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怎么下定决心考研或就业的?

嵇志浩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本人工作4年后下定决心考研,目前就读北京某211高校今年要毕业了,至于为什么我越来越感受到学历成了升职就业的一大障碍。所在公司领导更看重学历,升职好事都会优先给学历高的研究生博士,领导出去宣传公司时也会说我们这有多少博士多少重点大学硕士,本科不会提起,因为太普通了!去客户那边也会问道哪个大学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心理难免会有失落。

我读研以后才发现读研是正确选择,很后悔读晚了,但也很庆幸我读了研究生,读研不仅拓展了自己眼界不在仅限于编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脉!



平凡的王炸


我是一名刚毕业于211学校的研究生,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当初的想法!

大三下学期,我们班里几乎有50%的同学基本都在考研。由于个人家庭原因,就想着早点出来找工作以补贴家用。当时根本没想过要考研。

有一次跟一个班上的女孩聊天,她跟我说我寒假去打工,就凭着自己的本科学历,基本找的工作都是卖衣服,超市搬东西的这类活,而且工资特别少,一个月才一两千。当时,跟她聊完天,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读的本科毕了业以后根本不能支撑我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研究生期间有没有什么经费补贴之类的,发现读了研究生以后,不仅国家给补助,老师也会给补贴。这样子考上研究生也不会特别愁自己的生活费问题,而且,读出研究生肯定能找一个不错的工作。

第二天,我拿出了之前打工攒下的积蓄,报了一个考研班,跟着考研班的上课步伐,自己也不紧不慢的加入了考研的大军。在最后3多月的时间里,自己努力冲刺,每天指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在做题的同时也会去做大量的思考,在考研成绩公布的那天,我知道我之前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后来,研究生快毕业,想要读博,由于自己的科研成果等各个方面最终选择了就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我,觉得还是读博会更有发展前景。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意见。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学历俨然已经成为了好工作的敲门砖。在踏入社会的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之前的努力都不白费!



现小梦


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我觉得学习是最便捷的一条路,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改变!等到我2015年参加到工作岗位的时候,我才知道学历是多么重要,学历不够,上升的空间根本没有,那是我最真实的写照!

我必须做出改变,否则我自己都对不起自己,我一定要提升自己,这样我在未来才会有机会!我边工作边复习的时候,给自己下定信念:我必须要考上研究生,因为作为农民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骄傲,也是父母未来的顶梁柱。如果没有一个好工作,好的物质条件,我拿什么来回报父母。






飘柔哥


来自农村,家里三兄妹,我又是老大,父母为了养育我们三兄妹已经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是村里唯一一家三个孩子都读过大学的家庭,作为子女不能再要求父母更多的了。

因此,在读书时就渴望自己能早日毕业,然后就业挣钱为父母减轻经济压力,依然还记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的喜悦和满足,农村孩子早当家,毕业时一心想早日就业,根本就没有想过考研的问题。


人力资源Jack


来自农村的一枚大学毕业生,家里供我读大学都花费不少钱了,所以上学期间一直希望自己快点毕业,出去好好工作赚钱,回报父母,毕竟父母年纪都大了,不忍心他们太辛苦,想自己可以早点独立,然后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安若2020


怎么下定决心考研或就业,我给你讲一讲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以及我自身(考研)和朋友(就业)的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临近毕业,究竟考研还是毕业

1.大学就读专业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说只有通过考研才会有前途有出路,更不要看到大家都在准备考研就盲目准备。先把自己的专业了解透彻,一些必须通过考研才能有就业机会的专业是有很多的,比如,我是学政治的,在我们大学本科院系里,行政管理和政治行政学这两个专业,如果不考研,就业形势是非常非常严峻的。除了考研,作为考生分流的方式还有国考和选调生考试,而近年来参加国考以及选调生考试的人数猛增,录取比也是非常低。公务员上岗、公务员编制等这些需要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训练有素的专业能力当然会通过更加严格的方式来筛选人才,是绝不会录用本科毕业生的,除非毕业院校较好、才能出众并且本科毕业愿意下乡扶贫的少数人。学政治的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心理,专业素质等,如果不经过丰厚的社会实践以及专业沉淀,迈入社会也是会吃亏的。以上这些是我在大三的时候对我的专业进行的总结,面对这个大问题,一定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你的专业是不是对考研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毕业之后能否找到较好的工作都需要考虑。关乎人生,万万不可盲目跟风,没有目标的胡乱做选择。

2.本科时期形成的自身优势

许多人上了大学就开始颓废堕落,因为没有谁要求督促,没有特别强调分数至上,更不会天天起早贪黑跟着闹钟制定作息。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这是大学的本质。

大学与高中唯一不同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能够自律的使用自由。

有些人刚进大学参加很多社团活动,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兴趣,却因为无法兼容工作与学习,爱好发展起来了,积累了所谓的人缘与人脉,八方都是兄弟,但是学习成绩却跟不上了,不搞学术,平时作业也是马马虎虎。在这里我们不排除有些社团工作处理的很好并且学习成绩也超厉害的人才,但是他们是有效率的有方法的。

回到重点,什么叫本科时期的自身优势,大学几年,总该有些收获的,不管是自信、人脉、奖杯、名誉等等都可以算,但你最需要知道的是:你最擅长什么。在大学里,通过磨练你从哪些地方尝到了甜头并且对它有发自内心的付出努力。给自己做一个SWOT分析,清楚的了解大学形成的优势,如果找不出特别明显的优势那就是需要更多的沉淀和历练。记着做一份自己的SWOT。

