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人人都是戰士

一一介休市全民抗疫紀實散文之二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筆者是介休市青志協的文化顧問。說是顧問,其實平時文稿,他們做的好,日常公益活動,咱年老體殘不便參加。由此,每年僅“問”一次,就是寫年終總結。

每次寫時,看著那一年好幾頁工作記錄,越看越感動,情不自禁地詩情大發,便忘了總結的語言風格,將抒情筆調用在其中。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2019年總結中兩節結尾,我這樣讚美他們:

“我市每項重大活動,都有介休青志協紅馬甲奔波繁忙的身影,都有青志協紅馬甲親切和善的笑容,都有青志協紅馬甲無私忘我的奉獻”。

“我們青志協已成為介休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的得力助手,成為介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名片;成為介休對外開放的一個符號;成為介休熱情好客的一種形象”。

所以,我給他們很高的定位和評價:“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協會已成為介休組織最嚴密、隊伍最龐大、活動最規範、影響力最大的公益團體。”

在這場特殊抗疫阻擊戰,青志協人肯定又是衝在一線的戰士。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帶著這種想法,2月11號,在青志協辦公室,採訪秘書長李旭平,及青志協突擊大隊隊長任衍彪和辦公室範敏等人。實錄如下:

一、


問:你們是什麼時侯投入抗疫工作的?

答:元月25日全省進入一級響應,26日我們就開始轉發政府各種決定和通告,介紹防控知識,闢謠糾誤等等,現在已發佈各種信息200餘條,社會效果良好。

26日同時,啟動線上招募志願者,時刻準備參加具體工作,已招募志願者307名。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問:你們從什麼時候派出志願者的?

答:2月1日,我們接到藍天救援隊求助信息:消毒配水、收放物品、搬運器具的人不夠。

我們立即派給10名志願者。此後,每天有10至15名志願者配合他們,最多在2月3日26人,跑遍連福鎮的48個村消毒。早上8點半出發,下午6點半回來,整整十小時,中午僅啃方便麵充飢,十分辛苦。


問:這些志願者還做其他事嗎?

答:他們多數人只幹這些。其中有幾個參加時間一長,還學會了消毒噴灑,每當藍天救援隊員累了時,他們就接替噴灑,做到人歇噴霧器不停,加快了噴灑進度。

像孟守寶、李曉暉、李海斌、李亞琛、張俊等人,沒有防護服,天天噴灑,衣服和鞋上都被消毒液腐蝕爛了,手上也腐蝕出點點白斑,看著讓人心痛,但他們從不退卻,只要有任務,二話不說就出發。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藍天救援隊幾次對我說:你們的人就是厲害,不但能吃苦,而且肯學習,關鍵時刻個個能頂成手用,可幫了大忙了!

此外,還配合天龍救援隊,出過4天,每天3至5人。

二、


問:這次抗疫除過出人,還得很多錢和物資,你們還做了哪些事情?

答:主要是募集防控物品。開始藍天救援隊說口罩缺少,希望援助。但那時手頭沒錢,正好志願者張強回來說:國家遇到這麼大的災難,咱們做事太少,我再捐1000塊錢吧!說著放下就走了,實在令人感動!

我們當下用這1000元錢,買回66個N95口罩,分送給藍天救援隊和天龍救援隊。

後來,志願者孟守寶要捐300元,還有其他人要捐,募捐物品已經夠用,便婉言謝絕了。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問:你們什麼時間開始募捐物資的?

答:最早從1月31日開始,義安昶興能源有限公司主動捐贈1800多元方便麵、幹饃片、太谷餅、火腿腸等食品,我和任衍彪當天分送到全市所有11個卡點。

送完後,我倆商量:這場戰役剛剛開始,咱們得在線上發佈各單位物品需求,發起募捐。當天回來,就開始募捐了。

問:到現在,共有多少個單位和個人捐贈,價值有多少?有哪些比較突出的?

答:已收到15個單位和22個人捐贈物品,估計價值有47000餘元。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要說突出,都很感人!有特色的是:

一一介休好金利麵包坊捐贈價值4000餘元麵包15件;

一一康源洗浴足道公司捐贈價值3000餘元口罩、雨衣及糕點麵包;

一一爾雅培訓學校捐贈價值1000餘元軍大衣、反光馬甲、電熱壺及方便麵等;

一一介休慧鑫世紀醫療器械公司捐贈近1000元護目鏡、噴霧器、消毒夜、面罩、口罩;

一一綿建加油站捐贈加油卡2000元;

個人最多是黨員李文堯、田克思捐贈價值2340元方便麵60箱;

一一寸草心文化用品老闆王鴻捐贈2000元加油卡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問:收下這些東西,怎麼管理和發送呀?

