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現象:現在很流行生閨女,無後為大這種說法還有嗎?

悠然見東山


誰說只有男人才能繼後,男女基因都一樣,誰又敢說世世代代都生兒子,有錢才是王道


氧氣一


農村很流行生閨女,有這樣的事情嗎?不一定吧?看個別地方吧?反正我們這邊好像沒有這樣,都想生一兒一女,很多第一個是女兒的都會生二胎,有的第一個是兒子的,會考慮好了生二胎。

前幾年打工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四川人,已經生了4個女兒了,自己養了3個,一個送人了,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生第5個,聽他意思是一定想要個兒子。他大舅哥更加牛,老婆生了2個女兒沒有兒子,去年直接換了個老婆,一家人天天想兒子。

所以說什麼流行生女兒,我看這個話有點過了。

以前聽過農村有人說過,如果到農村生個女兒,別人家過年是越過越熱鬧,自己家過年是越老越冷清,生兒子的一年加一口人,生女兒的減人口,聽他那個口氣應該是生的女兒,估計大年30晚上有點難受,雖然說生女兒相對於現在社會要輕鬆很多,但是養出一個有能力的兒子,下半輩子的日子也是非常好過。

人老了,都希望兒孫滿堂,做外公和做爺爺的感覺只有到那個年紀才清楚。


鋒哥視野


這個不一定吧,還是要看地方,大部分地方對生兒生女,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了,但是有些小地方還是希望能有一個男孩,但是也就是隻要一個男孩,多的是不敢要的,就拿我身邊的四個真實的例子。

第一個:我朋友兩口子結婚9年了,有一個兒子,好多人勸他們再要一個,倆人就是不願意,說嫌累

第二個:一個遠房表姐,結婚15年了,前面生了四個女兒,一家人不死心非要生個兒子,終於在第五胎生了一個兒子。

第三個:一個堂哥,前面生了一個兒子,放開二胎後又要了一個,醫院生產後,嫂子一看又是男孩,立馬大哭了起來,兩個男孩兒怎麼養活呀

第四個:一個朋友,前面生了三個女兒,一家人心裡不舒服,又生,終於在第四胎生了一個男孩兒。

農村的人吧,還是希望能有一個男孩兒,但是,就要一個不願意要多。


小白那些事


提到這個話題,我恐怕又要自豪了,生了一個閨女,自己滿意得不行。

就是不知道公公婆婆滿意不,反正沒當我面說不滿意,看著他們也是很喜歡的。還沒有生的時候,公公婆婆就打電話給老公說,不管是男是女,都要養好,生怕我老公有偏見。

我婆婆七十多了,三個女兒家裡都是兒女雙全,也給老公說過,讓我們再生一個,以後孩子有個伴。老公說養不起,老人家也沒再說什麼,我覺得婆婆還是比較開明的,但是我不知道他們老人家對生兒子有執念沒有?

我老公是家裡唯一的兒子,他自己也很喜歡女兒。反而是他大姐,和我媽差不多年紀,還是有那麼點重男輕女,看到兒媳婦生了兩個女兒,還要求他們再生一個,為這事老公還打電話去做思想工作。

話說,你們有沒有生了兩個女兒,還要被婆婆逼生兒子的?



當媽在途


我是農村的,在我們這一片,沒有流行生閨女,大部分家庭都希望能生個兒子傳宗接代,似乎這已經是個傳統了。

但是也有家庭生了兩胎女兒,因為生活壓力大或者不能再生育,在或者是兩口子真的對生兒生女沒有太大執念,這輩子也就這樣過了,也不在乎別人說什麼,自己過得舒服就行。

我們村好多家庭都是第一胎女兒,第二胎希望能是個兒子,結果又是個女兒,這時就很想要一個兒子了,於是懷第三胎,懷孕期間偷偷去檢查胎兒性別,如果還是個女兒的話,大多數人都會打掉這個胎兒,然後養養身體繼續懷,直到懷上兒子為止,因此我們村有很多家庭都是老大和老二是閨女,老三是兒子。

我也生了兩個女兒了,我不想再生兒子了,更不想再要三胎了,因為很累,生活壓力太大了,沒錢,沒人幫忙看孩子,平時自己老公也不給力,幫不上什麼忙,就這條件還談什麼生兒子去。

只是老公很想要一個兒子,因為他自己就是個獨生子,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你不生兒子,你想讓我斷後嗎?

我也想生兒子,一兒一女多好啊!可是生男生女不是我能決定的呀,我也不能保證再懷一個就是男孩啊?再說,現在生個兒子壓力太大了,娶媳婦要買車買房,一百萬都下不來,將來還要替他們看孩子,還要面對未知數的婆媳關係,想想都覺得頭疼,還是兩個女兒輕鬆點,現在農村人也不會笑話只要兩個女兒的家庭了,大家都是文明人了。

當然還是生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最好了,湊一個好字。不過自己已經是生了兩個女兒了,只能是自己開導自己,生什麼都好。


