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疫情防控從“膠著對壘”逐步轉向“持續向好”

各項防控措施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

江西:疫情防控從“膠著對壘”轉向“持續向好”

2月18日,江西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綜合組組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龔建平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十一場)上,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防治情況,回應了當前社會各界關心關注的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消交通管制和交通檢疫等問題。

疫情防控工作呈“五降兩升”積極變化

據龔建平介紹,目前,全省疫情防控有序有力有效推進,從第一波緊急性應對“防輸入”、第二波封閉式管控“防擴散”,轉向第三波“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當前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呈現“五降兩升”的積極變化。

“五降”即當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已保持14天下降趨勢,且近兩天降至個位數;當日新增疑似病例數已保持13天下降趨勢;在院治療確診病例數已保持4天下降趨勢;重症以上患者佔比已保持12天下降趨勢;發熱門診當日就診人次數已保持23天下降趨勢。“兩升”即住院患者治癒率已保持22天上升趨勢,新增治癒病例已保持4天超過新增確診病例。此外,全省有16個縣(市、區)無確診病例,35個縣(市、區)連續14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報告,66個縣(市、區)連續7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報告,88個縣(市、區)連續3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報告。我省採取的各項防控措施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疫情防控逐步實現了從“膠著對壘”狀態轉向“持續向好”狀態。

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時期和攻堅期

龔建平說,依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工作需要,從2月15日起,我省實行縣(市、區)疫情風險等級每日動態評估調整制度,根據各縣(市、區)確診病例、聚集性疫情等關聯要素,動態評估疫情風險等級,每日對縣(市、區)疫情給予相應等級的評定,並分別標註持平、上升、下降。每個縣(市、區)的每日疫情風險動態評估結果及風險等級,與每日疫情信息同步發佈。我省疫情防控策略從以省為單位的統一施策,調整為以縣域為單位分區分級精準防控,通過劃小管控單元,壓實城鄉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的防控責任,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穩定。更加科學、更加精準地壓實屬地管理責任,能夠避免不分疫情輕重“一刀切”、不顧地區行業差異“趨同化”管理,糾正一些地方極端和偏頗的做法,不搞層層加碼,不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

按照病毒潛伏期計算,以前期返贛、來贛人員為主引發的輸入性疫情已基本釋放,但輸入性病例帶來的本地傳播涉及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數量仍保持在一定水平,加上陸續到來的返工、返崗、返學帶來的不確定性變量,我省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時期和攻堅期,絕不能掉以輕心。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

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既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鬆,又要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不動搖,真正做到“兩手抓、兩促進”。

龔建平介紹,自2月15日起,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決定實行五項制度。一是抓源頭防控,實行每日新增病例具體情況說明制度。二是抓疫情監測,實行縣(市、區)疫情風險等級每日動態評估調整制度。三是抓服務發展,實行“兩手抓、兩促進”日常調度、精準幫扶制度。四是抓關鍵少數,實行“兩手抓、兩促進”領導幹部聯點包乾制度。五是抓獎懲並舉,實行“兩手抓、兩促進”激勵懲處制度。

龔建平說,從2月13日起,我省決定全面取消省內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設置的疫情防控檢疫點或檢測站,此舉並不是放鬆疫情管控,更不是解除疫情,而是根據疫情的不斷變化,及時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取消省內交通要道交通管制和交通檢疫,有利於快速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等通道,切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用工緊張、資金不足、原材料短缺和人員返崗難、原材料進城難、成品出城難等實際問題,保障人員流動安全有序,提高物流通行效率,促進實體經濟儘快恢復運行,維護好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記者鍾端浪、李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