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高新区:老家长坐阵防控一线 助力“战”疫情

枣庄高新区:老家长坐阵防控一线 助力“战”疫情

枣庄之窗2月17日讯:“你出门怎么不戴口罩呢?不知道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吗?是你抽烟重要还是你的命重要?”“你的车是这个村的吗?你有村里发的通行证吗?没有通行证不让进村,更不让走亲戚,你还是回去吧”这是2月17日上午,记者在枣庄高新区张范街道北于村采访时看到的一组场景。说话的人是一位老者,虽然外面天气寒冷,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老人阻止劝返的工作热情。趁着没有车辆进出,记者就和老人闲聊了起来,通过聊天得知,老人叫朱平桥,今年77岁,他告诉记者,他从大年初二就到村里报名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者,因为年纪大,在村子里的辈分高,所以村民们都尊称他为“老家长”,不管谁家有红白事也都请他到场以示尊敬。


枣庄高新区:老家长坐阵防控一线 助力“战”疫情

据北于村党支部书记朱广雷介绍,朱平桥老人在村里有较好的人缘和一定的号召力,而且他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在水泥厂干保安,对待工作很认真负责,有他在劝返点值守,村民和外来人员不管是谁进出村子,他都严格按照枣庄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制定的“四个坚持”、“五个一律”、“六个到位”要求,认真做好劝返、量体温、填写登记表、发放通行证等工作,对那些不符合防疫要求的车辆和人员坚决予以劝返。村里考虑到他年纪大,所以只让他白天值守。劝返点分白班和夜班两班值守,白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中午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枣庄高新区:老家长坐阵防控一线 助力“战”疫情

枣庄高新区:老家长坐阵防控一线 助力“战”疫情

当记者问朱平桥老人中午怎么吃饭时,老人告诉记者,因为劝返点的工作人员离家都比较近,所以到吃饭时间就轮流值守,替换着各自回自己家吃饭。在和老人闲聊时,时间已是中午12点30分,刚才回家吃饭的两名工作人员已经回到劝返点。朱平桥老人说,我得赶紧回家吃饭,要不就耽误工作啦。我说能不能去他家里看看他中午怎么吃饭时,老人热情地邀请记者跟他一起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回到家中。 “你们来啦”,一进朱平桥的家门就看到一位老年妇女满脸笑容的和记者打招呼。“这是你大娘”朱平桥介绍说。“饭已经做好啦,你去洗下手赶快吃饭吧,”老伴笑着说。“都这么大年纪啦,身体还不好,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他就是不听,非得去村口值班不行,拦也拦不住”老伴得知记者是来采访时就埋怨了几句。虽然是埋怨,但脸上还是挂着微笑。因为朱平桥的牙齿不好,中午老伴给他包的水饺,在吃饭的间隙,老人告诉记者,他有五个女儿,都已经出嫁,有了各自的家庭,现在家里就剩老两口在家。简简单单吃了几口饭,半个小时的时间转眼就到,老人放下饭碗喝了几口饺子汤,就开着三轮车又回到了劝返点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枣庄高新区:老家长坐阵防控一线 助力“战”疫情

枣庄高新区:老家长坐阵防控一线 助力“战”疫情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没有特殊事情尽量不要外出,平时需要外出时,每家只允许一个人进出采购生活物品”。当记者走到劝返点时,朱平桥老人的话又在村口劝返点响起,空旷的村街尽头,党员和志愿者们顶着寒风在鲜红的党旗下践行着初心使命,履行着自己的应尽职责。 (高新区电视台 王均启报道 编辑 杨仁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