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六年级,不想念了,我想让他休学一段时间,让他尝一下苦,再去上行嘛,很纠结?

小魔女194326850


我和你分享一下吧,我女儿19.5.25号彻底不愿去上学了。我当时和你想法一样,最终在孩子爸爸,老师,和孩子自己的坚持下,没有休学,而是在暑假报了一对一辅导,把课补上了,9.1号开学后继续上的,就结果看不休学是对的。这期间我靠一个忍字陪伴女儿,把她从离家出走,不理我和爸爸陪到目前可以平稳交流了,陪伴时,她要啥就是啥,要买什么,吃什么,玩什么都依她,期间还打过我,晚上不让我睡觉,常常夜里两点她还在和我闹中,不为啥就是要手机,我不给她(每周定好时间给她玩的)我有底线,不给就是不给,打我我不还手,但手机不给,经历了一年现在虽然还会小闹,但是越来越好也讲道理了。加油加油,慢慢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会好的。休学能不休就不休,慎重,当然实在不行休学也不是不可。自己学习一下怎么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吧,网上很多可以学习,从改变自己开始。


瑟瑟78


这个问题很扎心,因为我就是一个六年级老师,让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动了不想念书的念头,他的心里该有多苦呀!

这些年,我一直是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我非常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面对枯燥的学习,他们虽然有时候也喊过苦喊过累,但下课之后,他们和同学打打闹闹,和老师傻傻地开过几次玩笑之后,就把所有的烦恼都抛至九霄云外了,一觉醒来,新的一天就又是一个艳阳天了!

我整天说我的学生们,一个个没心没肺,他们的心情就像夏天的阵雨,一会儿一个样儿,说实话,我也从心里羡慕过他们的天真与无邪!

才六年级,就想辍学,这种孩子多半是被家长溺爱出来的,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

作为家长,你想让他出去吃些苦,你能舍得吗?他能受得了吗?社会上有哪些地方能接纳你的孩子(他还是个童工)呢?这些问题你考虑过没有?

别纠结了,休学只是逃避问题,也别让他吃苦了,先让他学会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里我想说一点,家长把孩子该做的事情交给孩子,对他的生活,家长不要干涉的太多,以前就是因为你管的太多,孩子没有了独立生活的空间,这让他感到窒息,又无法反抗,所以就表现出严重的厌学的情绪。

不要对他的学习提出过高的要求,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程度和天赋,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学习期望,没事,儿多陪陪孩子,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和他做朋友,了解他的心里在想什么?让他真切的体会到家长对他的爱,这才是万全之策!

以上。希望能帮到您!


遇见美子老师


你的孩子很我家一样的情况,我家现在上初二了,是女生,六年级的时候,也是不愿意上学,好话说了一箩筐,就是不听。总跟老师请假也不好,脾气暴躁啊。熬到六年级放暑假,上初一的时候,又不去了,上学期不去了,我们发也大了骂也骂了,心里那个苦啊,后来送去工读学校2个月,初一上学期结束后姐回来,人变了,初一下学期就上正常学校,打死也不去工读学校了,本来我们想把她丢一年,初三接出来上正常学校,谁知道2个月变了,可能比较了,还是原来学校好。就这样熬啊熬,现在初二下学期,感觉比以前懂事多了。做家长千万不要啰嗦,小孩最烦的,要引导引导引导。工读学校是一半读,一半劳动,每天起很早跑步,上一会课。没有比较,不知道好坏。


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


我家孩子9月份马上三年级了,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不好,人家考一百分,九十九分是常态,我家基本很难上90分,有时候我很焦虑,会吼他,看他写作业的态度就生气,就吼他,他对我说:“妈妈,你这样教育我是不对了,你逼我学我不想学,你得多点鼓励,比如我想喝饮料,你可以说,宝宝你把这个作业写了,妈妈就给你喝一口,你要给我一个目标,然后我去努力。”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去思考孩子要什么,只是一味的想,自己该给什么,一旦发现自己把最好的都给出去,却被孩子拒绝接受的时候,就责怪孩子,打骂孩子。

