秩序,又集中力量,监管执法组结合虹桥镇街面的实际情况,将经营点位分成绿色、黄色和红色,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绿色经营点位:绿色代表与市场供应、民生服务直接关联的业态,如大中型超市、便利店、药店和集贸市场等,且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春节期间未歇业,二是没有来沪人员,三是防疫措施到位,防疫物资充足,四是员工有较强防疫意识。

对于绿色点位,监管执法组主要是指导和抽查,维护好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防止人员积聚。绿色点位约占总数的30%。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黄色经营点位:黄色代表非保障市场供应、非必须民生服务以外的街面商铺,基本为餐饮业、蔬果店和快递点等,约占总数的50%,这是防疫期间街面监管的重点。对于681家餐饮点位,主要是倡导外卖、拒绝堂吃

,因为在感染案例中,有不少是因为在餐馆中聚餐而引起的,摘下口罩,人员大量聚集,就有传染的风险,经过不断的宣传和引导,如老盛昌、大饼油条、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餐饮基本上都取消了堂吃的业务,其它餐饮行业也自觉以外卖为主;对于蔬果店、快递点等,监管执法组做到每天巡查,采集、核对人员信息,督促其严格落实防疫工作措施。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红色经营点位:红色一是指对严格执行关停的娱乐休闲、美容美发和浴场浴所

等行业,监管执法组不仅在白天进行监管,晚上也开展巡查,防止出现监管漏洞;二是对于有人员聚集、高度传染风险的重点点位,如检查中发现的汽修、汽配店内的“三合一”场所,房屋租赁违规开展线上、线下业务等,加大整治的力度,截至目前,已经开展四次专项行动,整治“三合一”场所七处,发现“蜗居”在内的重点地区人员1名,责令闭店房产中介3处,强制封停1处。

服务怎么做?维护秩序,确保民生

街面商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监管执法组在做好监管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生活。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快速执法,维护秩序

针对春节期间因为开业门店少、信息不对成而造成的部分超市、药店人员积聚情况,监管执法组专门抽调城管、市场监管会同公安部门,组成街面机动执法队,四个人一台车,专门负责处置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和突发状况。2月11日,当接到区暗访组反映的位于红松路龙柏菜场二楼“黑牛鲜生”超市存在防疫工作不配合、措施不落实的问题后,执法队迅速行动,当日责令其闭店整顿,店长被民警带走训诫,工商部门也对检查中发现的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顶格处罚,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

指导帮困,服务小微

街面商铺、经营点位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着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皮夹子,监管执法组在巡查过程中,对于部分居民区的蔬果店、粮油店缺乏必要防疫物资,无法开业的窘境,提供信息渠道,帮助联系居委,为他们购买口罩、消毒液提供方便,引导小微店铺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同时,制作告知书和流程图,指导需要装修和复工店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供相应的人员登记信息和证明,便于在防疫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经营,做到既要严格管控,又有人性关怀,让广大的街面商铺理解防疫要求,自觉做好防疫工作。

△ 管好125家,看住2182家!闵行这的“云操作”被上海列为试点

△ 近期有关去医院看病的一些问题,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 非常时期,一帮憋不住的“桥牌迷”不相聚却从未停止打牌,他们怎么做到的?

△ 这段时间,复工、薪酬、工时…怎么弄?怎么弄?你知道吗

△ 没去武汉却感觉身体不适?很有可能你是被“感染”了......

有些店“红了”,有些店“黄了”,闵行这个地方的街面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