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小莉²º¹²


无明,是人生一切造业的起因。无明,又是一切修行人的障碍。因而,破除无明障碍,获得解脱达到没有无明索缚的无无明境界是

修行人的目标。菩萨有比修行人更多更大智慧: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洞察一切,涵盖宇宙之外,直指宇宙缘起本空。因而,没有一切境界存在,连解脱了无明索缚的无无明也没有了。万法归一:空。


菩提新客


这个句子很短,但这个话题很大。因为《心经》很短,但背景很深。

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尽可以写一部大书,依我的劣根,非一长篇亦不可理喻,即使到现在也不能完全理解,更何况用定义式的来一番说教,空空而谈于己无用,于人误人。所以战战兢兢谈一点个人的理解。

《心经》260字,字字珠玑,若不明白需上推至《金刚经》,《金刚经》5130字,品品精华,若再不明白,需看《大般若经》,该经书唐译本约600卷,多少字没有具体的统计过,用佛学界的话来讲部帙巨大,可想而知其布局是何等的宏巨、其内容又是何等的博大精深,此经称“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像龙树的《大度智论》,瑜伽行派弥勒的《现观庄严论》、无著、世亲的《金刚般若经论》、陈那的《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等等,无不从此经出。

从总的方面来看,《心经》是大乘经典大般若经的极缩极简版,又加之历史的渊源,要了解其经句的原貌非对原经典略知一二不可。

佛教从小乘发展到大乘,历经千百年的分裂融合,说到底分成大小乘两大阵营,但每个阵营又分为“有”与“空”之争,所以说佛教的发展及分裂后的争论中心点就是在有与空上,故形成了小乘的空宗与有宗、大乘的空宗与有宗四个派别,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分法,空宗又称为性宗,有宗又称为相宗。

所以,大般若经就属于空宗或性宗,那么《心经》也就是空宗的精华之中的精华了。
这就定性了,《心经》也就讲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了。所以佛所说的一切都是空的(自性空)不实在的,虽然空,但还是有假有的现象存在。

这个世界本质上来讲,本不存在,空的,但是呢,却有个世界的假象,打个比方,我们看电影,里面的人物本质上是空的,你没法从屏幕里拉出一个真实的人物来,但是,这个人虽然本质上是空,即性空,但是确实有个虚假的象存在,即幻有。这样,性空幻有的基调定下来了。

下面开始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了。

佛教空宗把对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看成幻有,是假而不实的,所以对世俗认识是否定的。但对于我们世俗之人来说,明明感觉到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即使是部分出家人也感觉到这个世界确确切切存在,即使我们在理性上对自己说上一千遍,背上一万遍,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存在的真实性,这不是瞪着两眼说瞎话吗?

如果站在佛教空宗的高僧大德们的立场来看我们,恐怕要说:你真是个糊涂蛋啊!

因为我们“无明”,说白了就是不明白,糊涂,无知。并且这个无知有一个标准,不是我们世间知识的无知,而是指不明白佛教的“缘生法”。

什么是缘生法呢?

在小乘经典的《杂阿含经》296经中有“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

说这个缘生法,无论佛是否出世都一直存在的,如来出世后悟到此法后,开始为我们宣说,这个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后来简化为十二个环节,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我们常称为十二因缘,在这个链条中,无明处于链条的第一环,无明就是不明白缘生法,所以导致行,因为有了行,故生了识,然后就是名色,六入处,一直到老死。一环套一环。

这些佛学名词是佛学必学基础,如果只是从字面上望文生义是不行的,如无明缘行的“行”,如果说是现代汉语的行动就闹大笑话了,这里用《俱舍论》里对世界的看法简单地说一下,《俱舍论》里把宇宙的所有分为五类又称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其下又细分为75法,其中的心所有法就是一些心理现象,总计46种,把其中的受、想两种心理理象除去,有44种属于“行”了,这还不算,在心理现象之外的心不相应法还有14种,这样就有58种趋向于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意识作用称为“行”,或者“行蕴”。如:思、触、欲、慧、念、信、恨、害、无明、等等共58种,你看,大跌眼镜吧。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就知道,在这些行蕴里,由于无明,或者无知,导致了一大堆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意识,佛教笼统地称为迁流造作。

