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會有什麼後果?

我是女兒的小怪獸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實際上是古代戰爭中的一種潛規則。戰爭中,使者是交戰雙方交流的媒介,主要負責將己方的意思傳達給敵方。如果連對方使者都斬殺,意味著交戰雙方已經沒有和解的可能,將要血戰到底。

我們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伸。

比如,《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戰爭只是一種手段,而軍事服務於政治,有的政治家發動戰爭,純粹是想給對方一些壓力,以達到某種目的,但並不想讓事態擴大化。如果某個將軍不識相,直接將對方的使者殺了,意味著雙方沒有和解的可能,這對於政治家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殺了使者的將軍最後就可能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因此,出於戰爭的禮儀,也為了自己,大部分將軍看到對方來使,不一定客氣對待,但肯定不會不問緣由就將敵方來使殺了。

畢竟,使者通常只是信息的傳遞者,本身並沒有任何的攻擊性,若是殺掉這樣一個手無寸鐵之人,不僅容易讓人看不起,還可能讓交戰雙方陷入不死不休之境地。

而這一情況在春秋時期尤為常見,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室和諸侯之間、諸侯和諸侯之間的往來,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者來溝通,所以各諸侯國對於使節都比較尊重,即便是雙方處於交戰狀態,使者也能得到基本的尊重和保護,因而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之說。

當然,不斬來使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將軍會以斬殺來使的方式鼓舞士氣,同時也表示自己絕不妥協,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只發生於抵抗侵略中。例如,東漢時期,東漢將領耿恭被匈奴包圍,而匈奴人敬佩耿恭,於是就派遣使者前往勸降,許諾美人、金錢。

但耿恭民族氣節高尚,不僅拒絕了,而且直接把匈奴的來使殺了,還在城頭上把匈奴來使烤了。而這也是岳飛《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

再比如,蒙古軍南下攻宋,名將王堅死守釣魚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遣降將招降,而王堅把降將押到閱武場,直接將其斬首示眾,頓時士氣大漲。隨後王堅率領南宋軍民死守釣魚城,不僅重創蒙古大軍,還擊斃了蒙古大汗蒙哥。此戰影響重大,蒙哥死後,蒙古貴族集團開始了長期的內部征戰,而釣魚城也收穫了“上帝折鞭處”之威名。

總的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兩軍交戰是不斬來使的,但有時候為了鼓舞士氣,或者想表達自己不妥協,這時候往往會殺了使者。

不僅是古代,在現代戰爭中,也同樣不能殺了對方的使者。根據《日內瓦條約》,世界各國不得虐待俘虜,也不能射殺醫務兵、老人和孩子等無抵抗能力的人員,同時也不能殺害雙方的談判人員。一旦違反該規定,將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麵臨各種壓力。


金兔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其實是戰場的潛規則。

因為戰爭絕非雙方直接拼個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聯絡的。

打個比方,圍攻一座城市之前,進攻一方一般都會派遣使節趕來詢問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會保護性命。

就比如斯巴達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實力攻城會有很大損失,就派使者威脅羅馬某個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數千名角鬥士。

羅馬城市被嚇住了,交出囚禁角鬥士避免了攻城。

顯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達克斯就必須直接攻打,而羅馬城市也必須死傷,最終雙方都損失慘重,兩敗俱傷。

所以,斬殺使者是很愚蠢的行為。

因為使者只是小卒子,殺不殺其實無關大局,反而會激怒敵人,採用更殘酷的手段對付你。

正常來說,殺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斷作戰的場合。

元軍南下攻宋 ,名將王堅死守釣魚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將招降,王堅把該漢奸降將押到閱武場,斬首示眾,軍聲大振。

王堅此舉表示與敵人勢不兩立,要血戰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時,使節攜帶忽必烈本人的國書,威脅日本必須投降。

當時的“執權”幕府權臣北條時宗認為書狀無禮。決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連續派遣使者催促投降,書信威逼恐嚇,非常無禮。