我也常听自己骂他“没良心,我对你这么好,我为你付出了什么什么,你却一点不懂感恩。”现在反思,自己小时候,何尝不是这样,总是在妈妈“觉得为你好”的日子中过来的,却忘记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还好我家孩子在我管的不对的时候,他会说哪里不好,然后告诉我他的想法,然后我们一起努力如何做到更好。遇到问题,退缩,逃避,这是最不可取的方式,你可以陪着孩子积极的去解决去面对,你要给孩子信心,告诉他哪怕你很差,爸爸妈妈也爱你,我们可以陪着你一起努力,一起想办法让你变得更优秀更好,六年级还小,家庭学校孩子共同努力,还是很有希望的。一定要给孩子信心跟希望。以下说说提提我的建议吧

一、多给予信心跟希望,少点打击跟丧气

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多点肯定,比如,嗯你可以的,果然没看错你,你看你这里这里都进步了不是?进步的点你可以说生活中的,学习上的都可以,要善于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肯定他,给他信心。做的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急躁,不要发脾气,自己要先能接受孩子的不好,切记在他面前揪他做的不好的地方,一直说他。

二、设定小目标,一点点鼓励执行

比如他平时两个小时都在打游戏,别总吼着:“快点写作业,还不写作业,就知道打游戏,你有什么前途?”这种带有鄙视,命令的话语要少说,六年级不是一二年级了,正开始青春叛逆了,讲话尽量有商量的语气,可以试试语气缓和点:“游戏打多久了,打的什么呀,这么好玩,我看看”然后过去套个近乎,看看人家怎么打,顺带夸夸他,嗯,打的不错呀!挺能干呀!继续打吧,这一局打完,可以去写点作业休息下,没问题吧。一定要得到他肯定的答复后离开。过一会过来问问,结束了没有,类似于这样的沟通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效点。写作业也不用一直盯着他,就要求写个十几二十分钟,就让他继续玩游戏,慢慢来,一点点鼓励,一点点执行。自己要有耐力,不吵架不打架,不要用过激的言语,做父母的真的不容易.

三、告诉孩子一点点坚持

有了前面两点,可以让孩子经常给自己点心里暗示,就再坚持一会会儿,坚持一会会儿就能玩游戏了,每次坚持一点点,久了就成了习惯,不论是学习还是步入社会做其他的,都要学会坚持,忍耐,不要前言放弃。

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他愿意一直做那个垫底的孩子,他都想向上,最主要是缺少一个能一直鼓励他,陪伴他,对他不离不弃的父母。作为父母首先要做到,要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孩子的不足之处,慢慢的陪他一起克服,一起成长。逃避跟放弃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学习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每一条出路都不能缺少学习钻研的态度。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多包涵,愿每个孩子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鱼肉王子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我上初三那天、我姐姐就生了宝宝(我姨甥),然后我跟我姐的宝宝待一起的时间很长!从幼儿园到现在读初中、可以说是陪伴的!所以我都参与到他学习中、甚至于他的学习基本都是我在跟进、辅导的!

读幼儿园的时候,试过他说不想去幼儿园、问原因、问了好几次(哄他)、他说有宝宝不跟他玩、我说为什么、他说不知道、然后我就给我姨甥准备一些小玩意(无危险)跟他说送个那个小盆友、说一起做好朋友一起玩!后来他就不会了,然后经常会说、他很喜欢生活老师、想天天去幼儿园!

小学阶段就没怎么表现厌学、反而好怕没去上学功课会落后、好几次生病了都坚持去、最后我跟他保证我在家教他不会落后才留在家休息、唉,可怜的宝宝!

读初一快期末的时候、我看他很焦虑,问他怎么了,他竟然说不想去上学,他说:初中跟小学不一样、好想回去小学那里读、然后老师讲课我有很多都不懂、然后有同学嫌我啰嗦、体育老师因为我跑步慢还批评我!我就跟我姨甥说、初中跟小学肯定不一样啦,以前你是小盆友、现在你可以叫别人小盆友咯,你长大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学习上也要靠自己解决了、不懂可以请教老师或者我或者同学都可以、其实靠你自己解决学习难题你会很有成就感的、你尝试一下。当然刚开始、他还是没调整过来、、但是慢慢去引导他、现在初二了,基本学习或者生活都没多大问题了!

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关心他、了解他、尝试帮他或者引导到脱离他当前的困境(厌学根源)、更重要的是跟孩子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当然他也要他的小秘密,哈哈😄我很爱我的姨甥,虽然现在我结婚了,但他还是经常找我交流、请教学习问题、在我心中,他很棒!


