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科研水平和985大学比,怎么样?

龙抬头河南


华为的科研水平和985科研水平真的不好比较,大家追求的根本就不一样,如果单从数字的霸气程度来说,肯定是华为超过中国任何一所985高校,但真的不能这样比!

首先,华为在2018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千亿,而国内最好的985大学清华大学科研经费只有50亿元,浙江大学44亿元,北京大学28亿元,南京大学10亿元,这些根本就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在一定程度上,科研经费的投入是因为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华为的高投入完全是因为所从事的都是高精尖应用技术,都是很快要进行产业化的产品和项目,而大学更多的还是在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很多教授的项目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结果,这种项目在华为看来肯定是不会被审批的。

其次,在人才规模上,据了解华为在全球拥有至少700名数学家,800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6000多名专业技术专家和60000多名工程师,还有着遍布全球的高端技术实验室,试问中国哪所大学有这么的人才引进力度?如果单从人才储备的角度,华为可以碾压全球任何一所高校,包括哈佛,剑桥,麻省理工。

最后,从学术研究来看,华为虽然拥有高投入和海量的人才储备,但是基础多学科的学术研究还是比不过双一流大学的,那可都是实验室一点一滴的数据里钻研出来的,是几代人的成果汇聚而成的,并非就是投入和人才在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目标。

所以,我认为华为和985大学的比较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他们各自有所特长,华为在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方面绝对碾压985高校,但在基础理论和数据研究方面还是985高校更厚重一点。华为的发展,与985大学的人才输出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式因为985高校的基础教育与基础科研,才成就了华为全球独霸一方的科研实力。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关于大学与教育的问题,科研关注我哦


美蛙英语


凡媒体报道过的华为的相关的数据、成绩、相关活动等等我就不列举了,简单的聊聊华为的结构:知识结构、市场结构、未来结构。华为的平台相对稳定其知识结构也随之铺开,在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框架下,着重研究与设计,研究什么?是拿来主义还是突破主义?拿来主义是学以致用,找出各种知识的结合点。突破主义突破什么?在原有的知识面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我所用,这是一个企业创新的根本,有了这座根本的航船华为才能乘风破浪,只挂云帆济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也是一座空间、物质、运动的其不规则惯性的运动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美国想扼杀华为5g的壮大,而华为巧妙的运用这种运动状态,而占领了绝对的市场,改变了市场状态,这就是市场的理想不由你想,谁主动占领了市场一方,谁就分享了一杯美酒。未来结构;幼儿学会吃饭是为了长得更高,一个企业学会做事是为了稳步发展,那么什么是稳步发展?未来结构,华为的知识布局说明了这一点,华为的主打方向是电子、数码、智能等等,这些离不开交流电、直流电、静电,低耗低能是绿色产品,因此华为可以向电的源头迈上一步,不夸大的说:搞懂了磁铁就搞懂了宇宙!

科学、技术、市场三位一体是企业的根本。


聊天选手九段


人才:华为至少有700个数学家,800个物理学家,6万多工程师。

研发中心:华为全球有21个研发机构,36个联合创新中心,分布在全球十多个国家。

研发经费:华为2018年的研发经费为1015亿元,位列全球第五。

专利:2018年华为申请并授权的专利3369项,位居国内企业之首。

    科研经费

    首先说一下科研经费,技术的进步、创新发展,离不开科研经费。

    根据统计,2018年,华为投入的科研经费达到了1015亿元,位居全球第五位。

    由于没有最新的数据,只有2016年,985高校投入的研发经费作为对比,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是清华大学,50.79亿元,其次是浙江大学的41.23亿元,可以看到华为在2018年的科研经费是清华大学的20倍。

    华为能够在市场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可以说是用钱堆起来的,是科技实力打造的。华为的科研人员几乎占据了总员工的一半,2018年华为总员工18万多人,其中科研人员为8万多人。



