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飞蝗在南亚安营扎寨,离中国一步之遥,会迁入中国吗?

敏儿听见


这次蝗虫灾害始发于也门,接着在东非和南亚蔓延爆发。目前看来,南亚的情况更为严重。



这次为害的蝗虫是沙漠蝗,是蝗虫家族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沙漠蝗的特点具有飞行距离长、飞行高度高、食量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具体来看,沙漠蝗日飞行距离为100到200公里,飞行高度达2000米。凡是绿色植物,几乎没有沙漠蝗不吃的,甚至连树皮也不放过。一平方公里沙漠蝗虫每天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的口粮。沙漠虫寿命长达三个月,并且繁殖能力超强,下一代蝗虫数量可以达到上代蝗虫的20倍。而一旦防控不好,到六月份,南亚、东非的蝗虫总量将是现在的500倍。

正是沙漠蝗虫的这些特点,防治起来相当困难。所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虫总量已超过4000亿只。巴基斯坦的蝗虫已遍布全境,不仅庄稼被毁,很多地方就连饲养牲畜的牧草也被蝗虫吃个精光。印度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西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已成为重灾区,并且还继续向其它地区蔓延。


印巴和我们都是邻国,那么,已经离我们很近的蝗虫是否会迁入我国呢?因为沙漠蝗有怕冷怕湿的特点,所以,有喜玛拉雅山的天然阻隔,即使沙漠蝗能飞到足够的高度,也无法越过异常寒冷的喜玛拉雅山山顶。这样看来,沙漠飞蝗从印巴直接进入我国几无可能。

不过,当蝗虫把一个地方的作物植被吃光以后,就会不断迁徙。向北过不去,沙漠蝗有可能一路向东,飞到孟加拉国和缅甸。缅甸离我们更近,那么,一旦蝗虫进入缅甸,会不会侵入我国呢?目前来看还不用太担心。即使印度蝗虫进入缅甸,也只有缅甸西南部适合蝗虫生存。缅甸北部和我国南部现在气温还较低,并不适合蝗虫生存。

虽然近期蝗虫没有侵入我国的可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印度蝗虫控制不好,就会在五月份和六、七月纷繁衍出新的一代,而且规模还会更大。到那时,西南季风盛行且强劲,加上沙漠蝗有随气旋飞行迁徙的特点,蝗虫侵入我国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因此,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密切注视印度蝗虫发展动向的同时,也做好了相应准备,比如备足防治器械和高效低毒农药等。由于我们国家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防控蝗虫的体系,和成熟先进的防控蝗虫经验和技术,相信即使有蝗虫侵入我们边境,我们也有足够能力应对,不会让蝗虫造成什么损失。


高山流水116820061


4000亿只蝗虫经过漫长的飞行,终于从非洲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听说蝗虫很可能从云南入境,各地网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了食用油和孜然等调料,但是印度传来的消息要让各位失望了,蝗灾基本上已经被印度消灭了。



蝗灾从非洲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出发,总数约有4000亿只,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巴基斯坦整个国家几乎全部被蝗虫覆盖,而印度受灾的主要是西北的两个邦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经过连日奋战,两个邦的蝗灾已经得到了控制。

根据《印度时报》报道,进入印度境内的蝗虫已经被消灭,不会再继续大规模破坏农作物,负责拉贾斯坦邦应对蝗灾的古加尔博士表示,除了个别地区的零星蝗灾,蝗虫已经不再危害拉贾斯坦邦。



蝗灾造成拉贾斯坦邦36万公顷农作物被毁,古吉拉特邦也有超过1.8万公顷农田受灾,主要农作物的小麦、孜然、蓖麻、芥菜损失惨重,印度政府拨款12亿卢比(折合人民币约为1.17亿元)用于救灾,损失最严重的拉贾斯坦邦可以获得9亿卢比,古吉拉特邦获得3亿卢比,这些钱主要用来补助受灾农民。


蝗虫已经开始产卵,4~6月份蝗虫数量还将增加500倍,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规模更大的蝗灾,印度政府将使用直升机和无人机参与消灭蝗虫,蝗虫很难进入我国。

