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賣車看個樂呵,摸不到、體驗不到誰會為之買單?

“Oh my god!”買它!買它!買它!直播帶貨早已成了當今銷售界的必要手段。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禁止人員外出接觸,導致商業大面積停滯,而網上帶貨成了“唯一手段”。

直播賣車看個樂呵,摸不到、體驗不到誰會為之買單?

2019年的汽車市場低迷,絕大部分4S店的生存狀況並不樂觀。誰知2020年到來,多數人期望的崛起又被泯滅了。而汽車銷售界每天只出不進,都身陷困境之中。如此,直播帶貨成了努力賣車養家餬口的重要手段。

2月1日,北京蔚來策劃一場直帶貨播——主播開著蔚來ES6從亦莊蔚來交付中心出發,目的地為當下熱門網紅北京大興機場,單程44公里,把蔚來所有的功能展現的酣暢淋漓。

直播賣車看個樂呵,摸不到、體驗不到誰會為之買單?

2月3日,上汽榮威聯合經銷商推出在線VR智能展廳看車服務等線上售車服務,意在讓其用戶在疫情期間能夠在線“看、試、買、保、修”。緊接著特斯拉、一汽、廣汽豐田、吉利、長城、沃爾沃都開展了自己的網上看貨、帶貨的銷售方式,如此可以見得品牌方的心急如火。

層出不窮的花樣,從看車到試駕,從金融服務到交易完成,從送車上門到代客上牌,看似天衣無縫的服務流程效果又是如何呢?

馬拉車市就此詢問過幾位4S店的銷售人員,得出的結果如下:死馬當活馬醫醫,做了總比不做強,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但是線上成交幾乎為零!線上銷售的一切努力似乎只是求得了一個心安,沒有線下的輔助一切都不現實。

雖然近些年線上銷售被認為是一種趨勢,但事實證明,對汽車這種昂貴的產品,交易在內的部分環節通過線上完成容易,但足不出戶完全意義上擺脫線下體驗實現成交仍不現實。

直播賣車看個樂呵,摸不到、體驗不到誰會為之買單?

事實上,線上賣車早就不是新鮮的概念,各品牌在雙十一、618的線上賣車就已經被嚐鮮了無數次,但始終並未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主流選擇。而且現今的汽車自媒體就是第一批汽車行業的線上帶貨人,況且汽車行業自媒體人還有汽車知識底蘊,有些媒體人還有一定的粉絲基礎,這種做法可以宣傳汽車、科普汽車、但是賣車依然是難點,畢竟汽車不是一支口紅、一件衣服。

如今,在疫情肆虐,線上銷售又被推上了高潮。畢竟這是在疫情蔓延的環境下,在汽車實體店客流減少的環境下,又能宣傳的首要方法,並且還能接觸到一定的有意客戶。在線溝通、線上支付、業務線上代辦、上門試駕、送車到家等服務、售後要能做到線上預約支付、維修/保養上門取送、遠程辦理車險等業務、線上諮詢維修。但難點在於,沒有實物如何讓消費者心動,讓消費者買單?並且是一筆不菲的費用。至此大多人對線上購車都持保留態度。

直播賣車看個樂呵,摸不到、體驗不到誰會為之買單?

消費者抗拒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花一筆錢,看不到實物心裡不踏實。疫情時期對消費者來說試駕、上牌都是問題,如此汽車銷售線下聯動不可或缺。不單單是銷售方說的那樣簡單,而是消費者心中的芥蒂才是最主要的問題。正因如此,線上線下的脫節仍然令“直播賣車”難以落地。

直播賣車看個樂呵,摸不到、體驗不到誰會為之買單?

時至今日,直播賣車的敵手無疑是當今成熟的汽車銷售鏈條。買車,買的還是經銷商專業介紹、專業服務、專業辦事流程,以及消費者對4S店已建立了的信任。

馬曰:單單一場直播,一個主播服務怎麼能顧及到所有消費者需求?一個只能眼觀不能手摸的昂貴物件,你願意為之買單嗎?所以,在體驗上消費者不滿意,直播賣車又不能對價格刨根問底,消費者自然不會甘心。

所以,直播賣車永遠無法頂替經銷商的存在,在馬拉車市看來線上直播頂多是錦上添花,刺激你對某輛車的購買慾,但想靠線上帶貨賣車維持實體經濟,純屬自欺欺人。但是,疫情之下線上直播賣車是唯一能握住的救命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