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有一段日子,連續去外地出差,我曾擔心過涵涵的扎頭髮和寫作業問題。

如今看來,沒有我在身邊,一切也都好著呢。

那天在鄭州時,託管老師發來娃們吃飯的照片,我看見涵涵頭髮有些亂,就跟老師說:“涵涵的頭髮肯定是爸爸扎的。”

老師說:“沒有,你娃說她爸爸扎的還沒她自己扎的好,所以就自己紮了。”

我從鄭州回來,又稍微培訓了一下涵涵該如何自己扎頭髮,再去北京的時候,就完全不擔心了。

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只是寫作業有些令我忐忑。

第一天,八點半了,打電話一問,爸爸還沒到家,我就看了下群裡老師發的作業,跟涵涵說,數學是啥啥啥,你先做這個。

語文你看自己記的作業,先挑能獨立完成的出來。

第二天,爸爸八點半之前回來了,連打印帶寫作業,肯定半個小時內她倆能搞定,我就沒管。

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當然走之前,我也有拉著涵涵一起準備,這幾天老師讓帶學校的東西,放在什麼地方,啥時候裝書包裡自己看課表等等。

自從涵涵上一年級之後,我發現,這些瑣碎的事兒,與其交代給爸爸,還不如直接跟涵涵說。

爸爸陪著寫作業時,才不管格式、卷面整潔等問題,好在涵涵大班開始有作業後,我就告訴她,大班你可以不寫作業,但要寫,就必須寫規範,寫整潔,事兒可以慢慢做,也不求一步到位,可咱態度要端正。

所以,每次爸爸陪作業,涵涵一個字沒寫好,擦掉重新寫,爸爸尚且可以接受,一看涵涵因為擦壞了,要撕掉重寫,就炸毛啦,說娃是在浪費時間

之所以這麼省心,大概是因為前期工作做到位了。

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分解目標+恰到好處的表揚=孩子輕鬆擁有好習慣。

這點很重要,比如剛開始涵涵會覺著我咋這麼多作業?

我就帶著她一起先看看今天有哪些作業,大概估計下需要多久,以便計劃一下,是一次性做完,還是先做哪些,休息20分鐘再繼續。

寫的時候,及時表揚一些好行為,比如:很專心地一口氣寫完了數學,在寫的過程中哪個字沒寫好,擦掉了重新寫,做事很認真等等。

這些好的行為,經過具體的表揚這麼一強化,就形成了習慣。即便豬隊友不認真,娃認真才是硬道理。

分解目標和及時表揚,可以用在育兒的很多地方,比如整理自己的物品,這點咱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再次分享給大家:

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涵涵2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我從客廳忙完後過來,看見她把玩具和書放的到處都是,我就要她自己整理好。

可是她看著滿屋的狼藉,竟然用哀求的眼神和帶著哭腔的聲音說:“媽媽,我需要你的幫忙,我收拾不好!”

確實,這麼亂的狀況對一個2歲多的孩子來說根本無從下手。

想到這裡,我就毫不猶豫地答應她,那媽媽幫你一起收拾。孩子聽到我這樣說很開心,當下就行動起來了。

我說:“我們不急,先看看要怎麼收拾,然後媽媽跟你比賽好不好?”

聽到我這麼說,小孩子的玩心大起,當即點頭答應。

我說:“你看,我們需要把積木放進桶裡,然後把書放到書架上,把玩具分類放到箱子裡,媽媽先收拾書,寶寶收拾積木,我們看誰收的又快又好!”

我說完便開始行動了,涵涵也不甘示弱,很愉快地收拾著積木,收拾完後又幹勁十足地開始收拾玩具。

等一切收拾妥當,我先拉她到門口,看看我們的勞動成果,從她臉上,我看到了滿滿的成就感,當即擁抱並表揚了她。

之後,還提出一個小要求,那就是以後玩的時候,可不可以玩完一樣東西先收拾好,然後再去玩其他的。

雖然她當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但是我知道,這需要一個過程。

晚上她爸爸回來後,我又當著她的面,把今天收拾房子的好行為狠狠地表揚了一頓。爸爸也鄭重其事地表達了自己的欣慰和鼓勵,小傢伙聽完後很受用。

同樣的方法重複幾次之後,好行為就變成了一種好習慣。

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通過這個事例,我想說的是兩個關鍵詞:分解目標+恰到好處的表揚。

想想我們的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是不是很專注,很有動力呢?

這是為什麼呀?

因為遊戲的設計符合心理學原理呀,有明確的目標,跟人的能力相匹配,還能及時給予反饋。

比如,涵涵特別喜歡玩的拼圖遊戲,目標很明確,就是採用拼圖的方式幫奇奇把路修好,它能夠順利通過,你就贏了。而且難度都是一級一級遞增的,不會一下子就給孩子出一道很難的題,這跟孩子的能力不匹配。

每過一關,還有小獎勵和非常激動人心的聲音提示,反饋很及時。

那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法,用於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如何運用呢?

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下達任務前,要分解目標

因為孩子還小,當他看到無從下手的任務時,心裡只有“不可能”,從而心生膽怯,覺得這是根本無法完成的,而如果媽媽此時硬逼著他完成,那他的內心是很痛苦的,也根本做不好,他可能只會把玩具從遊戲墊上挪到另外一個地方。

而當你把目標幫他分解成一個個他力所能及的任務時,他瞬間就會覺得其實這個很容易,如果再能用比賽的形式完成,那麼無疑又增加了樂趣,他將會很有自信地完成這件事情。

當然頭兩次家長可以幫忙一起收拾,等好習慣養成了,孩子自己就會主動收拾。

簡單一招,輕鬆幫寶寶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及時反饋即恰到好處的表揚

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總是很吝嗇對別人的當面表揚,因此到現在我們雖然意識到了表揚的重要性,卻有很多人不會表揚,只會數十年如一日地說:“你真聰明!”“你好棒!”。

還有的家長孩子做錯了,一定會毫不留情地批評,但是做對了,反而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麼值得表揚的。或者是心裡美滋滋,但就是不說出來,怕你驕傲。

其實,孩子的好行為,需要靠我們的表揚來增加持續性。因為孩子需要大人的關注,當他的好行為不能引起你的關注時,他會用壞行為來引起你的關注。

有時候並不是孩子不乖,不夠聽話,而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我們大人卻總是以成人的眼光和標準來要求孩子,無疑是很殘酷的行為。

他們需要在我們的幫助下,分解目標,把大難題變成一個個唾手可得的小目標,還需要我們的關注和表揚,讓自己的好行為持續下去,最終變成一種好習慣。

而且從小從生活的點滴中養成的這種做事前先統籌的方法,肯定會變成他的一種思維模式,運用到以後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分解目標+恰到好處的表揚=孩子輕鬆擁有好習慣。所以,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或許是你的方法不對,試試這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