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鲁是个怎样的国家?

畅销书会


瑙鲁是一个很可悲的国家!

历史上:多次被他国占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历史!瑙鲁本事是一个岛国,一个珊瑚岛,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瑙鲁人在岛上的生活历史也有上千年。但是在历史上却是多次被他国占领。1888年被德国吞并,沦为德意志帝国殖民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雇佣澳大利亚远征军占领了岛屿,德国统治结束。1919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共同托管。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瑙鲁被日本占领。1945年,澳大利亚又占领瑙鲁。1947年瑙鲁再次成为联合国托管地,有澳、英、新共同托管。直到1968年,瑙鲁共和国获联合国同意宣布独立!

经济上:从全球首富到“首负”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周边300公里内只有这么一个岛屿,所有鸟类只能在瑙鲁岛栖息繁衍,日积月累岛上的鸟粪就堆积了十多米厚,经过长期日晒雨淋产生了大量的磷酸矿盐,而磷酸矿盐又是食品、医药、建材等多领域的必用材料之一。于是瑙鲁人开始疯狂开采。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瑙鲁人均收入一度排行全球第一,有钱就会挥霍!这正是它悲哀的地方!在总面积不过24平方公里的岛面上修建高速公路,和机场。优越的收入让瑙鲁人民纷纷从澳洲进口豪车,还花费大量运输费购买建材修建豪宅。到了90年代,瑙鲁人就发现,曾经美丽的岛屿被开采成为一片废墟,后期挖地20米也没有找到丝毫的磷酸盐。最后就直接导致人们开车连油都加不起了。

政治上:与中国死磕

去年,在“太平洋岛国及论坛”上处处难为中国代表团,不让我们发言,事后反过来指控我们是霸权国家,并要求我们道歉....甚至某些西方媒体认为瑙鲁政府很有骨气,为其不怕中国“霸凌”叫好。真的是可悲至极!


石青802


二十年前,我上初中地理课时,殷老师讲这个国家,说他们正在澳大利亚盖大楼,回头整个搬到澳大利亚去。殷老师还讲克拉地峡,说泰国在攒劲挖运河,挖完就分流马六甲过境船只。殷老师还讲,课堂上睡觉的同学所在地区,叫夏季冬眠区。殷老师的地理课实在太棒了。


公子笑


小时候在一本百科全书上面知道这个国家,极其小,估计和大陆一个小镇差不多。人口当年是8000,我记得,现在过万人了,恭喜恭喜。产业就是卖磷酸盐。磷酸盐就是多年鸟屎风化的产物,也曾经挺富裕。现在不行了,穷了,鸟屎没了。好像在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买了一栋楼,准备海平面上升搬过去。居然还在。。。


狐狸小仙


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天堂岛”之称。这个太平洋上的岛国,位于赤道以南60公里,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瑙鲁人是密克罗尼亚人的一支,为马莱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通用语为英语。瑙鲁人中多数信基督教,少数信天主教。


淡然95637


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上,有这样几个国家被称作太平洋岛国,瑙鲁就是这些小岛国中一个,也正是因为其所处地理位置原因,偏僻,很难为万里之遥的我们所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来简略聊一聊瑙鲁的经济状况。

1798年英国船首抵瑙鲁。1888年瑙鲁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1919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英、新共管。直到1968年1月31日瑙鲁才获得真正的独立。瑙鲁自十九世纪末发现存有大量磷酸盐矿以来,就成为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瑙鲁经济达到顶峰,它几乎完全依赖源自海洋鸟类粪便形成的磷酸矿。