北條時宗大怒之下,下令斬殺蒙古使者,以表明絕對不會投降。

忽必烈大陸,開始調集人馬,準備攻打日本


薩沙


一、”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來源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戰爭史上的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出自周朝的春秋時期,周朝自周公旦輔政,制定了一系列的禮儀制度,涵蓋了周朝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分封制、宗法制、嫡長子繼承製等都是周禮,就連春秋時期的戰爭,也是彬彬有禮的戰爭。

春秋時期的戰爭與後世朝代相差很大,當時的戰爭是兩方先約好時間、地點,然後各自帶著軍隊列好陣,擺好架勢,雙方都準備好再一聲令下,開始打仗,打仗都是點到為止的,一方戰敗後,另一方一般情況下不追,即使追,也是追規定的路程,然後戰爭結束。

現在看起來很好笑,當時的戰爭就類似於牛仔約架,或者君子動手,一切都是彬彬有禮的,既然是打仗,就需要雙方互派使者進行溝通:在哪裡打?什麼時候打?你們敢不敢來?使者在當時是負責協調雙方打仗的溝通員,戰爭的雙方根本就不會產生殺使者的行為,一方面是周禮限制,另一方面是殺了使者雙方就沒法溝通了,於是便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同時,在春秋時期發生了一場因為斬殺使者而引起的戰爭,讓這一規定成為一件俗定的規定,這就是發生在公元前596年的事,楚國派使者申舟出使齊國,半路上被宋國所殺,於是楚國大怒發兵攻打宋國,楚軍圍城圍了整整9個月,仍然沒有攻下宋國,宋國於是派出使者華元出使楚軍大營,雙方約定,宋國投降並派使者華元到楚國為人質,以此為條件,要求楚國後退三十里,以給宋國尊嚴,楚國答應宋國要求,雙方達到和解。

這事發生後,被後世稱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交戰規則,原因就是使者可以化解一場戰爭,同時又能便於戰爭雙方的溝通和協調雙方的利益。

春秋時期的周禮貫穿了整個周朝,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禮儀制度也發生了改變,同時隨著禮儀制度的崩塌,戰爭也越來越殘酷,從最早的君子約架到後來的無所不用其極,戰爭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作為戰爭的不成文規定:”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成為一句空話,斬殺使者的現象經常發生。

二、不斬殺使者的情況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任何時代的戰爭都是有目的,只要達到了目的,就沒有必要再進行戰爭,戰爭可是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沒有好處和目的誰會發動一場無緣無故的戰爭呢?

楚漢戰爭時期,劉邦派了一個使者叫酈食其出使齊國,當時的齊國算是相當獨立的諸侯國,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齊國歸降劉邦,沒有用一兵一卒酈食其就成功拿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這就是使者的作用,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雖然後來韓信嫉妒酈食其的功勞,在蒯通的建議發動了對齊國的戰爭,讓齊國措手不及,齊王田廣認為使者酈食其是劉邦派出當幌子的,誘騙自己放鬆軍備,才讓韓信出兵擊敗的,所以齊王田廣殺了使者酈食其,這算是使者成功勸說戰爭,但又因故被殺的典範。

還有個三國時期的故事,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在五丈原時,司馬懿拒不出戰,諸葛亮沒辦法了,就派出了一個使者拿著女人的衣服送給司馬懿,司馬懿仍然不為所動,也沒有為難使者,照樣該幹嘛幹嘛,這也不斬使者的例子。

歷史上,不殺的使者的情況是絕大多數,畢竟雙方交戰,也需要派出使者進行一些溝通,戰爭不可能無限打下去,連劉邦和項羽這樣的死對頭也是鴻溝協議,雙方簽定暫時和平條款,這些事都是使者去辦的,使者的作用包括但不限於協商雙方戰爭的停止、俘虜的交換、協議的簽定、利益的談判等等,是不可或缺的一項職業。