屋檐下的小雨9


不请自来,讲讲我身边的一个故事:


初二的男孩,学习很差,不想上学了,学校老师也认为这个孩子考不上高中,还是早点打算学点技术吧。

但是孩子的父母不想放弃,认为孩子不读大学太可惜了。于是开始寻找解决办法,还真给找到了。

一个同事的朋友的朋友,在一个小县城的技校上班,这个技校虽然叫学校,但是并没有孩子真正学习,里面的学生都是染着各种颜色的头发,抽烟喝酒纹身打架的问题少年,因为不想上学所以才被父母送那去的。

这个家长对比自己家孩子,然后决定把他送过去。


家长的亲自描述:她家孩子在到了学校之后就开始皱眉头,进到宿舍没呆10分钟,就跟他妈说,要回去上学。

那他看到了什么:一群光着膀子、叼着烟的孩子,围在一起坐地上打牌,地上蹲满了酒瓶和烟头还有垃圾,满屋子里环绕着刺鼻的臭味、烟味,床上就更没办法形容了。

家长忍着味儿,堆着笑问宿舍的孩子,他家小朋友的床位在哪?没人回答,大家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打牌。但是却用眼神告诉他们,他们不受欢迎。

那个孩子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决定回去上学。

你一定好奇为什么吧?

因为这个家长太了解他们家孩子了,虽然他不想上学,但是还没堕落。所以才联合朋友的朋友,花钱交学费,赶了半天路,给孩子送一个可以直接刺激到他的地方,为的就是让他回心转意。


最后家长的苦心没有白费,这个孩子回来后,真真正正的苦学了一年多,考上了高中。

所以,我们不是要让孩子去吃苦,我们是要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己的学习欲望!


我是小杨,80后宝妈,有十年的育儿实践经验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欢迎点击关注。


小杨养娃


是男孩子的话,其实也是可以让去打工试试。我有个朋友16岁的时候,跟几个混混朋友交好,死活不愿上学了。他妈无奈,还有其他孩子要管,自己还要上班,就随他去了。当然就不给钱了,他出去跟朋友合租房子住,打杂工,去鸡场给鸡拔毛,去工厂车螺丝什么的,又脏又危险,他自己长的又瘦小,身体条件没有干体力活的优势。这么着撑了两三年,实在受不了,觉得还是上学好,又回去读书,考上了一个很不错的大学,出来工作是白领,后来还做到总经理。但是这事发生在国外,不知道国内重返校园容不容易,估计起码会受到同学歧视。而且国外打工机会多,环境相对安全。不过,要是女孩子的话,我就不建议休学了,腿打断也不能不上学!女孩子要是辍学,一辈子就毁了。


婷婷袅袅的人


在这个问题上,我提供的答案是不可以。

讲一讲我的三个理由:

一、一旦休学,大概率就从此告别了校园。

我好朋友的弟弟,一直都是学霸,高三上学期突然怀疑有个男同学喜欢他,很受困扰,和老师沟通,老师不以为然。小弟弟接受不了,产生了厌学情绪,和家人提出自己在家复习。

在家里之后学霸坚持了大约半个月的自学之后,开始睡懒觉,后来又跑去姐姐在上海的家里呆着,再后来姐姐帮他找了一份工作体验生活。2019年的高考,他还是错过了,因为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心情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了。

学习是一件需要自律,也需要监督,需要氛围的持久工程。

二、让孩子重燃学习兴趣,不一定需要吃苦教育。

孩子不爱学习,真正心理的原因,是畏难情绪。孩子觉得学习难,也就没有了兴趣,也就放弃了。

所以重燃孩子的学习兴趣,先帮孩子建立信心。

语文不好,先鼓励孩子听写对字,词,句,让孩子从容易到困难。

数学不好,可以找一个好一些的老师,先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

英语也是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学习。

我的一个朋友,她初中的成绩非常不好,中考之后,妈妈把他送去一个私立的学习,留级两级,之后就成功成了学霸,高考之后考上了非常好的大学。

学校是最适合学习的土壤,是属于孩子的最后一片净土。社会是大熔炉,学生毕业以后再去历练也不迟。








艳艳写作微学堂


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千万别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孩子重返校园,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野性,从而更加的叛逆,更加的想辍学。因为孩子处于兴奋期,他们没有生活压力,突然一下自由了,短期时间内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工作的艰辛。

