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传染性是SARS的20倍」,这个结论科学吗?

尹访玉


说新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比SARS强2O倍是一种错误的结论。无科学依据。最新的研究论文是表明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蛋白ACE2的亲和力比SARS的S蛋白高1O至2O倍。这种体外亲和力只是传染性的一部分,对于活的人体体内的免疫力如天然杀伤细胞可直接吞噬病毒,中和抗体结合病毒后将会被巨噬细胞吞灭,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能力及数量更是决定传染力的因素。在病毒流行时常用RO值表示传染性强弱。目前不同研究报导的新冠病毒Ro值在2一4之间,传染性会比SARS强约若干倍,但绝不会达十倍以上。虽然新冠病毒致死亡率比SARS低。但防控的难度更大,疫区范围也更广泛。


秦浚川


美国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传染性是SARS的20倍」,这个结论科学吗?

不科学的首先是,【美国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传染性是SARS的20倍」】这个表述。

事实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月15日在预印版平台bioRxiv上预发表一篇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的论文,对新冠病毒进入细胞造成感染的关键组件——S糖蛋白的结构进行了解析。

其中,最为关键的发现是,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钥匙”——S-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大门的“密码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的亲和力要远高于SARS病毒(也是通过同样的机制进入和感染细胞),具体高出达到10到20倍。

作者因此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冠病毒传染性远高于SARS病毒的原因。

可见,研究并没有说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是SARS的20倍。

如何理解S-蛋白与ACE2受体亲和力,与传染性之间的关系?

一种疾病的传染性由很多因素公共决定,比如,传播途径,病原体在体外环境的存活能力和时间,病原体的感染能力等等。

我们知道,病毒并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是一种最简单,因而存在重大缺陷的生命体,它需要进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才能实现自我复制和感染。

而生物细胞也不是白给的,对于“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问题是有极强的原则性和执行能力。

细胞的识别和准入机制主要是细胞膜上镶嵌的蛋白质执行。

一种物质要想进入细胞,要求能证明其身份的标志物作为密钥能与细胞膜“大门”密码锁的密码相匹配,匹配程度越高结合越紧密(亲和力越高),细胞才能打开大门准许其进入。

打个比方说,人们,特别是农村人,在家门口遇到熟人或朋友时往往会说:“家里坐坐吧”。

“家里坐坐吧”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什么呢?

对于有的人来说,不过是一句礼貌性客套;而对于有的人来说则是诚意相邀,甚至紧紧地拉着对方的手生硬拖进家门。

前者,就是亲和力不高,后者则是亲和力极强。

结果,前者大概率也客套一句“下次吧”;而后者自然更大几率登堂入室。

正是由于细胞的这种识别和准入机制,并不是任何病毒都可以感染任何动物的任何组织的任何细胞。

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只有极其少数的病毒才能感染特定的宿主。

比如,这一次的新冠病毒可能是由一种蝙蝠冠状病毒变异而来,感染机制是上述S-蛋白与细胞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

变异之前,病毒的S蛋白与人类细胞ACE2受体不匹配,就不能感染人类。

由于某种恰恰巧的机会,病毒的S蛋白恰恰巧发生了可以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相匹配的恰恰巧的变异,新病毒就具备了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

研究发现,SARS病毒和这次的新冠病毒原本就是亲戚,也都是因为发生类似的上述变异而具备了感染人类的能力。

两者相差的是,这次新冠病毒发生的S蛋白的变异与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膜上ACE2受体的相匹配性远远高于SARS病毒,进入呼吸道后非常容易被细胞上的ACE2受体“紧紧地拉着手给拖进家门”,最新研究发现这种“紧紧地”程度是SARS病毒的10到20倍。

这种“紧紧地”程度与传染性有什么关系呢?

道理也很简单,紧紧地拉着手往家拖,从门口过100个人能拖进去1个;如果仅仅是客套一句“家里坐”,1000个人才有1个人“不识客套”地闯进家门,前者的亲和力就是后者的10倍。

但是,亲和力不直接等同于传染性,传染性还取决于其他很多因素。

比如,如果一种病毒复制繁殖能力特别强,患者分泌物中含病毒特别高,喷嚏中每一个液滴(飞沫)中含1亿病毒,即使亲和力只有1/1000,也比一个飞沫中只有1万个1/10亲和力的传染性强,在其他因素都一样的前提下。

可见,美国最新研究中,新冠病毒S蛋白与人细胞ACE2受体亲和力比SARS病毒高10到20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传染性可能高于SARS病毒,但不能说其传染性就是SARS病毒的10到20倍。


挣脱枷锁的囚徒



悟鸽


从慨念和表象的东西推论,最多用简单的数学算了下,老美这个所谓研究不靠谱。中国的专家更有发言权。


老楠4


没有足够的样本支持,表示观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