三、斬殺使者的情況

當然了,戰爭中斬殺使者的情況也是非常多的,但比不殺的使者的情況稍微少一點,斬殺對方使者是需要向敵方傳達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就是:我方一定要將戰爭進行下去,等著開戰吧,我不會投降的,斬殺使者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升級戰爭的行為,把戰爭延續到使者身上。

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比如南宋時期,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軍攻打合州的釣魚城,南宋主將王堅與副將張鈺緊守城池,抗擊蒙古,蒙哥攻打了五個月都沒有攻下城池,於是派出使者原南宋降將晉國寶進城去勸降王堅,王堅怒斬使者,等於向蒙古傳達了拒不投降的意志,就連大汗蒙哥也戰死在釣魚城下,王堅斬殺使者就是用這種無言的方式表達繼續戰爭的決心,不給蒙古抱有希望。

還有三國時期的司馬懿攻打遼東公孫淵的事件,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主動示弱之計擊敗了公孫淵,在大局快在明朗之際,公孫淵派出了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作為使者出使司馬懿,希望司馬懿能夠接受請降,司馬懿卻一反常態,把公孫淵派出的兩個高官使者給斬殺了,以示對公孫淵的心理威懾,之後公孫淵又派出侍中衛演為使者來見司馬懿,司馬懿這次沒有殺使者衛演,而是讓他叫公孫淵當面來投降。

從司馬懿的事件看,殺不殺使者都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由當時的戰爭形勢所決定,並沒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約束,完全是看當時的戰爭情況和所要表達的意思,如果一心對敵方表達決戰到底的意思,就完全可以殺了對方使者來促成,如果想要快速結束戰爭,一般情況不會殺害對方使者,而是會與使者積極溝通情況,解決戰爭。

總結

後世的戰爭中,早就沒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約束了,殺不殺使者,取決於自己一方怎樣的政治目的,殺使者本身就是一種無言的抗議和戰爭的宣言,是會擴大戰爭的,不殺使者說明雙方願意控制戰爭,不讓戰爭升級,或者有限度的戰爭,這都取決於政治目的,而不是這句約束的話。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對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放在現在就相當於驅趕對方的外交人員。我們都知道,一旦一個國家趕走了另一個國家的外交人員就相當於進入了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攻打該國。這是我們現代的規矩。放在當時也一樣。如果有人想要破壞這個規矩,就會遭到其他諸侯國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時期是最重視禮儀。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一直推崇實行周朝舊法。儒家講究的修身養性跟知禮義廉恥和周朝的規矩如出一轍。還有各種有趣的規矩。而他們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時期打仗先要下戰書。約定時間跟地點。然後戰書裡面的用詞也要十分恭敬。

雙方都會優待敵軍的使節要舉辦宴會跟歡送會。宴會上是一定要有歌舞節目的,而使者會作為客人進行道謝。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不允許奴隸跟平民上場作戰。他們只參戰不作戰。只負責喂喂馬呀,扛扛行李這的後勤工作。擔任作戰任務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男子。又稱作為戰士。作戰地點必須為兩國的交界處。


自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戰爭作為一種爭奪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隨之誕生,漫長的戰爭史上,交戰的雙方相互之間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並且形成了一些規則,比如說最為簡單的“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戰爭當中,不能以任何方式傷害對方傳達信息的人員。

公元前596年,楚國派遣使節申舟出使齊國,因為土地的摩擦問題,楚國和鄰國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莊王在辭別申舟的儀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國。沒想到這句話卻被宮人洩露了出去,傳到了宋國的執政官華元的耳朵裡面,這下他不高興了,楚國這是小肚雞腸嘛!那就別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經過的交通要道設伏,殺死了楚國的使臣,有從人逃回了楚國,楚莊王聽說了這個消息,氣得渾身發抖,《左傳》記載他“投決而起”,立刻派遣大軍,包圍了宋國國都9個月。為此宋國只好派遣華元來到楚國軍營,向楚莊王低頭認錯,楚國軍隊因為連日的圍城,糧草也快吃完了,決定趁好就收,兩國隨即約定保護雙方使節,華元則作為和談的人質來到楚國居住,這也是第一個有紙面協議的不斬來使約定了。


