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我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運送遺體時,日軍下令:全部停戰

抗戰時期,無數革命戰士為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了將小日本趕出中國,無數英雄在戰爭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用鮮血染紅了一面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他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永遠敬佩,永記於心。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張自忠就是其中的一位英雄。

抗戰時我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運送遺體時,日軍下令:全部停戰

張自忠出生於1891年的晚清時期,十四歲那年父親病逝後,便與母親相依為命。17歲時考入了當地一高等小學堂,老師傳授的忠孝仁義的舊道德從小便在他的內心深深紮下了根。學習之餘,張自忠經常去借一些小說來閱讀消遣,尤其喜歡《三國演義》、《說唐》和《說岳飛精忠傳》,書中這些英雄的壯舉和浩然之氣對他影響頗深,他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像他們一樣報效國家的人,而最後他也確實成為了這樣的英雄。

抗戰時我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運送遺體時,日軍下令:全部停戰

在1938年的臨沂戰役中,張自忠率部與敵鏖戰七晝夜,粉碎日軍向臺兒莊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將日軍號稱“鐵軍”的板垣師團擊潰,保證了臺兒莊大戰的勝利。

1939年5月,中日兩軍在鄂北地區展開了一次大交鋒——隨棗會戰。5月10日,張自忠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殲滅日軍輜重部隊,迫使日軍放棄渡河攻擊襄陽(原襄樊)。

1939年12月,張自忠率領右翼兵團參加冬季攻勢。12月12日,張自忠親率三十八師正面進攻日軍,殲滅日軍第十三師團第一零三旅團。

抗戰時我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運送遺體時,日軍下令:全部停戰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了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此時張自忠率部攻打日軍,他作為部隊的將領,本來可以坐鎮後方全面指揮的,但為了鼓舞士氣,張自忠第一個衝向戰場與戰士們並肩作戰,奈何敵眾我寡,我方軍隊連日苦戰早已傷亡過半,很快就被日軍團團包圍了,張自忠認為就算戰鬥到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也要傾盡最後一口氣,血戰到底。最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英勇戰死。

抗戰時我國犧牲的最高將領,運送遺體時,日軍下令:全部停戰

當時日軍得知張自忠犧牲後,被他的壯舉所打動,日本為了保護這位烈士的遺體完整,下令停止空襲,將遺體運回的過程中所經之地一律停戰,後來人們發現張自忠將軍的遺體遍佈著無數槍傷和刀傷,都感到十分的震驚和悲憤。

今天我們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命運不計生死才換來了的和平與安寧,我們要牢記歷史、居安思危、堅定信念,要擔起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而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