瑙鲁其他资源十分缺乏,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是进口的。

瑙鲁的通用货币为澳元。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

瑙鲁自1798年被英国船发现以来,就沦为列强争夺的殖民地,尤其是其丰富的磷酸资源被发现后,经济一直为他国所掌控。

20世纪伊始,瑙鲁岛上被发现保存有丰富的磷酸矿资源,英德两国主导的太平洋磷酸公司就开始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大量的磷酸资源运抵澳大利亚作为中转站,然后出售给其他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迫放弃在瑙鲁的利益,瑙鲁在国联的分赃会议上被划分为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三国的势力范围,英国无疑在其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1920年,三国收购太平洋磷酸公司,组建了英国磷酸公司,继续掠夺瑙鲁岛上的磷酸资源,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瑙鲁曾短暂的为日军所占领。直至二战后,在联合国会议上,瑙鲁被划为联合国的托管地,仍由英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管理。这一时期,磷酸盐的出口依然是瑙鲁地区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与之相比,其他收入几乎不值得提及。

直至1968年瑙鲁才成为独立国家,1970年瑙鲁政府将英国磷酸公司收购成立国有的瑙鲁磷酸公司,才彻底结束了长期的被殖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瑙鲁的经济仍然没有获得独立,磷酸矿的开采仍然是瑙鲁最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及经济来源,农业方面基本没有多大变化,如前一时期大致相当仍只占国民经济极少部分,渔业有所发展但丰富的鱼类资源仍待开发,旅游业在近几年有所增长。在磷酸矿枯竭之时瑙鲁经济凸显颓势,加之各种国家投资的失败造成的经济混乱,瑙鲁政府濒临破产的绝境,直至今日,来自他国的援助仍是维持瑙鲁政府运作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成立托管理事会,负责对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下的领土实行管理,行使联合国关于除指定为战略地区之外的托管领土的职能。1947年,瑙鲁成为联合国的托管地,由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三国共管,由于缺少实际权力,瑙鲁的经济命脉——磷酸矿——仍掌握在英国磷酸公司手中。

1968年,瑙鲁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1970年,刚独立的瑙鲁共和国在新组建政府强烈要求下以2100万美元的价格从澳大利亚手中购买了其在瑙鲁的完整磷酸业务,组建了完全属于本国的磷酸公司。

经济自主后磷酸矿的开发给瑙鲁带来了相当巨大的财富,仅磷酸矿一项就能给这个小共和国带来每年约1亿到1.2亿美元的收益。正因如此,瑙鲁最风光的时刻每年政府支出可以达到3000万元左右,政府每年盈余也可高达8000万元。同时,瑙鲁政府也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海外投资以求获取利润。据统计,瑙鲁共和国的海外投资总计高达10亿元,这些投资地包括了澳大利亚、菲律宾、关岛和美国等地。

瑙鲁这个太平洋小岛拥有磷酸盐这一伟大财富使它被戏称为“太平洋的科威特”。瑙鲁的公民和政府官员无不以此为傲,甚至天真的相信它是无限供应。曾经,富有的瑙鲁没有税收,医疗和教育全部免费,水、电、住房基本不要钱。政府也在那时买了几架波音737客机,还买了一些轮船和国际酒店,还成立了一支信托基金。80年代的时候,这支基金被曝其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澳元。不过,瑙鲁在极其富裕的时候并不注重平衡国内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和政府官员不思进取,只图享乐,热衷于海外度假直接造成了瑙鲁经济的外强中干,导致了经济神话的破灭,80年代末90年代初,瑙鲁的磷酸盐矿物资源逐渐枯竭,以至于瑙鲁共和国政府开始借助外债来补充其庞大的支出。1988-1989年,磷酸盐的出口仍使瑙鲁获得1.25亿的收入,到1990年开始,来自磷酸一项的收入开始逐年减少,之前每年约出产200万吨的磷酸矿在1990年仅有93万吨的产量,2000年约为59万吨,2001年约为22万吨,2002年约为20万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瑙鲁政府的财政赤字就已高达1000万元。

1995年,瑙鲁银行崩溃,为解决财政问题,瑙鲁共和国政府采取了出售5架飞机,3艘轮船以及高价出售瑙鲁护照,限制货币外流等措施,但收效甚微。瑙鲁债台高筑,欠美国通用电气金融公司2.4亿澳元的高息贷款,瑙鲁在澳资产被债权人委托的资产监管人拍卖,欠美国进出口银行1400万美元的债务。

