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大结局深度分析,你不了解的内幕


结局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了,二皇子拿滕梓荆的儿子、范思哲、费介来威胁范闲归顺,范闲拒绝后言冰云从背后捅了范闲一刀,第一季结束。

作为看完了原著的读者,我认为在此之前的改编都非常精彩,但是结局确实是个败笔。

《庆余年》大结局深度分析,你不了解的内幕


从二皇子角度分析:

首先,二皇子相信范闲的能力,因此认为范闲去北齐能够查明所有事情的真相。所有的部署也是基于这个逻辑来安排的。这一点是没什么问题的,二皇子有这个眼界,但是去北齐之前,为什么还要搭个棚子,给范闲封官许愿呢?既然这样,当时直接给点提示不是更能表达善意吗?与其给好处,把自己跟范闲身边的人做更深度的捆绑不是更好吗?

从范闲跟长公主的斗争可以看出来,因为滕梓荆的死,范闲对牛栏街刺杀的所有主谋都是一种不死不休的态度,既然这样二皇子和范闲是不可能和解的。

从出使之前,庆帝、太子、二皇子、范闲的饭局中,我们可以看出,庆帝对范闲的态度已经表露得很明白了“同时掌管检察院和内库,非孤臣不可”,也就是说,庆帝不可能允许范闲归属任何一方,如果范闲跟两者任何一方联合,那么必然都是作死的节奏。

所以,二皇子只能对范闲示好,但是不能拉拢他。

其次,二皇子为什么会选择威胁范闲?范闲说得很明白,范思哲死了,范建会弄死你;费介死了,监察院会弄死你;滕梓荆的儿子死了,我会弄死你。难道二皇子会认为范闲会蠢到看不清其中的逻辑?

从二皇子的势力范围可以看出,他有一部分支持他的朝臣,但是更多的来自于长公主的资金支持,而长公主的钱来自于内库。

那么范闲有什么呢?从明面上看,他是宰相林若甫的女婿,外加“诗仙”的名号,支持他的朝臣比二皇子只多不少;从资金实力来看,范闲即将掌管内库,老爹还是户部尚书,资金调动能力也比二皇子强大得多,更别提范闲的靠山还有一个极其恐怖的监察院。

从当前实力对比来说二皇子依然不是范闲的对手了。

最后,杀掉范闲是否有好处?既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在对手做大之前除掉潜敌貌似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但是在剧中,不能适用在范闲身上。

第一:范闲的任务是做一个“孤臣”,所有的行为着眼点必然是打击太子、二皇子、长公主的势力,但是没有人会允许范闲把以上任何一个人“打死”,也就是说,二皇子和太子真正比的不是谁能拉拢范闲,而是在势力重新洗牌的时候,谁的损失会更小;

第二:二皇子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太子,范闲或许会给二皇子留一条活路,就像对待长公主那样,但是太子不可能给他留下任何生的希望。相对于太子这个敌人来说,范闲顶多只能算一个“不稳定因素”。作为一个高层政治家,连主要矛盾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第三:杀死范闲的影响太大,按照二皇子对庆帝的了解,自己杀死范闲这个“外臣”可能还会收获少许赞许,而因为范建并没有暴露太多实力,所以对于二皇子来说,范建的威胁也“不足为虑”;但是另外三方面的威胁可能二皇子就顶不住。

最轻的是舆论的影响:皇位继承人之一,杀了文坛最年轻的扛把子,其直接后果,是失去了读书人的支持;

第二个威胁,是太子这边的攻击,不管范闲跟太子关系是否和谐,太子都必然打着为范闲报仇的旗号,收拢范闲残留的势力。从而对二皇子造成沉重打击;

最重的,是陈萍萍,也就是监察院的威胁,范闲已然是院长唯一的继承人,所有继位的潜敌均已被陈萍萍扫除。这一点是个人就看得明白。而监察院的破坏性,可能二皇子比范闲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如果前两个只是是否即位的威胁,那么最后一个属于人身安全的威胁。

所以,二皇子的做法很蠢,但是从前面的剧情中,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极其聪明,政治水平很高的人。这前后的矛盾显然是一个败笔。

《庆余年》大结局深度分析,你不了解的内幕


《庆余年》大结局深度分析,你不了解的内幕


从言冰云的角度分析:

从心理上,言冰云对范闲是不信任的,

从最开始两个人的见面中,可以看出,言冰云不信任范闲的能力,这是见第一面形成的刻板印象;

