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水稻什么时候防治病虫害?

用户3760030060502


很高兴为你解答,那我就来说一说水稻钻心虫防治时间。

一、水稻二化螟

多发生在距稻田池埂一米处,观察茎秆在水面上十厘米左右位置,叶鞘有不规则变黄现象,重者伴有褐色条纹,这时扒开叶鞘会在里面发现二化螟幼虫,此时便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二、水稻三化螟

最佳防治时间要由虫情和苗情两方面确定,防治枯心苗时以虫情为主,即卵块孵化高峰期施药防治,在百分之五十的卵块底部变黑的第二天即为孵化高峰期,是防治枯心苗的最佳时期;防治白穗要以苗情为主,即在防治适期内,看水稻生育期,达到破口抽穗期,是防治白穗的最佳时期。由于各种农药的作用速度不同,生物农药要适当提前施用。

总结,水稻钻心虫是水稻病虫害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类害虫,幼虫可以分散蛀入水稻茎内,造成枯心,严重威胁水稻产量,给农民带来惨重损失。对此广大农民朋友应当切实把握水稻钻心虫的病症做好及时的防治,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农人浩哥


水稻,在南方农村人的眼中,那可以精神支柱,大米饭可以南方人顿顿少不了的。说到水稻的种植,病虫害的防治,随便问一个农民,都可以说出几种来。但是,具体的配药和防治时间还是农技部门通知,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说到病虫害什么时候防治?南方一般都是种两季(也有种一季的),具体的时间都统一不了的,只能按照水稻的生长周期来去安排防治工作。南方各地农药产品生产厂家不不一样,所以用药也不一样。



首先就要从种子说起。买回来的种子要用50%多菌灵、50%强氯精、40%福尔马林等消毒产品都可以。水稻的病虫害很多,有很多都是由种子携带的,像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等等,都是可以通过种子携带的。


秧苗期的预防。稻谷秧苗很多的病虫害都是种子所携带的,但是也要做好预防管理。像稻瘟病、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等等。也有后天滋生的虫害,像螟虫、蓟马、芽虫等等。

稻瘟病的预防和治疗:40%硫环唑,每亩15g,兑水50~60kg,用喷雾器喷洒,喷洒两次,间隔时间为7天左右。也可以用75%三环唑,60~80g,兑水60kg喷洒。


水稻谷青枯病和立枯病:15%立枯净,每亩100g,兑水50~60kg,喷洒两次,间隔时间7天。也可以用多菌灵,2kg兑水60kg喷洒。

螟虫、蓟马、芽虫这些个病虫害,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40%氯虫.噻虫嗪水散粒剂,或者用75%三环唑对秧苗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稻谷的分蘖期时期的病虫害预防:水稻到了这一阶段是最关键,是水稻进入反青的主要时期。这个阶段最主要防治的就是蛀心虫(三化螟、二化螟)和稻飞虱、纹枯病、卷叶螟等病症。纹枯病就用井冈霉素或三唑酮可以预防,螟虫和稻飞虱可以用甲胺磷和杀螟松乳油去防治。



稻到了抽穗期的预防和管理:水稻到了抽穗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像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三代二化螟、四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危害期,重点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这时期也要注意稻飞虱的预防。


用药早维盐(或阿维菌素)和四氯虫酰胺防治卷叶螟和二化螟。稻飞虱可以用吡芽酮,防治稻曲病可以用肟菌.戊唑醇或者田老大。

水稻的后期病虫害管理:水稻到了中后期,也是到了决定性的时刻,也是争取水稻高产的关键时刻,防治病虫害也是最为关键。穗颈稻瘟病、稻曲病、稻包虫、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


穗颈稻瘟病可以用三环唑、富士一号、稻瘟灵来进行防治。稻曲病和纹枯病用肟菌.戊唑醇和田老大,穗颈稻瘟病也可以用它来防治,同时这个种药有增产的效果。稻飞虱用75%噻虫嗪,吡虫啉来防治。

我是常德农村小赵,所讲述的都是个人意见,哪位老师要是有不同的见解,欢迎一起探讨!


常德农村小赵


水稻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病害有:恶苗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青枯病、赤枯病、白叶病等。

虫害: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虫等等。

下图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纹枯病、白叶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什螟。下面我依次说说怎样防治,何时防治?