小清新呀


講一個我的經歷吧:我10年生的我大女兒,17年迎來了我小女兒,那時別人都說我是為了生兒子所以會生二胎,但我心裡確實是不管兒子女子,只要是自己生的就好。小女兒1歲的時候我給她買了個仿真娃娃,我叫她把仿真娃娃叫弟弟,給仿真娃娃假餵飯之內的事,有一次她給仿真娃娃喂開水,還叫弟弟,我覺得好搞笑我就發了朋友圈,我那些親朋好友都說我還想生三胎,想生兒子,我也懶理他們,也曉不得他們操的哪門子心


我會好好的99561191


有些地方是有的。

我家也是農村的,也有重男輕女很嚴重一定要生兒子的,也有男孩女孩一樣養的。流行生女兒是沒見過。。。

本來以為都9102年了,老思想應該不多了。後來發現同事(大一些多同齡的)裡傳宗接代思想還是挺重的。

其中之最,是頭兩胎女兒,有一個戶口掛在另外地方,三胎終於生了個兒子,開心。

其他我知道的,都有兩個孩子,還有準備繼續生的。

薪資水平不是很高,但孩子還是多多益善了


慢蠻蠻


本人從小生活在農村,在我們當地“無後為大”的思想仍然存在,即便是80、90後的年輕父母依然想生個男孩,只不過生男孩的願望沒有之前那麼強烈。為什麼呢?

1、現在二胎政策實行以來,身邊的大部分朋友都想兒女雙全,而且是頭一胎就想生男孩,因為生了男孩,就感覺有了保險,覺得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了。即最佳組合是一兒一女,要麼是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的,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想生三胎,沒有男孩出門就覺得矮人一頭。

 

2、現在農村的年輕父母,90後成為生育主體。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正是最緊張的時候,當時的政策:第一胎是男孩,就不允許繼續生,否則將面臨“鉅額”罰款;第一胎是女孩,可以繼續生,但是生二胎的時候提心吊膽,因為很有可能二胎還是女孩。所以90年代出生的男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傳宗接代的任務非常艱鉅;上邊有姐姐,傳宗接代的任務一樣重;兩個男孩子不多,也有。不過,現在的農村,男丁繁多仍是家族興盛的主要標誌。

 

3、現在農村不是流行生閨女,而是慢慢覺得生閨女負擔小些。只要有一個兒子就夠了,最好還要有個女兒。因為現在農村男光棍太多了,適齡女青年太少,即便有,條件太高,必須有樓有車,如果縣城沒樓,最起碼在農村蓋小二層,男方結婚,沒有幾十萬,婚根本結不了。相反,女方可以得好幾萬的彩禮錢。

 

4、隨著環境和食物的變化,現在農村癌症得病率高,怪病也多,醫院更是人滿為患。最近幾年,大家深刻體會到“久病床前無孝子”,兒子忙著掙錢養家,兒媳婦很少在在床邊伺候,因為兒媳婦要伺候自己的父母。所以,沒有閨女的只能孤零零的住院。現在已經不是“養兒防老”了,而是“養閨女防老”。


至愛曉笑生


農村怪現象:現在很流行生閨女,無後為大這種說法還有嗎?

“無後為大”的思想在農村從來沒有斷過啊。生閨女確實挺流行,但是更流行的是生個閨女在搭配個兒子這樣的搭配組合,有女又有子,這不就是個“好”嗎,多吉利。

確實,現在在農村流行生閨女,因為生閨女的壓力小啊。不用擔心彩禮的壓力,也不用擔心“幾斤紅、幾斤綠”或者“三金三銀”等結婚的硬性條件的壓力。而且,嫁姑娘是收彩禮的,要不怎麼說“姑娘是招商銀行,兒子是建設銀行”呢?

即便如此,能要個兒子還是得要個兒子,畢竟不能讓自家的香火在自己這一輩斷了。尤其是現在很多的農村孩子也都是獨生子女,“斷香火”在農村確實是挺讓老人上火的事情。特別是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在未開放二胎政策之前,這種情況挺讓人為難。但是現在開放二胎了,如果第一胎生個女兒,基本上都會再要個二胎,畢竟要延續香火。

其實這也是挺正常的,畢竟“傳宗接代”的思想在中國流傳上千年,不是簡簡單單的就能改變的,特別是在農村。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確實現在農村生了女兒,喜氣洋洋,生了兒子低頭長嘆,壓力巨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以前傳統社會。不肖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防老。但是現在是新社會,金錢社會,經濟社會。

生女兒一點也不比生兒子差。生兒子又要供他讀書,又要買房子又要彩禮。一個個家庭焦頭爛額。

現在女人的地位空前提高。很多兒子低聲下氣說不上話。孝敬父母,女人說了算。很多女方父母吃香的喝辣的跳廣場舞。很多兒子的父母的錢都用來買房給彩禮了。生活質量直線下降。

很多兒子的彩禮錢就是男方父母的辛苦錢,卻給了女方的父母,女方的父母平生多出一大筆錢,吃香的喝辣的跳廣場舞,男方父母手上沒錢,只有賣菜種地勉強度日。

至於什麼跟誰的姓,那又有什麼關係呀?一個人早晚是一把土,你還管後面的跟誰姓。誰能保證後面幾代全部是兒子沒有女兒?

所以現在農村希望生女兒,女兒貼心,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生兒子是苦海無涯。所以說我現在女兒吃香,生兒子不吃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