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了!A股兩點風險不可忽視…

昨天我們在文章中判斷,普漲之後市場將面臨分化,今天不幸言中。一方面,政策驅動的創新型科技股,由於小米10帶來的氮化鎵概念刺激,被資金瘋狂炒作,市值過千億的中興通 訊都被幹到了歷史高位,科技股瘋狂炒作的勢頭,令人瞠目結舌,而另一方面傳統型的白馬,藍籌股,卻走勢平平,前兩天爆發的農業股甚至處於全面下跌狀態。

這種創新與傳統涇渭分明的分化格局,創造了操作機會的同時,也讓指數再次陷入到進退兩難的境地,而指數一旦迴歸到震盪週期,那麼A股當前面臨的兩個風險點就不能夠忽視了!

其一,局部流動性缺乏的風險,由於當前大量資金扎堆於創新科技股中操作,不少傳統行業的個股,明顯在流動性上出現缺乏,大量股票還沒有回補2月3號的跳空缺口,甚至較弱的還逆勢處於下跌狀態,如果投資者長時間持有這一類型的股票,不僅很難把握到指數上漲所帶來的操作機會,反而會逆勢面對風險。

其二,大股東密集減持的風險,隨著A股的不斷上漲,大股東減持的現象有所增加,特別是這一次的再融資 新規,還放鬆了大股東減持的限制,更讓市場減持的慾望蠢蠢欲動,如果在市場熱度較好時,或會忽視這個利空,可是隨著A股迴歸到震盪分化階段,市場風險偏好有所降低,減持風暴的到來必然會讓分化行情雪上加霜。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在操作上,實際上就面臨著選擇,選擇對了就能夠順勢盈利,而一旦選擇錯誤,則會出現別人賺錢,自己虧欠的窘境。

因此,後續投資者在選股操作上,一定要做好功課,首先,堅守科技股為核心的思路不變!繼續關注科技白馬股的趨勢性行情。中線可以重點圍繞商用化的5G概念(基帶芯片,陶瓷濾波器),以及國內自主化驅動的軟件(雲計算)半導體 (OLED,攝像頭,傳感器)等方向尋找優質個股的操作機會。

其次,高位題材股暫時注意風險!畢竟,早在上週此前大漲的醫藥和部分科技題材股,就已經出現連續數次的挖坑異動,證明激進派的資金,已經在局部產生了分歧,所以,打算操作這類個股的投資者,有看好的標的,最好耐心等待其回調的機會。

最後,傳統行業中的,交通運輸、食品飲料、休閒服裝、家用電器注意好部分個股的風險,因為,疫情衝擊之下,這些行業是直接受到影響的板塊,其第一季度的業績或將大受影響,目前還存在風險兌現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