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春季咋管理,農業專家告訴你!

“立春”已過,隨著氣溫回升,北方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起身、拔節期,春季麥田管理也進入關鍵時期。如何不誤農時、科學管好麥田、奠定豐收基礎?關鍵技術看清楚!

小麥春季咋管理,農業專家告訴你!

據農業專家分析:去年秋種期間多地土壤墒情適宜,適期播種面積大,播種質量較高,加之麥播以來天氣條件總體有利,當前小麥苗情總體較好。

儘管小麥長勢總體較好,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自麥播以來,暖冬氣候明顯,部分麥田旺長趨勢明顯,後期倒伏風險加大;二是去年11月中旬在豫南已發現小麥條鏽病,發病時間是歷年來最早的一年,加之春節前後兩場大範圍雨雪,麥田溼度增加,非常有利於紋枯病、莖基腐病等病害發生;三是由於麥播以來日照時數總體偏少,不利於幹物質積累,加之冬前及越冬期抗寒鍛鍊不充分,春季發生凍害風險較大;四是小麥生長中後期天氣條件,尤其是極端天氣發生的不確定性大,防災減災任務較重。

小麥春季咋管理,農業專家告訴你!

根據當前小麥苗情長勢、土壤墒情和氣候特點,今年春季麥田管理要立足於抗災奪豐收,以“控旺促弱轉壯、保苗穩健生長”為目標,突出因地因苗制宜、實行分類管理,重點抓好防凍害、防倒伏、防病蟲草害和控旺促弱轉壯,保苗穩健生長,構建合理群體結構,搭好豐產架子,奠定夏糧豐收基礎。

對於當前生長正常的一、二類壯苗麥田,可在小麥起身至拔節期,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以促苗穩健生長,提高分櫱成穗率,培育壯稈大穗。對於三類弱苗麥田,要以促為主,春季追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返青期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8~10公斤和適量的磷酸二銨;第二次在拔節期再畝追施尿素5~7公斤,以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穗粒數。對於晚播弱苗麥田,澆春水要適當推遲,以免降低地溫和土壤透氣性而影響麥苗生長。對於丘陵旱地麥田,可在降雨雪後趁墒追肥,保冬前分櫱成穗,促春生分櫱早發快長,爭取穗數保產量。豫南麥區還要注意及時清理田間廂溝,預防漬害。

小麥春季咋管理,農業專家告訴你!

春季氣溫回升快、起伏大,極易發生“倒春寒”。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預報寒流來臨之前及時進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幅,預防凍害發生。對於整地粗放、秸稈還田後未壓實的土壤暄松麥田,要在化凍後及時進行鎮壓,以沉實土壤,彌合裂縫,防止跑風漏墒,加重凍害。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採取追肥澆水、噴施葉面肥等補救措施,促其儘快恢復生長。

小麥起身至拔節期是控制旺長,預防後期倒伏的最關鍵時期。對於已經出現旺長或有旺長趨勢的麥田,應在小麥起身期,選擇日平均氣溫5℃以上的晴天午後進行鎮壓,抑制地上部生長。也可在起身初期噴施“壯豐安”等化控制劑,抑制基部節間伸長,防止後期倒伏,同時將追肥澆水時期適當推遲到拔節中後期進行。

小麥春季咋管理,農業專家告訴你!

春季病蟲害應以條鏽病、紋枯病、赤黴病、麥蜘蛛、蚜蟲等作為防控重點,在實行嚴密監測預報基礎上,科學制定防治預案,及早準備藥劑藥械,並在植保部門和農技人員指導下,選準對路農藥,及時組織開展統防統治,做到精準綠色防控,確保小麥安全生產。對於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要在小麥返青起身期選擇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以後的晴天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進行化學除草。要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並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發生藥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