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什么时侯感悟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真谛,分享一下?

瑞气冲霄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份量,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疫情开始后,先是做吃的人受到了冲击。

受冲击的数据已有了一些。2月12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影响报告》,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7天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了关闭门店。可以说,年夜饭、春节聚会饭等基本都取消了,集集聚着众多中小创业者的餐饮业,受到了近年最大的冲击。

从创业者而言,餐饮业的创业门槛并不高,钱很多的可以酒楼饭店,钱并不多也可以开个小店聊以为生。如此多的创业者青睐这个行业,绝大多数人都是看好“民以食为天”——这个对消费者极有粘性度的原因。这次疫情又逢春节长假,对餐饮与旅游两业的冲击最为直接的。

疫情进行中,大家开始尝试领悟到吃的重要性。

要过年,大家难免做好充分的食材食料的准备,刚刚过年时储备上“兵精粮足”是大部分家庭的表现,不过随着时间推进,大年初七还没能正式开工,大家的库存显然都空了,于是买菜成宅在家里的日子里最重要的事情,把吃的准备好这才是天大的事。

网上买菜才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抢的人太多,要想吃上猪肉,有时一大早就得下单。送单的小哥人不多,有的平台平时是30分钟送达,特殊时期改成三四个小时送达。到小区门口拿菜,也成为一天中小区内蹓跶的理由之一。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越是重要的事情,在平时越是容易被略去,而在关键节点是大爷的还是大爷,不会错的。


波士财经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即1976年,当年放寒暑假的时候,就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了。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六个,加上父母和外婆共9口人,家里负担很重,常吃不饱肚子。

那年深秋的一天晚上,我妈要我第二天跟她挑牲口去17里外的向山区南山矿附近去卖(那里矿山的老工人多),那天天刚朦朦亮就被我妈叫起来了,我吃了点煮的红薯,不一会就出发了。我挑了二只鸭和二只鹅,大概有28斤重,我妈挑的是二只鸡和10斤鸡蛋。我虽然挑的不重,但是轻担怕远路,还要翻过几次山岗,等挑到向山区南山矿附近的时候,已走了2个多小时,我当时累的一身的汗,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起来。等我妈找好了摊位,我就跟着陪我妈卖牲口和用鸡蛋换煤。

到了中午,我的肚子早叫了,我妈从框子里拿出几个红薯,给我二个,然后向老矿工讨了一点开水,就把中午饭给糊弄过去了。

当我妈卖掉了牲口,换到了煤,估计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我们赶紧挑起煤球往回赶,我妈总共换了120个煤球,我挑了40个,约有50多斤。我和妈挑阿挑,累了就息一会,也不知息了几次,渴了就顺便喝路边池塘的水。等到赶回家的时候,已是下午6点多了,我也已累得不行了,肚子也早就饿的咕咕叫了。我当时在想,要是中午能吃个饱饭多好,也不至于累成这样。没想不过半小时,我外婆稀饭煮好了,我忙不停地就着咸菜和黑酱,猛吃了二大碗稀饭,然后洗了个热水澡,就早早地去睡了!


探索者Kcarl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记事起是八十年代末。父亲在城市工作,每年寒暑假回来。母亲一人操持着家,养着猪,鸡,后来有兔子,还有我们三大半大孩子。种着大概二亩左右的地,春耕,夏芒,秋收,冬藏。一样没落下。

记得大概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早晨带着一个馒头就去了学校。课后因为有同学给了包子吃,所以,馒头一直在书包里躺着没动。晚上放学回家路上突然想起没吃的馒头,怕回来挨骂,干脆碰到了路边的草丛里。高高兴兴回家了。

晚上写完作业,玩回来后,不知为什么,母亲拿着苕帚,追着我在院子里一圈又一圈,最后挨了两苕帚把子。哭的稀里哗啦。母亲说,让你糟蹋粮食,以后再有第二次,打断腿,再也不要吃饭。

那时太小,不知母亲为何为了一个馒头,下那么狠的手。后来慢慢知道,二亩地的粮食产量不够我们吃。每年交公粮后,还要买或者用秋收的土豆换足够吃的面。可是,尽管如此,那时候,每次有受了天旱来要饭的陌生人,母亲都会慷慨解囊。不是给馒头,就是舀满满两碗面装进他的面袋里。那是救命的粮,一丁点都不容浪费。

因为儿时跟土地的亲密接触,所以,对于食物,一直有敬畏之心。一直要求自己,吃饭不剩一粒米,知道那不是随便的东西,是倾注了母亲的力量,汗水之后,土地对生命的恩赐。

民以食为天。没有食,就没有命。没有命,就没有繁衍生息,经久不衰的进步和不断创造的智慧价值。



江洋二稻


民以食为天!这句以前听故事时觉得很有道理但自己却很无感的话,最近这段时间让我狠狠的体会了一把。

因为最近的疫情,我们这边管理的很到位,小区早早都封了。有定点卖菜的,但想要买米、面、油或者水果之类的就非常不容易。只能人家卖啥我们买啥,没得挑。而且因为米面这种东西,过年很多人家里存货不少,再加上封锁之前有提示过储存,所以没人来卖。要去市场是需要有证明的,而且回来后还需要全家隔离啥的,非常麻烦!

