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南宁教育园区①

第一篇: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南宁大学城的讨论越来越多,主要是五合大学城、南宁教育园区等建设问题,很多人持的是批评意见,还有一部分人。针对这个情况,结合有关资料,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多多指教!

历史追溯:自南宁市建市以来,老城区内的学校的占地面积普遍都不大(除了广西大学),甚至有些小到和中学差不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占地面积不够也是阻碍学校升级的硬性条件,重新选址扩建校园成了必然。于是消息灵通的仙湖开发区、相思湖新区、吴圩闻声而动,在政绩的驱动下纷纷成立大学城,五合大学城、相思湖教育园区、明阳大学城相继出现在南宁城郊,连不属于南宁的扶绥、百色平果也想分一块蛋糕。(贵州国家级贫困县独山县都敢于成立大学城,后来烂尾是必然),但这些所谓大学城都没有得到南宁市政府的批准,只是得到所属县或开发区的批准而己。有网友在人民网上咨询,为何五合大学城没有规划地铁和配套的相关设施?政府回复说,五合大学城没有获得市一级规划部门和市政府的批准,故没有规划相应配套,说后续会跟据当地发展情况考虑规划……一看就知道是官方客套话。到了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教育改革方面提到要将大部分的大学改为应用型大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一个地级市至少要有一所职业学院。于是全国各地纷纷筹划新成立职业学院,各中专学校纷纷升级成职业学院。此时南宁市政府才开始真正重视起来,以市级省级的高度筹划高规格高标准的教育园区。再不搞,南宁周边将会出现十个二十个大学城,很多网友不明就里,以为南宁市政府瞎搞一堆大学城,其实真正的只有一个,就是位于武鸣的南宁教育园区,所以其它的几个配套都不完善,没有多少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的学校多是民办或资金有限的职业学院,后续的经营举步维艰,据说五合的个别学校都萌生退出的打算了。

建设初期:南宁教育园区,开始时有三个选址,我记得好像是南部的大塘、西乡塘的金陵、武鸣。经过两年多的评估论证,咨询过十多个拟扩建规模的学校的意见,最终开会决定放在武鸣。至于为什么放在武鸣,一是土地因素,二是武鸣这地方的环境要好于其他两个选址,适合建大学城(教育园区成立前己有多所大学进驻武鸣区了)。三是配合南宁将武鸣建成副中心城市,我几年前在网上看过评估报告,当时建大学城面临的困难不少,首先资金短缺,政府缺学校也缺,自治区政府能拿出来的资金也才200来亿,武鸣的土地最便宜,里建的国有土地不用征收,只需征收1/3土地即可,南宁城乡结合部和郊区的土地要难征收得多,五合大学城为什么玩不下去了?有个南宁网友写了篇文章,主要原因还是土地,五合乡情错综复杂,难征地。(武鸣区才用三年时间就征完八成土地,郊区能做到吗?)武鸣教育园区给大学的地价才25万左右一亩,而其他几个大学城是90多万一亩,近四倍价,现在大学新建校区动不动就是上千亩几千亩,广西很多学校一下子筹集十几亿以上资金是很困难的,有些学校还是用PPP方式建新校区,用社会资本投资,协议若干年内收益归投资方,之后再将新校区产权交还学校。这就是很多学校愿意去武鸣的原因之一。

确定原因:为什么南宁要将武鸣建设成为副中心城市?南宁要想成为国家战略定位的城市,市区至少要500万以上人口,周边还要有几个不小的城市烘托,南宁最理想的副中心只有宾阳和武鸣,很多网友说怎么不是吴圩大塘六景呢?你们可知道南宁搞五象新区14年了,累计投入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了,但至今还是很冷清,在那里开个超市或酒店还要政府补助几百万上千万呢。未来十年五象才会成型。五象尚且如些艰难,何况是吴圩大塘六景,别看现在炒得很热,建了不少的楼盘,但人流很少,别被地产商忽优了,原来的基础是个不发达的乡镇,没什么实业,要想达到武鸣宾阳这些老城的规模和人流,以南宁现在的实力还需要二三十年的积累。

先说说宾阳,宾阳自由手工业发达,很多村民以手工业或加工业为生,宾阳人思维活跃,(宾阳货与温州齐名)思想开放,不亚于桂东南一带,其民营经济相较武鸣横县要发达得多,每年的社会消费额也远高于南宁其他县,人均PK也不怕。宾阳在八九十年代综合实力在广西县级前面,可惜近二十年来没落了。

武鸣,除了本身经济实力,再有个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市管辖),国家级的。里建这个地方有点特珠,是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是国务院侨办重点联系单位,六七十年代安排了1.2万东盟归侨,几十年来。国务院侨办和广西方面一直在探索这个农场的改革,作为全国华侨农场改革的样板,91年就成立了南宁华侨投资区,成立广西东盟经济区也是探索改革之一。之前里建这个地方还是一片甘遮地,现在己是有300多家工厂,常驻9万多人的小城了,工业产值近500个亿。里建中心城区与武鸣县城有着近10公里的空地,把教育园区放在这个地方,是想把这两个城区连起来,教育园区的人口加上武鸣县城的人口和里建,预计将有七八十万人,城建和人口比现在的贵港北海钦州还要大,南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一个中等规模的副中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