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快到了,前後多少天可以掃謩?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今年快到了,公曆一般都是當年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農曆相對不太固定。

清明節作為祭拜祖先的節日,由來已久了。民間相傳,在我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晉國的晉文公,名重耳,為躲避遭人的陷害,帶著介子推等臣僚出逃避難。後來晉文公執政,重賞跟隨他避難時的眾臣,卻忘了介子推。晉文公後來思念介子推心切,用放火燒山的辦法,想把介子推逼下山來。此時介子推帶著他母親,躲在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的綿山中。大火滅後,發現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顆柳樹,已被燒死。晉文公悲痛難忍,敕令介子推和他母親的忌日,百姓不得燒火做飯,只吃寒食,遂為寒食節。後來在介子推的衣片上,發現一首血詩,最後兩句是:"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今天的清明節,就是這樣沿習而來的。

清明節祭祖,全國都差不多,一般都在清明節的前三天,或者是後三天。具體那一天,各家都不一樣,一般親戚範圍內要約一下,大家在這天一起去,也有個幫手和商量的。當天一般八點到下午三點,這段時間陽氣最旺,傳說有利於家族興旺。

過去我們回老家祭祖,要把祖墳周圍雜草拔掉,取一些土,倒在祖墳上,整理一翻,在墳頭放上兩個圓椎臺形的土塊,圓椎臺的土塊小端相對放置,要要先人暮為合葬暮,就要放四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