病急乱投医,政府为摆脱困境,一度使瑙鲁沦为国际洗钱中心,避税者的天堂。“打个电话就能开银行”的说法一度沦为国际笑料。

2004年亚洲开发银行评估瑙鲁共和国时表示:“瑙鲁面临很多严重的发展挑战。该国几乎没有私营经济,可耕种的土地非常少,可用水源也相当有限,却拥有极高的负债和有限的政府财政收入来源。”

之后,随着岛上新的次生磷酸矿的发现,瑙鲁的经济危机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瑙鲁的经济水平在近年有所增长,但仍还是很难达到之前的高峰水平。瑙鲁共和国前总统金札·克洛杜马(Kinza Clodumar )曾公开表示:“这里一度是热带的天堂,现在已经变成了参差不齐的不毛之地”。

不得不说,半个多世纪列强的殖民掠夺,不顾环境承载强行大规模开发磷酸盐对瑙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但是相对而言,瑙鲁独立后,共和国政府的管理不善也是瑙鲁经济濒临破产的重要原因。

瑙鲁过分的依靠单一经济来维持,磷酸矿的开采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了其的全部经济。独立的瑙鲁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将磷酸矿资源收回本国所有之后,瑙鲁经济一度繁荣,甚至成为太平洋上的首富国家,被誉为“太平洋上的科威特”。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磷酸资源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世纪70、80年代,其出产量和出口量约为100万到150万吨。自90年代始,产量逐年下降。根据英联邦秘书处统计,2004年后,因瑙鲁岛内发现此生磷酸盐资源,出产量略有回升,2008年产量达40万吨,目前产量估计为60万吨。据称瑙鲁磷酸盐最多还可以开采20年。但在磷酸盐开采快要枯竭之时,这种需要支出高额费用的福利制度就让政府显得力不从心了。

加之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或许真的有一天,瑙鲁这个位于太平洋腹地的小岛国真的会被淹没。瑙鲁该何去何从。


令和史官


瑙鲁是一个珊瑚岛,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没有之一,面积才20多平方公里,跟我们家乡的小镇一般大小。人口少得出乎人的想象,才11000多口人,跟中国一个中等的村人数不相上下。

估计瑙鲁国的学生考试国内历史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省事,人人都能考高分,因为瑙鲁历史太短了,1968年制定宪法独立,到现在才51年的历史。瑙鲁人虽然在这个岛上生活了上千年,但因为面积太小,力量也太弱,即使是全民皆兵也没有几个兵,所以说经常受人欺负。

瑙鲁虽然是个弹丸之地,但那些殖民者却阎王爷不嫌鬼瘦,列强多次光顾这个地方,并且为了这个巴掌大的小岛大打出手。

18世纪的时候,英国最先发现了该岛,因此英国最先在岛上进行商业活动,19世纪末的时候,德国人瞄上了这个地方,因此后来瑙鲁又遭到德国入侵,成为德国的殖民地,一战的时候,英属殖民地的澳大利亚人赶跑了德国人,瑙鲁又换了主人。

二战时候,日本人也看上了这个小岛,出兵占领了该岛,瑙鲁居民又开始学习日语。日本战败后,瑙鲁被澳大利亚接管,两年后被联合国托管,这一次小小的瑙鲁一下子有了三个主人: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瑙鲁岛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自然矿藏,岛上也不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因为岛上的水都是咸的,饮用水都是依靠海水净化。那么岛上的一万多人靠什么生活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瑙鲁的人靠"鸟粪"吃“鸟粪”。

我这样说可不是骂人,瑙鲁作为太平洋中的一座孤岛,鸟儿们千里迢迢跋涉的时候,要有个歇脚的地方,开始有一群鸟发现这个小岛不错,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过往的鸟儿都把这里当做自己落脚的天然宾馆,岛上的人对鸟儿非常友好,没有人侵犯它们,那些鸟儿就把这里当成旅途中的指定宾馆了。