本来这个世界本质上是空的,你之所以认为有,这个有是从哪来的,就是“无明缘行”,就是说你不懂“缘生法”,造出一大堆的精神或者物质的虚幻不实的东西,而这些都是在一定的原因和条件之下临时结合的产物,即幻有。比如说做面包的面粉,本来就不存在的,把小麦种子播种到田里,小麦种子在哲学上叫内因,在有阳光、水、空气、气候这些外缘的条件下发芽、生长、结穗,这些叫外缘,两者结合便成了因缘,这个小麦的果实就形成了,由张三而不是李四磨成了面粉,这也是因缘。这样你在这个小领域里明白了面粉的缘生法,再推开来看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缘生法的大际会了,但是也有个问题,难道整个宇宙都是这种缘生法吗?至少佛教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你从科学的角度去考察,估计也有八成是这个道理,别的不说,就这八成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所以说如果你不明白缘生法,也就不懂得因果规律,认识不到这个世界的因缘和合,只是一味的喝鸡汤用蛮力,不按规律办理,对因果早已注定的事,违背规律盲目地追求快乐追求结果,妄自行动,这样肯定要痛苦要烦恼了。

所以说,无明就是无知,对缘生法无知,对因果律无知,有时世人也叫无明为烦恼,这个叫法也对,因为无明归类于心所法的大烦恼地法,但为何烦恼呢,所以要明白怎么来的,原来是不明白缘生法、不懂因果律。

所以这只是教理上说的无明,但缘生法一说就懂吗,也不见得,我都能倒背如流,理也算通了,但就是不明白,你说世界是虚幻不实的,但我的人民币还是不愿意给你,就是这样执着。

所以说宗教的教义碰到世俗教义就是水和油的关系,分离。

无明这个词宗教性太强,在一些佛经里把无明也称为“痴”,感情色彩就出来了,亲民,这样无明就变成“痴情”了,把痴情作为人生烦恼的本源,也作为情感的终结点,这样倒像个情感剧,情为何物?斩断痴情就少了烦恼,但哲学上不行。

这样一来,虽然大小乘教义不同,但是都承认缘生法,搞懂了缘生法,你能才搞懂那么多佛教流派从哪里分家的。

所以讲到这,无明也大概知道了什么意思,在无明前面再加个否定词,就变在了“无无明”,那就是明白了缘生法,明白了因果律。“无明尽”呢?,如果你从字面上看,明白完了,没有你不知道的,看透了世界,原来宇宙本质上是个空,只是幻有,这样说勉强过的去。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打个比方,A问B,王五死了吗?B回答说,没死;A又问B,王五还活着吗,B回答说,没活,于是A就想尽各种办法寻找王五存在的情况,想办法达到“无明尽”,结果怎么说都不对,原来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个A和B讲到的王五根本不存在,你看本来就是空吗,哪还来得有什么死活呢。这样来看“无明尽”,宇宙本来性空不实,只是存在的一个幻象而已,虚假的幻象有什么尽不尽的,本来“亦无”“无明尽”吗。

说到这里,你可能对“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这只是一般性的理解,如果上升到哲学上,你会发现,在出现了“无明”后,佛教才更像一个宗教。我们再来看无明缘行。即由于无知导致的“行”。

人类初期的生存活动中,和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是劳动。但如果从佛教的五蕴论里去考察的话,有情生物之所有“行”,注意这个行就是上面所说的58种的精神的或心理的意识作用,从生物学的角度考察,这些“行”一开始纯属于动物的生物性决定的,看到美女,心里痒痒,是不是荷尔蒙的作用,闻到香味嘴里淌口水,是不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这些都离不开生物学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即使是进入到社会学范畴来说,只要你得到了你应得的那一份,也不能否认其生物性的一面,当然出现多吃多占就要用社会学的道德法律标准进行判断了。但是在佛教“无明”概念出现以后,你的多吃多占就由生物的本能性和社会道德法律判断之外,上升到了理性上的不自觉性了,如果从一般哲学上讲,这是一种社会学的认识论的升级,但是在佛教里,这不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一个宗教上的尽越,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论题有那么重大吗?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在佛教里,“无明”出现前,主要是原始上本能产生的“行”,在“无明”出现后,是理性的不觉的导致了“行”,这样一对比,你看出了原始本能和理性上的觉有什么区别?,原始本能属于物理和精神的混合,而“无明”则纯属于精神了,前者属于唯物论,而后者则实现了从精神到精神层次大变身。也实现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飞越到对内心世界的认知上。

这种认识在东方来说,就是“格心”。


佛学漫话


叫我回答这一句,其他的不说。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一句的涵义。

无无明,这三个字去我执。

亦无无明尽,这五个字去法执。

无明,就是人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糊里糊涂的地方。无,佛给你开示佛法,教你方法,扫除无明。这就是:无无明,扫除我执。

我执破了以后,这个破我执的方法也要放下,这就是无无明也尽。

扫除我执怎么扫的呢?

