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见山

疫情中,世界仿佛静止,经济仿佛暂停。

疫情后的经济会怎么走?要看支柱行业怎么走。

如你所知,房地产是支柱行业之一,关联到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等诸多方面。

先回顾一下房地产的属性:

其一是居住属性,就是去掉土地的建房成本,即便是材料和人工大涨,仍然很便宜。

其二是商品属性,居住属性加上土地成本,因不同区域土地成本差异很大,所以房价差别也很大。农村别墅未必能买一线城市的厕所。

其三是金融属性,把钢筋混凝土壳子当成金融产品去炒作,让价格飞上天。你所见所闻中的不合理,都可以用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来解释。

这三种属性加在一起,价值属性。这些都容易理解,暂且不再解释。

第四种是我自己构思的:工具属性。简单理解,就是维持社会平稳运行的一种工具,就好比农耕文明时代的土地,或游牧文明时代的马匹。这种工具如今充当货币的锚。大家经常看见的房地产充当货币蓄水池,就是其工具属性的一个层面。

那么房地产会怎么走?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来说有几条。

看政策面如何扶持;

二看资金面如何汇聚;

三看龙头怎么玩。

伴随“恒房通”的上线,房企龙头恒大这波操作秀出了天际。

2月13号,恒大全国的几百个楼盘,可以低到75折!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究竟能不能低到75折,或者说是真低还是假低,先不谈。

对动辙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房地产来说,这个噱头足够大,舆论效应绝对是杠杠滴。

然而故事的核心精髓部分并不是75折这个噱头,而在于围绕这个噱头而推动的一系列操作,堪称顶级手笔,相当于在房地产行业拉开一道划时代的幕帘。

这种玩法已经超过了传统销售,而是把房产和电商思维结合,创造性地把房地产推入房产社交时代。至于原因,稍后解释。

先补脑一下,想到这样一个画面: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要理解房产社交之内涵,需要理解政策、资金、传承,还有人的欲望与人性的优缺点。

政策总给房地产

这波罕见疫情影响到各行各业,房地产也不例外。

疫情狙击战完毕就是经济保卫战。目前来看,多地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支持政策非常具体、全面、详实,包括但不限于:

一、土地出让已签约企业可申请延期缴纳出让金,未签约企业可延期,不收取滞纳金(无锡、西安、上海、浙江、南浔、南昌、天津等);

二、开发商可顺延开竣工和投达产履约时间(无锡、西安、上海、南浔、南昌、天津等);

三、开发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可延期,到期还款困难企业可适度展期,银行不得盲目抽贷、断贷(无锡);

四、购房人可申请延长公贷期限,放开公贷申请条件(深圳)。

大致这些,具体内容见下表: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大家可能会纳闷,不是说好了要先救实体行业么?

关于房地产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事儿,江湖各门派之间已经反复过招无数回合,永远掰扯不清。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房地产和实体行业之间联系非常紧密。

从产业链角度说,房地产涉及到的钢筋、泥砖、五金、家居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体。一个房地产带动了诸多产业与就业。

——对应工具属性。

从经济角度看,房地产市场体量虽然巨大,但容易进行控盘。股市起落不好控制,是因为流动性太强,买卖就在一瞬间。而房子流动性很差,买卖周期很长。

——对应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

从财政角度看,土地财政给各级政府带来的都是赤裸裸的真金白银。此外除了房产税之外,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大体量的财政收入去?

——对应工具属性和金融属性。

从政策面来说,只有居住属性体现不明显。所以房价高的根子也在这。但是光有政策是不够的,天量的价格需要天量的资金支持。

为何房子能聚钱

为何中国房地产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牛的资本市场?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

大道理有很多,暂且不说。具体情况就是——大多数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中国人,基本都需要为一所房子捆绑自己二十年的时间。不为房发愁的也有,拆迁族、富二代、开挂者,毕竟是少数。

能力比较强的去一线还房贷;

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在二线三线还房贷;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有三个:

