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的:“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

丁盼望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自相矛盾,理想化的不接地氣的胡大侃,

觀察是眼的事,評論是口的事,眼是心靈之窗口,口乃心之門戶,既要窗口又不要門戶,或要門戶不要窗口,這不是自相矛盾?心之窗口門口統一於人,偏於一邊就是不健全不對稱,一如胳膊粗腿細,或兩腿不一樣粗,或有鼻子沒眼,有眼沒鼻子,都不正常,連自然、正常都沒,何來健全的智慧,尤其還說是最高形式的。俺不以為然……


質躍


不帶評論的觀察當然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為什麼?因為人類觀察事物都是在學習前人研究觀察”角度方法”上進行的,故都必帶有或站在某種立場方法上進行評論。如學習了儒學唯心主義立場方法,就必然會站在唯心立場上進一步觀察與評論,而否定唯物主義的立場方法;相反站在唯物主義立場方法上觀察評論,就也會否定批判唯心的立場方法等;而這些都與客觀世界實際是由“精神、物質與(人)實踐”基本三構成聯繫相距甚遠,不可能也不能是人類研究觀察事物智慧的最高形式。人類觀察世界事物最智慧的形式就是不帶任何評論的立場方法,佛學叫“四大皆空”,老子叫“致虛極,守靜度”,才能觀察到陰陽辯證法的玄之又玄的真實過程。故老子在《道德經1章》指出”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才是智慧的最高形式。所以,人類學習觀察只有達到一定限度,而發生學習認知”質變”即哲學“質的飛躍”之時,才能透過現象而抓住本質,方為智慧的最高形式。你說是吧?


春臺96245986


紀伯倫、米勒等人給予克氏極高的評價。觀察本來本來的初衷和作用只是給你多一個角度看待世界、看得更加全面,從而避免狹隘。可是人們慢慢的忘了這個原則,將自己的情緒、看法、態度強加其上,甚至是改變其本來的面目,而不知道尊重本質。造成的結果並不是多了一份客觀、全面,反倒是多了一份自以為是甚至自私罷了。


智疏達理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皆打卻,菩提性宛然!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非,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無分別心對待一切,因果自彰!


陽光明正


那不是人類,而是電腦!

智慧是人類的主觀能動活性生產製造的意識形態,不是客觀存在的固有自然運動規律。

所以,智慧當然就可以胡說八道,睜眼說瞎話咯……

否則你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意識想法爛在肚子裡,不讓別人知道,自然就沒有別人主觀能動意識的活性評論了!


竹筒夫子的鋼筆


人類觀察事物的層次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 ,不帶評論的觀點是片面的和是有一定的侷限性,人類只能是從觀察事物的各個角度與不同層面的事物做全面系統的思想認識和理論建設才能找到事物發生的致高點,用消極模糊的哲學觀點反映事物是不道德的思想觀點和錯誤認識,它是人類誤入歧途的迷魂劑和催眠藥。


天籟人2


肉越精越熬不出油來,人活的越精越會出現人精的出現,跟白骨精沒有什麼異別,因為人們的精基本在改變大家生活的方向了,把大家的生存也基本都丟在一邊不管了,這就是人精把大家的生活一切都在絞亂了,他的想象力沒有了,才會出現大家生活困難的事在出現的。這位印度哲學家的確評的到位說的有理的,也是位好人的出現給大家去尊重偉大的人了。


閩藉寫作


不帶評論

本身就是忘我

沒有主觀

就脫離了我相

任何成敗利害都放下

才更容易接近客觀的真相

用咱們的話說叫旁觀者清


夢蝶也逍遙


說白了,就是無我。

無我是很高的境界。

觀音菩薩是怎麼做到無我的呢?八個字:“入流亡所,能所雙亡。”


觀吾大學堂


印度淨出怪人,一個是“不帶評論的觀察”,一個是“不合作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