鸟儿在这里生活得非常从容,吃喝拉撒,日积月累,鸟粪越来越多,开始的时候瑙鲁人非常烦恼,心说这些鸟儿真不够意思,我们这样热情对待你们,你们却把我们的家园弄得脏兮兮的。可是瑙鲁人也觉得这些鸟儿不容易,都忍了。

好心有好报,忽然有一天英国人来到这里对大家说,你们岛上鸟粪那么多,我来给你们清理,还不白清理,给你们钱好不好。

瑙鲁当然是满口答应,高兴得手舞足蹈,免费当清洁工还倒给钱,这是天大的好事。

后来他们才明白,英国人不是慈善家也不是活雷锋,他们弄走的"鸟粪"里面有的一种稀世珍宝叫磷酸盐,它是一种稀缺的矿物质,在很多领域都用得着,尤其是我们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都有它的影子,它还是主角。因此说它的价值非常高,非常值钱。

于是瑙鲁的人时来运转,就靠着鸟粪迎来了幸福生活,成为世界上的土豪国家。因为瑙鲁人太少了,随便收入点每人都能分到好多。自然资源多的国家,老百姓都懒得要命,沙特的国民每年的分红就十几万美元,普通百姓都找保姆,出门都雇司机。瑙鲁也是这样,全国就业率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九十的人不干活,到处溜达,喝酒、K歌、旅游、泡吧。一句话就是吃喝玩乐,逍遥快活。

俗话说,坐吃山空。再多的资源也有枯竭的时候,随着鸟粪的开发进入尾声,瑙鲁的财政开始捉襟见肘,经济亮起红灯。

可是前些年瑙鲁人没有居安思危,不重视教育,也不发愤图强掌握一技之长。政府也没有忧患意识,引导国民进行技术学习。瑙鲁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政府的公务员都开不起工资,濒临倒闭。

于是,靠着卖鸟粪攒下的钱,瑙鲁人甚至在澳大利亚买了一栋楼,准备作为以后海岛被淹没了的避难之所,可以称为传说中的国中国。可是到几十年下来,再多的鸟粪也不够瑙鲁人吃的,于是鸟粪没有了,瑙鲁政府破产了,这栋楼又被卖掉了。

于是瑙鲁政府就想起了歪主意,打算不劳而获,因为瑙鲁是在1999年成为联合国会员国,有自己合法的一票,瑙鲁就拿自己的一票去做交易,来发不义之财。北约空袭南联盟,他给米洛舍维奇做交易;美国打击伊拉克,它跟萨达姆做交易。法国空袭利比亚,他跟卡扎菲做交易;普京吞并克里米亚,它跟俄罗斯做交易;美国打击叙利亚,他跟阿萨德做交易。

怎么做交易呢?比方说,就是打个比方啊,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俄罗斯非常孤立,他的外交官对俄罗斯说,别担心我在联合国谴责你的决议表决时投反对票。普大帝一听,亲人啊,给你一个亿。

别小看这一个亿,一万个瑙鲁人马上都能变成大富翁。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瑙鲁政府不想勤劳致富,整天就靠着歪门邪道发不义之财,也曾经给我们添过堵,总有一天会走投无路的。


历来现实


瑙鲁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该国的官方名称是瑙鲁共和国。

作为一个岛国,瑙鲁没有陆地边界,但是,附近的岛屿包括基里巴斯,图瓦卢,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马歇尔岛屿。

瑙鲁位于赤道以南42公里处。

从地理位置来看,该国是较大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

瑙鲁有两种官方语言:瑙鲁语和英语。截至2017年1月1日,瑙鲁人口估计为10324人。 它是仅次于梵蒂冈城的世界上人口第二少的国家。瑙鲁面积2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小的国家,仅次于梵蒂冈和摩纳哥。它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和世界上最小的共和国。

