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出现“拐点”,什么时候能够开学?看老教务管理者的精确分析

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何时开学成为 家长关心热点

近日来,全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不断向好,出现了14连降。部分地区已经连续几天出现新增数量为零的现象。部分专家也提出了疫情出现“拐点”的观点。

疫情出现“拐点”,什么时候能够开学?看老教务管理者的精确分析

所以,很多家长都开始关心什么时候开学这个问题。其中三类家长关心程度最高。

第一类是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家长,面临大考,孩子学习时刻不能耽误。

第二类是家里没人照看孩子,急切想把这些“神兽”们送到学校,让他们去折磨教师吧。

第三类是高度担心孩子安全的家长,害怕开学太早不安全。

此前也细致分析和回复过一些这样的问题,得到不少人的认可。但是现在还是看见很多人在问相关问题。所以,作为一个从事教务管理十几年的人,觉得可以做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其实我们教育管理人员一直是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研判开学时间。下面我就结合教育管理规定和疫情发展情况进行一个细致分析。

拐点不是结点,对于何时开学参考意义不大

所谓“拐点”只不过说明防疫形势已经向好发展,或者说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并不是表示疫情结束。这个只能是作为一种疫情防控决策的依据,对于能否开学参考意义不大。因为开学所要具备的条件是极其苛刻的。下面我们逐层分析。

从教学管理规范角度来分析学校开学条件


疫情出现“拐点”,什么时候能够开学?看老教务管理者的精确分析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和区域,它与企事业单位不同。

第一,学校人员众多,而且分布较散,家庭情况人员活动情况不一,出现感染人员的可能性比较高。

第二,学校上课是以班级为单位,人员高度聚集,交叉感染和传播风险极高。如果出现一例患者,可能一天之内就会出现大面积感染传播的可能性,那么社会这段时间来的防控成果可能就功亏一篑。

第三,学校人员基本都是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差,特别是中小学很难依靠学生自身进行防控。

第四,学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抵抗能力弱,容易被感染。而且若被感染,需要隔离治疗,自身甚至都没有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可能对其心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第五,学生总量大,如果在无法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学,必然需要学生进行自我防控。最低措施是戴口罩。但是根据医学常识,一个口罩只能使用几小时,由此学生每天每人必须两个以上口罩。在现在全国口罩紧缺的情况下,突然增加如此大量的口罩需求,估计没有哪个地方能够满足

,这反而是给防疫大局添乱。

综上,我们可以说:学校的特殊性决定开学条件是最为严格的,学校必须是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能开学。那这个时间节点至少是在全国最后一个疑似病例被有效收治后的14-21天左右才能够开学。如果采取按照现在教育部的要求,可以采取一地一策、一校一策,进行区域性错峰开学,那每个区域的开学时间也应该在区域范围最后一个疑似病例被有效收治后的14-21天左右才能够开学。这应该是最低安全线,因为目前认定的疫情周期是14天左右,这只是一个概数,最好能在此基础上再巩固观察一周左右,最为合适,甚至更长一点,因为师生生命健康高于一切。

目前从各省疫情不均的情况看,分地域错峰开学成为必然,当然湖北就必须单独处理了。但是要提醒的是,现在各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都存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学还必须考虑到他们现在可能还被防控在老家,所以即使是分地域错峰开学,也还的考虑到全国的大形势。至少是全国各地都已经基本稳定,不能过于冒进。

结合疫情防控情况来分析开学时间

研判开学时间要依据疫情发展和防控情况,这我们必须明确几点。

疫情出现“拐点”,什么时候能够开学?看老教务管理者的精确分析

1.疫情防控是有周期性的。根据钟南山院士等专家的研判,新冠肺炎的潜伏期大致在14天左右,所以疫情防控的周期也就是14天左右,这已经形成了共识。那么按照这个时间周期,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周期段。周期起点大家认为都应该是武汉封城之日,1月23日。那么第一周期是1月23日到2月7日左右;第二周期是2月8日到2月21日左右;第三周期是2月23日到3月7日左右。第四周期是3月9日到3月22日左右;第五周期是3月23日到4月7日左右。以此类推,当然我们希望推的越少越好。

2.根据疫情判断,3月1日开学已经不可能。现在正处在第二个周期的后期。虽然全国向好,但是很多地方还是不断出现新增病例。即使部分省市和地方出现了零增长。但是由于大部分地方还存在疫情,现在又是错峰复工的第二阶段,人员流动开始增加,谁都不敢保证这个零是最终数字,必须持续观察。所以我们乐观的估计,现在的零增长能够稳定住,那么按照防疫周期计算,巩固14-21天也到了3月5日到12日左右了。所以现在很多省份陆续公布开学不早于3月1日。