蝗虫想要进入我国,必须穿越整个印度、孟加拉和缅甸,如果蝗虫连印度西北部的两个邦都无法穿过,更加不可能穿过整个印度,缅甸等国的大片原始森林同样是蝗虫难以逾越的。

蝗虫不太可能直接进入我国,但是会间接影响我国,铺天盖地的蝗虫导致东非和中东等多个地区的无数良田颗粒无收,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乌干达和巴基斯坦等国受灾尤其严重,蝗虫数量增加500倍,会有更多的国家受灾,未来国际粮价也会水涨船高,所有的粮食进口国都会受到影响。


视野新观


山太高,过不了喜马拉雅山

一、从地理环境上来看,在我国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边境线附近横亘着一座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它处在青藏高原南巅边缘,全长2400余公里,平均海拔在7000以上。由于海拔高且终年气候寒冷(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因此喜马拉雅山既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此次蝗灾的天然屏障,很多鸟类都无法逾越,蝗虫想要越过的可能性非常小。

气候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活着飞过来的应该不多

二、是中南半岛纬度较低且三面环水,气候湿热,植被繁茂,地形多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而这种湿热的气候环境和高低起伏、海拔较高的地形环境是非常不利于沙漠飞蝗生存的,故而蝗虫穿越中南半岛进入我国的概率很低。


栋栋说史


目前最新的情况是:印度的蝗灾已经基本结束,巴基斯坦的蝗灾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这些非洲沙蝗几个月内来不了中国了。

在印度,蝗虫之前已经破坏了30多万公顷的土地,但在各个邦的有效治理下,目前除了西部拉贾斯坦邦部分地区还有少数蝗虫聚集外,印度其他地区的蝗灾已经结束。

在巴基斯坦,蝗虫之前每天“破坏约为3.5万人的口粮”,迫使巴基斯坦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巴国军队也紧急投入到消灭蝗灾的行动中,在多日的努力下,再加上蝗虫已经进入繁殖期,蝗灾已经得到了控制。

总体来说,目前南亚地区的蝗虫灾害已经有所缓解,蝗灾目前集中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

就现有的形势来说,现有的沙蝗群想来中国,已经不可能了,向东,连偌大的印度都没过得去,向北,目前它们只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即使侥幸一路北上,喜马拉雅山脉的高海拔、高寒冷天气,以及目前北半球的冬天,蝗虫基本上也就止步于巴基斯坦北部,再往北,过不去了。

所以,我们尽可放心,这波蝗灾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了。

其实更应该担心的是几个月之后,比如四五六月份,这波蝗虫下的卵陆续都成熟起飞了,数量难以计数,但不会低于现有的规模,这波蝗灾如何提前防控,这个得提前预防。

沙蝗,每平方米产卵可以达到20万~40万粒。它们的寿命可达三个月,每天可以飞10个小时,150公里以上,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聚集上亿只蝗虫,它们一天能吃掉3万多人一天的口粮。

目前,沙蝗在印度西部、巴基斯坦等沙漠地区进行了大规模产卵,为了预防年中的蝗灾,印度已经进行相应的准备,计划使用直升机和无人机灭蝗。届时,蝗灾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将升高。

消灭沙蝗,目前最有效的还是飞机灭蝗,动用尽可能多的飞机喷洒药物,但是考虑到东非和南亚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组织能力,药物的价格也不菲,要消灭数千亿规模的蝗虫,很难很难,同时还要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

我国也是蝗灾多发国,大多数时候也动用飞机灭蝗,只是我们的蝗灾规模都不大,比较容易控制。

今年的东非蝗灾实在是规模太大,几十年一遇,农民们除了眼睁睁地看着蝗虫啃食完庄稼飞走,几乎无计可施。

其实,如果这段时间能找到蝗虫的产卵地,通过搅动土地等方式破坏虫卵,来抑制几个月后的蝗灾,也是个办法,只是这产卵地实在难找,而且规模太大,区域广袤。

而最终的根治,其实主要还是环境,尽可能多地扩大绿化,我国这些年蝗灾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降低,主要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种树、绿化,持之以恒,蝗灾爆发的地方一般都是干旱半干旱、植被稀少的地区,植被多了,蝗灾也就少了,没有了。

不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似乎也只有我们国家才做得到……


云中史记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从东非起源的蝗灾,大部队目前正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休整,产卵,离中国只有一步之遥,会不会迁入我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老金认为:不大可能迁入我国,即使进入我国,我们也不怕。


首先,有高山高原隔离,蝗虫飞不过来。

打开地图就能看到: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印度,跟我国接壤的地方不是高山: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就是高原:帕米尔高原。


这些地方海拔高度普遍超过4000米,像一堵高强,拦住了蝗虫的去路!

