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必勝:一位重慶患者與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鋒(十九)

範洪波,一位重慶市巫溪縣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他在被確診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治療期間,他在配合及時有效治療的同時,還用充滿正能量的筆記,記錄下和病毒抗爭的每一天!

2月15日星期六 雨

早就想用我的拙筆寫寫三峽醫院這些最可愛的醫生和護士了!

新聞報道醫護人員是最美逆行者,那可是實打實說的。在這個新冠病毒猖獗肆虐的春節,在人們談武漢肺炎而無不色變的氛圍下,在他們的同行有1000多人被感染甚至有人被去生命的殘酷陰影下,多少醫生護士或主動請纓,或欣然受命,或馳援湖北,或就近參戰,這與戰爭年代的參加突擊隊敢死隊有什麼區別呢?

昨晚降溫,學巫山大哥將外套蓋到被子上,果然很暖和舒適,很快便入睡了,早上四點就醒了,抓住醫院早上水溫高這個特點和巫山大哥分別衝了熱水澡,睡意全無,索性坐在病床上一邊聊天一邊捋一捋這些天醫護人員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這段日子,31號病房床卡上寫著我的主治醫生是方燕雲,巫山大哥的主治醫生叫劉燕,她們每個人都要負責很多個病人,幾個醫生又輪流值班查房,我們這一樓全都是輕症病人,但他們一點也沒有放鬆警惕,每天定時或不定時地都要來看望我們兩三次,進行問診,輕言細語的,溫和極了,有什麼情況在一張查房專用紙上記錄下來,雖然全副武裝記得很吃力,但她們記得很認真,生怕遺漏什麼。

護士與我們每天打交道更多,每天套餐化的是早晨6點多的晨檢(測血壓血氧量體溫)、中午1點過的午檢、下午5點多的黃昏檢、晚上9點左右的晚檢四部曲,根據病情檢測需要,有時凌晨4點就開始靜脈採血或動脈採血,做心電圖,做CT,咽拭子採樣,還有小便大便口痰等生物採樣,打針,輸液,吃藥,消毒,送餐,深夜查房,還要幫忙處理病人的臨時事務,有時還要對個別焦躁不安的病人進行心理安撫等等,他們上班幾乎沒有空閒時間,因為最先住的那個大病房正對他們的醫護工作室,我的那個病床就在門邊,時刻從門框玻璃中看到他們忙忙碌碌的身影。印象深刻的女護士就有陳靜,陳潔,賴丹、楊柳,付雙,袁媛,範臘梅、駱鍾靈、皮福清等,我和範臘梅攀過家門,問她是臘月生的麼,她說是的所以叫臘梅,她長得比較壯實,所以又說自己是一株壯梅,我對她說我寫譜書考證過我們這邊的範姓族人都是范仲淹小兒子範芳的後代,她天真的半信半疑地問:“是真的嗎家門兒老師?”我說二天你到巫溪來玩我給你看譜書。還有兩個男護士話相對很少,一個姓譚,另一個雖沒在意姓名,但知道他是巫溪鳳凰的,因為他從說話交談判定我是巫溪的老鄉。護士長叫向連,象個男人的名字,我叫她向連長。除護士長30多歲外,其餘的都很年輕,那個楊柳最小,雖穿著防護服,但感覺她應該長得很秀氣,說話聲音還帶孩子氣,可能也就20來歲吧,比我的女兒還小,巫山大哥問過她,她笑著說自己還沒有男朋友,也是,誰不是爸媽寶貝,要在平時說不定還在家向父母撒嬌呢。包括這兩個男護士在內,除護士長聲音清脆語速較快外,普遍的說話聲音輕柔甜美,但走路來去如風有點軍人架式,女護士扎針的動作都非常嫻熟,大都在與我們隨意說話不經意間就完成了,一般都不疼,有時要不是讓我自己用棉籤按一下,我還以為她沒扎針呢。有些護士說話也很風趣,管做霧化叫“抽大煙”,扎針叫“讓螞蟻叮一口”。

護士長事務多,她雖然來的少,但每來一次都要教我們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注意整理內務啦,講究個人衛生啦,別老是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刷手機啦,別焦慮要調整心態啦,要積極主動與病毒作鬥爭而不是消積被動治療啦,要向家人及自己釋放傳遞良好的信息情緒啦,她教我們做肺部康復操,邊示範邊耐心講解,她告訴我們她是康復科的經常出外辦講座,難怪我總覺得她象個優秀女班主任似的!

負責清潔的易良翠等幾個護工除了收垃圾換垃圾袋投消毒片時一再強調讓我們離遠一點之外,一般不說話,只是來去匆匆的忙著。

所有醫生和護士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手套、口罩和護目鏡,這個形象我以前只在電視電影中見過,以為像太空人,很神奇,甚至帥氣,但現在近距離接觸他們,才發現他們每個人呼吸都很急促,說話多了有點困難,護目鏡上都結著或濃或淡的汽水,看溫度計時顯得比較吃力,走路時衣服摩擦發出很大的呼呼的響聲。

每個人的防護服前後都寫著自己的姓名或暱稱,還有簡短的激勵語:範範吃飯!賴丹加袖!陳靜加油!楊柳最乖!付雙棒棒吔!精神小夥!柯柯醫生最棒!等等,還畫個愛心,或者畫個箭頭,打幾個感嘆號,雖簡潔但內涵豐富,滿滿的正能量,他們都來自不同的科室甚至是不同的醫院,既是自報家門,也是相互鼓勁,更是對我們這些人無比的激勵!

