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哪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

墨华不冷


这是我最近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因为早期生活在农村,很回忆或想念那种无忧无虑的童年乡村生活,而这首词是最能体现表达那种朴实的乡村生活气息和情调,这也是一位朋友的推荐: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释义是: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我挺喜欢这首词,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春日农村的生活场景,反应农村生活有生机,有情趣,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





深度微观茶


我非常喜欢写农家和即事农家的诗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的这首《田家》让我回想起陈年儿时的记忆。我清楚的记得,我家离生产队足有一里地,我们的小后街只有十二户人家。春天里特别幽静美丽,绿树阴浓,鸟语花香,群碟起舞,家燕翻飞,真好像陆游说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时我的家境十分贫穷,七八岁还没上学,有几个发小儿和我一起玩耍。可到了田园种菜的时候,我妈赶我走我都不去玩了!妈妈种菜,我抢过镐头刨坑,浇水,下种,覆土等什么都学着干。到了晚上,父亲为了多挣工分儿,从生产队拿回苘麻搓绳子,我就帮着一披一披的递麻,还不时的拨一下灯花。

“矛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村居》我又想起来了后搬来的唐二姐,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是哪里人,说话的声音特别好听,可就有点儿听不懂,二年后我才听个大概。

我们这里的俗话说:“大的疼,小的娇,挨打受气在当腰。”我家兄弟四个,大哥二哥都参加生产队劳动,我三哥在家干这活干那活被我妈指使的脚不着地,不听话就挨打。就我能和伙伴们随便玩耍,看起来父母对儿女也有偏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雨后,我家院子里的花儿开得更艳了!我家和陈大姐住东西屋,关上门就是一家人。陈大姐和嫂子不知从哪弄来的花儿合种在一起,我现在也不知道花名。雨后她俩互相招呼一声挖野菜去了(挖菜喂猪)。我和伙伴们看着花儿开的太美了!你一朵我一朵都给摘了,等她们回来时花儿都没了!陈大姐没说啥,气得我妈和嫂子都骂我。

“板桥人度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顾况的《过山农家》好像说我难忘的打麦子。那年夏天,是刚刚包产到户的第一年,我正在场上打麦子。西北天滚来一片乌云,风把云推到头顶才打几个炸雷,忽来的瓢泼大雨把我家麦子全给泡汤了!热情的乡亲们都过来帮忙,从水里往出捞麦粒。我虽然笑脸迎来帮忙的乡亲们,但心里却愁这天不晴。可家里的大芦花公鸡却高兴的连叫三声。我心想,让你叫!正没下酒菜呢!所以跑回家先把大芦花给杀了,也是为了酬谢乡亲们帮我的这顿饭吧!

陆游的《春晚即事》,翁卷的《乡村四月》也都是我们农村的情趣儿。


手机用户名侯志丰


唐朝的诗人身上本身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正是这样的一种气质,使得整个唐朝成为了诗的国度,上至文人士大夫,下到普通的平民百姓,那都能够出口成章。张九龄的诗也是极为有特点,一些作品可能看似很普通,但是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例如这首《赋得自君之出矣》,写得就很伤感,也很深情,通篇只是那么淡淡着笔,却是道尽了骨子里的相思之苦,所以这样的作品,也最能够体现出诗人的一片深情。

《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诗里面描写相思的作品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过张九龄这首诗又是别具一格,它以乐府诗杂曲歌辞为名,“赋得”二字也是大有深意,所谓的“赋得”,其实是摘录古人的名句,重新再创作,这种创作手法古来有之,从六朝到唐朝,无数的诗人使用过这种创作手法,不过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落入了俗套,只有张九龄的这首《赋得自君之出矣》,却是与众不同,从而写出了新意,成为了一首新的经典。