原因一,从人性讲,人都有从众思维;很多人根本看不到房子之外更保值的东西。

原因二,从欲望讲,中国人有传承千年的置业传统。

所谓历史文化,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讲精英和凡夫吃喝拉撒睡的场景不同而已。所谓的超级都市、千年古都、历史名城等等,也不过是吃喝拉撒睡的场景罢了。而房子,本就是吃喝拉撒睡必不可少的场景。这就是置业,也是人的欲望需求

原因三,具体到现代,就是从农耕文明向农业文明冲刺,赶上历史性的城镇化浪潮。中国主体人口正在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需要新家。

因此中国的房地产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是历史传承和时代大潮形成的社会共识与合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农村青年也在想方设法去县城还房贷。

为什么呢?一是因为丈母娘,这是国情决定的;二是因为小孩要上学,现在乡村学校基本解体,县城任何一所学校的每个年级都有二三十个班级。实际上就是把乡村学校兼并到了县城。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大多数人都要为房子押上自己的半生(指有产出的青壮年阶段,除去老年和少年的消耗阶段)。

按照中国人口基数,这是一个天量。

所以房地产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市场并不奇怪,将来也很难被超越。

这个历史大潮下,更有无数专家为房地产鼓与呼。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北师大教授董藩发的文章《谁才是真正的房奴?》:真正的房奴,是那些不买房、一直租房的人。买房是一种投资方式,是拓展收入来源、增加财富积累的手段,投资多、贷款数额大的人,都成了富人。说贷款买房就变成了“房奴”,要么是特意误导舆论,想欺骗大众,让别人“穷到底”;要么是买房者自我解嘲,不可当真。

董教授这篇大作把学者和村夫思维结合的恰到好处,堪称是站台唱赞歌之典范。

所以这种情况下,每次银行开闸放水,总是直接或间接流向房地产。各路资本纷纷去房地产海洋中飞舞长袖,大显神通。中国的上市公司持有房地产市值超过万亿。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说了这么多,疫情之后房地产会怎么样?要知道2003年非典之后,房价可是滚雪球式上涨,买得越早越快赚的越多。

此次疫情和非典类似,房价会不会重复非典之后的路?

答案,概率很小。

总量来看,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值顶得上美国、欧洲、日本房地产之和,再翻倍就能超过全世界之和了。很明显,这太夸张,而且外储和汇率都不支持。

人均看,1990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平方米;到2000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也仅仅十几平方米,现在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接近50平方米,足够大。

最关键的一点,不论怎么玩,房子最终都需要大众接盘。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这张图充分显示大众接盘能力


2003年,80后刚刚走上社会,需求无限。

2020年,95后对房子的需求已经不那么旺盛了。首先是总人数大大降低,其次是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有了房子,再其次靠自己奋斗买房概率不大。

简而言之,刚需大幅减少。做了这么多铺垫,才能说明恒大创造性的房产社交秀的真实内涵。

房产社交秀

首先说下,恒大打折秀玩得一直很溜,而且话题很足。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为什么说恒大这次打折相当于玩了一把房产社交?

参考一下零售升级:最初是传统零售模式,接下来是电商零售,最后必然是社交零售。

其实房地产也是一样,只不过体量比较大,本质也可以理解为零售,而且之前都是玩传统零售。恒大75折噱头,其实是为其线上销售APP“恒房通”服务。

疫情之下,线下被冻结的情况,作为房地产龙头的恒大通过“恒房通”率先推出新玩法:

网上选房

VR看房

购房一站式服务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即日起至2月29日,只需在“恒房通”平台线上缴纳5000元定金,并签署《商品房网上认购书》,即可预定房源。在5月10日前,拥有最低价购房权;如果楼价下调了,恒大补差价给你。