从范闲说服言冰云反对陈萍萍可以看出,言冰云不信任范闲对庆国的忠诚度,这是两个人不可能合作的基础;

从范闲一言而决定北齐监察院的事人安排,言冰云可以看出范闲所掌握势力的庞大;

从范闲对待于上杉虎的合作中,可以看出,范闲是一个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不在乎承诺,也不在乎口碑,只在乎是否能达到目的;

而在言冰云的眼里,范闲以一人之力,救出了自己、完成了弄死肖恩的任务、结交了北齐顶尖贵族、杀了沈重。又显示出范闲超乎寻常的能力以及广大的未来。

那么在言冰云眼里,范闲是一个有能力,有实力,还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忠诚于庆国,那么必然是国家之福,但是这个人偏偏有反骨,且没什么节操,那么对于庆国最好的结果只能是尽早把他弄死。

从情感上,言冰云不喜欢范闲

从对待沈家小姐的态度中,范闲认为及时是敌国的女人,只要两者真心相爱,也能在一起;但是言冰云认为国家大于个人得失,你娶敌国的女人就相当于叛国;

从言冰云娶齐国的起因,可以看出,言冰云就是被儋州刺杀的事情连累的,虽说言冰云为了国家也愿意去做暗探,但是自己主动去和被迫去总是不一样的,言冰云遭受的一切苦难必然都会算到范闲头上;

言冰云极其敬重陈萍萍,也对监察院有极深的归属感,但是范闲却邀他反对陈萍萍,在北齐暗探没有任何过失的情况下换成了和监察院没有什么关系的自己人,甚至还要改变陈萍萍设立并且行之有效的窃取情报的模式,这一举动相当于否定了之前北齐情报网所有的工作方式,当然也算否定了言冰云自己;

从对待家国的态度来看,言冰云是国家大于自身安危,随时准备为国家赴死、范闲是自己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总之,范闲确实有个人人格魅力,但是范闲所展示出来的三观和言冰云的是完全不兼容的。这一点在小说后面情节中也有所体现,言冰云作为一个意志极其坚定的人,也是很难被范闲洗脑的,这也就决定了言冰云帮助范闲不可能是基于其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不会基于双方的感情。

从以上分析中,似乎言冰云杀范闲变得有理有据,二皇子给言冰云的心中肯定也是以民族大义作为依托,说服言冰云如果范闲不愿意归顺就找机会杀掉范闲,而言冰云也有意没把这封信给范闲看。

但是电视剧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言冰云的格局。

言冰云或许会抛弃个人前程以及身家性命杀掉范闲,但是这必须是他自己自发的行为,监察院不可能跟皇族联合,在言冰云眼里,监察院所有人只能听陈萍萍的,而监察院只能听庆帝的。

所有跟直属上级以及庆帝无关之人的合作,都是背叛监察院的行为,从影子杀死监察院内反叛者以及朱格之死,都可见一斑。

言冰云这个作为监察院年轻一代最优秀者,选择跟二皇子合作,杀掉院内的提司,无疑会对监察院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如果说言冰云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如果只看电视剧,也确实可以这么认为),那么剧情这么设定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涉及到第二季,相信很难把这个角色给逆转过来,毕竟看过小说的都知道,言冰云是范闲的智囊,也是范闲在监察院内计划的制定者、执行者。其能力不弱于年轻一代的任何人。

《庆余年》大结局深度分析,你不了解的内幕


从范闲的角度分析:

首先,范闲是一个很难信任别人的人,心底藏着的秘密从来不会随意向任何一个人吐露,对任何一个人都保持戒心,始终怀疑陈萍萍,最喜欢的玩伴是一直保持童心的林大宝;

其次,言冰云一直没有说出自己的决定。应该说,在这件事情上言冰云并没有坑范闲,并没有先承诺和范闲结盟,获取其信任后再从背后捅他。给言冰云那封信到底说了什么,范闲也一点都没怀疑。言冰云一直没有给范闲证明答复也就表面了人家随时可以反对你,也随时会选择砍死你;

最后,范闲的警戒意识太弱,二皇子的人已经说过了第二天等他答复,那么这个夜晚必然是极其危险的,连言冰云都知道坐着休息,不能躺着睡觉。第二天太阳升得老高了,范闲居然还在睡觉,把言冰云放在身边也就算了,连高达这些虎卫也没放在身边。甚至还把后背交给言冰云,天真地妄想言冰云会帮他。

最后的剧情设定非常严重地毁了范闲原本该有的人设,也显得极其地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