请问填写什么龙飞凤舞


中国是古典诗词的大国,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中,充满灵动生活气息的诗词真是太多了!今天我想把自已十分喜读的一首词,推荐给大家,与朋友们共享!这首词是南宋辛弃疾写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大词人,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写的词,豪迈奔放,气壮山河。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英豪之气贯长虹!但豪迈之下,当写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乡村生活时,却细腻至微。下面就欣赏一首!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媪。大儿锄豆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好一幅朴实,清新的农村生活图画!老小五口之家,在一所低小的茅屋前,溪水淙淙,清澈照人,一对白发翁媪,亲热地在拉家常,一边在喝酒,带有酒意地说着吴国地区的方言,这里的"媪",是指年纪不小的妇女。而三个孩子,却忙着各干各的事,兴趣正浓。大儿子在溪边豆地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三儿子年令尚小,顽皮透顶,边玩耍取乐,边剥着莲蓬吃。这里说的“无赖“不是贬语,而是指孩子那种天真活泼的状态。

这首词是刻画出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可谓情趣逼真,挧栩如生!茅屋,溪流,青草,顽皮的儿童,充满了勃勃生机!古时代农村那种宁静,纯朴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爱恋之情。而且这首词写得也十分地真实!这不是凭想象的虚构,而是亲身体验生活后的写照。辛弃疾不愧为一代名家,他留下的艺术之作,值得今天的读者好好学习一番的!


浙江湖州罗林


我觉得最有情趣的应该是这首诗。不同诗人眼中的春天也是不一样的。杜甫的春天属于春雨,贺知章的春天属于绿柳,李白的春天属于扬州,白居易的春天属于江花和江水,春天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了独特的属性。春天在边塞诗人岑参笔下的拥有了另外一种美,十分动人,他在山中的书房欣赏春天,写下了一首非常美好的诗:

山房春事 其一唐 · 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这是一首写景诗,浓郁的春光不仅充斥天地之间,就连诗人山上的书房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山间田野处处姹紫嫣红,就连书房竟然也有了春色,不是山花开满了屋子,而是蝴蝶和蜜蜂这样的小生物不时的入侵屋内,他们随意的飞舞,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将普通的书房也变成了春天的游乐场。

春天的新柳飞速生长,在春风中飞舞飘扬,轻轻的枝条低过了晾衣的横木,轻拂着衣架。在微风吹送下,一片山间的花朵落入了笔床上。似乎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觉到花朵的香气扑鼻而来。在这里春风成了媒介,所有的动态美感都是来自于春风的作用。春风带来了柳枝,带来了山花,但是诗人却没有提到风,这也是诗人的技巧之高。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在他的心中没有对于“入侵物”的敌意,反而对于蝴蝶、蜜蜂表示喜爱,对于柳枝、山花感到惊喜!读着诗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强烈的画面感,也会一起同诗人感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快乐喜悦。似乎也看到了屋内飞舞的蝴蝶,看到了偷偷伸过的柳条,还有飘来的野花,看到这样的一切,我看你在哪里,应该都会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喜不自禁吧!






草夕寸品文史


我最喜欢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就是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完辛弃疾的这首诗,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沉醉在幸福中的情景。你看,有明媚宜人的风景,有各自忙碌不休的孩子们,诗人隐身在这些画面的背后,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内心自然而然充满了闲适满足感。家庭是温馨而甜蜜的避风港,舒适又自在,在家可以静养身心,尽享天伦之乐,辛弃疾自也不例外。看到孩子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

放在今天,不管居住条件怎么样,只要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相互照料,彼此照顾,和和美美,我们同样也能够体会到辛弃疾所描写的这种天伦之乐。正由于此,我特别喜欢辛弃疾的这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


老哥聊生活


题主:你喜欢哪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

要求是古诗词,还要选择充满生活情趣的那一首,我的选项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清平乐 村居》。

1.辛弃疾在宋代的知名度。

他是“词中之龙”,和诗神苏东坡齐名,同为豪放派词人,史称“苏辛”。他又和同时代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齐名,被称“济南二安”。李清照是易安居士,辛弃疾字稼轩,号六安居士。稼轩自传,打个字谜,这谜底就是弃疾的姓两个加言字旁,“辩”也。