1,稻瘟病主要危害稻叶和稻穗,所以我们把稻瘟病分为叶稻瘟病和穗稻瘟病。

叶稻瘟病是田间叶子出现病斑时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30%洁苗乳油25毫升兑水45公斤,50%硫磺唑亩用200~2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连喷两次,间隔5~7天为宜。

穗稻瘟病,防治最佳时期在破口期,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40%富士一号乳油兑水50公斤喷施。连喷三次,间隔5~7天。为了抵制病害的抗药性,二种药应交替进行。

2,白叶病,因主要由细菌感染为主,可用农用链霉素2袋兑水45公斤喷施雾。

3,水稻纹枯病,发病在分蘖期,用75%稻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45公斤,30%洁苗乳油2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4,稻曲病,抓紧在孕穗期和抽穗期防治,每亩用井冈霉素2包+15%粉锈宁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30%洁苗乳油25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

虫害:

稻飞虱,栖息在水稻根基部,吸食计液,使水稻变黄,影响产量。25%灭杀威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20%蚜螨灵乳油亩用量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稻螟虫,危害后造成枯心或白穗。亩用50%螟怕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50公斤,25%喹硫磷150亳升兑水50公斤喷雾。

稻纵卷叶螟亩用25%杀虫双15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阿维菌素防治效果也很好。







末代农民


水稻什么时候防治病虫害?其实水稻从浸种催芽起就要开始防治病害,以及到水稻收割前十多天左右才停止用农药。所谓防治病害,要突出一个“防”字,以防为主,不然等到病害发生时候再用药,那就有减产的损失,农药的使用量也要增加,资金的投入也会多,得不偿失!所以水稻的病虫害的防治一般选在还没发生或者才开始发生轻微的病虫害的时候打药。

浸种催芽的时候,就要在水里放强氯精一类的杀菌消毒的农药,以防秧苗的时候出现恶苗,苗瘟等病害。播种后秧苗十公分高左右打药一次,用菊酯类药效快的杀虫药混合带有三环唑成分杀病菌的药打下去,以及到移栽的时候打一次。

秧苗移栽到大田后一个星期或者十天左右,看实际病虫害情况,在病虫害萌芽状态时候打一次农药,一般移栽后第一次打药,用药量不大,长势不是很茂盛,施药方便,药液容易喷进去。移栽后第一次打药,主要是预防二化螟,三化螟,也就是农民通俗的说法叫钻心虫,卷叶虫。用药的品种很多,一般用菊酯类速效的农药搭配阿维菌素一类的农药。

禾苗分蘖期茂盛的时候打一次药,以及水稻孕穗期打一次药,还是预防钻心虫,卷叶虫为主,搭配一些杀病菌的农药,比如井冈霉素,三环唑等来预防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胡麻叶斑病,稻瘟病等。根据病虫情况,适当搭配一些杀稻飞虱的农药,比如噻嗪酮一类性质的农药。记得加大用药量,和用水量,做到喷到稻株下部,均匀。保持水稻田水深三四厘米。

齐穗期打一次药,不发生意外病情的话,基本都是最后一次用药。以预防稻飞虱,稻瘟病为主,根据病虫情况可以搭配一些其他杀病菌的农药,还可以用一些谷粒饱满的农药。至于选用农药的品种,可以根据自己用药效果经验或者听从植保部门,农技站,农药店老板的推荐用药。记得一个品种农药,不要经常长期用下去,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根据植保部门农技站推荐更换效果好的农药。

根据实际病虫害情况,可以增减打药次数,或者听从植保部门农技站发布的病虫害情报规定的时间打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还要根据当地自然位置和土壤土质问题,病虫害情况不同,适当加大用药,比如山区或者山区边缘的以山泉水灌溉的稻田,以及稻田土壤土质成分不同,日光照射时间不同,病虫害轻重也不同,比如山边的稻田容易得稻瘟病,也很难根治,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留言指正!





村野辉哥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应重视一个防“字”,水稻一生中尤以“二化螟,三化螟”对水稻的危害最大,防治的好否,对增产起决定性作用。

1.带药移栽,大面积移栽时,应提前1——3天对秧母田施用药物防治。

2.大面积防治:各地区应依据当地植保部门的虫情,病情预报时间点,提前1——2天施用药物,目的是使幼虫刚蜉化就被药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徐世云4


\r

预防方法:农户要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 \r

药剂防治方法:当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15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孕穗期(大肚期)至齐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20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时,农户可以选用吡蚜酮、噻嗪酮、乙虫腈、毒死蜱、敌敌畏等进行防治。对于虫态复杂的田块,宜选择两种对路药剂混用。在用药时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3厘米左右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熏蒸。


科科姐姐1


1.水稻三化螟的防治(1)水稻三化螟又名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害虫。

危害苗期、分蘖期水稻,造成枯心苗;危害孕穗期水稻,造成枯穗;危害破口抽穗期水稻,造成白穗。

(2)防治措施①农业措施:重点在冬季消灭越冬幼虫,在开春化蛹盛期,灌水淹没稻根3天,杀死稻茬内越冬虫蛹,灯光诱杀成虫。

②药剂防治:选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25%灭幼脲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每亩75毫升,或18%杀虫双水剂每亩150~20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每亩用100毫升,加水50~60千克喷雾。也可用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用 1~1.5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撒施。

