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疫”線“守夜人”

通訊員 景彥博

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時,有這樣一群“守夜”人,他們舍小家,保大家,與黑夜為伴,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用責任和信心構築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線。

濱河西路防控點是守護崇信縣城西大門的重要卡口,也是防止病毒輸入最重要的防控地。從公安、衛健、人社、司法、錦屏鎮等部門、鄉鎮抽調了多名精幹力量參與到了該防控點檢測登記工作中,防止疫情輸入。

崇信縣公安局銅城派出所副所長馮小龍給記者介紹說,他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對來的車輛進行引導,對外地來的車輛和人員進行勸返,對本縣的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檢測以後放行。

雖然過了立春節氣,可天氣依然寒冷,為了取暖,他們在路邊便搭了臨時帳篷。一間帳篷,一個火爐是他們在寒夜裡取暖的唯一辦法。記者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內看到,擁擠的帳篷內只有兩張床和一個火爐,供當晚值班人員輪換著休息。帳篷的一角放著方便麵、麵包等食物,是值班人員生活品。路邊值守的工作人員也只能穿起厚厚的棉衣禦寒。為了做好防護措施,他們不得不戴上一副防護手套來作為手部的基本防護措施。

崇信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護士趙瑞說:“我是一名護士,我工作已經十年了,家裡已經兩個娃了,大的上三年級,小的兩歲多,最近一段時間也沒有照顧孩子,老人照顧著呢。我們現在是兩班倒,一個班上12個小時,夜班的話還可以休息,白班也不能休息,第二天還要繼續堅持在單位上班,單位上還有病人,還要開展診療工作。雖然都很辛苦,但是我們覺得都很值得,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按照省、市、縣要求,凡進入縣城的每輛車都要使用微信或者手機瀏覽器掃描疫情防控檢測登記系統生成的二維碼,對車輛和隨行人員的詳細信息進行登記。如果遇到摩托車、行人和無牌照的車輛,還要進行填表登記。據瞭解,這個防控點每天都要檢測500多輛車,1000多人,但是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有的工作人員雖然年紀大了,患有高血壓、腿疼等疾病,卻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越到深夜,過往的車輛越稀少,四周的空寂讓這裡變得愈發寒冷。與白天的忙碌相比,夜晚的冷清更考驗著值守人員的毅力和耐心。隨時有車通過,全體人員要迅速到位,檢查登記、檢測量體溫,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他們深知最嚴格的防控才能築起最嚴密的防線。

面對病毒和寒風,他們依然堅守在工作一線,在疫情面前不退縮、不畏懼,始終衝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放棄和家人團聚,始終堅守崗位,衝鋒在前,為全縣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