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商更關注懂茶人,茶商應深刻反思,尋找無形中忽略的消費群體

這兩天由於疫情的原因實在是出不去門,但是茶還是要喝的朋友還是要交的,我們會時不時地在網上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效果還可以的。前兩天我們聊起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茶商在賣茶過程當中一些個規則到底是給誰立的?

茶的質量有好有壞,這樣的好壞只針對於懂茶的人,茶商如果想把茶葉賣給那些不懂茶的人就比較麻煩了,你不僅需要用茶葉的品質來打動他,還需要用到銷售的技巧來打動他,說白了就是讓他第一次接觸喝茶,也就是各種尋找新茶客的方法。

茶商更關注懂茶人,茶商應深刻反思,尋找無形中忽略的消費群體

我們籠統地來分析一下這幫喝茶的人群,其實很大一部分人都停留在對茶葉瞭解的初級水平上,茶山如果想把麥茬的生意做好,不僅要學會各種銷售的技巧,還要肩負起培養新茶人的重任和使命。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講,茶文化的發展與茶商密不可分。

教會一個新茶客品茶試衣間非常困難並且勞民傷財的事兒,首先需要站在買茶人的角度來考慮,他們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去學習茶品茶,一個優秀的茶商想要把一個新茶客按在那和他交流,可想而知有多困難。

茶商更關注懂茶人,茶商應深刻反思,尋找無形中忽略的消費群體

茶葉文化在這兩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叫好不叫座的茶商和產品到處都是。很多人賣茶,只想把茶賣給懂茶的那些人,但是卻無情地忽略了不懂茶的這個龐大的群體。也就相當於捨去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茶商更關注懂茶人,茶商應深刻反思,尋找無形中忽略的消費群體

有個大茶肆平臺的朋友跟我說,在生產茶方面,茶農是最專業的,在賣茶方面茶商是最專業的,在喝茶方面,買茶人是最專業的。這樣的情況就容易導致茶商在賣茶的時候很習慣的用特別專業的術語來介紹自己的產品,但是對於新茶客來講,根本就不適合。

茶商更關注懂茶人,茶商應深刻反思,尋找無形中忽略的消費群體

還是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跟他們介紹。其實對於茶葉方面很多專業術語,可以慢慢地去滲透給那些不懂茶的人,不要一上來就講得很多,最終導致他們雲裡霧裡聽不清楚,聽不明白。茶商朋友們如果想扭轉現在茶葉市場現狀,一定不要忽略掉不懂茶的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