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與嬰兒聊天?

羽媽幸福成長記


很多爸爸媽媽根本不懂跟寶寶聊天,覺得新生兒什麼都不懂,聊不聊天其實都一樣。\r

其實不是的,一定要多和寶寶聊天,雖然孩子還不會說話,大腦發育也還不完全,但是對於他們來說,父母就是他們小小世界的全部。父母的一顰一笑,孩子都能敏感的捕捉並感受。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開心、愉悅的情緒,那孩子就會感受到舒適;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煩躁、憤怒,那孩子自然也容易受到影響而哭鬧的。對於新生兒來說,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獲得心理安全的重要來源。\r

我們每天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裡多跟寶寶聊聊天,可以幫助寶寶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智力、情商、注意力、聽力等能力的發展。在聊天的時候,你和寶寶都可以在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儘量不受外界打擾,因為寶寶的注意力發育是比較緩慢和分散的,在沒有干擾的環境中寶寶更能體會到你給他的快樂和幸福,更能沉澱深厚的親子關係。\r

我們來看看寶寶出後的每一個月份,應該怎樣和寶寶聊天互動\r

0-3個月\r

爸爸媽媽們要多和寶寶說話,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開始和他說話。嬰兒期寶寶還不會跟媽媽進行情感交流,媽媽們只能自言自語的方式對他說話:比如,“寶寶尿布溼了,是不是很不舒服啊?媽媽給你換尿布哦!”喂寶寶喝奶的時候可以說“寶寶好棒,多吃點吧,快點長大吧小寶貝!”多說一些好聽的話,當寶寶3個月大時,這是現階段與寶寶“對話”的最佳方式。多給寶寶唱歌。歌曲是孩子們接受和掌握語言的最佳形式,寶寶能夠從你的歌聲中得到安撫。\r

4-6個月\r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發出一些單一的聲音,經常對寶寶重複他發的音。學他發的單個音,或者學他發的一串音中的最後一個,比如‘啊’,‘哦’,‘媽’之類的,他說什麼,你學什麼。和寶寶玩的時候,發出有趣的聲音,觀察寶寶對什麼感興趣,然後針對他的興趣,發出許多有趣的聲音。對寶寶說話時要使用簡短的句子,語速要慢。\r

7-9個月\r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可以發出很多古靈精怪的聲音了,而且他還會用眼神跟你交流,知道你喜歡和不喜歡,一定要把這種交流看作你和寶寶在“對話”,而不再是你說他聽。重複做語言遊戲、唱兒歌。寶寶非常喜歡簡單的互動性語言遊戲,並且從中受益。\r

要表情生動的和寶寶玩互動遊戲時,而且每次遊戲都要和他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動作。多給寶寶唱一些簡短的兒歌,重複的唱,同時,通過仔細觀察,說出寶寶的感受,比如,他哭了,這時你可以說:“你不高興啊!”這樣可以很好地促進他的語言理解能力,他會逐漸理解你說的話。\r

10-12個月\r

為他創造一個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多放兒歌和講故事給寶寶聽,幫助寶寶享受傾聽的過程。準備很多不同發聲的玩具,你還要給他演示怎樣變換操作方法以弄出不同的聲音,比如,很大的聲音和很小的聲音。一定要給他足夠的時間聽這些聲音,而且在他聽的時候不要說話。要使用簡短的句子,同時句子一定要完整,說完一個短句後要停頓一下,給寶寶一定的時間消化。\r

爸媽只要用心帶孩子,寶寶都感受的到而且都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回饋給你。\r

以上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我是“陳年媽媽”分享育兒知識。





陳年媽媽


我家寶寶現在4個月了,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這4個月的做法

滿月期間

在寶寶100天之內,我每天給寶寶拍一張照片,記得寶寶15天的時候拍到了她睡覺時偷笑的小表情,從那時候起,每次抱起她都會和她說我在幹什麼。

2個半月-4個月其期間

大約到2個半月的時候,我發現每次寶寶早上醒來的時候,如果身邊有人她會笑著咿咿呀呀的玩上一會(發現身邊沒人會哭),每當她咿咿吖吖的時候我也和她互動。互動的內容是簡單的發幾個音音:啊-咿-呀-媽-爸-奶(每天都是這幾個音)。吃飽喝足後半小時後我會給她晚上半小時健身架(健身架有音樂和將故事的內容,看她能拉開哪個繩子就聽哪個)。中午的時候玩一些搖鈴之類的,這個時候我和媽媽會一起喝她互動的聊聊天。晚上睡覺前我們會聽一些睡前小故事之後邊做身體按摩邊告訴她在給她的哪個部位按摩

