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感動: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樣子!

鄭報全媒體記者 藺洋 通訊員 李瑞彩


在這個特殊時期,惠濟區劉寨街道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溫暖的瞬間。

“我熟悉小區裡的每一個居民,對每家每戶的情況十分了解,我願值守在門崗”。居住在劉寨街道交通技校家屬院的黨員高喜榮,第一時間主動加入黨員志願者隊伍,細緻的排查每一位進出人員,主動勸說大家儘量減少外出,向每一位返鄉人員講解如何自我進行疫情防護知識,要求做好自我隔離,並對返鄉人員身體情況進行每日監測。

身邊的感動: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樣子!

已經連續在崗23天的她,眼睛紅腫、嘴角潰爛,社區工作人員建議她休息兩天,“不用,不用,儘量不要再麻煩別人,都很累了,我自已會照顧好自已的,我們齊心協力打好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我們應該相信,在黨的領導下,病毒很快就會控制住,曙光就在前頭!”也許這就是一名75歲高齡共產黨員在認真踐行當初入黨時的誓言吧!

身邊的感動: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樣子!

“我們是共產黨員,不幹點啥,心裡空落落的。現在疫情這麼嚴重,趁自己還幹得動,活一天,幹一天,為村民服務一天。”說話的這個人,是興隆鋪村黨員“三兄妹”中的老大劉文增,60多歲,退休老黨員,老二劉愛鳳和老三劉文增白天上班晚上當志願者,今年特殊的日子裡,兄妹幾個並肩戰“疫”,用另一種特別的方式團聚。

身邊的感動: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樣子!

提起耿繼紅和黃鐵軍這兩個人,裕華社區教委西院的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教委西院是無主管樓院,546戶居民,疫情當前,“抗疫”工作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得知社區人手嚴重不足,兩人第一時間報名,加入志願者隊伍。前期入戶排查、測量體溫、信息登記、瞭解民情、疏導情緒、租房戶的排查、幫隔離居民代購、送貨上門……這些成了他們的工作日常,沒有時間點,隨叫隨到,每天幾萬步,儘管如此,兩名同志依舊堅定地說,累並快樂著!作為一名黨員志願者,關鍵時刻,衝在前、敢擔當。

身邊的感動: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樣子!

“阿姨,你這包子一看就是自己家做的......”“大家都忙的腳挨不著地,俺家就在這旁邊,老伴在家沒事,到飯點就送過來了......”說這話的是劉寨街道機關“守門員”王榮華,69歲,南陽路144號院的樓棟長,瘦瘦的,話雖不多,但往往透著最真的情,最暖的愛。

身邊的感動: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樣子!

司玉強,劉寨街道興隆社區金橋美麗苑的居民,幽默、健談、樂觀,對工作激情、對居民熱情,他有句經典語錄“我是一朵鮮花,還未開放呢......”,社區尚未公佈招募志願者的信息時,他主動請纓,守護本院居民。正像他說的那樣,這朵“鮮花”終將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綻放!

身邊的感動: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樣子!

在清華園社區,每天都能見到一位瘦弱的老人,戴著口罩和紅袖箍,彆著黨徽,手拿消毒壺,負責重點人員家門口消毒,處理生活垃圾,每天爬樓梯,大家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勸他休息一會兒,“現在黨組織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退,我要堅守在一線......”他就是77歲黨員王樹勳,言語中帶有倔強,擔當中帶有果敢!

正是這樣一群溫暖的人,他們太普通了,也許居民看不清他們的面孔,更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也許疫情過後的下一刻,他們會被忘記!這,不正是無名英雄的樣子嗎?他們從來沒想過讓居民記住,而他們,也不該被遺忘!請讓我們用心靈去欣賞,用生命去體會他們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