漢永平十八年,漢平帝去世,因此車師和匈奴趁機反叛,匈奴大軍將耿恭和數百名士兵圍困在孤城當中,幾個月後,漢軍糧食耗盡,但是耿恭親自激勵士兵振作,和他們同起同睡,並且用水煮鎧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獸筋,漢軍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城裡面也只剩下幾十人,這也讓漢軍有些動搖,耿恭心生一計,當北匈奴單于派使者進城勸降,耿恭竟然派人殺了那個使者,還在城頭烘烤北匈奴使者屍體,這讓單于徹底大怒,加派部隊繼續圍城,而士兵們得知了這個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場肯定是非常慘,因此更加只好更加賣力堅持。最終數天之後,耿恭等人總算等來了漢朝的援軍,守住了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們拖延了匈奴的攻勢,耿恭斬了來使,卻藉此獲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這也算戰爭史上罕見的一幕了。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雖然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是雙方即便殺紅了眼,也沒有人能夠輕易的打破這一規則。

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經常交戰,孟子就說過春秋無義戰,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還是講規矩的,首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下戰書,這叫師出有名。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都是貴族的運動,而且是以車站為主,雙方都要通過使者來約定戰爭的時間,在作戰的時候還要選進一個開闊地點,這個使者正式稱呼被稱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出使各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雙方都以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作為幌子進行攻伐。而對於前來溝通作戰地點的使節是沒有敵意的,而且更不會隨便的斬殺,很多時候這些使者都會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戰國之後,所謂的禮儀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戰爭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



斬殺使者反而會中斷一些信息的來源。比如說司馬懿就通過蜀國的來使判斷出諸葛亮的飲食出了問題,已經活不長久了。戰爭期間互相派遣使者已經成為戰爭的一個部分,使者都是雙方將帥的工具。一些將領也可以通過厚待使者來瓦解敵方的君心,比如說在關羽知道自己的後背被東吳人給偷襲了,於是他就不斷的派遣使者去溝通,而呂蒙正好抓住這一點,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讓他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還允許他們回家去報平安。而關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東吳的厚待,於是他們就不在聽從於關羽的命令,數萬精銳瞬間走時一大半,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身亡,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關羽吃了大虧教訓非常的慘痛。


如果在戰爭期間斬殺對方的時間,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斬殺對方的使節會激怒對方,導致對方死戰。但有時候斬殺使者也能瓦解敵方的軍心。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種蘊含著更多政治軍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況下不要斬殺敵方的使者,否則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其實斬殺使者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畢竟使者的地位無足輕重,關鍵是如何的利用使者達到激勵自己的士氣或者瓦解敵方的軍心的作用。這也是一種戰爭藝朮。


經常用了


我們都知道周人以禮治國,“先君周公制周禮”、“禮者,天地之序也”,周人以禮來保障上下定位,尊卑有序。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各種場合各具其禮,確保其井然有序。孔子特別強調禮的重要,所謂“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錚者,上代下也,敵國不相證也。”

孟子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實際上春秋時期的戰爭像競技體育,不似戰國時期那麼殺伐,只要決出勝負就各自收兵,因此時間很短,原則上只有一天。比如城濮之戰,就只打了一天,勝利了的晉軍原地休整。吃完楚軍留下的糧食,就啟程回國了。

春秋時最短的戰爭甚至只有一個早上,叫“翦滅此而朝食”。

春秋時的戰爭,極講禮儀。

兩國交戰,事先要宣戰。宣戰要派使節,國君或統帥不能親自出面。使者宣戰,以國君或統帥的名義。態度,當然是客客氣氣;用詞,也都是外交辭令;稱謂,則極其講究。

不宣而戰,是戰國時代才有的。那時正如孟子所說,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恨不得把對方趕盡殺絕,哪裡還有什麼禮儀?