    科技人才

    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华为研发人员的配置“至少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6000多位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还有6万多工程师”,相信没有哪所工科类高校有这样的研发力量。


    一句话概括,华为强大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时建立在高额研发投入与高素质研发人才的基础上。


    研发中心

    截至2018年,华为在全球有36个联合创新中心以及14个研究机构,每个研究所设有2~4个研发中心,华为将每年营收入的10%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华为的苏州研究所主要从事wlan产品研、企业网研发;华为杭州研究所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通信设备业务;华为上海无线研究所主要从事无线控制器、终端、海思芯片研发;华为南京研究所主要从事交换机、路由器、企业硬件研发等等,还有专注于安全存储的武汉研究所,网络产品研发的北京数通研究所等。

    除了国内的华为研究所外,还在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国有海外研究所。


    专利

    这里仅仅说一下华为在5G方面的专利,在5G标准必要专利中,华为申请数目为1970,位居全球第一。这些标准必要专利是发展5G网络不可绕过、不可替代的专利。


    总之,华为在科技人次储备、科研经费支持、研究机构、专利申请等方面,可以说不输任何985学校。不过,985学校重在教书育人,华为的很大一部分专家人才都来自与985高校。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Geek视界


华为的科研水平是超越任何一所985,211的。包括大家熟悉的清华北大。在重要的职位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了院士水平,甚至华为里面的科研人员已经有一些发达国家的院士。再者,在高层来说,大多都为一些全国top10以内的985本硕博,和全球top10以内的博士研究人员。这一点来看已经达到了碾压国内学校的趋势。最后,华为提供给科研人员的发展机会。华为的重要员工都会被送到专业最顶尖的国家实习。这些员工的阅历和知识水平也是非常顶尖。而我全文所说的重要人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985的研究人员数量。可以说华为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公司,而且是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大鳄。在我心中是与三星苹果属于一个档次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苹果的科研能力,然后x0.90,这便是华为的科研能力了。


火热的萝卜丁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比较。我们先来看看人才,华为任正非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今年因为美国的打压,任正非接受了不少次的媒体专访,他在专访中特别提到,华为有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还有60000多位工程师。这些科学家,不仅仅是国内的,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俄罗斯和欧洲等等国家和地区。这些科学家数量,和国内985高校的理科力量比,实力未必会输,就是和排名靠前的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比,实力也不弱。

那从科研经费来看,华为则是远远的把国内985高校拉开一段距离。2018年,华为的研发经费高达113亿美元,在全球所有企业里,排名第五。再来对比我们985高校,2018年,国内985高校科研经费最高的清华大学的科研总经费是154亿人民币。应该说,从研发经费来说,华为远远高于985高校。

从专利来说,华为2018年获得专利授权3369件,在国内企业里排名第一。

无论是从科研实力,科研经费,还是专利授权,华为的实力应该说不比国内的985高校弱,某些方面,甚至还超出不少。

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高薪职位,猎头服务就上无忧精英网(www.51jingying.com)


无忧精英网



个人认为,华为的科研水平与985高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可比性,两者关注点不同:


华为是一家科技公司,更加偏重的是实际应用,通过科研来指导产品的生产;

985是国内顶尖高校的代表,更加偏重的是理论研究,直观体现在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

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同,势必导致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华为与985高校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

一、科技研发人员的数量对比


华为有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6000多名专业技术专家和60000多名工程师。

985的高校以清华大学为例,学校共有教师3485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科院院士51名,中工院院士39名等。


通过这项对比可以看出来,华为的专业技术专家和工程师更多,更加偏向于工程应用,并且基本上围绕着通讯这一个核心领域研发。

清华大学虽然教师人数不如华为,科研领域繁杂并没有华为专一,但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却齐聚于此。两方各有优势。