我表弟初一开始叛逆,上网,逃学无所不干,就是不想读书,后来我舅舅的想法和你一样,想让孩子踏入社会短暂的体会一下艰辛,让他自己返回到校园。于是我舅舅就和他约定,一个月的时间去体验社会,能够顺利踏入社会则同意他辍学,否则重新踏入校园继续学习,我表弟当时就同意了。

由于我舅舅是一个单位领导,孩子太小,其他地方都不敢收童工,只能去我舅舅单位工作,给他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作,并且特意的安排后勤的负责人给他加大工作强度。也许因为孩子赌了这口气,每次都非常出色的完成工作。后来我舅舅让他回农村老家干农活,于是他天天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一块,夏天去田地里拔草,也许是爷爷奶奶心疼,也许他就是在赌气,每次也能完成给予的任务。再后来让他去学校门口发传单,想让同学嘲笑他一下,让他感到丢人,重新去上学。没想到他竟然组织自己平常关系不错的同学一块发,很快又结束了任务。

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孩子更不想返回校园了。父母强制让他去上学,他很生气的说,家长说话不算数。于是只能让他踏入社会,由于孩子比较喜欢车,现在在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跟着别人当学徒。而学历只有小学,因为初中就没有读完。以后家人准备让他成考本科。

孩子一旦产生厌学的心理,一定要注意引导,千万不能选择让他们先踏入社会吃苦的念头,试想一下刚刚踏入社会,心情都是比较激动的,他们终于体会到了自由,即使再困难,他们也会觉得比在教室里面强多了。我们大人体会到社会的艰辛,是因为在很长时间的积累下,再加上生活的压力而形成的。而孩子刚踏入社会,他们没有生活压力,只要养活自己就行,现在的网络社会,他们很容易达到要求的,所以他们短时间内根本体会不到社会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这个方法也是完全行不通的,只能是纵容了孩子。

遇到这种孩子最正确的方法是,应该学会与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寻找孩子厌学的原因。假如是因为电子游戏而不想读书,家长完全可以暂时允许他们去玩,慢慢的引导他们告别游戏,并告诉他们大学里面也有“电子竞技”专业,孩子完全可以读取这个专业。从兴趣入手,用时间改变,切记不能烦躁,一定要有耐心。


星期久看点


我表妹家在乡下,孩子在我们学校上学,就住我家里。

孩子在初二下半年的时候就不想念了,后来知道是处了个社会上对象,俩人约好要出去打工,学技术去。

最后在我表妹的坚持下把他俩别“黄了”,“黄了”以后孩子说什么也不上学了,于是就辍学了!

辍学前孩子和我表妹约定好“只要不让他上学,在家干什么都可以!”,结果没到半年孩子又想念书了,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在送回原来的班级?

我说,你当学校是我们加开的啊?我提出两种方案:要么蹲一年办休学,要么就在乡下念。后来孩子考虑一下,在街里还要多念一年,就在乡下念了!

我讲这个事情,主要是告诉大家两个问题:

01他不想念了,你想让他尝一下苦,实际上你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最终结果是不念了,至于能不能吃到苦都不好说。

孩子就是孩子,有时就是一时的想法。就好比湖南卫视《变形记》里面城市主人公王境泽初到农村家庭时撂下的狠话,饿死也不会吃一点东西,后面又啪啪打脸来了句“真香”的搞笑情节一样。

大人不能跟着孩子瞎胡闹啊!

如果你同意他不念了,正中了他逃避读书现实的想法。学习的苦他都吃不了,你敢保证休学后,他真的就能像他和你保证的那样,本本分分干活,心甘情愿吃苦!这只是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

02想让孩子吃吃苦,好珍惜自己上学的机会,好想法!但这本身与休不休学没有关系啊!

想让孩子吃点苦头,就让孩子休学,理由不充分!

想吃一下苦,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啊!寒假、暑假,平时在家的时候,时间和机会大把大把的啊!

这个理由有点像跑不快是因为没有穿运动裤的感觉,其实想让孩子感受一下生活不易,并不是一件难事啊!

问题是家长有没有决心,能不能付之于行动!

总结:孩子的想法不能都依着,家长如果想要让他吃点苦,利用寒、暑假时间让他亲身经历一下是完全可以的,关键是家长要下决心,并付之于行动。孩子不想读书,要多和孩子沟通,找到孩子的不想读书的心结才是关键!

未必读书是最廉价的投资,解决问题!让孩子接着念吧!


鱼夫愚见,做有态度的教育人,记得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