瑙鲁是一个椭圆形的岛屿,有30公里的海岸线。

岛屿周围环绕着珊瑚礁,珊瑚礁在退潮时在人们面前,点缀着尖峰。

富饶的沿海地带有至少150至300米宽,位于海滩的内陆。内陆磷酸盐高原占土地面积的60%,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留下了锯齿状和凹陷的景观。

康蛮德岭是瑙鲁的最高点,海拔65米。布达达泻湖是在布达达岛上的一个略带咸水的淡水湖,面积约为0.13平方公里。 泻湖的平均深度是24米,最大深度为78米。

瑙鲁没有官方承认的首都,但亚伦是最大的定居点和议会所在地。

瑙鲁在3000年前首次由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居住。 在瑙鲁,传统的有12个氏族或部落,它们代表着瑙鲁的12角星国旗。

英国海军船长约翰·费恩是一名鲸鱼猎手,于1798年成为第一位访问瑙鲁的西方人,并将此地称为“宜人的岛屿”。瑙鲁土著宗教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瑙鲁的主要宗教。

在与英国达成协议后,瑙鲁于1888年被德国吞并,并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区,用于行政目的。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瑙鲁被澳大利亚军队俘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瑙鲁受到了轴心国(德国和日本)和盟军的严重破坏。



日本军队于1942年8月26日占领了瑙鲁。1945年9月13日,瑙鲁终于从日本人手中解放出来,当时所有日军在瑙鲁的指挥官索尔达上尉的带领下将该岛交给了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和陆军。瑙鲁于1966年1月成为自治政府。1968年1月31日,经过两年的宪法会议,瑙鲁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共和国。

在1968年独立后的几年里,由于其丰富的磷酸盐矿床,瑙鲁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GDP。 磷酸盐沉积物来自海鸟的粪便。

由于预期其磷酸盐矿床枯竭,现大量的资金来自信托基金,旨在帮助瑙鲁的转型并为瑙鲁提供支持它未来的经济。由于管理不善,信托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大幅减少,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恢复。磷酸盐矿的开采在初级磷酸盐储量耗尽后停止,2006 -07年开始开采更深层的“二次磷酸盐”。

政府收入的唯一主要来源是在瑙鲁领海出售捕鱼权。

瑙鲁的失业率估计为90%,而在有工作的人中,政府雇用了95%。

由于国际金融运作,瑙鲁被视为避税天堂,提供离岸银行服务等。2001年,由于担心瑙鲁成为洗钱的避风港,瑙鲁在国际上被列入黑名单。2014年10月1日,瑙鲁首次征收所得税,高收入者支付10%的固定费率。

瑙鲁有58%的人是瑙鲁族,26%是其他太平洋岛民,8%是欧洲人,8%是中国人。

瑙鲁气候属热带气候,11月至2月为季风雨季。

瑙鲁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大约200名游客来到这个岛屿。

“瑙鲁”这个名字可能源于瑙鲁语中的Anáoero,意思是“我去海滩”。


王不宇看世界


瑙鲁是太平洋中部一个小岛国,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左右,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瑙鲁其实就是一个由珊瑚形成的小岛。虽然瑙鲁小,但是瑙鲁也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瑙鲁时不时还会想尽办法刷存在感,因为瑙鲁真的是太小了!

瑙鲁的日常生存主要依靠外援,甚至日常生活用品,比如饮用水和食品都是靠进口维持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瑙鲁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时间以来海鸟在瑙鲁栖息,厚厚的鸟粪经过化学反应变成了丰富的磷酸盐矿。这种丰富的矿产资源曾经为瑙鲁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只不过随着这种资源的枯竭,还有海平面上升,瑙鲁的正常生存越来越面临严重挑战。

瑙鲁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瑙鲁时刻是以生存为目的。在国际社会中,瑙鲁是对全球气候保护最重视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上,瑙鲁极力拓展对外贸易,引进外援。瑙鲁目前和我们并没有外交关系,但是在2002年至2005年,双方是有一直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的,之后为了获得来自台湾的巨额外援,随与之建交。甚至为了示好台湾,2018年在瑙鲁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上,公然刁难我方人员。