这次爆发的蝗灾品种是沙漠蝗虫,对干燥和高温比较适应,而高山高原地带,是寒冷地带,而且又缺氧!蝗虫又没带羽绒服,又没有防止高原反应的药物,它怎么可能飞过来呢?


有人又说了,在我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是海拔比较低的地方,蝗虫可以从那里进入我国!

不过请看清楚了,那里海拔虽然低,但植被茂盛,空气湿润,虽然对蝗虫而言,食物是大大的有,但潮湿的地面是不适合沙漠蝗虫繁殖的,它们爱在干燥的沙土里产卵,我国印度缅甸交界处基本是原始森林,可没有干燥的沙土。

所以沙漠蝗虫不可能从那里进入我国。


其次,万一有部分蝗虫飞越高山高原来到我国产卵,又变成大部队怎么办?

好办,我国有丰富的治蝗经验!


1.飞机喷洒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农药,我们家庭里常用来灭蚊子和蟑螂的喷雾剂,里面就含有少量的菊酯,灭蚊虫效果很好;

用飞机大面积喷洒菊酯类农药,能快速杀死大量的蝗虫;


2.我国还有一个治蝗虫的绝招:那就是派鸭子大军去吃!

2000年新疆就发生过蝗灾,从浙江空运了3万只绍兴鸭,分成若干个小分队,送到蝗虫密集的地方,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一只鸭子一天可以吃100-130只蝗虫,3万只鸭子一天就吃掉近400万只蝗虫,可以说是有多少吃多少!蝗虫太多,可以增加鸭子数量嘛。

希望巴铁和印度兄弟们能用上这一招,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天然无污染的蝗虫饲料喂肥的鸭子,还能卖个好价钱!


3.我国还有大量的吃货架着油锅,摆上啤酒等着蝗虫入境呢。

蝗虫炸起来香酥美味(一定要炸熟透,有些蝗虫体内有寄生虫),这么多免费食材哪里找?赶紧来我国吧!

你对巴铁印度的蝗灾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老金看世界


非洲蝗灾爆发之后就在一直向东蔓延,大量蝗虫群飞越红海,横跨中东,最后到印巴地区安营扎寨。现在很多人在关心疫情的同时,也在担心离我们仅有“一步之遥”的蝗灾是否会蔓延到我们国家。

从目前蝗虫群的活动迹象来看,暂时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蝗虫群侵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后,似乎有了“落户”的打算,因为当地种植着大量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都沦为了蝗虫群的美食。



由于印巴两国政府高度重视灾情,所以也采取各种措施抑制灾情的扩散,包括调用飞机喷洒农药和杀虫剂,粘网捕杀,燃烧火焰将其驱离,这些手段都能够减缓蝗虫数量的增长速度,所以即便是蝗虫群继续东进,也不会向印巴地区那样难抵御。


而且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西南部的群山峻岭就是一道完美的“天然屏障”。蝗虫适宜在温暖的环境里生存,而西南地区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蝗虫群“敬而远之”。想想几百亿只蝗虫一起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情形,完全不现实。

如果真的出现最坏的情况,蝗虫群入侵了我们国家,那么我们也能够及时在边境地区展开除虫作业,因为边境地区没人,可以使用强力杀虫剂甚至化学药剂,从而阻挡蝗虫群的进入。就算真的还有少量蝗虫闯了进来,估计也会成为鸡鸭鸟的美食,甚至对于一些吃货而言,蝗虫也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美食。他们才不关心蝗虫群会不会入侵,他们关心的是炸着吃还是烤着吃。