2.水稻二化螟的防治(1)水稻二化螟又名蛀秆虫、蛀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广泛,为我国南北各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同三化螟。

(2)防治措施 参照水稻三化螟防治方法。

3.稻纵卷叶螟的防治(1)稻纵卷叶螟又名卷叶虫、刮青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分布广泛,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随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为水稻主要害虫,还危害麦子、玉米、谷子、甘薯等作物及草。

(2)防治措施①农业措施:选用抗虫高产良种,合理施肥,适时烤晒田,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稻株前期猛发嫩绿,后期贪青晚熟,可减轻受害程度。

②药剂防治: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5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或用18%杀虫双水剂150毫升,加Bt乳剂150~2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应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天达灭幼脲15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4.稻弄蝶的防治(1)稻弄蝶又名稻苞虫,常见的有直纹稻弄蝶、隐纹稻弄蝶和曲纹稻弄蝶,属鳞翅目弄蝶科,是水稻的重要害虫。稻弄蝶分布广泛,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幼虫缀合数片叶成苞,并蚕食叶片。

(2)防治措施①农业措施: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使秧苗生长健壮,可避免或减少成虫产卵。

②人工防治:在幼虫老熟或化蛹期用扫帚梳扫虫苞,梳落虫蛹或人工摘除虫苞。

③药剂防治:用杀螟杆菌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加洗衣粉25克提高附着力,或Bt乳剂100毫升加18%杀虫双水剂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用50


儿科医生雷思程


播种期:播种前精选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时要合理搭配茬口,实行轮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虫。

1,晒,选种子:稻种先经日晒,然后用风选,泥水选或盐水选等方法,清楚病,秕谷。

2,种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烂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壮秧,贫下中农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动语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强水浆管理等农业措施,以防止烂秧为重点,同时狠治稻飞虱和稻叶蝉,消灭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并注意苗瘟的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秧田以防治苗叶瘟和稻蓟马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飞虱和盗叶蝉等,药剂可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于乐斯本混合喷撒。拔秧前根据病虫情况,喷药防治,防止将病虫带入大田。结合拔稗,拔除恶苗病,病毒病的病株,采除稻螟卵块。扎秧用的稻草必须用水煮沸灭菌,然后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预测预报,下旬做好防治第一代三化螟枯心的准备工作和防治第一代大螟对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第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为主,以单季晚稻为主的地区,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虫口基数低的提倡人工采卵块和“捉枯心团”,确定对象田重点用药的办法。二化螟要狠治第一代,迟熟早稻要特别加强防治,治螟可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相结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须及早抓紧狠治,将它消灭在初发阶段。

7月:早稻以防纹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纹枯病扩展蔓延时期,应及时适当搁田和用药,控制其发展。双季稻为主的地区,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单季晚稻和生长嫩绿的后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迟熟早稻田要进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可与防治三化螟结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颈瘟突发为害,单季从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叶稻瘟和稻蓟马。7月底晚熟早稻和单季晚稻都应防止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突发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陆续收割。收割后立即用药喷洒田埂杂草和邻近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的边行稻株,消灭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止其为害。月初要抓紧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的纹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时期,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月底要注意后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等。

9月:9月上旬根据单季晚稻生育期,结合虫情分期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时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9月上,中旬为中稻稻褐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普查,及时防治。本月和下月初非别在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结合拔稗草剪去白穗,降低越冬螟虫基数,减轻来年的螟害,本月下旬10月初水稻将近成熟,丰收在望,为了确保秋熟丰产应狠抓穗颈瘟的防治,同时严防稻飞虱突发为害,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一旦出现为害,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进行歼灭,真正做到“管到稻头黄,战到谷进仓”!


腿法芬芳张大仙


要根据实际田的情况进行防治;直播水稻一般要三次防治;苗期防寄马;四五十天就防治螟虫稻温病稻飞虱;八九十天就要防治稻曲病和飞虱;移扦田一般施好一次出稼药;移扦三十天后治螟虫飞虱稻温病;六十天后防治螟虫飞虱稻曲病;


雷体槐


播种期:播种前精选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时要合理搭配茬口,实行轮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虫。

1,晒,选种子:稻种先经日晒,然后用风选,泥水选或盐水选等方法,清楚病,秕谷。

2,种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烂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壮秧,贫下中农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动语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强水浆管理等农业措施,以防止烂秧为重点,同时狠治稻飞虱和稻叶蝉,消灭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并注意苗瘟的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秧田以防治苗叶瘟和稻蓟马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飞虱和盗叶蝉等,药剂可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于乐斯本混合喷撒。拔秧前根据病虫情况,喷药防治,防止将病虫带入大田。结合拔稗,拔除恶苗病,病毒病的病株,采除稻螟卵块。扎秧用的稻草必须用水煮沸灭菌,然后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