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新冠肺炎疫情还处在胶着状态,恒大却在中国楼市掀起一股滔天巨浪。

继2月13日在全国楼盘推出轰动全国的“网上认购大礼包”后,恒大又在2月16日发出了一个《关于全国各楼盘销售特大优惠的通知》。

2月18日-29日,全国在售楼盘(住宅、公寓、写字楼),可享受75折优惠;3月1日-31日,享受78折优惠。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而就在恒大推出这一波“骚操作”之后,多家房企也相继跟进。

据说,很多老板连夜召开网络会议,要求营销负责人拿出相应跟进政策。

阳光城、融创、花样年、绿地、保利、美的等开发商开始大量跟进“无理由退房”。

像富力2月15日启动“好房子,网购吧”,6月30日前无理由退房、价格下调补差价,网上认购定金3000元,额外优惠20000元,推荐成交奖10000元+1%佣金。

世茂2月16日上线“世茂海峡U选”,首创租户买房最高返3万现金补贴,特惠房最高累计85折,5000元定房抢红包,推荐客户有奖……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雅居乐在“雅居宝”平台上认购房源,定金1000元,额外98折,30天内无理由退房,推荐佣金限时翻倍,预约到访还送土豪礼品——口罩。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禹洲推出“千元下定,掘金共赢”,即日起至3月31日,1000元定金自购99折,推荐成交可享0.4-1%佣金;6月30日为首付时间及“保价”期限。

更有厦门的建发,推出1元钱锁定房源3天,2020元线上定金认筹,首付首期款15%。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正如上海知名自媒体人二小姐评论的那样:“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一直以来,恒大在业内都是槽点不断。

比如他们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线、千篇一律的欧式建筑、土豪风格的精装设计、简单粗暴的媒体广告……

但不得不承认,恒大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在业内绝对数一数二、强悍无比。

据一位曾经的媒体人、后来去恒大总部工作多年、现又回归媒体的朋友介绍,恒大集团的目标导向非常强,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非常块,决策周期很短,且在地方贯彻执行非常到位。

以恒大本次营销动作为例,据他经验,一场会议+一份红头文件,就全国执行了。

目前,业内对恒大动作的争议仍然在发酵,主要集中于“75折”是不是“假摔”、靠不靠谱,5000元定房是不是套路、会不会鸡飞蛋打。

具体不再赘述,网上评论很多,可自行参考。

但姜Sir认为,这些都不重要。

争论越多,目的也就达到了。反正这几天,不管是购房群还是业内群,大家都在议论——

购房人关注房子到底打没打折、营销人关注游戏规则到底如何……

这么多评论之中,姜Sir感觉只有北京中原首席分析师、著名的地产自媒体人张大伟分析得最到位:

恒大这一波营销的成功之处在于,老板是金融思维,不关心房子。职业经理人不用算账,听老板的战略,做营销即可。

其他公司老板是房地产营销思维,感觉自己萌萌哒,房子这么多优点。置业经理人只能自己算金融帐,被渠道绑架。

现在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跟进了恒大的“全民购房社交游戏”,无理由退房、最低价锁定、定金可退、老带新返佣、成交奖励……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但恐怕,很多老板并没有掌握许老板决策的真正精髓。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当然,大家最最关注的,还是有多少开发商会跟进恒大的“75折”。

从元旦至今,2个多月时间,人民法院网上已经发布了全国96家房地产相关企业破产清算的公告,平均每天有2-3家被清算。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这应该只是一个巧合。

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现在正在逐步显现。

商场、影院、KTV、餐馆关门,旅行社歇业,工厂停工……房地产行业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

我们倒推一下。

今天是2月18日星期二,目前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还没有正式复工,施工暂停,售楼处大多也未开放。

工地想要复工,除了涉及政府防疫管理外,还涉及到外地工人返回、材料供应商复工、运输恢复等等一系列问题。

假设外地工人在2月底开始陆续返回工作地,返回之后需要14天隔离期。由此推算,最起码也要从3月中下旬开始,工程才能逐步恢复正常。

而对于售楼处,这种人群聚集效应明显、且并不属于重大民计民生的地点,恐怕要跟影剧院、娱乐场所等一样,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恢复开放。

乐观一点,3月中上旬。

但疫情对人们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可是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只有等到疫情真正结束,售楼处的到访才能有机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我们再加上1-2个月时间。

这样算下来,开发商能正常卖房恐怕要延迟到5月中旬以后

以前,各位房企老板做梦也不敢想象1年里有3个月不能卖房。可是现在,这个噩梦竟然成真了。

据克而瑞统计,今年1月25日-2月10日,95家典型房企完成春节发债融资的仅有4笔、不足百亿金额,比去年减少86%。

而从今年3季度开始,房企们会陆续进入一个偿债高峰期。

另据平安证券测算,A股上市房企货币资金对工资、利息、税款等刚性现金流出的覆盖率是半年。

如果再考虑土地款分期、建筑施工款等经营活动支出,再假设增加50%现金支出,那么就只能支撑约3个月的工资、利息和税款了。

虽然有土地款延期支付、MLF利率下调,但恐怕都是远水难解近渴。

于是,也才有那么多开发商蜂拥进入网络直播卖房的行列,也有那么多开发商紧随恒大推出无理由退房、最低价锁定、老带新有奖,甚至,是1000元定套房。

这表现出的,可都是开发商满满的求生欲啊!

至于哪些开发商会跟进价格大幅优惠,恐怕就要看谁的负债情况更严峻、谁的资金链支撑不住了。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现在好多人喜欢拿今年的新冠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比较,但其实根本没有可比性。

2003年,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GDP增速保持在9%以上;现在,中国已经处于中速发展阶段,GDP增速2019年是6.1%。

200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从1999年至200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复合增速20%;而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已经是2003年的5.1倍,销售金额是2003年的20倍。

2003年,基本上没有“高周转”,万科作为行业老大,年销售额还没到100亿;2019年,百亿房企已超过152家,千亿房企已达到36家,很多企业资金链都紧绷绷。

2003年,市场政策环境比较宽松,土地招拍挂刚刚出台;现在,“房住不炒”是主基调,整体政策层面十分严格。

2003年,中国居民单位杠杆率18%;2019年,居民单位杠杆率55.8%。而且,美国的居民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用了近40年,我们只用了不到10年。

而且,当年非典的时候,甭管形势再严峻,售楼处没有关过门,工地没有停过工,房子还是能接着卖的,从业者、购房人的心态是连贯的。

可今年,市场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人们的信心恢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讲真,现在无论是写房地产的媒体人还是各家房企的从业者,亲身在工作岗位上经历过当年非典的人其实并不算多。

姜Sir只想提醒各位:

千万别拿“非典后政策放松→需求集中释放→市场快速井喷”的逻辑,简单地套用在2020年。

假如政策没有大幅放松呢?假如即便政策放松、人们仍然没有信心呢?假如延后的需求仍然填不满大量供应呢?假如经济复苏乏力呢?

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总是没错的。

(头图摘自“四川在线”,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END -

再跌下去,买房要跟开房一个门槛了……

2020·2·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