另外我的媽媽合寶爸在照看寶寶的時候也會說上一些話:例如叫她的名字,告訴她今天干了些什麼等等。雖然寶寶不清楚我們在講些什麼,但是一些育兒書上說,這些積累便於以後早些說話


妞妞仙人掌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小嬰兒什麼都不懂,和嬰兒聊天簡直是浪費時間,對牛彈琴。我認識一個寶媽,她的孩子比我家大寶小三個月,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經常在小區裡碰到。

記得大寶小的時候,有一天,我和弟弟推著嬰兒車帶大寶在小區的 籃球場玩,這個寶媽也帶著她兒子在籃球場玩,我和大寶邊走邊聊天,“今天天氣很好,不冷不熱""你看花都開了,這漂亮"……

這個寶媽聽到我和孩子在說話,她就說:這麼點小屁孩知道什麼呀?我從來不跟我兒子說話,說又不懂。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孩子學習語言的方式就像我們利用鍵盤輸入文字一樣,他會先記錄下來,儲藏在腦子裡,等到他會張口說話時,那些儲存在大腦裡的詞彙就蹦出來了,所以,你會突然發現有一天孩子會說很多話了,好像你從來都沒教過他說這些話,這是因為寶寶一直在偷偷地記錄你說的話哦。

所以,與寶寶進行語言交流,真的很重要,那麼,小嬰兒又不會說話,我們該如何與他聊天呢?

第一,寶寶發出聲音後,要及時給予回應

有時寶寶一個人躺在床上時,嘴巴里會發出一些咿咿呀呀,含糊不清的聲音,寶媽不要置之不理,要及時給予回應,你可以對寶寶說:寶寶,你在和媽媽說話嗎?讓寶寶知道你注意到他了,他就會很高興。

第二,說話的速度要慢,態度溫和

和寶寶說話,不能和我們平常和成年人交流一樣,語速要慢,態度要溫和,富有感情,別看寶寶聽不懂你說什麼,但他能從你對他的態度以及表情上,讀出你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比如,你突然對寶寶大聲說話,寶寶可能會嚇得大哭起來。

第三,語句簡短,重複進行

和寶寶說話,語句要儘量簡短,不能說長句子,為了促進寶寶儘早開口說話,你說話的時候還需要經常重複,好便於寶寶記憶哦。

總之,多和寶寶聊天,對促進寶寶語言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有些寶寶說話晚,就與家長缺乏與孩子交流有關。


沛澤媽讀心理


與嬰兒聊天是一件挺愉快的事,他可能有時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可是每次看到他的笑臉時,媽媽的內心像花一樣美麗。

我家平安五個月半,前幾天會喊媽媽了,一開始還是他爸爸發現的,我不相信。後來他又叫了一兩次媽媽,我才確信了寶寶真的真的會喊媽媽了,心裡特別開心。




那麼怎樣和嬰兒聊天呢?我的建議如下:

1.多誇寶寶

和嬰兒聊天,沒有必要用複雜的語言。簡單的和嬰兒說“寶寶,媽媽愛你”“寶寶,真棒”“寶寶,媽媽為你感到驕傲”“寶寶,太可愛了”“寶寶,是媽媽的好寶貝”等等。

2.多與寶寶互動

和嬰兒聊天互動的時候,多注視他的眼睛、多撫觸他的小臉和身體,多動動他的小手。



3.告訴寶寶日常的事情

媽媽可以平時給寶寶餵奶、穿衣服、換尿布或者紙尿褲的時候告訴寶寶你正在幹什麼,甚至是寶寶拉臭臭的時候,你都可以哄著寶寶說“寶寶,拉臭臭了,好臭好臭。”你可以告訴他看到的是什麼、摸到的是什麼。

4.注意時間段

寶寶早上睡醒的時候和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寶媽一定要和寶寶說說話。早上的時候,我經常對寶寶說“媽媽的好寶貝,睡醒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和他說“寶寶睡覺覺,乖,媽媽在,媽媽就在你身邊,媽媽保護你。”經常和寶寶在固定的時間段說話,形成了一種儀式感。嬰兒慢慢就會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了。



總之,和嬰兒聊天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平時寶媽多與嬰兒互動說話,寶寶慢慢也就懂了。

我是平安媽媽說,與您一起學習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歡迎留言互動~


平安媽媽說


用遊戲的方式和嬰兒聊天。

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最流行的peek-a-boo躲貓貓遊戲。

最近帶孩子去醫院一週歲體檢,兒科醫生問了一些常規問題,關於吃飯啊、睡覺啊、日常作息啊。

其中有三個問題是我完全沒想到的:

1. 醫生問:你平時有沒有給孩子讀書?