世界是个什么玩意儿


最近以来非洲之角地带爆发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主要原因是当地的气候条件太干燥,导致蝗虫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且这些蝗虫顺着气流迁徙到了中东地区,后来又迁徙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现在已经在这个地区产生严重的灾害,现在距我国的距离也只有1000多公里,这次的蝗虫虫群大约有4000多亿只,而且这些都是非洲沙漠蝗虫,非常善于长途迁徙,能够形成一条宽约60公里,长约40公里的蝗虫群,每天能够迁徙90~150公里,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很多人会担心这些蝗虫会飞到我国,目前来看这种担心虽然有一点道理,不过可能性并没那么大,因为这些蝗虫之所以能够飞这么远,主要原因并不是靠着蝗虫本身的体力,而是靠着气流的影响,也就是借着风和气流的力量,才能够飞跃红海,从非洲之角地带飞到了中亚,所以这些蝗虫在飞到巴基斯坦边境的时候就碰到了喜马拉雅山,所以这些蝗虫顺着喜马拉雅山飞入我国的可能性是几乎没有的。就算是气流在这里也被挡住了,而且这些蝗虫也不可能飞到4千米那么高。

很多人会担心这些蝗虫会从东南亚地区飞到我国,也就是从缅甸柬埔寨等地飞到云南,这种可能性也不是特别大,因为在历史上,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沙漠蝗虫泛滥的季节,以前在山东河南一带也出现过蝗虫灾害,不过当时农民的玉米被吃掉之后,纷纷去捕捉蝗虫,他们认为捉蝗虫比种玉米还要挣钱,后来竟开始进行蝗虫养殖,有的还会发家致富。所以说如此规模的蝗虫从云南地区飞到我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然我国也是一个农药生产大国,在农药出口方面有很强的实力。

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充分重视了这些蝗虫灾害,这些蝗虫大概率就是顺着印度地区南下,根据印度农业部的表示,如果不控制一下这些蝗虫,蝗虫到4月份还会扩大500倍,到时候印度的粮食将会减产50%,这对有着13亿人口的印度来说是一种灾难。


江淮圣手



近日来,沙漠蝗虫肆无忌惮的在非洲祸害着农民种植的庒稼、啃噬着沙漠里的点滴树草,并随着暖湿气流从西至东,飞到了亚洲,4000亿只蝗虫来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大有飞到华夏之趋!农业大国的人们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还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小小的沙漠蝗虫上来,已引起科技部门的高度关注!



这个蝗虫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FAO警告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境内沙漠蝗的规模和破坏力,使非洲之角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2020年春季,亚洲国家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越冬蝗卵孵化,可形成群居型蝗群,导致严重为害,并可扩散到达缅甸西南部。

有鉴于此,面对沙漠蝗虫在亚洲印巴缅的肆虐,人们关心的是:蝗虫会到我国吗?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作了回答!造成此次蝗灾的主要灾源的是沙漠蝗。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边境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但由于受环境、气候、食物的局限,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不大。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另外,即便迁入我国边境省份,也很难再继续侵入到我国内陆地区形成危害。


那既然能迁飞到我国,为什么不能继续侵入我国内地呢?那是因为我国西部边境据守着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连同缅甸西北的若开—那加山脉,构成了一条天然屏障,到那时,蝗虫没有再二次飞迁的能力了。我国在蝗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生物防治和生态治理等方面积累了充分的经验。这些都是根据历史上蝗灾监测和防止侵害的经验以及我国预防机制得出的判断,可以不必过份的担心。

沙漠蝗虫的危害是巨大的,所到之处面目全非,农作物基本绝收,我国有1000多种蝗本,虽然有很健全的预防和灭蝗的机制和经验,但防止蝗虫危害,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华正先生


蝗虫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了,而且他们也在大力捕杀蝗虫。尽管说它们距离中国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想要来到中国还是有重重阻碍的。

我们都知道中印和中巴之间,隔着一个喜马拉雅山。可以说过了喜马拉雅山,它们就算进入中国了。

但是,这个捷径它们肯定是走不了的。

第一,喜马拉雅山是它们永远逾越不了的鸿沟,毕竟这是全世界最高的山峰。

第二,天气极其的冷,它们即便走这条路,也会被冻成冰棍的。走这里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它们不可能从这里进入中国的。

