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不快 運力只能恢復20%左右 快遞小哥:我快急死了

大象新聞記者 張崇曜

“好不容易搶到的口罩,這啥時候才能到啊?” 鄭州市民小李10天前在網上買了兩包醫用口罩,可快遞至今也沒有送來,眼看著家裡的口罩到了個位數,他開始著急了。像小李這樣,宅在家裡網購後,十來天快遞都收不到的,大有人在。

2月10日國內多家快遞企業宣佈復工,一週過去了,但快遞並沒有“快”起來。


漫漫復工路②|快遞不快 運力只能恢復20%左右 快遞小哥:我快急死了

快遞網點負責人:人手太少只能親自去送快遞 30個員工只有仨能上班

“這幾天,快遞越來越多了,天天發愁啥時候能送完。”趙先生是鄭州市健康路一家快遞網點的負責人,他看著滿屋的快遞發愁。

春節期間,絕大多數快遞員都回老家過年了。“春節那段還不明顯,這幾天很多市民開始網購,人手太缺了。”沒辦法,本來只需要在網點負責管理的他,也開始送快遞。“原先我們這30個快遞員,每天8000件基本能送完,現在算上我,能上班的就仨。”

在快遞業摸爬滾打了13年的趙先生,可以說是一個快遞老兵了,用他的話來說,現在的快遞業,彷彿回到了10年前剛起步的時候。送貨效率降低,員工大幅度減少,成了目前影響快遞業運力的主要原因。

“現在各小區都不讓進,連我們倉庫都進不去,送快遞沒辦法放到快遞櫃,只能站門口等,快遞員也少。”趙先生說,他們網點的快遞員多來自駐馬店和信陽,目前開始工作的兩名員工都是鄭州本地的,另外還有三名外地員工需要在鄭州的住處居家隔離14天。“我隔壁片區的負責人更慘,他們那一個快遞員都沒回來,一件都發不出去。”


漫漫復工路②|快遞不快 運力只能恢復20%左右 快遞小哥:我快急死了

快遞員:家裡收入主要靠送快遞,回不去上班快要急死了

高師傅在鄭州從事快遞行業已經4年了,大年二十九他坐火車回信陽過年,沒想到原本6天的假期卻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我都要急死了,家裡蓋房貸了20萬,村裡不讓出去,一直上不了班,錢都還不上。”高師傅講,他回家沒兩天,他們村就禁止出入了,想要回鄭州上班,僅僅公司提供的復工證明可不行。“他得拿著公司的證明,再到村裡、鎮上、縣裡開證明,這才能從市裡出去。”高師傅說,目前他已經拿到了村委和鎮政府的證明,準備明天去縣裡開復工證明。“等回到鄭州,還得先隔離,離上班還得一段時間。”


漫漫復工路②|快遞不快 運力只能恢復20%左右 快遞小哥:我快急死了

分揀中心負責人:快遞整體運力只恢復20-30% 縣城情況比城市好

“快遞員都是外地的,鄭州本地連1%都不到,都回不來啊。”張先生是鄭州一家快遞分揀中心的負責人,他介紹,他們公司的快遞員大多是外地人,一多半來自豫南地區,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公司整體返崗率不足20%。

“鄭州地區大概就回來了10%的快遞員,越是大城市越難返崗,反倒縣城的網點因為本地員工多,受影響小。分揀中心本地員工比例比快遞網點高一些,也僅僅來了一半左右,勉強維持分揀工作,整體運力只恢復了20-30%。”他介紹,目前防疫物資公司已經完成儲備,人回來不少,但活幹不成,“目前,雖然有一部分快遞員回來了,但是都在隔離期。一時半會兒無法返崗。”隨著各企業逐漸開始復工,快遞量也在不斷增加,張先生也是非常發愁。

老員工返崗難,能不能招聘一些新員工補充進來呢?張先生告訴記者,快遞這個行業大多數快遞員都是從外地來的,不管是在本地招工還是招其他地市的員工,都比較困難,同時,新員工的上崗培訓和信息鑑別,都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並不比召集老員工容易多少。他預計,“按照目前情況來看,鄭州快遞業要基本恢復,至少要等到月底第一批接觸居家隔離的快遞員返崗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