2. 醫生問:你跟孩子玩peek-a-boo嗎? 孩子什麼反應?

3. 醫生問:有沒有玩過pat-a-cake?孩子什麼反應?

第一個問題我覺得還在掌控之中,自己平時沒事兒就跟孩子一起讀繪本。但第二和第三個問題確實有些出乎意料。我當時回答,玩過幾次,沒有特別注意孩子是什麼反應。

後來我回家做了一些研究,發現peek-a-boo這個小遊戲裡隱藏了大學問。

Peek-a-boo,類似於中文版的躲貓貓遊戲。遊戲的玩法是家長用一塊方巾擋住自己的臉,說Where is baby? (寶寶在哪兒?) 然後放下方巾,露出媽媽的臉,同時說Peek-a-boo, I see you (我看見你了).

另一種普遍的玩法是用雙手遮住臉,突然把手打開,同時說Peek-a-boo.

為什麼醫生會建議玩這個遊戲,和孩子互動交流呢?

剛出生的寶寶並不懂得物體恆存這個概念。當寶寶看不見你的時候,她會以為你消失不見了。而遊戲中家長反覆出現在方巾後這一過程,會讓寶寶慢慢意識到,家長一直都在,只是短暫地藏起來。

一般來說,6到7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慢慢意識到,即使看不見某種物體,它也是一直存在的。

Peek-a-boo這個遊戲能完美地幫助孩子認識到物體恆存這一概念。當孩子意識到這個概念以後,孩子會逐漸開始建立mental image(心理圖像)。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建立心理圖像是語言發展的重要一步,因為心理圖像能夠賦予語言意義。

有很多繪本可以幫助家長拓展這個遊戲。

Peek-a-Baby

<strong>

試著讓寶寶猜猜看,是誰藏在雨傘下,並讓寶寶嘗試翻開頁面。

寶寶還可以藏在哪裡呢?

這個繪本風格簡單、可愛,文字描述十分日常,可以很容易地用在平時的生活裡。

Peekaboo Baby

<strong>

這本書畫風非常有趣,而且還可以在讀繪本的同時,擴大日常生活詞彙量。

bib這個詞我們曾學過,你能不能用在生活中裡呢?

Peek-a-boo what?

<strong>

不僅小寶寶在玩躲貓貓,動物世界裡的各種動物們也在玩躲貓貓。這本書可以讓寶寶認識到各種動物,猜動物的過程也十分有趣。

如何用這款遊戲幫助英語啟蒙和孩子聊天呢?

很多家長非常想在日常生活中說一些簡單的親子口語,可是總怕語法錯,用詞錯。而從遊戲入手是最簡單的了。比如繪本中的這句:

Who is hiding behind the bib?(誰躲在圍嘴後面)你還可以用在其他場景中,只不過替換幾個名詞,比如:

Who is hiding behind the blocks?(誰躲在積木後面?)

Who is hiding behind the book?(誰躲在書後面?)

Who is hiding behind the towel?(誰躲在浴巾後面?)

是不是同樣的句式,只換了名詞?只要把這個句式記住了,每次和孩子互動時候就可以用上。既能保證用的是地道英文,又能讓培養一個輕鬆、有趣、無壓力的英語啟蒙環境。

我每次做這個遊戲的時候,孩子都會咯咯咯地樂。對於寶寶來說,這是一個充滿驚喜、培養安全感、建立親子關係、增加與嬰兒互動交流最好的遊戲。

家長和寶寶的生活裡不僅僅只有哭鬧,用Peek-a-boo的互動喜悅抹去煩躁。親子相伴,在愛,在活,在成長,育兒即育己。

作者簡介:柏力果雙語家庭 (bilingualfamily) 由美國雙語教育博士、應用語言學碩士、以及資深美國外教共同創建,為您提供最有價值、最具操作性的幼兒雙語啟蒙知識、親子口語課程和繪本童謠課程。

柏力果雙語家庭


我家寶寶剛剛過了半歲,現在也是在呀呀學語。因為這是我第一個寶寶,所以從育兒上來講也沒有更多的經驗,自己完全是摸索著來。我發現幼兒的語言非常的有趣,大多都是簡單的重複。我家寶寶喜歡說:啊噠,其他大多都是無意義的音符。但我和他說話,卻把他當成小大人,當然也會使用疊音詞,更多的時候是和他進行完全正常的交流。