2.《清平乐 村居》词作。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奈,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自我上初中学习时,就一直忘不了,因为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而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所写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则会让人忧伤不已。

3.词中之龙辛弃疾,同大诗人陆游一样,都非常爱国。

正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从美好的大自然中能发现生活情趣,所以词人要用尽笔墨去写。而当金人掠夺宋朝大片疆土,奴役大宋子民的时候,词人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才能惑受到平平安安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及至后来家仇国恨,辛弃疾奋起抗金,《京口北固亭怀古》里慨叹“生子莫如孙仲谋”也,责备自己无能,抗金浪潮中贡献十分有限,爱国之心可鉴。

我们再来品味一番吧。村居,是又低又小的茅草屋,比不上达官贵人的丽宫华府,老百姓只要能知足就行了,茅草屋靠近小溪,溪上草儿青青,绿得不能再绿了,屋主满意着呢。这不,有一对白头发的阿公阿婆出场,讲吴地一带方言,老俩口感情颇深,都沉醉在一草一木、一屋一溪之中。说些什么呢?


两位老人眼睛瞧着前方,三个孩子正忙呢!老大懂事了,在小溪东边旱地里给豆苗锄草;老二也有任务,决心把关小鸡的笼子做好;老幺呢?还很小,无忧无虑,顽皮依旧,跑到溪头,侧卧着身子,把大人摘回的莲蓬掰开,剥去皮,正准备往口里送,莲子米好吃吗?处处留意,温馨的家园就在眼前!
*[转自头条号唐诗宋词古诗词摘录的辛弃疾著名诗词]

4.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还有很多。

“待到山花烂慢时,她在丛中笑”;“争渡,争渡,惊起一群鸥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词作者的眼里,对大自然的热爱付诸笔端,也是在珍惜美好生活,天下太平,来之不易。

综上所述,我最喜欢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就是这首《村居》了!您,又喜欢哪一首呢?请赶紧来写一写![以下为头条号少年阿九的风铃店提供的辛弃疾著名词作,感谢分享]


ZHANGRUPlNG


说起富有生活情趣的古诗词,看题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轼·江城子,用来悼念亡妻。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最初接触《江城子》,轻读一遍以后,并不知晓其中缘由,也是感觉一阵冷战,确有感觉到那份凄凉,时年十岁出头。

现在二十有余,三十不到的年纪,每读此闻都是一阵凄凉,每每应验。

字字句句发自肺腑,不忍触及,不肯忘记的思念之情,十年哀苦,一气呵成,懂者自明。

或许悲伤也是情趣之美,勾勒的线条确有压抑,不如爱情之甜美,不如异国思乡切,也没有那么多壮阔豪志,有的只是,目能所及之处,一片秋光。在这片秋天的光景里,回味着她存在的暖阳。



周子歡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上阙写景,枣花落衣,耳里听得缫车的响声,身着牛衣的农民在柳树下卖黄瓜。下阕写人,酒劲上来只想睡觉,且时近中午,试着敲门去山野人家里讨杯茶喝吧。

这首词语言清新如白话,描绘生活场景栩栩如生,读此词,一幅农村生活风俗画活灵活现展现在读者面前。


无名的文化空间


以下这首诗词我很喜欢,是宋代的辛弃疾写的。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他想打仗,他想抗金,但皇上不同意啊。他就写了好多具有乡村情趣的诗词,很有乡村气息。你看看他里面写的这一家,三个儿子,两个大的能干活了,小儿子,还是一个贪玩的垂髫小王子,老头,没事喝点小酒,和老伴儿相敬如宾,感情很好,茅屋虽小但能挡风避雨,希望能和老伴儿白头偕老,给三个儿子,每人娶上一房媳妇,这一辈子也就知足了,老百姓不就图个平平安安吗?别老打仗了行不行?其实这也反映了辛弃疾当时的无奈和矛盾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