禮,比勝負更重要。

講禮儀,就講規則。

第一條,不斬來使。使節無論職位高低,任何時候都神聖不可侵犯。

第二,不以阻隘。就是不在險隘的地方阻擊敵人,一定得在開闊地帶堂堂正正地進行決戰。

第三,不鼓不成列。就是對方陣勢擺好之前,另一方不能擊鼓進軍。

第四,不重傷。就是格鬥的時候,不能讓同一個人重複受傷。如果對方已經受傷,不管傷在哪裡,都不能再來第二下,應該讓他回去治療。

第五,不擒二毛。就是不能俘虜花白頭髮的人,應該讓他回去養老。

第六,不逐北。就是敵人敗退時,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為限。

所以在春秋,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因為跑五十步就安全了,你跑一百步幹什麼?

如此紳士風度,堪比奧林匹克。

而這些戰爭遊戲規則從戰國時期被破壞得一乾二淨,流傳下來的只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條。

因為從戰國時期開始,戰爭的目的是兼併他國,當然要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大規模不眨眼地殺人,打殲滅戰。

這個時候,誰講禮儀,誰就是找死。

當然,不殺使者也不是絕對的,殺使者也會起到鼓勵己方的作用,不過大都是發生在抵抗侵略的情況下。

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為了減少傷亡,就讓使者進城勸宋軍投降,但宋軍卻把使者的頭砍了下來掛在城頭上,以表決心,大大鼓舞了士氣,併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擊斃。

又如東漢時期的將領耿恭被匈奴包圍,匈奴人很敬佩耿恭,便派使者勸降,許諾美人、金錢,耿恭民族氣節高尚,親自把使者殺了,在城頭上把使者屍體烤了,這也是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

使者能夠不被殺,自身的才能和膽量也是十分出眾的,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刃於刀鋒之間,張儀遊說六國,實施連橫戰略,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等。


古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交戰雙方還是會遵守這條不成文規定,畢竟任何事都有其規則,不然以後誰敢當使者。

所以說處於政治需要、軍事需要、禮儀需要,往往“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遨遊者


首先要分析使者的作用,使者的作用便是外交,而戰爭是外交的延續。有道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次動干戈。如果能夠並不血刃的解決戰爭當然是好的,誰都願意的,使者便是這個窗口,如果你把使者殺了,把這個窗口關了那麼誰來和你談條件,以後誰還會和你和談。

當然也不是沒有殺使者的例如你太囂張了 你指著我們的鼻子罵我們,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例如三國演義赤壁之戰前曹操寫信給周瑜,周瑜後斬信使。還有我方處於弱勢,殺使者激勵我方將士,表現必死的決心。例如釣魚城王堅斬蒙古使者。

還有另外一種就是我方不屑和談,我方勢力強悍。本次會戰的目的就是要滅了你 所以不用談。

其實不斬來使往傳統上來說是禮儀上的。深沉次的來說是為了日後好相見 不撕掉那張窗戶紙罷了。如果是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相信任何一個正常的統帥,君主都不會斬使。畢竟要留下對話的窗口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條規則不僅僅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約定俗成,而且還是現代國際法的規定。在現代《戰爭法》法中明文規定了軍使的待遇:

軍使是奉交戰一方的命令,前往敵方進行談判的代表。《海牙陸戰法規和慣例章程》規定:軍使以白旗為標誌。軍使及其隨員(翻譯、號手、鼓手等)享有不可侵犯權。

那麼,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定呢?如果違反了這樣的規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一、使者的使命。

使者是用來溝通兩個勢力之間的外交人員。這些使者都肩負著兩個勢力之間的外交使命。在和平時期,使者的任務就十分重要,而到了戰爭時期,使者的任務就更加重要,有時甚至上升到戰略的高度。

