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必胜:一位重庆患者与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锋(十九)

范洪波,一位重庆市巫溪县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他在被确诊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治疗期间,他在配合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还用充满正能量的笔记,记录下和病毒抗争的每一天!

2月15日星期六 雨

早就想用我的拙笔写写三峡医院这些最可爱的医生和护士了!

新闻报道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那可是实打实说的。在这个新冠病毒猖獗肆虐的春节,在人们谈武汉肺炎而无不色变的氛围下,在他们的同行有1000多人被感染甚至有人被去生命的残酷阴影下,多少医生护士或主动请缨,或欣然受命,或驰援湖北,或就近参战,这与战争年代的参加突击队敢死队有什么区别呢?

昨晚降温,学巫山大哥将外套盖到被子上,果然很暖和舒适,很快便入睡了,早上四点就醒了,抓住医院早上水温高这个特点和巫山大哥分别冲了热水澡,睡意全无,索性坐在病床上一边聊天一边捋一捋这些天医护人员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这段日子,31号病房床卡上写着我的主治医生是方燕云,巫山大哥的主治医生叫刘燕,她们每个人都要负责很多个病人,几个医生又轮流值班查房,我们这一楼全都是轻症病人,但他们一点也没有放松警惕,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地都要来看望我们两三次,进行问诊,轻言细语的,温和极了,有什么情况在一张查房专用纸上记录下来,虽然全副武装记得很吃力,但她们记得很认真,生怕遗漏什么。

护士与我们每天打交道更多,每天套餐化的是早晨6点多的晨检(测血压血氧量体温)、中午1点过的午检、下午5点多的黄昏检、晚上9点左右的晚检四部曲,根据病情检测需要,有时凌晨4点就开始静脉采血或动脉采血,做心电图,做CT,咽拭子采样,还有小便大便口痰等生物采样,打针,输液,吃药,消毒,送餐,深夜查房,还要帮忙处理病人的临时事务,有时还要对个别焦躁不安的病人进行心理安抚等等,他们上班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因为最先住的那个大病房正对他们的医护工作室,我的那个病床就在门边,时刻从门框玻璃中看到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印象深刻的女护士就有陈静,陈洁,赖丹、杨柳,付双,袁媛,范腊梅、骆钟灵、皮福清等,我和范腊梅攀过家门,问她是腊月生的么,她说是的所以叫腊梅,她长得比较壮实,所以又说自己是一株壮梅,我对她说我写谱书考证过我们这边的范姓族人都是范仲淹小儿子范芳的后代,她天真的半信半疑地问:“是真的吗家门儿老师?”我说二天你到巫溪来玩我给你看谱书。还有两个男护士话相对很少,一个姓谭,另一个虽没在意姓名,但知道他是巫溪凤凰的,因为他从说话交谈判定我是巫溪的老乡。护士长叫向连,象个男人的名字,我叫她向连长。除护士长30多岁外,其余的都很年轻,那个杨柳最小,虽穿着防护服,但感觉她应该长得很秀气,说话声音还带孩子气,可能也就20来岁吧,比我的女儿还小,巫山大哥问过她,她笑着说自己还没有男朋友,也是,谁不是爸妈宝贝,要在平时说不定还在家向父母撒娇呢。包括这两个男护士在内,除护士长声音清脆语速较快外,普遍的说话声音轻柔甜美,但走路来去如风有点军人架式,女护士扎针的动作都非常娴熟,大都在与我们随意说话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一般都不疼,有时要不是让我自己用棉签按一下,我还以为她没扎针呢。有些护士说话也很风趣,管做雾化叫“抽大烟”,扎针叫“让蚂蚁叮一口”。

护士长事务多,她虽然来的少,但每来一次都要教我们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注意整理内务啦,讲究个人卫生啦,别老是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刷手机啦,别焦虑要调整心态啦,要积极主动与病毒作斗争而不是消积被动治疗啦,要向家人及自己释放传递良好的信息情绪啦,她教我们做肺部康复操,边示范边耐心讲解,她告诉我们她是康复科的经常出外办讲座,难怪我总觉得她象个优秀女班主任似的!

负责清洁的易良翠等几个护工除了收垃圾换垃圾袋投消毒片时一再强调让我们离远一点之外,一般不说话,只是来去匆匆的忙着。

所有医生和护士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这个形象我以前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以为像太空人,很神奇,甚至帅气,但现在近距离接触他们,才发现他们每个人呼吸都很急促,说话多了有点困难,护目镜上都结着或浓或淡的汽水,看温度计时显得比较吃力,走路时衣服摩擦发出很大的呼呼的响声。

每个人的防护服前后都写着自己的姓名或昵称,还有简短的激励语:范范吃饭!赖丹加袖!陈静加油!杨柳最乖!付双棒棒吔!精神小伙!柯柯医生最棒!等等,还画个爱心,或者画个箭头,打几个感叹号,虽简洁但内涵丰富,满满的正能量,他们都来自不同的科室甚至是不同的医院,既是自报家门,也是相互鼓劲,更是对我们这些人无比的激励!