当然了若是不从这里走,它们还可以选择通过泰国,缅甸等国家,到云南然后在抵达我国境内。

但是,这一段距离还有1000多公里呢。

所以想来中国,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最为主要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他们会对飞蝗进行大规模的捕杀的,因为若是不捕杀它们,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农作物的被毁。

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肯定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除此之前,若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即便没有杀光,它们到达缅甸,到达泰国也会遭受到它们的阻击的。

可以说这几个国家会把大部分蝗虫给杀掉的。

因此说来,它们即便是到达中国,也不会是大量的了。我们只需要在云南设防,把它们给干掉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是说它们在有可能进入中国的情况下,但是,目前来的情况来看,它们进入中国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因为印度拉贾斯坦邦蝗灾防控组织负责人古加尔博士宣称,沙漠蝗虫在印度的打击下,蝗灾已经完全控制,蝗虫只在极个别地区蹦跶肆虐。

你看他们是不是捕杀蝗虫的效率特别的高呀,印度也有能力捕杀蝗虫,毕竟它们人多,它们也有飞机,只不过就是需要时间而已。

所以,尽管飞蝗距离中国只有一步之遥,它们想要到达中国还是很难的。


汉史趣闻


4000亿蝗虫为祸南亚,让印巴宿敌变朋友,会进一步入侵中国吗?

最近一段时间,东非爆发蝗灾已经影响西非、西亚和南亚等多个地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说法,这次东非蝗灾,是7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影响范围上达到了7000多公里,仅仅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数量就超过了4000亿只,这对于全球来说,都是非常大的粮食危机。

这次爆发的蝗虫灾害,主要是沙漠蝗虫。这种蝗虫主要特点是迁移率高、进食量大。当种群密度较大是,喜欢个别活动,种群变大是,形成集团冲锋。一只蝗虫从卵到若虫再到成虫,总共能活3到6个月。

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问题,一度断绝了所有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可是,当蝗虫袭击这里时,印巴两国为了共克时艰,竟然握手言和。据路透社报道,巴基斯坦准备从印度进口杀虫剂,应对正在发生的蝗灾,同时防范今年夏天即将发生的新蝗灾。

同时,印度为了应对蝗灾,也只奥软化政策,主动向巴基斯坦示好,撤出了边界重兵,抽调更大力量用于蝗虫防治。

相对而言,印度更靠近蝗虫源头伊朗乃至东非,所以受灾情况更重。而印度,为了避免巴基斯坦蝗虫继续入侵印度西部边境,居然主动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希望减少从巴基斯坦飞入的蝗虫数量。

没想到,这一对谁也劝不了打了几十年的冤家,居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蝗虫,团结了起来。不仅如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连续会晤很多次,共同筹备如何灭杀致命的沙漠蝗虫。

有朋友想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这样厉害,会不会入侵我国?

专家表示,可控可防,目前来看,沙漠蝗虫入侵我国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

1,大量沙漠蝗虫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产卵,产卵之后的蝗虫,飞行能力降低。

蝗虫的发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虫卵、若虫和成虫。只有在成虫阶段才会大量飞行。蝗虫一旦集群起飞,一天之内能飞出150公里,这既是蝗虫为何能从东非跨越5000公里到达南亚的真正原因。目前的观测发现,大量沙漠蝗虫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产卵,一旦产卵,飞行能力就降低了,想要到中国来,可能性不大。

2,中国和印巴两国隔着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蝗虫想要翻过这两座大山,几乎不可能。

中国和印巴两国中间,隔着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山之南是炎热的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山之北则是西藏的青藏高原和新疆的温带沙漠。不管是喀喇昆仑山还是喜马拉雅山,都是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这里没杀好吃的,估计蝗虫也不愿意来。

3,中国西部气候和印巴有很大不同,蝗虫可能不愿意来。

直接与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中国土地是西藏和新疆。西藏虽然纬度低,却是常年积雪的高寒气候,新疆虽然气候炎热干旱也是蝗虫喜爱的地方,但目前为止气温还没有回暖。单从气候上看,印巴两国的蝗虫群,恐怕也不想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相关专家和农业部门预测,沙漠蝗虫虽然不会飞跃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却有可能沿着喜马拉雅山南侧继续东进,取道缅甸进入云南等地。

虽然现在情况乐观,但如果不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当蝗灾真的来临时,恐怕受到的损失会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