在中國古代的兵法就明確指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伐交,就是以外交的手段來建立自己的優勢,打擊敵人。而伐交的主要施行者,就主要是這些使者。因此,這些使者也是戰爭的主要參與者。他們是外交這個無形的戰線上的戰士,一個優秀的使者,所起到的作用有時會超過千軍萬馬。

我們可以在古代的記載中,看到很多這樣的事例。在戰國年代,很多縱橫家都擔任過使者。最出色的就是蘇秦、張儀。他們兩個一個合縱六國,一個連橫各國,極盡各自的手段,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和他們這些戰略家相比,更多的是溝通雙方勢力的使者。尤其是處於戰爭狀態下,雙方的使者。這些使者穿梭於火線,把自己一方的要求告訴對方。他們有的是和平的使者,而更多的是外交戰的戰士。在很多情況下,他們都要冒著生命的危險。

比如著名的諸葛亮五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看破了諸葛亮後勤補給的困難,堅守不出,使得諸葛亮無法和司馬懿進行決戰。在無奈的情況下,諸葛亮就派出使者,把一套女人穿戴的巾幗送給司馬懿,以示侮辱,逼司馬懿出戰。

這個諸葛亮的使者就是外交上的戰士,他很可能就會因為他的這個使命死於非命。但是,司馬懿並沒有上諸葛亮的當。他不但沒有殺使者出兵,反而招待使者。可惜諸葛亮的這個使者有勇無謀,無意間洩露了諸葛亮身體欠佳的秘密,反而更加堅定了司馬懿堅守的決心。

這一次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謀略對抗,司馬懿取得了勝利。而交鋒的人員,就是諸葛亮的這個使者。因此,使者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斬殺使者的情況及帶來的後果。

那麼,既然使者是雙方的一種戰爭手段,留下使者的性命,保證自己的作戰權利是一種明智之舉。可是,為什麼在歷史上,還有很多斬殺使者的事情呢?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一方和對方勢不兩立,完全沒有調和的可能時。斬殺使者,已經成為一方統帥,為了集中意志,提振士氣所採取的手段。在斬殺使者後,自己一方就全部認清了實際情況,不再抱有任何和解的幻想,只有死戰到底的一條路了。

比如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時,曹操派使者來見周瑜。周瑜連送來的書信都不看,直接撕了,還把使者斬首。魯肅以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相勸。周瑜說,斬使以示威,於是將曹操的使者斬首。曹操得知周瑜撕書斬使,大怒發兵,被周瑜打敗。

在這裡,周瑜殺曹操的使者不是無禮,也不是沒有算計。這是因為當時東吳上下被曹操的威勢所壓倒,很多人都要求投降。在大敵當前的時候,自己陣營意見不一,心懷膽怯,正是犯了兵家大忌。

曹操這個時候派使者前來送信,無非是以威勢相加的勸降信。周瑜毀書斬使,正破了曹操的外交伎倆。這樣一來,東吳上下就沒有了退路,只有抗曹的一條路。意見統一,士氣大振的東吳軍隊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順利的打敗了曹軍。

另外還有一種斬使的情況比較特殊,不過也屬於外交謀略的一種。在東漢初年,劉秀討伐隗囂。隗囂手下的大將高峻因為曾經投降過劉秀,害怕報復,堅守不下。劉秀派寇恂拿著自己的親筆信去招降高峻。高峻心裡猶豫,於是派自己手下的軍師皇甫文來見寇恂。寇恂見皇甫文言辭傲慢,於是不顧其他人的反對,下令將皇甫文斬首。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高峻得知皇甫文被殺後,隨即投降了。這是因為皇甫文是高峻的軍師,高峻對他言聽計從。皇甫文一死,高峻就失去了倚靠,只得投降了。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斬殺了對方的使者,就說明一方已經放棄了用外交解決爭端的手段。這樣,雙方就只剩下一條道路,那就是一方消滅另一方的道路了。