观身无我,观察受,心,法,都没有我。

因为我们在意识中,认识上,认为有个我。

或认为身体是我,或认为能感知的心就是我。

事实是身无我,身是灵魂居住的房子,生时得之于母,死时散坏消入自然。是地水火风四大种色构成身体,一切物皆为四大种色构成,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一个事。

感知的心也无我,我们思想上的观念,都是现实社会上有显现的现象。如果社会没有这种现象,我们的思想反映就没有观念。我们进入陌生领域一无所知,一片茫然,要去认知,通过认知以后,反映于思想观念上,认为是什么什么,指导以后的语言行为。人动于思想,犹如车行于马路。不幸的事,人的思想观念如果不悟心经,不信因果,就是邪知邪见。

种种罪恶都是出发于邪知邪见,和我执。

若能破除邪知邪见就有正确的思想,然后破我执。想信因果,明理观察一切法无常无我苦。


一个人清净就沒有犯罪


这个讲的是十二因缘支,从“无明”开始,到“老死”结束,总共十二个环节,包括了三世因果的所有内容,《心经》对这段内容的描述,分为两个角度,“无无明”是圣者的角度,“无无明尽”是凡夫的角度,因为文字过于精炼,理解起来,可能需要做一些填充。

圣者“无无明”,凡夫“无无明尽”。

“无明”就是烦恼,断除烦恼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从小乘的角度讲,则是整个内容。普通的凡夫心里面的烦恼无穷无尽,所以叫“无无明尽”,圣者则通过修行将烦恼断尽了,所以叫“无无明”,这是两个角度的不同情况。

十二支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在这二十支里面,无明、爱、取三个为烦恼支,行和有两个是业支,由于烦恼的原因,导致我们做出了各种错事,这个叫做“业”,而这些“业”,又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痛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起烦恼、造恶业、感苦果,具体来说,前世在烦恼(无明)的驱使下,开始造作各种业(行),然后得到了今生的果报(识、名色、六处、触、受),然后在受今生果报的过程中,又起烦恼(爱、取),又驱使造业(有),又导致来生的果报(生、老死)。

圣者(佛、菩萨、声闻、缘觉)们的烦恼都断尽了,所以他们造的业不受烦恼影响,这在佛教里术语叫做“白业”,所以生死自己是可以作主的,可以随愿而往,不象我们,烦恼很重,造的都是“黑业”,或者被染污的“黑白业”,所以自己的生死自己做不了主,是随业轮回。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无明烦恼,本来是没有的,原本是凡夫认识不到世界真相的产物,这就象是一个人害了眼病,看着天上总是有飞虫,本来是眼睛的问题,但他自己不知道,就觉得天上的飞虫是真的,这个就是“无无明”,本来就没有。

本来是“无无明”,但因为我们的智慧没有力量,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越看不到越想知道,结果就开始揣测,最后就揣测出了各种结果,然后再想当然的认为这些结果是真实的,并顽固的将这些“真实”执着起来,成了牢不可破的观念,这就是“无无明尽”的道理。


就象上面的例子,本来天上没有飞虫,这就是“无无明”,但眼睛害病了,这个眼病就是“无明”,结果视力受“无明”的影响,就看到了飞虫,只要不把眼病治好,这些飞虫永远都会在眼前飞来飞去,这就是“无无明尽”。

这些“飞虫”一直在眼前飞,自然就讨厌,这样一来,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飞虫”,如此这般就让我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烦恼,如果我们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知道问题的根子在眼睛上,不去治眼病,而是整天在琢磨杀死这些“飞虫”,那这就是造恶业了,这样十二支就全来了。

关键全在智慧力量强弱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无明”的本身是不真实的,它的产生源自智慧力量的不足,智慧的力量足了,自然就能见到事物的真相,这样“无明”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所以智慧力强,则“无无明”,智慧力弱,则“无无明尽”。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我们就摸到了佛教的总窍门:慧力强则无无明,无无明则无后面的行、识等其它十一支的出现,就得自在解脱,慧力弱则无无明尽,无无明尽则会起惑、造恶业、感苦果,永远在十二支中轮转不息。