個人認為寶寶現在腦子能接受什麼,記住什麼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能體會你跟他交流的這個過程,能夠感受到你的語音語調這些東西。

有一些常用的物品名字說的多了,他確實是也能夠知道,比如一些物品的名稱,每當你提到的時候,他就會向那個方向去看。有的時候我會把工作講給他聽,我們專業有很多的術語,我還會解釋給他聽。如果實在沒有什麼話題,就給他讀一段書。

嬰兒現在的大腦應該接受各種刺激。所以我認為聊天說什麼並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一定時常和他進行交流。什麼都可以講給他聽。

此外除了和寶寶說話聊天這種交流,眼神和肢體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媽媽或者是爸爸及其他家人溫柔的眼神,溫柔的撫觸,對培養寶寶內心的安全感、穩定感都非常有好處。

初為人母人父突然對一個看起來並不懂事的寶寶一直說話,開始的時候自己都會覺得怪怪的。一定要趕緊適應這個角色,好好陪伴你的寶寶吧。


趙大夫說健康


我覺得很簡單啊。以前我孩子小的時候我經常和她聊天。很多媽媽都愛聚在一起自顧自的聊,抱著的孩子卻很少對話,我覺得這是不夠的。

看起來覺得孩子不會說話,什麼都不懂,就知道鬧奶鬧覺,但是我當時就不這麼覺得。我覺得我孩子有智慧,只是她有她一套。我總是和她說話,告訴她我們在哪?我們去哪?前面都是誰什麼,也挺絮叨的,但是我沒怎麼把她當不懂事的嬰兒,還是抱著平等對待。

我總是這樣,就是家裡養個寵物貓狗,我也和他們平等對話。我願意相信我們周圍一切都是有信息的。就是我的自行車筆記本電腦,有時我也會感謝他們。

以前我也很粗燥,後來醒悟些,對孩子就細膩了。以前對小狗也很忽視,有時候他不開心我也不知道,根本每當他有想法,後來看照片,孩子和小狗兒表情很清楚反應著情緒的。我覺得從情緒感受角度,大家都是公平的,我願意和孩子聊天,如果人太多,無法兼顧到部分人,我就會離開。我總是這樣,所在大環境一個人不開心,我們其他再開心,我也開心不起來。特別敏感,周圍有不合適,我就感覺很強烈,別人的開心不開心,我都會感覺明顯甚至會夢到。


健康開心xiao


這個我是有經驗的,所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就是胎教音樂,這個有非常多的現成的東西可以買到,我和太太當時買的是一個名曲系列的光盤,用家裡的音響循環播放,印象裡有費加羅婚禮啊什麼的古典音樂,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我們默認為孩子受了薰陶,
其次是我在懷孕階段講了很多的睡前故事,很多,非常多,幾乎把家裡的幼兒書講完了,講了365頁啊、講了伊索寓言啊,後來很多都是在手機上度娘,然後手機翻頁讀給老婆和肚子裡面的小朋友聽。這個階段也著實挺考驗我倆的感覺得,當時有過小朋友突然踩一下肚皮啊什麼的,倆人興奮的不得了。
再次就是小朋友出生之後,我觀察我太太、丈母孃都是不停的跟小朋友說話,簡直是無事不說啊。大事小情全部都跟孩子唸叨一下,比如“這個是你吃奶的奶瓶”“吃奶的時候要慢慢的喝啊”雖然女兒肯定是聽不懂表達,但是也沒有阻止她們說;我自己還是堅持講故事的習慣。
最後就是一些細節,我覺得要看著娃娃的眼睛說話,要微笑著和她說話,要高興的和她說話。因為孩子雖然不說,但是幼小的心靈什麼都懂,尤其是表情、語氣和我們的態度。
這些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最後,預祝你和孩子能有親密的溝通!加油!