三、結語: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戰爭中雙方共同的需要。這是雙方進行外交戰的必要手段。只有雙方的外交渠道暢通,雙方才能施展各自的計謀。使者,也是戰鬥在外交戰線上勇敢的戰士,他們隨時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使者被殺也是謀略的需要。這裡面有著雙方統帥的博弈。比如,諸葛亮出使司馬懿的使者,就抱著必死的信念去的。如果司馬懿殺了諸葛亮的使者,他就正中了諸葛亮的計謀。因此,使者的死活,也要看軍事謀略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論。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在後世流傳下來的交戰規則主要只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春秋時期諸侯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

公元前596年楚國派出申屈出使齊國,楚莊王特意囑咐不要從宋國經過。

宋國執政華元聽說了,覺得這是對宋國的莫大侮辱,就設伏擊殺死楚國使者。楚莊王為此“投袂而起”,出動大軍包圍宋國國都整整9個月。

宋國派出使者到晉國告急,晉國上一年剛被楚軍打敗,不敢冒與楚國全面衝突的危險,只是派解揚為使者勸宋國堅守,不要投降。

解揚經過鄭國,被鄭國抓起來交給楚國。楚莊王親自接見解揚,企圖買通他,要他向宋軍喊話,說晉軍不再提供救援,斷絕宋軍的希望,解揚不同意。經楚莊王幾次威逼利誘,解揚才答應下來。可是當解揚來到了望城中的樓車上,就大聲疾呼,說晉國援軍不日就到,請宋國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楚莊王大怒,解揚說:“我答應你的條件只是為了實現使命,現在使命實現了,請立刻處死我。”

楚莊王無話可說,反而釋放他回晉國。長期圍困而無戰果,楚莊王打算退兵,可申屈的父親攔在車前,說:“我兒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國王的使命,難道國王要食言了嗎?”楚莊王無言以對。

申屈父親建議在宋國建造住房、耕種土地,表示要長期佔領宋國,宋國就會表示屈服。宋國見楚軍不肯撤退,就派華元為使者來談判。華元半夜裡潛入楚軍大營,劫持了楚軍統帥子反,說:“我的國君要我為使者來談判,現在城內確實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訂立城下之盟則情願舉國犧牲。貴軍退到三十里外,我國唯命是聽。”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證做到。

第二天報告了楚莊王,楚軍真的退30裡外,和宋國停戰,雙方保證不再互相欺瞞,華元作為這項和約的人質到楚國居住。

後世將這一交戰規則稱之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歷史上最著名的戰時兩國使節以禮相見的故事是“彭城相會”

450年南朝劉宋與北魏發生戰爭,劉宋發起北伐,先勝後敗,戰略據點彭城被包圍。江夏王劉義恭率領軍隊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舉打過長江,派出李孝伯為使節。

劉義恭派了張暢為代表與李孝伯談判。兩人都是當時的“名士”,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贈送禮品,儘管處在極其殘酷的戰爭環境,但他們在談判中卻仍然是文質彬彬、禮貌周全。

這次談判本身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可雙方的禮節及言辭,一直被後世譽為戰場佳話。

使臣只是傳遞正式消息的,對國家並沒有什麼破壞性。一般斬來使只是一時怒氣,但是在道義上就敗了


藺MG


重複一遍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個花刺子模國國王,非常討厭使臣送來壞消息,無論是自己的使臣,還是敵人的使臣,凡是帶回來好消息的來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帶來壞消息的使臣一律殺頭不饒。

然後,他的使臣帶回來的全是好消息,把壞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來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殺掉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國被成吉思汗屠殺殆盡。

一開始,成吉思汗為了全力攻打金國,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締結友好通商條約的,派了使臣領著一個500人的龐大商隊,帶著金銀財寶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個總督見財起意,派兵襲殺了商隊,向國王報告“好消息”說是“戰爭獲利”,國王很高興,總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個莽漢,為了息事寧人,為了貿易暢通,也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國,決定還是和平解決的好。

於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這樣搞,把財物還給我們,隨便殺一個兇手,咱們還是好朋友,行不行?”