通俗点说,瑙鲁其实就是漂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岛,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座珊瑚岛一步一步正在被海洋吞噬。联合国也曾提议瑙鲁迁往澳大利亚,却被瑙鲁拒绝。瑙鲁为了生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包括洗钱等非法行为来为自己赚取收入。瑙鲁目前的生存模式都将是暂时性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瑙鲁必须要慎重考虑选择全国移民还是集体沉入海底!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浏览支持。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明空奕奕



说起沙特、巴林、文莱这些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很多人都很羡慕。只需依靠这些“黑色黄金”,其国民无需辛苦劳动就可以享有大量财富。然而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如果这些国家的资源被开采一空,国民们又会面临着怎样的结局?事实上,这并非危言耸听。在当今世界,就有这么一个资源严重枯竭的袖珍小国,它曾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如今却面临亡国威胁,现在正准备举国迁徙澳大利亚。

▲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

这个悲催的国家就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领土面积原有24平方公里。这个只相当于我国一个普通镇规模的岛国,自大航海时代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英国殖民地,直到1968年才正式获得独立。

▲瑙鲁地图

在人类涉足这片地区之前,曾有大量海鸟在此岛栖息,并在岛上留下了数量惊人的鸟粪。经年累月,这些鸟粪形成了一层厚达10米的有机优质肥料,人们称之为“磷酸盐矿”,而瑙鲁全岛有五分之三以上的面积都被这些磷酸盐矿所覆盖。由于磷酸盐用处颇多,大英帝国就曾专门派遣一只开采队进行勘探。二战期间,瑙鲁不幸被日本占领,日军同样派驻数千名士兵负责开采其国内稀缺的磷酸盐,并修建了大型的军事基地。

▲鸟粪形成的磷酸盐矿

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治下的各殖民地纷纷独立,瑙鲁自然也不例外。在成功独立后,磷酸盐矿的开采权回到瑙鲁国民手中。为快速致富,瑙鲁举全国之力开采磷酸盐矿,结果遇到了国民人数过少、开采效率低下的问题。最终,瑙鲁从国外引进上万劳工进行开采活动,短短几年间,这个小岛上的人口就从3000人暴涨到3万人。在如此不知节制的开采下,瑙鲁每年的磷酸盐产量高达几十万吨,国民很快致富,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位于世界第一。

▲瑙鲁环岛高速

穷惯了的瑙鲁有钱后开始肆意挥霍,先是在面积狭小的岛内建立起了机场,高价购入了5架飞机。接着,瑙鲁政府又修建了豪华的高尔夫球场、环岛高速公路等。此外,作为“暴发户”的瑙鲁人逐渐开始懒惰起来,不再亲自劳作,纷纷将许多工作承包给外国劳工,自己躺着享受就好。谁也没想到,由于过度开采,瑙鲁的磷酸盐资源迅速枯竭,瑙鲁民众的好日子没过几年就结束了,现在这个岛国基本靠联合国提供的援助度日。

▲瑙鲁居民

更可怕的是,由于疯狂开采磷酸盐矿,瑙鲁全国的海拔在十多年内就下降了10多米,如今平均海拔仅仅只有20多米。随着全球气温日益上升,再加上南北极冰川融化,很多地区的海平面不断上升,岛国瑙鲁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随时可能被海水吞没。

再加上长年累月的过度挖掘,该岛地块已经非常松散,在海浪不断打击下,瑙鲁国土面积逐渐缩小,目前仅有21平方公里。短短十余年就缩减3平方公里,照此速度,恐怕不要多久,瑙鲁岛就会消失在地球上。

▲开采后裸露的石滩

无奈之下,瑙鲁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准备举国迁徙,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他们便想方设法迁移至澳大利亚,不惜在澳建立一栋能够装下全体国民的摩天大楼,想着要是哪一天国家真的消亡,那这栋楼就能成为他们的避难之所。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澳大利亚是否允许出现一个“国中国”。

参考文献:

《瑙鲁》


趣观历史


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