每次送餐时,他们总是耐心地问吃稀饭还是干饭,要大家尽量多吃点既不浪费又保证身体能量充足,总是多配几份给几个饭量大的加餐加菜加牛奶水果,我每次一份饭正合适,但经常会给我加点酸奶或下饭菜之类,又一再提醒大家旁边通道上备有方便面蛋糕八宝粥水果牛奶等,让我们自己去拿只是吃多少拿多少别浪费就行。

我问她们每天累不累,她们都简单的说很累很紧张,也很害怕被感染,她们每天上班前一段时间不敢喝水喝汤,下班前小便都憋得浑身难受,难怪那天下午我隔窗看到小杨柳在护士台弯着身子捂着腹部十分难受地跺脚呢。他们说每次下班后里边的衣服都是湿的,能拧出水来,鞋子里全是汗水,脸上都勒出深深的痕迹,又疼又难看,好不容易搽点护肤品伤痕还没消失又要上班。去食堂吃饭连厨师和工作人员都躲她们远远的如避瘟神,个别护士偶尔被派出去办事连出租车都不载她们,又非常担心家里老人小孩。她们这次上班结束后也要被整体隔离14天,像我们一样接受检测。前七后八算起来,她们将在家人眼中消失个把月甚至两个月,还必须是在疫情防控治疗特别顺利不出岔子的前提下。

每每看到医生护士忙碌不停,想到我这个教师虽然平时也累但比起她们轻松多了,又联系到自己身边人的子女大都不愿报考医学专业,我心中对这些医护人员满是敬意歉意。是的,我们教师还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可这些守护我们健康和生命的医护人员呢?动不动轻则被埋怨责骂遭受人格侮辱,重则受到身体或生命伤害,甚至受了委屈还要强忍着继续救死扶伤,多不容易啊。所以我以为,该给他们一些真真切切的理解、关怀和保护。

医者父母心!不少民族把医生奉为神灵,或者叫作救苦救难的菩萨!不少人说找对象就要找医生护士或教师,文化水平高,修养性格又好,于整个家庭于子女教育至少三代人受益。这个话不假,至少从概率上讲是正确的。

写到此时刚好6点半,精神小伙来给我进行晨检,今天的清扫残渣余孽就算正式干始,遂又入睡了。醒来7点50分,洗漱完了吃早餐,有点饿,护士特意给我加送一份包子鸡蛋,吃了一大碗稀饭,又比平时多吃了一个包子一个鸡蛋,不敢再多吃了,福不可享尽,物极必反。

早餐后照例是一些规定动作,吃药打针做雾化。到走道上透气,才发现下雨了,远近的天空都笼罩着厚厚的阴云,长江三桥在冷雨中静默僵硬地横着,两边受力的桥礅高高地矗立着,上白下红,象彩色大圆规,但不是细脚伶仃的,江面上除了水还是水,一点活动的东西都没有,对面还没竣工的大楼顶上塔吊伸着长长的臂依然站在那里,没有一点开工的迹象。偶尔有行人从医院对面的马路上走过,都独自提着包,撑着伞,绝没有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几辆警车停在一些路口,謷灯都亮着。忽然感觉凉凉的有点冷,便立即回到病房加了衣服。便想起昨天别人发的巫山遭冰雹视屏,联系到国柱老师发的视屏说要降温叫我穿暖和,便电话让家人注意加衣烤火防感冒,这个病毒最喜欢低温天气传染。护士给巫山大哥抽了3管血,这预示着开始出院的节奏了,果然一会儿就让他去做CT,我祝贺他,说你可能还比我先出院呢!看得出他有点小兴奋,他立即告诉了住在十楼的老伴。

上午10点过依然去做操,遵向连长建议力度略减一点,不急于求成,但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11点半,护士来问我们需不需要加铺盖,我们觉得不冷就没要,但一会儿我怕晚上冷又向她们要,立即就让我把33床上空着的抱过来,她们真细心!我的主治医生方燕云医生带金云医生一起来她说我都已经是元老达,明天又给我查,两次阴性就可以出院了,我说我听你安排,不着急,又顺便邀请她以后到巫溪玩请她吃烤鱼,她欣然应允。我这个人不善表达,感激某人就说请他吃巫溪烤鱼,是不是让人觉得有点虚头巴脑只是在为巫溪烤鱼打广告呢?

中午有香芋,粉蒸肉,鱼丸子,萝卜汤,早上吃的饱还不饿,怕撑着了,饭只吃了一半,然后到走道上转一转消消,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准备休息了。(日记/范洪波)

战疫必胜:一位重庆患者与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锋(十九)


战疫必胜:一位重庆患者与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锋(十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