對於花刺子模國王來說,這絕對要算是“送來壞消息”的使臣了,還是來“搶到手財物”的使臣。

國王大怒!殺正使!剃光了兩位副使的頭髮,趕走了事。

怎麼可能了事呢?

當時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實力可以蔑視一切外交禮節的,因為他擁有絕對的實力,可以碾壓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國的外交工作人員中,沒有人敢告訴花刺子模國王成吉思汗的實力,因為這是壞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兩國交戰,總是需要一個理由,或者一個原因。

比如努爾哈赤派人告訴大明朝“我這裡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麼辦?殺了來使,再增加一大恨嗎?

當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領,擁有絕對的優勢,可以蔑視一切規則,大兵到處碾壓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須好好的接待努爾哈赤的使臣,“這不是鬧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當事人都不在了,你們究竟想幹什麼?是不是想‘要錢’花?”

於是雙方討價還價,討價還價是“使臣們”的專業工作呀!

專業事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去幹才是好的。

大明朝沒有錢,所以雙方打了起來。和使臣無關,不是使臣無能,不是使臣該殺。

如果大明朝有錢並且願意花錢的話,明金之間完全可以學習宋遼的“澶淵之盟”的。

宋遼“澶淵之盟”不正是使臣們來來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戰爭,爭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進了貿易經濟,造福了兩國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於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遼談合約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據說,曹利用與遼人達成初步協議後,回去交旨,請見之時,正趕上宋真宗吃飯,坐在門口和侍者閒談,人家問他許給了遼國一年多少銀兩,他也不敢大聲說話驚了皇帝吃飯,伸出了三個指頭放在額頭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萬兩,侍者見慣了大錢的人呀,以為是三百萬兩。

真宗飯罷傳見,侍者多嘴告訴真宗說“陛下,咱們一年要花三百萬兩白銀呀!”真宗大驚說:“太多了,太多了,寇準不會同意的”,於是臉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進去之後,看見真宗臉沉如墨,也嚇的不輕,皇帝問“如何?”!

曹利用戰戰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萬兩,我還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這就是使臣的好處,可以討價還價呀!難不成讓宋真宗和遼太后親自討價還價嗎?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興的說:“才三十萬,這麼少,你很會辦事,很會辦事,為國家省了大錢!”

於遼國來說呢?每年平白無故的曹利用這個來使就送來三十萬兩白銀。

曹利用這樣的“來使”能殺嗎?

不能!

 


葭明通半瓶歷史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為啥?

要知道原因,首先得弄清楚使者的作用。

使者的作用是啥呢?

替主帥傳達信息,表明我方意願。

交戰時,使者來的目的最終只有兩個:招降,或是投降。不管是招降還是投降,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那就是儘量減少傷亡,以最小代價達成意願。動嘴能解決的事兒,何必拼刺刀。

斬了呢?

那就是沒得談了。

一方面,斬了來使就等於跟對方表明了態度:這事兒沒得商量,少廢話,戰場上用刀子說!

那還有啥好說的,敬酒不成,只能罰酒了。

另一方面,我方這次派去的使者被對方斬了,大夥兒都知道對方是個沒底線的人,誰還敢去送死?或者,我方殺了對方使者,大夥兒心裡也擔心:人家會不會以牙還牙?

沒人敢去,那也就沒法再談了。

一般什麼情況下會斬來使?

1、復仇,特別是我方勢優,對方請降,不受降。

2、我方勢弱,對方招降,斬來使,死戰到底。

3、來使太囂張,若不殺不足以平憤。

哀兵不打和繳槍不殺。這兩條與不斬來使一樣,說的都是:別把事兒做絕。蜜蜂雖然蟄了人自己就會死,必要的時候都還一樣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