3.如果向好局势能够维持下去,3月中下旬到四月初,除湖北以外各地陆续开学的可能性最大。目前看全国除湖北以外,每日新增数即将降到100以下,也即是多的省份就10余人,少的为零了。一个省10余人分布到每个地市也就1-2人,这样的局势还是能够较好控制的。所以,如果各地严防死守,2月底除湖北外,全国新增为零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现在最大的矛盾是严防死守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出于恢复经济的需要,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陆续复工,甚至还报道出有的地方又开始堵车了。希望这波人员流动不要造成新的扩散。

那么从3月除开始,全国进入巩固观察期,14天之后,也就是3月15日,全国可以初步宣布防控结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各地可能就可以陆续开学了。第一批肯定是初三、高三,然后是中小学高年级,然后是中小学低年级。最后是大学和幼儿园,可能要到3月底或四月初。因为大学学生分散全国各地,涉及疫情区域较复杂,而且需要集中乘坐交通工具,风险更高。幼儿园幼儿抵抗力弱,也应更加慎重处理。

开学后需不需周末和暑假补课问题


疫情出现“拐点”,什么时候能够开学?看老教务管理者的精确分析

1.判断依据和计算规则: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各校开学时间研究决定。这里可以做一个基本的计算。根据教育部规定,一学期最低保证教学周为17周,再加上1-2周的考试周,一般一学期应该在18-19周时间。有的地方考虑到中间会有劳动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放假时间,占用教学周,所以会增补一周时间冲抵节假日时间,那一学期就是20周的时间。

我们以3月15日开学计算,以特殊情况下,各校压缩考试周1周,总时长为18周的基础计算。那么学期结束是在7月18日。和往年相比算是完了1周左右的时,基本属于正常学期。因为今年春节早与往年,春季学期比往年的也长了将近1个月。如果没有疫情,各校2月10日开学,其实6月中下旬就放暑假了。

所以说若是3月15日开学基本上是不需要补课的。当然,劳动节、清明节、端午节就必须取消了。如果再继续延迟下去,那就是只有采取假期顺延或者平时补课的方法解决。

如果开学过迟,需要补课,本人的几个建议

迫不得已要补课的情况下,个人结合管理经验提出几个不成熟的建议。

首先,个人不是太赞同暑假补课。因为学习效果差,伤害学生身体风险大。具体分析如下:

1.因为中小学现在大部分是没有空调的,而且都是四周被建筑物遮挡,几十个孩子在教室,温度可能达到40度左右,这样不仅几乎没有学习效果,而且可能对孩子身体健康不利。除非所有教室安装空调。

2.即使教室安装空调,我们还要考虑到农村走读孩子。农村中小学生中午还需要回家吃饭,由于撤点并校,很多农村孩子学校离家距离有十几里路。很多地方没有公交车,有的有也只到主道,大部分路段还要靠步行回去,中午回家中暑的风险非常大。

由此,在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如果3月20日前开学,可以采取每天下午多上一节课的方式补回来,这样还不需要家长提前接孩子,两全其美。

2.如果3月底开学,可以附加以周末时间补回来。

3.如果4月初开学,我们还要有针对性低地采取措施。现在网课在上新课的地方,后期开学可以根据学生新知识掌握程度,适度加快教学进度。没有上新课的地方,那只能从零开始,进度教师自己把握。但是要声明的是,这并不是主张教师偷工减料,教师必须是保证教学质量,否则宁愿暑假补也不能降低教学质量。

4.对于不是毕业班的学生是否可以考虑部分教学内容延至下学期教学。这也不是不行的。下学期即使占用国庆节等时间上课也总比暑假上课效果好。

以上谈的都是中小学校,因为大学的课程教学影响不大。大学生在现有的在线教学基础上完全可以按照正常学期进行,即使补课也没必要暑假,因为打学生都住校,晚上周末补课完全可以,而且现在大学都有空调,所以大学的教学压力几乎不存在。

无论如何我觉得开学之时一定要以师生生命健康为首要因素,不可冒进,宁愿面临困难,不可拿师生生命健康冒险!学习可补,健康无价,特别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不得有半点闪失!!

以上是个人关于目前学校开学的判断和建议。仅供参考!也欢迎大家讨论,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集思广益,没准能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很好的参考,做出更合适的决策。好的决策肯定使广大学生和家长受益。

我是闲墨,欢迎关注,一起时评教育热点,探讨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为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