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物業員工的委屈和堅持:經常被當“出氣筒”擦乾淚繼續工作

龍頭新聞訊 陳巖,哈爾濱市菱建物業群力家園C、G區“管家”,平時主要工作是巡樓、接待業主報修、入戶維修,檢查衛生。現在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巡查樓道、檢查衛生、走訪居民,宣傳引導,站崗值守,是她現在每天的工作。現在她每天要面對上千名居民,不僅自己承受著隨時被感染的危險,還經常被心情不好的居民當作出氣筒。雖然她也被氣得直哭,但是哭完之後,還是要繼續笑著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陳妍說:“就算受了委屈,大家互相理解之後,還是能夠笑著成為朋友的。”

每天接觸上千人 經常被當作“出氣筒”

陳妍說:“現在我們的工作比平時忙多了,不但要做好日常工作,還要輪流去門前值守,最難做的就是居民的心理工作。現在我每天巡樓、走訪,加上站崗,得接觸上千名業主,很多人在家呆得情緒不好,也有人經常拿我們撒氣。但是為了小區安全,我們也只能不停地勸。”12日,陳妍在門口配合門崗一起值守登記,一男一女兩人從樓裡出來,想要出門。門崗向兩人要通行證,兩人表示是夫妻,已經在家裡憋了一個多星期了,實在有點受不了,想要一起出去“散散心”。門崗堅決不同意,說:“一戶只能出去一人,堅決不行。”這時男子情緒非常激動:“我倆都沒事,也戴口罩了,就是想出去散散心怎麼了?你們怎麼能這麼管業主?我們在家裡待著也不容易呀!”一邊說,男子便一邊向外走,想要強行出去。陳妍一看,又有居民鬧情緒了,趕緊拽住與男子一起的女子說:“大姐,千萬別衝動,現在疫情太危險了,你快點勸勸他吧。咱們都好好的,等疫情過去了啥時候出去不行?千萬別幹傻事,太危險。”女子聽了陳妍的話,有些猶豫,沒再往外走,但也沒說話。

一位物业员工的委屈和坚持:经常被当“出气筒”擦干泪继续工作

陳妍見已經勸住了一個,趕緊又跑到男子旁邊說:“大哥,還是就一人出去吧。”男子情緒還是很激動,說:“我今天就是想出去散散心,你們管我也得出去。你就一個物業的,憑啥管我。”說完,又衝著陳妍罵了一通,罵得非常難聽,在門口站崗的安保人員聽到後,氣得臉都青了,想要衝上去。陳妍怕雙方起衝突,趕緊一把拽住保安,說:“沒事,沒事,他就是心情不好,咱們別生氣。”男子罵完轉身就走了,因為兩人只有一張通行證,男子已經出門了攔不住,陳妍又趕緊跑回去拽住女子說:“大姐,您先回家吧,別違反規定,對咱們都不好。”因為陳妍平時經常巡樓、接待業主,這位大姐對她也很面熟,見陳妍這樣哀求,女子沒好氣地說:“好吧,我回家。你才是大姐,我們出個門也管,你給我當媽得了。”說完,雖然心裡不太高興,但還是轉身回到了樓裡。

陳妍說:“當時我非常想哭,明明是為了讓大家都好,但是沒辦法,我們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只要不出事,罵我就罵吧。”但是,值完班,回到辦公室,陳妍還是自己偷偷地哭了一會。哭完之後,擦乾眼淚,繼續下午的工作。

一位物业员工的委屈和坚持:经常被当“出气筒”擦干泪继续工作
一位物业员工的委屈和坚持:经常被当“出气筒”擦干泪继续工作

做別人的“女兒” 家人不理解

最近一段時間,陳妍不僅要做好物業的工作,她還多了一項“女兒”的工作。陳妍告訴記者,12月底的時候,她的一位業主找到她,想讓她幫忙照顧自己80多歲的老父親。“這個業主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外地,可能是過年想去外地,但是老父親沒法坐車一起走,只能留在家裡。就讓我幫忙照顧。”因為平時經常巡樓,陳妍也知道這家人的情況,她沒說什麼一口答應了。沒想到,春節期間疫情突發,這位業主一直也沒能回來。陳妍便做起“女兒”的工作,每天都來幫老人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消毒。“從春節前開始,老人自己在家。他一天吃兩頓飯,我每天早上給他送早餐,下午給他做飯。隔兩天給他洗一次衣服,打掃一下衛生。因為業主很信任我,我也就得好好做。”疫情期間,陳妍每天與很多人接觸,她也害怕自己被傳染,更害怕把病毒傳染給老人,但又不能不管老人,她便減少進屋的次數,每天在家裡把飯做好,再給老人送去。如果要給老人打掃衛生,她便先讓物業同事給自己全身進行消毒後,再戴好口罩,進到老人家中。老人雖然嘴上從來不說感謝的話,但是每次陳妍來到老人家裡,老人的表情都會顯得十分開心。陳妍為了讓老人的兒子放心,每天把老人的照片發給他,老人的兒子因為這事每天都會在微信裡向陳妍道謝:“你不用天天給我發,我很放心。謝謝,謝謝。”

因為每天都要給老人做飯,陳妍的家人覺得她“沒事找事”:“你自己爸媽伺候好就行了,你還有時間管別人的爹?自己家裡的事管好了嗎?”陳妍先是向家人解釋,後來也懶得解釋了:“我就是要把工作做好,不管你們理解不理解我都得這麼做!”陳妍對記者說:“剛開始家裡人整天說我,因為這事我也是哭了好幾次,我明明在做好事,還得被人埋怨。不過現在家裡人也開始支持我了,現在我還是挺開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