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群眾貼心人 守好戰“”疫”主陣地

“我媽昨日與家裡人吵架一夜未歸,現在又是疫情期間,我操心她的安全,現在不知道怎麼辦好了……”農曆正月十三正是漢濱區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候,一大早,安康市漢濱區司法局五里司法所剛剛接通的座機電話就傳來了一陣哭聲和求助聲。

該所司法員孫新剛通過的細緻瞭解,得知電話是轄區內白馬石村社區矯正人員王某的兒子打來的。王某是在五里司法所接受監管幫教的一名矯正對象,孫新剛在對王的日常監管幫教中與她和她的家人建立了很好的溝通基礎,使王某一家人覺得孫新剛就是王某的“貼心人”,此時,家中發生了大事,第一時間想到了“孫司法”。

弄清事情來龍去脈後,孫新剛立即撥通王某的手機,詢問情況,王某在電話裡說:“老公打我罵我,孩子也不理解我,我想跳河算了,這樣就沒有這麼多矛盾爭吵了”。

孫新剛綜合前期對王某幫教掌握的情況分析,知道她此時說的這番話意味著她真的已經到了想不開的關鍵時刻,此時容不得絲毫馬虎,孫新剛立即開始勸說,一邊穩定王某情緒,一邊向司法所所長丁義敏和司法局矯正中心主任張力進行彙報。隨即鎮黨委派出工作組分頭行動,由鎮綜治辦主任毛遜和孫新剛及另一名社區矯正幹部馬澤東尋找離家出走的王某。

通過區社區矯正中心定位和孫新剛的電話詢問查找,很快在安康漢江一橋上,及時準確的找到了王某。“你丈夫打你的問題我們來幫你解決,生活就是這樣,酸甜苦辣都有,你也是吃過虧受過苦的,眼下也不是多大的難關,你看你還有啥問題還是可以跟以前一樣都給我們說,我們都給你幫忙解決……”就這樣,司法所一行人陪著她受凍、陪著她說話,耐心細緻的勸導著。王某從一開始的激動、心裡有氣到後來的感動、心懷愧疚,幾個小時後,孫新剛一行扶著王某上了返程的車。

“這才走完了第一步,咱們還要加把勁在今天之內就將矛盾化解好,現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堅決防止他們因家庭矛盾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髮生。”儘管同志們從一大早忙到現在一口熱水還沒喝、午飯還沒吃,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要抓緊時間,乘熱打鐵。

逐個談心談話,瞭解矛盾實情,找準“病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這是司法所進行矛盾調解的“老套路”,也是“好辦法。”不過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個過程當中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往往會承擔多個角色,有時候是群眾的“出氣筒”、“受氣包”、有時候是他們的“主心骨”、“話事人”,只要是能夠解決矛盾,工作人員都傾心傾力、默默承受和付出。

苦口婆心,費時費力,在司法所工作人員的“一談二勸三教育”下,終於打開了王某一家的心結,解開了矛盾。此時這幫司法“戰鬥員”沒有絲毫放鬆,因為他們還肩負著“宣傳員”責任,不僅要宣傳好法律政策,還要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宣講到位。

“現在是全國人民都在共同抗擊疫情,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你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做到遵紀守規,按照鎮村統一安排減少外出,不給社會添亂……”在王某一家真誠的感謝聲中,司法所工作人員一行乘著月光慢慢地消失在街角盡頭。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漢濱區各基層司法所敢於擔當、衝鋒在前,按照區司法局的工作要求和鎮辦黨委政府的工作安排,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法治宣傳、矛盾化解、社區矯正對象的管控及鎮辦黨委政府安排的聯防聯控任務,紮實築牢了疫情防控期間基層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記者陳洪鈞 通訊員萬善剛 田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