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二百多萬名志願者志組建“後援團”支援戰“疫”一線

原標題:山東二百多萬名志願者一線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千千萬萬個志願者積極行動起來。志願者化身“監督員”重點排查,擔當“宣傳員”送知識入戶,組建“後援團”支援戰“疫”一線,當好“勸返員”在檢查點輪值,捐物資出人力清潔公共場所,做好“心理諮詢員”安撫不良情緒,充當“配送員”為確診家庭隔離家庭送菜到家……共同築牢了基層戰“疫”防線。

這段時間,全國文明村、濰坊市濰城區於河街道三安子村黨支部書記劉桂書的手機響個不停。“我報名,算我一個,隨叫隨到,我家有消毒液……”,三安子和諧交流通知群內,村民們正在積極報名參加村內文明實踐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

劉桂書說,這個微信群是村裡平時用來下發通知的,沒想到戰“疫”以來,村民的積極性這麼高,報名參加值守、出物資出設備、捐款……“小小微信群,現在成為黨支部團結村民、齊心協力、共克難關的重要陣地。”

不僅在濰坊,我省濟南、青島、棗莊、菏澤等地都啟動了“區(市)—鎮街—村(社區)—網格”四級聯動機制,基層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和廣大黨員志願者發揮帶頭作用,通過成千上萬的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引導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參與到志願服務中來。

濟南在中國志願服務網發佈志願服務項目招募抗擊疫情志願者,志願者加入本區域志願服務微信群,有效對接疫情防控需求。濟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同時開通三條電話熱線,收集志願服務需求,根據需求招募志願者。

“志願服務對接的精準度大大提高了。”團濟南市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比如,首批泉城義工駕駛志願者就回應需求,成立泉城義工疫情防控駕駛志願服務隊,為疾控中心開展流調、採樣等工作提供全天候24小時交通保障。團市委還聯合有關單位組織招募成立了青年志願服務隊,下設專業醫護、便民服務、秩序維護、心理疏導四支分隊,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組織需要,分批次投入一線開展工作。

濰坊市領航社會工作事務所聯合有關單位搭建“山東省聯合救災網絡濰坊疫情防控協調平臺”,累計招募應急志願者骨幹485名,出動車輛1152臺次,29支專業隊伍完成對2090個村落、社區的防疫消殺,面積達5864萬平方米,受益居民約28.7萬人。

在青島,市南區百名醫學志願服務者,分赴青島火車站、街道、社區、應急、疾控中心等一線崗位提供專業服務。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累計出動近2000人次,對社區、村莊等公共區域環境防疫消殺面積1300餘萬平方米。城陽區瑞陽心語志願服務組織組建應對疫情心理援助工作群,緊急開設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提供心理諮詢和互動7000餘次。

菏澤市各級文明單位志願服務隊利用微信等方式,廣泛傳播宣傳防疫知識和疫情信息,其中聯通公司、移動公司發送提醒短信400萬餘條。壽光市蒲公英公益服務中心組織76名志願者組建“網絡傳播志願服務”小組,做好主流媒體信息轉發,輻射網上成員18萬人。

團濟寧市委按照“線上點配—劃區域分發—精準到戶”流程開展“‘青’助一線”免費配送志願服務,市民通過手機在線上選擇所需物品,依託面向社會招募的愛心車隊和志願者隊伍,就近將物品配送至各個社區,再由服務於社區防控一線的志願者將物品分發至有點配需求的居民家中。

日照、濱州、菏澤等市還通過微信群等線上平臺開展鄉村醫生培訓志願服務行動,組織全市各級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村居(社區)衛生室進行線上培訓,提高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警惕,加強防範意識。

在淄博,高速路口、火車站及交通主幹道、村居路口都有專業志願者的身影。淄博城際救援隊、淄博紅狼應急救援隊、淄博藍天救援隊三支專業志願服務隊伍幾乎承擔了全市所有機械環境消殺任務,截至目前,累計總出勤隊員18122人次,出勤車輛4795車次,服務村莊社區2657個、城市主幹道和高速路口檢查站點46個。

為引導群眾正確面對疫情、積極配合參與防控工作,淄博市青年志願者協會、淄博市紅十字心理救援隊還籌建成立了“淄博市共青團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向社會開通疫情心理支持熱線,50多名心理援助專家志願者在線解惑答疑,熱線每天開放15個小時。

“這些志願者大都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目前已為300餘位居家自我隔離市民提供心理諮詢、疏導。”省心理衛生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開設這樣的心理諮詢網絡、熱線電話70多條,在疏導公眾焦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當前,最重要的是暢通志願服務供需對接渠道,在確保防護安全的條件下讓志願者的愛心精準對接。”省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說,疫情發生後,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迅速下發有關文件,對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作出安排要求,發揮省志願服務聯合會作用,通過建立山東疫情防控志願組織微信群、熱線等方式,及時發佈志願服務項目,公開聯繫人和聯繫方式,暢通志願服務供需對接渠道,調配加強社會各界志願力量。

“截至目前,全省約有8.3萬支志願服務組織、212萬多名志願者廣泛參與全省城鄉社區、村居疫情防控,開展應急響應、宣傳引導、社區便民、社會秩序維護、專業醫護、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與社會各界一起推動聯防聯控,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強大力量。”該負責人介紹。本報記者 趙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