爸爸和他的小情人


語言分析的研究表明,媽媽是寶寶天然的語言老師。媽媽與寶寶之間的對話,是嬰兒最早的語言課,母親培養了嬰兒聽的能力,嬰兒會儲存這些記憶,讓他自己開始說話時,就派上了用場。


下面的這些技巧可以幫助父母更好的與寶寶進行交流。

1.看著寶寶

在開始說話前,先看著寶寶的眼睛,這樣他的注意力會更持久,更可能有回應。

2.叫寶寶的名字

雖然在頭幾個月,寶寶並不會把自己與名字聯繫起來,但經常聽到自己的名字,也能引發一種聯想,讓他意識到,這個特殊的發音能帶來更多樂趣。

3.要簡單

說簡單的句子,兩三個詞即可,拉長尾音,“寶寶—真—漂亮”,不要說“我”和“你”,這對寶寶沒有意義,要說“媽媽、爸爸、寶寶”。

4.聊聊你正在做的事

當你在做日常的穿衣、洗澡、換尿褲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邊做邊說,就像體育解說員在解說一場比賽:現在,媽媽把髒尿布解下來,我們來換一個新的…”,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傻,但你並不是在對一堵牆說話,你面前的這個小人兒正豎著耳朵,聽著你說的每一個字,儲存在他的記憶裡呢。

5.給寶寶說話的機會

你提問時要給寶寶回答的時間,就好像真的在和一個人講話一樣,要不時地停頓一下,讓寶寶有機會插進來,發出咿呀聲的叫喊聲。

慢慢地,通過寶寶的聲音,你能瞭解他的心情。記住,語言包括聲音和動作,可以和寶寶一邊說話一邊做動作,比如邊說“寶寶拜拜”,邊跟他揮手告別。

我是育兒達人果媽,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問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果媽閱讀


您好,我們把0-1歲稱作嬰兒,其實“嬰兒期”這個詞的含義還有“不會說話的時期”,既然不會說話,那麼我們怎麼和0-1歲的孩子聊天呢?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她的語言發展來分段來針對性地去和孩子說話。

嬰兒語言發展第一期(0-6周)

這個時期通暢指0-6周的寶寶,他還大多數處於睡眠的狀態,但也有清醒的時候哦,我們就是要抓著他清醒的每個時刻,和他自言自語。如果寶寶醒了,你準備給他餵奶,你就給他說,寶寶醒了啊,餓了麼?來媽媽餵你奶,先吃媽媽左邊的奶,然後我們再吃右邊的奶哦,等等。寶寶吃奶看著你的時候,你要雙目也看著他,說寶寶喜歡吃媽媽的奶,對吧,媽媽的奶是不是很甜等等。換尿不溼和洗澡的時候,也可以按照這個方式給寶寶說話,同時關注寶寶這個階段少有的喜歡看的東西,然後告訴他他正在看的是什麼等等。這個時期主要是睡,醒了就是哭,所以說話主要是媽媽一個人自言自語的時期,媽媽要養成這樣的一種習慣。

嬰兒語言發展第二期(6-14周)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會發出更多一些的聲音了,他也開始對自己製造出的各種聲音越來越興奮,越來越感興趣。但還不會理解詞語的意思。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同樣可以採取和第一階段一樣的方法,只是不同的是寶寶對自己製造出聲音時,母親看到心情會越來越愉悅,而不是簡單單調地自言自語了,有了表情的互動。

嬰兒語言發展第三期(14-22周)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明顯對聲音有了反應,你叫他,或者哪裡發出點聲音,她會馬上把注意力轉過去。到了後期也會有一些簡單的“啊啊啊”“哦哦哦”的發音,這個時候媽媽也是可以重複寶寶所發出的聲音的,會讓寶寶心情很愉悅。這個時候要儘量養成多和寶寶說話的習慣,尤其是和他說他目前正在關注的東西。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寶寶的眼睛和聲音的發出,來和寶寶聊天,比如寶寶看到奶瓶,就把奶瓶拿起來,和她說這是奶瓶,是寶寶喝水用的,等等;哪裡有聲音,比如門鈴響了,就給寶寶說門鈴響了,我們去看看是誰到了,是爸爸麼,等等。

嬰兒語言發展第四期(22-36周)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真正懂一些詞語的意思了,比如會區分爸爸和媽媽,知道說爸爸是誰,說媽媽是誰,但總的來說1歲以前的寶寶學習語言都很慢,是一個高速輸入的階段,輸出是很少的,等到一歲以後,有的孩子一歲半,才開始高速地輸出。所以這個階段同樣是抓住寶寶喜歡關注的事物來聊天,不同的是寶寶大一點了,可以經常抱出去玩了,擴大平時聊天的範圍,增加寶寶有效輸入的詞語範圍,方法可同第三期一樣。

以上就是我和我們家這個嬰兒聊天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你也有用。

我是一位營養師媽媽,謝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請點贊,歡迎評論和關注“芃翕媽媽說問題”,我會繼續分享有營養的育兒知識,希望能和各位關注育兒的奶爸奶媽一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