每次送餐時,他們總是耐心地問吃稀飯還是乾飯,要大家儘量多吃點既不浪費又保證身體能量充足,總是多配幾份給幾個飯量大的加餐加菜加牛奶水果,我每次一份飯正合適,但經常會給我加點酸奶或下飯菜之類,又一再提醒大家旁邊通道上備有方便麵蛋糕八寶粥水果牛奶等,讓我們自己去拿只是吃多少拿多少別浪費就行。

我問她們每天累不累,她們都簡單的說很累很緊張,也很害怕被感染,她們每天上班前一段時間不敢喝水喝湯,下班前小便都憋得渾身難受,難怪那天下午我隔窗看到小楊柳在護士臺彎著身子捂著腹部十分難受地跺腳呢。他們說每次下班后里邊的衣服都是溼的,能擰出水來,鞋子裡全是汗水,臉上都勒出深深的痕跡,又疼又難看,好不容易搽點護膚品傷痕還沒消失又要上班。去食堂吃飯連廚師和工作人員都躲她們遠遠的如避瘟神,個別護士偶爾被派出去辦事連出租車都不載她們,又非常擔心家裡老人小孩。她們這次上班結束後也要被整體隔離14天,像我們一樣接受檢測。前七後八算起來,她們將在家人眼中消失個把月甚至兩個月,還必須是在疫情防控治療特別順利不出岔子的前提下。

每每看到醫生護士忙碌不停,想到我這個教師雖然平時也累但比起她們輕鬆多了,又聯繫到自己身邊人的子女大都不願報考醫學專業,我心中對這些醫護人員滿是敬意歉意。是的,我們教師還與天地君親相提並論,可這些守護我們健康和生命的醫護人員呢?動不動輕則被埋怨責罵遭受人格侮辱,重則受到身體或生命傷害,甚至受了委屈還要強忍著繼續救死扶傷,多不容易啊。所以我以為,該給他們一些真真切切的理解、關懷和保護。

醫者父母心!不少民族把醫生奉為神靈,或者叫作救苦救難的菩薩!不少人說找對象就要找醫生護士或教師,文化水平高,修養性格又好,於整個家庭於子女教育至少三代人受益。這個話不假,至少從概率上講是正確的。

寫到此時剛好6點半,精神小夥來給我進行晨檢,今天的清掃殘渣餘孽就算正式幹始,遂又入睡了。醒來7點50分,洗漱完了吃早餐,有點餓,護士特意給我加送一份包子雞蛋,吃了一大碗稀飯,又比平時多吃了一個包子一個雞蛋,不敢再多吃了,福不可享盡,物極必反。

早餐後照例是一些規定動作,吃藥打針做霧化。到走道上透氣,才發現下雨了,遠近的天空都籠罩著厚厚的陰雲,長江三橋在冷雨中靜默僵硬地橫著,兩邊受力的橋礅高高地矗立著,上白下紅,象彩色大圓規,但不是細腳伶仃的,江面上除了水還是水,一點活動的東西都沒有,對面還沒竣工的大樓頂上塔吊伸著長長的臂依然站在那裡,沒有一點開工的跡象。偶爾有行人從醫院對面的馬路上走過,都獨自提著包,撐著傘,絕沒有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幾輛警車停在一些路口,謷燈都亮著。忽然感覺涼涼的有點冷,便立即回到病房加了衣服。便想起昨天別人發的巫山遭冰雹視屏,聯繫到國柱老師發的視屏說要降溫叫我穿暖和,便電話讓家人注意加衣烤火防感冒,這個病毒最喜歡低溫天氣傳染。護士給巫山大哥抽了3管血,這預示著開始出院的節奏了,果然一會兒就讓他去做CT,我祝賀他,說你可能還比我先出院呢!看得出他有點小興奮,他立即告訴了住在十樓的老伴。

上午10點過依然去做操,遵向連長建議力度略減一點,不急於求成,但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11點半,護士來問我們需不需要加鋪蓋,我們覺得不冷就沒要,但一會兒我怕晚上冷又向她們要,立即就讓我把33床上空著的抱過來,她們真細心!我的主治醫生方燕雲醫生帶金雲醫生一起來她說我都已經是元老達,明天又給我查,兩次陰性就可以出院了,我說我聽你安排,不著急,又順便邀請她以後到巫溪玩請她吃烤魚,她欣然應允。我這個人不善表達,感激某人就說請他吃巫溪烤魚,是不是讓人覺得有點虛頭巴腦只是在為巫溪烤魚打廣告呢?

中午有香芋,粉蒸肉,魚丸子,蘿蔔湯,早上吃的飽還不餓,怕撐著了,飯只吃了一半,然後到走道上轉一轉消消,一邊看電視一邊看書,準備休息了。(日記/範洪波)

戰疫必勝:一位重慶患者與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鋒(十九)


戰疫必勝:一位重慶患者與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鋒(十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