屋漏偏逢连夜雨!最近家里人都出不去,全部宅家。人口是平时的两倍多,而且粮食估算有误——快见底了!这回是真真的体会了一把啥叫“无米之炊”!

太惨了,一天三顿饭都改两顿了,实在饿了再加点餐。挨吧!能多拖一天是一天。

以前不理解为啥我爸总是害怕吃不饱,平时总爱屯粮,觉着现在这年代要啥没有啊?买什么都方便快速,饥荒什么的实在太遥远。现在秒懂!古人诚不欺我!


秋月红枫2020


逢年过节的时候吧!一年365天,从年初忙到年尾,小时候不懂,总想着出去玩,要么就不要在家呆太久,等长大了,开始工作了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都愈发弥足珍贵。

为什么说民以食为天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我的生活里,在外工作的饮食向来是自己一个人能外卖就外卖,偶尔吃腻了才自己煮一下,但那也总归吃着不是滋味。唯独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庭聚餐人团圆,大家一起为了一顿夜宴从中午开始忙碌到傍晚,各自帮工,热闹非凡,不仅仅是做一道美食,也是维系一段珍贵的感情,更是难得的陪伴,人情凝聚便是老百姓的天,在团聚共饮共食的那一刻,尽皆融入在了美食当中。



橙先生的日记


从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只知道是一首儿歌,也就是十二三岁,我就已经懂事啦!那时候我是工薪阶级家庭出生,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母亲在家槽操持家务。家里七口人,父亲从早到晚上班,用瘦弱的身体,肩负着全家的重任,因为那时他是煤矿工人,是重体力劳动者。

煤矿的劳动环境,特别恶劣。危险和粉尘,时刻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煤矿工人有句老话。四块石头中间夹块儿肉,一天到晚不见日头。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煤矿工人的工资也是很低。一个月百十来块钱,家里边有好几个小孩儿上学,一年三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还要向学校写申请,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让学校给免费。那个年代是供给制的年代,穿衣要布票,在外边的饭店吃饭要粮票,18岁以上给27斤粮供应量,27斤粮里边有10%的白面。剩下的都是粗粮,玉米面儿,高粱面,小米红薯面。那是北方人,主要是以这几种粮食为主,一个月定量二两油,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十来岁就早已懂事啦!就知道父母的艰辛生活不易,更知道粮食的珍贵,我们生活在矿区,大山沟里边,有句俗话说的好,苦难是财富。经历过苦难 的人才能感悟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真谛。


金金生大路


就是这次的疫情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民以食为天。

每回过年家里都会准备不少的年货,今年也不例外,所以我家里的肉食是储备的非常充足的。

但是青菜备的不是很多,尤其现在超市又多,电商购物也很方便,所以准备现吃现买,毕竟青菜就是要鲜嘛!

可惜这一切都在疫情发生并且越来越严重后变得无法实现了。

因为在疫情发生武汉被迫封城后,我们一家就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要求足不出户,这样是对国家也是对自己负责。

但是这样一来,青菜储备的不足就成了让我家感到烦恼的事情。

因为这个时期电商都因为疫情的影响延迟发货,以致我在平台上购买的大白菜迟迟无法发货。

而超市现在也全面关门,买东西也不好买,虽然中间在我爸出去值班时买了一点青菜和水果(限量)。

但是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的,当然不仅仅是我们家是这样。

我的很多同事在群里反应现在的萝卜白菜都是稀罕物,我们家更是每天都通过精心计算在吃青菜。

而且家里的米也快吃完了,就在刚刚不久又听说国外其他地方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虫灾。

几千亿蝗虫正在肆虐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可是和我国很近,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担忧。

我国现在正遭受着疫情的肆虐,如果要是再有蝗虫入境那可真是内忧外患后果难以想象,这更加让我感受到了粮食的珍贵,知道什么是民以食为天。


平安是福0123


‘’民以食为天这‘’这句话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已经很难感悟得到,大家现在根本不用为了食物而发愁,现在的食物五花八门,种类齐全。如果要说感悟的话,也就是从我的父辈们那里听说过一些他们的一些故事。

我父亲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他说那时候他才不到十岁,差一点就饿死了。就和红军过草地差不多,什么都吃,只要是能吃的,什么米壳啊、什么树皮啊、草根啊。吃了连大便都拉不出。而且他的伯伯一家五口人,饿死四个。可见那时候食物是多么的匮乏。我们这里至今还流传着这样打招呼的方式,那就是见到熟人第一句话就问人家:你吃饭了没有?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听老一辈讲就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吃的,所以见到人就问你吃了没。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一点也不为过。


曾经梨花开


感悟这个事儿没什么时间节点,好像小时候有种感觉,就总是吃不饱似的,什么能吃的东西都想啃几口,也不管生熟,好不好吃,根本顾不得挑食。爷爷奶奶对于每一粒粮食从种到收那种精细的态度,颗粒归仓不只是个成语,那是真事儿。玉米面饼子馊了,一掰开拉出很长的丝,那都上锅热热吃掉,不舍的喂了鸡。后来慢慢长大,生活也好了起来,更多的理解了老辈人,他们曾经经历过连那种食物都没的吃的时候啊。可以设想一下,家里老人在炕上,一群嗷嗷叫的孩子追着你喊饿死了,缸里却没有一粒米,你会是什么心情?但愿现在的孩子听到这些别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话来吧。谢谢你能想到这样的问题。


春有花秋见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