——房企龙头把线下营销搬到线上,通过电商模式卖房子。但这不是关键,也不新鲜。

关键是,有钱赚、有钱赚、有钱赚。

赚钱点1,如果5月10日前,你自己买了预定的房子,你在“恒房通”上的5000元定金,可以冲抵2万元房款,省15000元。

——相当于你成了恒大的客户。

赚钱点2,如果你自己不想买,推荐别人买,可得到1%的佣金和1万元现金奖,5000元定金全退。假如是1000万总价的房子,你能挣11万元。

——相当于你间接充当了恒大的业务员。

赚钱点3,如果你定的房子,被别人看上,抢着买走,恒大就把5000元定金退给你,同时赔偿你5000元。你赚5000元。

——相当于你在恒大投了一笔理财,到期赚钱了。

赚钱点4,就算上面的钱都没赚着,也可以每天推荐5组客户去看房,赚500元。

——相当于你为恒大当临时工,寻找意向客户。

如果这些钱你都没有赚着,恒大到时候把5000元退给你,相当于你重在参与,给“恒房通”APP增加人气和流量。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这个就是房产社交的本质:你可以是恒大的潜在客户,也可以是恒大的业务员,也可以是恒大的临时工,也可以是恒大秀的参与者。

从你的角度来说:相当于在“恒房通”平台投了5000元,只要恒大不倒闭(概率极低)就不会亏钱,而且赚钱的概率很大。

从恒大的角度来说,精妙之处有两个:

妙处之一,短期内筹集到一笔无息资金。3天时间,“恒房通”客户突破千万,认购房屋47540套,总价值约580亿,另外“恒房通”APP多了几百万用户。后面数据还会增长。

妙处之二,走自己的路,让中小房企无路可走。恒大这招,相当于在特殊时期用特殊的手段,把潜在购房客一网打尽,对其他房企形成降维打击。

——或者说这才是恒大真正的目的,也是其厉害之处。资本博弈,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只有血淋淋的屠杀。

中小房企寒冬

等过段时间,疫情过去,春暖花开,其他房地产公司,尤其是中小房地产公司开门营业时,发现原本稀少的客户已经被恒大网罗走了,方能体会彻骨的寒冷。

其实这就是行业中典型的存量博弈,多杀多。

这种博弈其实从2018年就开始了。当时万科年会高喊,活下去。其实万科作为龙头企业,账面资金充足,它是喊给中小房企听的。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万科那一嗓子“活下去”,意味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恒大这次搞房产社交,把存量博弈推向刺刀见红的白热化。

正常情况下,存量博弈的周期会略微长一些。但因为这波疫情的契机,推动社交房产时代到来,大大缩短了存量博弈的时间。

接下来其他大房企都会跟风,玩自己的房产社交。

中小房企则没有实力这么玩,只能各自寻找生路。

这个过程会非常冷血残忍,同时也非常必要。因为中国的房企是过剩的。

美国2018年50个洲的工商登记里,整个美国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超过500个。美国三亿人口多点,不到500家房地产开发商。这是成熟而饱和的市场。

恒大“花样秀”:疫情后,大房产,75优惠非狂欢


根据2018年全国工商局的统计,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房地产开发商一共9.7万家。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很明显房地产开发商严重过剩。汰掉80%,还剩一万多家,也是严重过剩。当然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也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也不过是概率而已。

存量博弈固然残酷,并不是中小房企面临的全部不利因素。

危局之下,中小房企会断尾求生,为了生存而降价,从而推动房地产走低么?

答案,概率也不大。因为从工具属性看,ZF不允许,因为降价意味着固定资产缩水,意味着土地财政削弱。因为房地产流动性很差,ZF可以完成对房地产的控盘,至少能控制住新房价格,而随着时间推移,二手房贷款越来越难。

最后

房价什么情况下会真跌?

未来的事儿谁也说不准。但概率可以谈一谈。

因为房地产关联到太多东西。如果要跌,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缩水。从宏观层面上需要一个机会,让大家可以接受财富缩水这样一个现实。

什么样的机会呢?最直观的就是世界经济危机洗牌,美股崩盘;那时房地产跌,看起来也顺理成章,大家也能接受。

如果没有世界性经济危机,房地产大概率是一个横盘状态;跌,也是二手房阴跌;涨,也是碎步慢行,但缩量。这就是传说中的可控。

如果经济危机不来,横盘一个周期,也能让房价看起来不是那么贵。

最后再说一句,能把房产玩到社交模式,独此一份。莫名其妙让人想起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