答:一般是收到物資援助請求發佈後。接受捐贈後登記入庫,再通知求助單位來取。

然後,再用介休公益微信公眾平臺通知雙方,讓捐贈方知道物資去向,讓受贈方知道感謝誰家,我們只起橋樑作用。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問:那受贈東西多了咋辦?

答:一般是按需求贈,按需發放;當日收到,當日發放。原則上物不過夜,當日零存。

所收物資,主要贈送藍天和天龍救援隊,還有花園街社區、安康路社區、新華北街社區、介休殯儀館、北辛武、宋古、降家寨、凱嘉公益大隊等單位,每日都記明細賬。

2月10日,我們收到張蘭鎮緊鄰平遙各村缺少棉大衣、帳篷、消毒液、口罩等物資求助信息後,13日15時收到駱駝防寒服10件、熱水壺5個、電熱扇4個、噴壺10個、口罩40個,入庫後,就通知張蘭方面領走了。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問:你們今後還有什麼打算?

答: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防控措施越來越嚴格,社區卡口值守人員越來越緊缺,我們在繼續物資募捐發放外。今天,應新華北街社區要求,派出志願者20名,在原工商局宿舍區卡口值守。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這項工作,先摸索怎麼才能做好,總結經驗,隨時準備派出更多志願者參加卡口值守。

★ 三 ★


這時我想:他們做了這麼多事,肯定有不少好人好事!便問?

答:要說出力最大數彪哥(任衍彪),既是我的鐵哥,也是最得力幫手。他人緣好關係多,捐贈錢物總共40000多元,光他就協調了一半。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此外,他還開車往返義安、沙堡、石河和城內40多趟,行程1200多公里,光汽油就耗了兩大油箱,貼錢1200多元,還多次捐物。

從元月26號開始,他沒歇一天,累得瘦了好幾斤,由於著急上火,眼睛發炎充滿血絲。我勸他休息一天,他說:現在是決戰關鍵時刻,做為共產黨員、退伍軍人,決不能退卻!

聽到這裡,我隨口說:嗯,今天他去接我,就看到瘦了一圈,人也沒精神,不像以前一見面就喊叫問好!除過他,還有誰應當表揚?

答:所有參加防控戰鬥的志願者,都是好樣的,關鍵時刻沒有一個掉鏈子!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志願者胡明,一直堅持,對年輕人鼓舞很大。

我們辦公室王子傑等3人表現也好。他們都是九五後,自從元月26日開始,天天早8點前上班,晚七點多下班,中午就啃方便麵,也苦了他們啦!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說到這裡,想起昨天一位文友對我說:她22歲兒子,連續三年都在青志協做公益。今年放假天天去。第一天去消毒,她怕危險,不想叫去。誰想孩子說:誰也不去,怎麼防疫?都沒人去,病毒就會傳給咱們,這也是為自己呀。

文友說:我突然覺得孩子長大了,就鼓勵說由你吧,一定小心!

這時,任衍彪接住說:其實最忙最累的還是狗蛋(李旭平小名),他每天協調各方關係,調配人員和物資,還要下去幹活,有時連飯也顧不上吃。

這時已經十點半了,我看到李旭平忙得還沒吃早餐,連著幹嚼兩塊方便麵,便笑著說:那就頂飯啦?他說一頓頂兩頓,中午就不吃了……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最後,我說:你們做了大量工作,辛苦了。

李旭平笑著說:孟老師,我們這算啥?說到底也就是些輔助工作。

那些搶救病人的醫生和護士,才最辛苦最危險的,還有那些堅守在社區和農村第一線的人們,還有公安幹警、救援隊員、建築工人等主力軍,才是最辛苦最可愛的人!

我說:是的!但是,你們作用也大。好比打仗,有主攻部隊,還得有配屬部隊,後勤保障部隊。此外,還有各級地方和廣大人民支持。只有後方工作做好了,前方戰士才沒後顧之憂,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地衝鋒陷陣。

毛主席在《論持久戰•兵民是勝利之本》中說:“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你們也是抗疫戰士,功不可沒!

最後,和他們閒聊: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特殊戰鬥中,所有人都是戰士!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他們問什麼意思?我說: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長期宅家,既要戰勝寂寞煩燥,又要戰勝懶惰貪吃,看似簡單,其實很難!

只要人人安心宅家,身心健康,抗疫勝利指日可待!

你們說:所有人不都是戰士嗎?


保衛介休防疫戰的“最後一公里”,他們是衝在最前的紅色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