3.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追求的

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前面提到的SWOT分析大体概括起来就是:你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并且取长补短弥补不足。而你的优势通过大学的经历磨合应该是展露的比较明显的,如果不明白,我就举例示范一下我之前对自己的分析:大学才开始,我陈列出来自己的优势有:声音还算好听、会思考文笔也可以、唱歌蛮不错的、喜欢跟人交流、求知欲好奇心较强。

根据这几个优势,从大一开始,我就对这几个优势逐一的进行了发展实验,来证明自己能否把这些发展成为自己真正的特长。

(1)声音还算好听。我就去参加广播站的面试,后来通过了实习期,正式广播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爱好有点与自己的性格不符合,因为我本身是属于比较直爽粗犷的路子,而播导说我适合温柔的播稿,最后实在不想那么淑女端庄,就退了广播站。

(2)会思考文笔可以。我就把自己的思想通过一些比较大的话题展现出来,想登载到杂志报刊或者发表学术论文。比如第一篇论文是讨论男女平等的,观点太直白。后来创作着就发现自己的思想太耿直了,比较容易进入敏感误区,而这又是作家最禁忌的,还是写一些小论文就可以了,所以就放弃了把这个作为最大的优势。

(3)唱歌蛮不错的。为着验证这点,我去参加了中国好声音,海选进入了省赛区,最后落选了,原因很简单,这个草根发光的舞台评委质量参差不齐,我比赛的时候观察到就我一个最矮最胖(鬼脸)。后来就熄灭了自己的明星梦,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告诉自己当明星可太累了,于是也就放弃了。

(4)喜欢跟人交流,好奇心求知欲强。这两点就全都是闪闪发光的成功经历了。我在大学期间保持着一个人旅游的习惯,和外国人聊天交流,训练思维,写手稿写日记,经常知识恐慌去恶补不知道的知识。后来我参加演讲比赛,英文的,中文的,从院系到校级,到市区,到省赛,一步一步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优势确定好了之后,于是我的梦想就是读研后在高校任职。这样其实很简单。

其次,了解了自己之后,你要了解自己追求的。想要一份离家近事少工资高的工作,当然要考研,想要找一份工资能接受生活较轻松的工作也不赖。最主要的是你想要哪个层次,不同的工作对能力的要求自然不同。

二. 个人经历及经验

1.考研的好处自然不用说,我有一位师姐能力出色后来保研并且硕博连读。

我本科是读的师范专业,后来转专业直接转向学术理论领域,理想就是留在大学做一名学科教师钻研理论教学。这一点想法经历了很多才坚定下来,我母亲想让我当名高中教师、留在家乡就足够了,但是后来我没听她的,考了研再研究学术。

对于考研这点有几个经验:(1)父母的话不要完全听从,他们或许没经历过,知道的有限,不懂。你要有自己的思考与想法,和父母好好交流。

(2)不要三心二意,考研准备时间较长,一旦确定就要坚定。

(3)一心一意备考,一定要做好规划。

2.我本科的一位朋友,师范专业,没考研,现在成都市区上班。教师这个行业门槛很高,不是随便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就能当老师,筛选条件很严格。我的这个朋友本科期间参加过很多国家级别的学科竞教比赛,拿了很多国家奖,并且大学期间是三好学生、党员、奖学金承包。

自己有能力找工作当然更会被考虑。

建议:(1)如果在你的专业领域里,考研要求不高,你比较出色,有能力,可以考虑不考研。

(2)拿过的奖项有较大含金量,简历不“空虚”,可以考虑不考研。

差不多就是这些,最重要的,了解清楚自己,了解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自己想得到哪个层次的未来,之后就合理安排规划。

一定要坚持!!!加油!!!


自由学术


介绍一下本人情况。

本人双非重本,成绩一般,理工科。

最终是去就业的。

一开始本人选择的路有两条:

1⃣️出国深造

2⃣️就业

那最终为何选择去就业呢?本来一开始打算是大学毕业毕业后出国留学硕士,但今年家里花了很多钱了已经,不想再给父母太多负担了,刚好机缘巧合找了一份还好的工作,是去做海外销售的,工作内容和薪资基本都能满足。

后面就走就业这一条路了,不过也好,早点出来见社会,出来的时间也比考研的同学长,整个人的资历和理解方面都有提升,人脉上也有积累。看个人吧,我应该是那种people person(也就是所谓交际花)。所以我认为这条路适合我。

❕但是搞技术,性格内向的能考研提升自己技术也是一个好去路啊




鑫仔viog


考研与否主要看两个条件,一是对自身有准确评估,定位。首先看能力,通过大学学习,是否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深八科研能力,能否克服外界诱惑,全身心投入考研准备中。是,可下决心考之,否,弃之。其次,看兴趣。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则考之,无则弃之。二是当下状况。目前就业前景好或自身已有就业目标,已有就业意业,并且满意,可暂不考验,以后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几部委己发文,利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公务员招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一视同仁。还要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和自身压力承受力,行则考,反之尽早就业,再做打算。


风清明月的闲适时光


大学毕业后去考研的大部分是三种情况。

第1种:本身就是学霸型的,能比较容易的考上比较好的学校及专业。

第2种:就是跟风,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规划,看见别人考研也就随从。

第3种:就是逃避现实,害怕竞争,不想进入社会,想用考研的借口多过几年学生的生活。

我的配图就是典型的学霸,一天可以发一篇论文的那种[打脸]



GENG高的角度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学历或者以后想从事学术研究并且家庭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继续考研是非常好的,如果说个人偏向于就业,或者说家庭情况不允许,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可以的,想更早的接触社会,也不是一种坏事,社会上能学到的东西很多,真的是学校里面学不到的,实践出真知这话说的没错,但是基本的学识还是必须要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