澡雪堂主谈国学


《心经》白话译文: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 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空和 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 有人认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 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减少。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灭尽无明而脱离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体的存在。 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苦的原因,灭苦而解脱,灭苦的方法这四諦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 的,心不执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眾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没有一丝牵掛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远离一切错误,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终於达到寂灭无為的最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 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议真议。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愿从无明梦中觉醒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一些难度。难度在于,以我们三维物质世界的人的理解、感受去揣摩佛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佛学中不可说,不可说的道理。

很矛盾,如果不说的话,广大信众永远也不会明白,说了吧,又是词不达意,总之就是一个字,难。

下面笔者试着去阐述一下心经中,尽量地用语言去接近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这句话,首先讲一讲无明。

无明,可以理解成为抛去意识后一动不动的平静。引入两个词,一个词叫做明觉,另外一个词叫做觉明。首先先说明觉。

明觉,是先明后觉的意思。明,可以理解为形成意识的意思,觉,可以理解成为觉知的意思。明觉,就是由于意识的形成从而产生了觉知。

觉明,可以理解为反向的。正是有了觉知,才知道明这个意识是人的最终归处。

那么读者现在可以明白了,无明是什么,无明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无意识的平静。而这个平静的归处,就是觉明开始的地方。

无无明,连个无明都没有了,叫个什么?叫佛,叫菩萨。这就不能叫做状态了,叫境界。

这个境界,有无限趋于终点的尽头吗?没有!

这就是大如宇空,小如芥子的真正含义。


老祖宗的智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佛祖曾经说过,佛法无实无虚,

无实是没有,真实的实相,无虚是说这不是假的,是真实存在。

明是光明通透,无无明亦无无明,说的也是,没有光耀但也不是黑暗。没有生,也没有死。

一切都在恍惚之间。

最后归根结底就是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多。

如来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些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一旦说出口来就是假的,就是虚妄的。


唐塔正和


心经是佛教博大精深的经典之一。最浓缩的经典之一。

开篇就提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密多时…这是观察自己,照亮内心的开始,整篇经文都是讲述放下,放松身心,

寂静无一物,和天地融化一体。达到真正的一尘不染的境界。自然就征得菩提。自然三藐三菩提。整篇经文讲述空性自在本来面目。六祖慧能那著名偈语,是对心经的最好阐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其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更是提出了,连这个空性的思想都不见了,都没有了,只当天地一片浑圆真正一体。无生无灭,无动无静,还归本源。六祖慧能之所以能成佛祖,自是悟透了心经真谛。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细细思量,堪称经典注释


朝虹问卜


〈〈心经〉〉是一部能够助人成佛升天离一切苦大经。做为凡夫智慧有漏有为法理解到位是不可能,对于领悟心经做法不如照字从头到尾念反而可以激发出自身清静涅槃真如性佛身!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明可以解释为心颠倒或者把错误归咎于周边事物也可以看成七情六欲喜怒哀忧悲恐惊情绪方面。读心经误断章取义须连贯从头至尾念,为什么这么说从心经开头先给一个核心价值再接着从色不异空即是色不生不灭等等原因也有先从色(内外)与空之间下手所谓一法破,法法破。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佛陀如众生相侧看轮回六趣众生都是佛陀。由此原故才会达到空中无色。总而言之这样解释是沧海一粟不到。它即可视为经又可视为无上咒。咒语作用心理暗示开异。南无阿弥陀佛🙏🙏🙏


用户9007098285481


我摘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这么几段文字。我们来看一看《心经》的全貌。要不然,突然摘出来这么两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初发心菩萨,有可能摸不着头脑。理解起来戓生疑惑,不能正解如来真实义。

下面我们来看《心经》的原经文摘录。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现在,我们再来解读下经文大义。首先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就是说,已经明心见性了的大乘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也就是说:菩萨明心见性后,行般若波罗蜜多的当下,照见五蕴皆是空幻不实的。然后发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的感叹!

换成我们的话就是:“哎呀!舍利子!原来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空无二无别。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无二无别。即然是这样的,舍利子,诸法也是空,空即是诸法。……那么,就没有“无明,没有无明,哪来的“无明””生灭呢。

打个比方,张三没有出生(空),哪来的张三生老病死,愁叹苦忧恼。

说而无说,因为“张三”没有出生,虚构出来的,所以自性本空。也就没有“张三的无明”,也没有“张三的无明尽不尽。”返回到经文的最开始,再来理解这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么来理解,好比菩萨看了一部包罗万象的电视剧,最后有这么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诸所有人物故事情节道具皆是作者想象虚构出来的,无一真实存在。唯有能观能觉能知的这个真如自性才是唯一真实存在。如来常恒,无有变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