二、研发方向的对比


华为研发的内容更多的是应用于工程,为了华为的设备所服务。

985高效的科研偏向于理论研究,做的是最底层的基础研究工作。


三、研发经费的对比


华为2018年的研发经费为1015亿元,位列全球第五。而且华为每年将会把营收的10%用于研发,十年间研发累计投资4850亿元


985高校则没有华为研发人员这么幸福,每年的研发经费相当有限,依然拿清华来说,2018年的研发经费仅为50亿元。


当然,这里要说一下,工程研发与理论研发所需的费用也不能相提并论。


华为是一家科技公司,更加偏重的是实际应用,通过科研来指导产品的生产;

985是国内顶尖高校的代表,更加偏重的是理论研究,直观体现在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


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同,势必导致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果对你有帮助,帮我点个赞哦~2020心想事成


嘉鸿运营哥


华为2018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达千亿元RMB。国内任意一个大学,包括清华北大,可能也只是一个零头吧。


华为还说他们研发部门聚集有5千名科学家,科学家是怎么定义的?是不是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就算科学家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清华,北大,浙大,中山大学都不止这个数。


另外科研实力,也要看有没有带头人,比如院士。你们知道华为有几个院士吗?


再谈科研经费的事情。一般大学里面,教职工工资一般不计算在科研经费里面,而华为里那些科学家的工资必定是要算在里面了。更何况华为的高工资体系,那是全国闻名的了。


科研水平与科研成果是两回事。有水平不一定有成果。在大学里面,科研人才与经费浪费利用率太低,浪费太严重,因此成果非常有限。华为则管理体系完全不同,研发效率,资金利用率,人才积极性都大大提升,因此科研成果很丰富,专利项目很多。


所以,华为科研水平不一定比国内一流985高校强,但是科研成果要多。


老椰的自媒体


大学里面学科范围要广的多,但是纯粹就通信领域而言华为比大学里面强了不是一点半点。这个可以参考原华为北研院院长刘平的回忆录《华为往事》,写作时间大概是11年,原话是那个时候想在大学里面找到华为没有的技术已经找不到了。


leaderquest


感谢您的阅读!

有人说:985做科研为了是项目和学术,为了写论文;华为的科研为了市场为了产品!当然,也有专家表示:华为一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达到200亿美元,约13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科学院的体量。

事实,985真的不及华为吗?我觉得不竟然。985院校它们主要的贡献是教书育人,是研究学问,确实华为的体量很大,我们可以看几个数据。

数据一:华为的研发投入

在2018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了1015亿元,而十年的时间,华为投入了4850亿元。这个数字确实比一些985院校更多,毕竟华为研发是有根基的,它可以拿每年10%的利润投入研发。
可是,985院校不是企业,它哪来的这么多的费用用于研发呢?

数据二:2018年华为的研究人员达到了8万人左右,占员工总数的45%,这个数据不可谓不多,这是一般院校不具备的。可是你要知道多少985院校的人才,选择了华为?可以说,这些研发人才,大部分是这些985学校培养出来的!

数据三:华为的专利数,在2018年底,达到了87805件,确实这方面一些院校也比不了。同样,华为是为了市场和未来发展,这和985的纯学术专利有不同!

所以,数据恰恰说明了,很多内容比较不了。华为确实强大,可是没有985人才的输出,华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985高校是华为人才的摇篮,它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华为毕竟是企业,你即使再怎么放大华为的贡献,都不能够弥补它是企业的事实,但是985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学术阵地,两者不可“横向比较”!


LeoGo科技


这个没有任何可比性,你见过哪个中国985大学能把某个行业项目屹立世界之端的?这由企业和学校的分工不同决定的,想尖端,项目的过程管理是很重要的,985大学是事业单位,闭着眼睛都想得到那种磨蹭的低效率,低产出率,但是因为大学研究的都是基础科学,国家投资,而国家不可能把这些投资都投向企业,毕竟各是各。华为这类企业的研发是讲究效率的,据说华为这么优秀也是因为优秀的制度保证,所以拿一慢腾腾的大学和华为比研发效率,笑人的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